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建到開放,京東物流靠的是什麼?

導讀

從自建到開放,京東物流遠沒有表面那樣風光溢彩。

10 月 29 日,京東物流主辦的 2019 全球智能物流峰會在北京舉行,這場專屬物流的智能峰會吸引了近兩千名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知名品牌商、投資基金、媒體等領域的人士參加,今年大會帶來的新變化、新事物也引起了業界的巨大反響。

作為物流界的頂級盛宴,每一年的全球智能物流峰會我都有關注,今年也不例外。2016 年 11 月,京東在第一屆峰會上發佈了“京東物流”品牌,明確了“開放化、智能化”的方向,即京東物流開放的元年。至今已有兩年多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也是今年峰會上發佈的京東物流開放後的成績。

京東物流集團 CEO 王振輝這樣說道:兩年多來,我們已經服務了 20 多萬家企業客戶,外部收入增長接近 8 倍,佔總體收入近 40%。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這說明京東物流完全脫離了京東零售的業務依賴,成為京東“牌”物流,反而京東零售只是京東物流的一個業務佔比較大的甲方。同時, 也是對當初質疑京東物流開放那批人的有力反擊。

從自建到開放,京東物流遠沒有表面那樣風光溢彩。恰值全球智能物流峰會剛剛謝幕,也算蹭個熱點,我們談談從自建到開放,京東物流靠的是什麼?

熟悉京東的朋友對京東物流的發展也不陌生。2007 年,京東就開始自建物流體系,經過五年的發展,在 2012 年 8 月,當時的物流部門正式註冊“京邦達公司”。2016 年 11 月,京東物流正式宣佈向社會開放物流能力,以京東能力服務社會物流。2017 年 4 月 25 日,京東物流作為獨立的子集團正式成立,明確了願景和使命:那就是服務社會的供應鏈基礎設施,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高全球貿易效率。一直到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京東開放業務的強勁增長。

從自建到開放,京東物流靠的是什麼?

十年磨一劍,京東物流從電商物流到物流企業,已具備全面物流與供應鏈的核心能力。從自建到開放,不是形勢所迫,而是順勢而為。開放意味著共享,共享要求有比別人好的物流基礎設施、技術以及能力,京東物流向社會開放,本身就意味一種巨大進步。

從自建到開放,京東物流靠著強大的物流基礎設施體系、極致的用戶體驗和供應鏈物流數字化能力。

京東物流的基礎設施體系和用戶體驗,這邊我就不多介紹了,我相信在京東上買過東西的朋友都能體會到京東物流是如何體現極致的用戶體驗。同時,這邊也附上一張關於京東物流的用戶體驗的圖,更能立體和直觀的感受一下京東物流是如何做到極致的用戶體驗的。

從自建到開放,京東物流靠的是什麼?

至於京東物流的基礎設施體系,可以通過下圖瞭解。以自建為起步的京東物流,已經擁有全球唯一高效協同的六大物流網絡,為極致的用戶體驗保駕護航。

從自建到開放,京東物流靠的是什麼?

自建物流的服務對象是電商用戶,而開放的社會物流更多的是服務於企業,京東物流單純靠自身的物流體系和用戶體驗不足以取得現在的成就。供應鏈物流 數字化能力才是真正的內核,此次峰會上京東物流集團 CEO 也著重講到供應鏈 物流數字化方面的話題,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藉助這次峰會談京東物流的開放業務。

在此次峰會的開場演講中,京東物流集團 CEO 王振輝提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互聯網發展大勢下,數字世界與實體經濟、智能技術與傳統行業、消費連接與產業鏈接的邊界被打破,供應鏈數字化成為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最佳入口。

隨後,京東物流正式對外發布“供應鏈產業平臺”。供應鏈產業平臺即是京東物流供應鏈物流數字化能力的載體,通過以全供應鏈服務和供應鏈技術平臺為落腳點,乘產業互聯之風,驅動產業的質效升級,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高效協同、高速增長和價值共創。

當這個名詞“扎眼”般公諸於世時,迫切想了解更多關於“供應鏈產業平臺” 的內容。這個“供應鏈產業平臺”相對於大多數朋友來說是陌生的,包括我在內, 也是一知半解。有幸第一時間接觸到京東的朋友瞭解相關詳情。通過朋友的介紹, 其實這個“供應鏈產業平臺”的部門早在 2018 年就誕生了,那個時候還不叫“供應鏈產業平臺”,叫“雲倉”。頓時,感覺這個“京東物流”不簡單。

產業互聯網是在垂直行業裡處於產業生態各節點上,企業依託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形成的新型協作網絡。消費升級、技術突破驅動物流行業向數字化變革, 而產業升級,倒逼數字化程度不斷由消費端向供應鏈產業端延伸。

從自建到開放,京東物流靠的是什麼?

