中國不行?“老潘”第一個不同意

潘維廉,人稱“老潘”,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中國高校最早引進的MBA課程外籍教師之一,就職於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名“網紅”教授也曾是美國空軍的一員。他因為一封傳單對大陸產生興趣,決定賣掉美國家產,來到中國。他不滿西方媒體的傲慢,開面包車行走中國4萬公里後,被中國的各種“好”打動,決定為她代言。

中国不行?“老潘”第一个不同意

看到這裡,網友們紛紛為“老潘”點贊:

中国不行?“老潘”第一个不同意

還有很多網友表示:中國的發展眼見為實

更多網友被他的最後一句話感動了:

中国不行?“老潘”第一个不同意

親眼見證了中國飛速發展的不僅僅是老潘。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學習、就業、生活、旅遊……他們誇讚中國的,不僅僅是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文化以及誘人的舌尖美食,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社會的治安管理、百姓的文明素質,以及國家的創新發展,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點贊。

“中國的生活簡直方便得不可思議!”

馬修·塞申斯是一名來自美國猶他州的陽光大男孩,2016年8月來到北京語言大學預科教育學院學習,中文名字叫劉馬賽。

馬修說,到中國前兩個月最不適應的是快節奏的生活。不過,自己適應起來還不錯,“中國的生活簡直方便得不可思議!我喜歡上淘寶網購,在網上點外賣,生活的便捷程度真的讓人太驚喜。”

“哦,還有微信支付、阿里支付、共享單車、滴滴打車……我真希望美國也能開發點兒這樣的軟件和服務!”說到這兒,馬修特別激動,連呼兩遍“這讓生活變得太方便了!”

“在中國生活非常有安全感”

墨西哥姑娘勒貝卡·康特雷拉斯2014年來到北京,就讀於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

談到在中國生活的體會,勒貝卡非常興奮,中國朋友的熱情、友好,中國生活的便捷、安全,讓她捨不得離開。“跟墨西哥不一樣,我覺得在中國非常有安全感。”勒貝卡第一次坐北京乘地鐵的時候大吃一驚,“幾乎人手一部手機,還有人用電腦上網,根本不用擔心被盜竊或搶劫。”讓勒貝卡最開心的是,“凌晨3點多回家也很安全,我真喜歡這裡!”

中歐數字協會主任韋茉莉是一位美麗的意大利女郎,“韋”取自其意大利姓,“茉莉”是她給自己起的中文名。茉莉喜歡去中國各地旅行。“在中國,我從未遇到任何危險。我經常獨自一人搭乘夜班火車,完全不用擔心丟失行李或者遇到什麼可怕的事情。但在意大利,女孩們可不敢這麼做。”

“我親眼看到了中國的發展”

“我親眼看到了中國的發展,學習了中國的經驗,愛上了中國人的勤奮和友善。”白俄羅斯姑娘阿納斯塔西婭·瑪西科談起自己的中國故事,言語中透著自豪。她上大學後就開始學習漢語。後來,她不僅來到中國留學、工作、生活,還收穫了一箇中國帥小夥的愛情,如今他們已有了愛情的結晶。

中國現代化的道路建設,尤其是城市間的高速公路非常發達,給阿納斯塔西婭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說,2009年首次到中國來,從上海到南京坐了三個半小時的汽車。2010年南京到上海的城際高鐵建成,回國時候坐火車去上海,80分鐘就到了。“一年間,中國的發展就這麼快!我很喜歡生活在中國。”

寫出一個“更精彩的中國故事”

中国不行?“老潘”第一个不同意

2018年底,潘維廉出版新書《我不見外》,以一個長期在華生活的外國人的獨特視角,記錄和展現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偉大變革。新書首發式後,潘維廉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隨信寄贈了這本書。2019年農曆新年前夕,潘維廉教授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給他的回信,祝賀他的新書出版,感謝他把人生30年的寶貴時光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並祝他全家“福安”,一生“長樂”。

在總書記的鼓勵下,潘維廉教授決心寫出一個“更精彩的中國故事”。

今年8月,潘維廉再次踏上環遊中國的旅途。從東部到西部,這次他看到了完善的公路和鐵路網遍佈全國,很多偏遠地區開通高鐵;當年走過的寧夏、甘肅的偏僻鄉村都在政府的幫助下融入現代生活,農民用手機在網上買賣東西。

“中國這麼大,人口眾多,發展這麼快,但完全是自力更生。我所瞭解的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這樣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潘維廉說,希望中國可以幫助更多國家,尤其是像中國一樣的發展中國家。他希望中國夢成為世界夢!

來源:人民網微信 ID:people_rmw 姜越,綜合人民日報、央視網、國際在線、參考消息、網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