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土帥沉浮錄:曾分庭抗禮也曾瀕臨“滅絕”,新勢力值得期待

即將在下個月打響的東亞杯四國賽上,武漢卓爾主教練李鐵將走進國家隊的技術區,率隊參加這項賽事。李鐵是本賽季中超少有的本土教練之一,也是近年來崛起的新銳“土帥”。中國足球想要進一步發展,擁有高水平的本土教練也是必不可少。

中超土帅沉浮录:曾分庭抗礼也曾濒临“灭绝”,新势力值得期待

老輩土帥功績彪炳,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就和其他領域一樣,新中國足球的發展,也經歷過一段一窮二白、篳路藍縷的年代,年維泗就是帶頭披霜露斬荊棘的人之一。年維泗先生從1952年入選國際集訓隊,成為中國第一批國腳。退役之後,又在1963年到1986年先後5次執掌國足。在如今的中國足壇,絕大多數人都稱得上是年維泗的弟子,年老先生也無愧“中國足球教父”之名。

中超土帅沉浮录:曾分庭抗礼也曾濒临“灭绝”,新势力值得期待

早年中國足球並沒有太多機會接觸洋教習,國家隊與各個地方球隊都由本土教練執教。除了年維泗之外,也有很多優秀的教練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高豐文就是其中之一,1986年,高豐文率領中國國奧隊2-0擊敗日本,進軍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這是除了2008年北京奧運作為東道主直通以外,中國隊唯一一次進入奧運會決賽圈。

重視年輕球員培養,是老一代本土教練的重要特點。自1995年中國足球進行職業化改革以來,徐根寶是唯一一個率領兩支球隊都奪得過聯賽冠軍的主教練。但在新世紀伊始,這位本土名帥卻選擇急流勇退,用自己積累下來的財富在上海崇明建立青訓基地。為了崇明基地的發展,徐指導背上了鉅額的債務,也經歷了很多的不快,但從這裡走出的孩子,有不少都是如今國家隊的關鍵人物,其中就包括目前唯一效力歐洲五大聯賽的球員——武磊。

中超土帅沉浮录:曾分庭抗礼也曾濒临“灭绝”,新势力值得期待

當年知人善任、提攜後進的“伯樂”,不僅徐根寶一人。在中國的另一端,“老爸”張引同樣培養出了一批“遼小虎”。這批遼寧隊一步步培養起來的球員,險些在升級至甲A的當年就奪得冠軍,差點上演中國版“凱澤斯勞滕奇蹟”。另一位本土教練沈祥福,則是2001年世青賽上“超白金一代”的主教練。當年那批擊敗韓國與阿根廷的足球少年,曾經給予國人無數的希望。

“洋風”易吹“土”,時代大潮下的無奈漂流

但隨著中國足球整體趨勢不斷變化,本土教練們的處境也不停改變。“土帥”們的境遇,與聯賽的整體環境有很大聯繫。2002年中國隊進入世界盃,大大刺激了本土球市的發展。在當年“外來和尚好唸經”的思想下,錢包充足的俱樂部們不惜一擲千金請來各路洋教習,2003年末代甲A中,僅有3名本土主帥。

但隨著2004年阿里-漢兵敗天河,中國隊無緣德國世界盃,中國足球又陷入了漫長的低潮期。各個俱樂部的投資又開始減少,自然也不會在教練上過多投入。之後的6個賽季中,中超每年基本都有10名以上的本土教練。

中超土帅沉浮录:曾分庭抗礼也曾濒临“灭绝”,新势力值得期待

不過進入中超時代之後,本土教練的生存空間再一次被壓縮。2012年,廣州恆大請來了世界盃冠軍得主裡皮執教球隊,並在次年成功贏得亞冠冠軍。世界級名帥對恆大的提升,不僅體現在成績上,也體現在管理、後勤、形象等方方面面。中超洋帥的數量與“咖位”,也隨之大大提升。博阿斯、卡佩羅、佩萊格里尼等在歐洲贏得過重量級榮譽的教練都紛至沓來。

大牌外援不斷進入中超,也限制了本土教練員的就業選擇。中國足球的國際排名本身就不高,土帥們的戰術造詣往往難以令大牌外援們信服,外援不服從教練的事情也時有發生。2017賽季中盤階段,中超本土教練幾乎到了瀕臨滅絕的時刻,除了長春亞泰隊的陳金剛以外,其餘15隊的教練席上全部都是“洋麵孔”。

中超土帅沉浮录:曾分庭抗礼也曾濒临“灭绝”,新势力值得期待

淪為“備胎”與配角,青黃不接是難題

洋帥們很少是孤身上任,往往都要帶上自己的團隊,這無形中進一步壓縮了本土教練的空間。多數情況下,土帥們只能作為“中方教練組”的成員,在技戰術制定中僅僅起到輔助作用,無法進入到核心的決策圈。就算與世界頂尖的教練共事,長時間擔任配角的情況下,本土教練也難以得到提高。

近幾年的中超聯賽中,本土教練普遍扮演著“救火隊員”的角色。本賽季河北華夏幸福隊的謝峰、天津天海的李瑋峰;更早的吳金貴、陳金剛,這些本土教練都是在俱樂部賽季中途換帥之後走馬上任。雖然他們有足夠的權力,但往往面臨著內部軍心不穩,外部無法引援的尷尬局面,上手就處於“困難模式”,客觀上影響了他們的發揮。

中超土帅沉浮录:曾分庭抗礼也曾濒临“灭绝”,新势力值得期待

因此在種種不利條件下,中國本土教練近年來愈發出現青黃不接的趨勢。由於年齡原因,老一代的徐根寶、遲尚斌等教練紛紛淡出執教一線,參加過2002年世界盃的國腳們目前年富力強,但普遍缺少執教經驗。意大利、德國等足球強國都已經有不少傳奇球員走上了教練崗位,韓國參加過2002世界盃的諸位國腳中很多也“穿上皮鞋”。相比之下,中國足球在教練儲備上出現了嚴重的真空。

是金子總會發光,新一代值得期待

儘管有諸多不利條件,但是在近幾年的中國足壇,本土教練還是取得了不少榮譽。2017賽季,吳金貴在兩回合足協盃決賽中力挫歐聯冠軍得主博阿斯,帶領上海申花迴歸亞冠。這樣的成功,無疑能為本土教練們提氣,也是土帥實力的最好證明。

中超土帅沉浮录:曾分庭抗礼也曾濒临“灭绝”,新势力值得期待

“風刀霜劍嚴相逼”之下,一些年輕的本土教練也經歷住了考驗,在殘酷的競爭中逐漸脫穎而出。山東魯能的李霄鵬連續兩個賽季帶領球隊進入足協盃決賽,在本賽季更是很有可能奪得生涯第一座重量級獎盃。李鐵帶領的武漢卓爾上賽季贏得中甲冠軍,本賽季同樣排名中超上半區。聯賽中的優秀表現,也使得李鐵得到了國足的青睞,即將帶隊出征東亞杯。

21世紀以來的所有世界盃冠軍得主,無一例外是由本土教練帶隊,“土帥”水平對國家隊成績的影響不言而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足球想要有所進步,除了加大青訓力度、提升聯賽水平之外,也需要一批高水平的本土教練活躍在賽場上。期待在未來,有更多的本土教練給我們驚喜。

(LLW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