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本文共计:2456字,17图

阅读预计:6分钟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我们住在新孟买,相当于中国城市的新开发区,类似昆明的呈贡,成都的华阳,北京的通州,或者是深圳的关外,通常人们说的孟买,是指南孟买,那里才是标准的市区。

这个城市,是印度人认为最好的城市,孟买人更是迷之自信得不得了。

我每每在小区闲逛时,遇到搭讪的小区印度人,一般问完你是哪国人之后,第二句通常就是问:你觉得孟买怎么样?为了中印友好关系,通常一般我会回答:不错,就是天气太热。我在德里从来没有德里人会问你觉得德里怎么样。

真是不知道孟买人哪来如此自信,于是某个周末,我和朋友们一起去了一趟孟买市区一日游。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南孟买一日游的经典线路,是指孟买的印度门,泰姬马哈酒店,维多利亚火车站,海滨大道等等。

著名的泰姬马哈酒店就不说了,超级豪华的外观矗立在海滨,与雄伟高大的印度门互相辉映,的确美丽壮观。

孟买人引以为傲的海滨大道,宽阔干净,面对波光粼粼的阿拉伯海,真如一弯新月,路边是栋栋极具特色的豪宅,错落有致,海风吹过,椰树婆娑,鸟儿飞翔,听说海边落日更美。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但我们行驶过此地,正是正午,我们的汽车遇红灯,同伴想拍照,刚打开车窗,一股热浪就迎面扑来,不知哪儿忽然蹦出一个小女孩,看见我们的车窗户大开着,飞奔着过来要讨钱,久居此地的印度人和国人都早就嘱咐过我们,不要随意给乞丐钱,因为给一个会来一堆,但来不及关窗了,我裤兜里有几个硬币,我赶紧掏出来给她。

红灯亮时车开走,从后视镜里看见女孩褴褛的衣服,和道旁布满鲜花的豪宅很有违和感,应该出来一个公主啊。

经过印度首富Mukesh Ambani的家,这栋豪宅,造型前卫,高27层,造价15亿美元,一家五口人,有600多个仆人,对这些,我们也就只在道旁停车几分钟,下来随意瞅瞅,然后开车走人,也许真是贫穷限制想像,对这栋房子完全无感,只是觉得这个首富Ambani有点奇怪,如此豪宅,并没有坐落在通常意义上,远离人群的富人庄园之中,而是鹤立鸡群一般,高高的坐拥在一片低矮的孟买普通民居之中,居然和贫民打在一片的样子。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最后我们去看有名的“千人洗衣厂”,汽车经过矗立在海边气派的栋栋高楼大厦,绕过不少普通民宅小街,又穿过家就搭建在路边,肮脏破烂的城市贫民小巷,来到了孟买最大的贫民窟所在地,达拉维。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洗衣厂在一个桥下,大桥上有个观看台,从桥上观看台两旁出口可以走下去。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高台上也有西方游客,有上来兜售粗糙制品的小贩,一些手包,他们跟西方人说英语,跟我们说应该是死记硬背的生硬中文,就四个字,“100三个”。

我们没有理会小贩,因为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

我们是站在桥上一个观景高台往下看,非常震撼,密密麻麻的建筑物挤挤挨挨在一起,简陋的石棉瓦,破旧的防雨布,肮脏的洗衣池和飘扬在阳光下的各种衣物,以及和背后的高楼,旁边的火车站。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仔细看,那些藏在一堆堆各色旗帜,其实是衣服里的人,有蹲在池边洗衣的,有露天洗澡的,有发呆的,有在天台晾晒衣服,还看见刮胡子的,发呆的,抱着小孩的,各做各事,完全没有人抬头看我们,火车就在这一片洗衣场背后轰隆隆的驶过,背后的高楼大厦布景一般巍然不动。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我们忽然有奇幻一般的感觉,想起古文里形容人之渺小“如蚁虱”,而他们和我们,居高临下猎奇的观光客。这是同时在一个时空一个地方吗?

我和小伙伴们都不想走下去近距离观看了,并非难过的感觉,没有居高临下,只是感觉很不好,对面高楼大厦里的是本国富人,视而不见,我们和旁边的西方人一样,确是猎奇心理,我们如果走进去观看,丝毫不影响别人的生活和劳动,也丝毫不能改变别人的生活,说难听点,这和坐在车里参观野生动物有何区别?也许出于同情会给点小费,可是有用吗?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这些同时存在于南孟买,海边的高楼大厦,和亚洲首富的豪宅,海边一栋栋数量可观的高楼大厦,陪伴着大片破烂不堪的贫民窟,一双眼同时看见奢华与赤贫、先进与落后、憧憬与绝望,这些极致,总是挑动着旅游者,如我的神经。

这种奇异的乱象,对于我们外国人,既是视觉冲击又不可理喻。

我家的小工跟我讲过,千人洗衣厂的这些人,印地语叫“Dhobi Ghat”,“Dhobi”指是的专门的洗衣人,“Ghat”指的是地方。

我问我的英语老师贾斯汀,他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本地人。他告诉我,“Dhobi”是印度教“首陀罗”种姓的一部分。千百年来,“Dhobi”一直厮守着祖辈传下来的这份洗衣的职业,职业和身份世代相传。

我问:贾斯汀,如果这些“Dhobi”人,印度政府如果给他们和他们的孩子受教育的机会,他们会不会改变命运?而变得富有,不再当洗衣工?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贾斯汀先是随意的摇摇头,我接着说:看上去他们活得好艰难啊,那么脏和穷。如果印度政府能给他们教育机会的话......

贾斯汀这下明白我的意思了。他哈哈大笑,说:No,N0,Ivy,你错了。他们一点也不穷。

我说:怎么可能?

他说:是的,他们都是从各地的农村来的,你只是看到表象,你知道吗?孟买政府提供他们洗衣,可是,水,电,食物,薪水,甚至住房,所有的一切,他们都不花钱,或者只花一点点钱。

我说,可是,他们挣得也很少啊。

贾斯汀说:是的,但最关键的一点,他们不用给政府交税,没有一丁点的税,任何税都没有。你知道吗?他们挣的就是全部的钱,在城里是少,但在农村就是很多,他们挣的钱全部寄回农村,然后干到差不多15-20年的样子,他们寄回老家的钱就盖上大大的房子了,他们就回老家Enjoy life了,他们的孩子可能继续他们的生活,甚至可能继承他们在孟买的房子。

他们不会读书的,也不会让孩子去读书的。贾斯汀又继续说:在印度的任何地方,有土地有房子,住到20年或都更久的时间,就是私人的了,在孟买有土地,那就是,哇塞,是富翁了。你知道吗?其实最穷的是我们,城市里的小职员,所有的薪水,都要交税,供房,供车,供孩子,供家庭.

我听得瞪大了眼睛!我说:真是这样的?

贾斯汀说:当然是真的,他们人多,他们有事一联合,就会Fighting ,Fighting , 政府想改变都没有办法。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一个印度人对真实的孟买贫民窟里的人的评价。

外国人眼中的穷人抑或是印度人眼中的富人


也许,这就是孟买,这个城市,代表着印度,呈现世间的,表面看是两端的极致,但可能是乱象丛生又活力四射,矛盾百出又乱中有序。


本文为印度通编辑部原创作品,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权。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 热文索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