2019 年被大家公認為產業互聯網的元年,京東物流正藉著“供應鏈產業平臺”小步快跑進入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而這些能力的體系就是供應鏈數字化的體現,京東物流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面。

說了這麼多,大家可能還對“供應鏈產業平臺”不是很理解,這是個什麼東西?又是如何實現供應鏈數字化?

據朋友介紹,京東集團組織供應鏈產業平臺部成立時,集團發佈的紅頭文件有對供應鏈產業平臺的定義作出了明確的解釋。

“供應鏈產業平臺部以整合、共享為基礎,以系統和數據產品服務為核心, 輸出產業數字化智能供應鏈平臺解決方案,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打造集業務、技術、運營、規劃、資源一體化的平臺化數字化生態體系,建設物流和商流相融合的雲物流基礎設施平臺”。

結合此次峰會王振輝提到“供應鏈產業平臺”具體要做的兩件事,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什麼是供應鏈產業平臺。

一是提供全供應鏈服務:通過將產地和銷地網絡的打通,實現從採購、生產、到流通、消費,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真正打通產銷全鏈路。

二是搭建供應鏈技術平臺:基於機器人、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技術應用, 構建供應鏈業務與數據中臺,推動產業供應鏈技術標準的建立及效率提升。

簡單來說,京東物流以供應鏈產業平臺為依託,一方面提供全供應鏈服務, 通過“雙 24 小時”和“雙 48 小時”實現產銷全鏈打通和國內國際雙通,在“最先一公里”實現產地到全國 24 小時達,在“最後一公里”大力推進“千縣萬鎮24 小時達”;在國際上基於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搭建“雙 48 小時”通路網絡, 使海外商品進入中國和中國品牌走向世界更加便捷。

另一方面搭建供應鏈技術平臺,依託在智能技術創新和全場景應用的能力積累,已經打造了涵蓋底層技術、軟硬件系統及智能供應鏈三個層面的立體化供應鏈技術平臺,通過對外賦能提升行業供應鏈效率。

供應鏈數字化進程需要供應鏈技術的全力保障,京東物流的供應鏈產業平臺搭建的供應鏈技術平臺正在引領行業朝產業數字化大步前進,已經沉澱了很多行業的供應鏈數字打造的能力。

從自建到開放,京東物流靠的是什麼?

從三方物流、零售分銷、軍工部隊、生產製造等等行業,京東物流已經對其技術賦能,極大的提升了其企業、行業供應鏈效率。

其中,供應鏈產業平臺在智能供應鏈層面,通過供應鏈設計、網絡佈局規劃、商品佈局等頂層的技術方案,從更高的層面來幫助企業、行業設計並優化供應鏈。在智能軟硬件層面,提供全渠道訂單、智能倉儲、智能配送、智能結算、智能門店等行業領先的 SAAS 軟件及優質硬件裝備;在底層技術上,依託 5G、IOT、雲計算、大數據、AI 及區塊鏈技術,搭建供應鏈技術的基礎設施。

據瞭解,京東物流的供應鏈產業平臺有個部門專門做供應鏈技術賦能輸出的, 主要以供應鏈中臺、系統產品及服務為核心,基於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鏈系統 解決方案、中臺系統解決方案、校園實訓以及新能源汽車等五大業務方向,輸出 技術、標準和品牌,賦能企業和合作夥伴,助力企業向數字化供應鏈轉型升級。

這邊舉個京東物流的供應鏈數字化案例,讓大家更好的瞭解供應鏈產業平臺。

近些年,國家開始重視供應鏈信息化建設,企、政界都希望借力數字化技術實現物流、供應鏈的信息化建設。西安當地某知名企業,與當地方政府、企業的合作密切,為當地的產業轉型、人才培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發揮重要作用。

該企業承接了當地物流系統信息化工作,為了推進的業務快速創新發展,尋求物流數字化的突破。目前,就供應鏈數字化打造方面與京東物流展開密切合作。

京東物流基於北斗導航、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技術推進服務於物流行業的應用體系建設,通過整合部門、行業物流信息資源,促進信息技術在政府“放管服”、供應鏈全過程管理、多式聯運、園區服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為該企業量身打造了雲物流基礎設施平臺,產品結構如下圖所示。

從自建到開放,京東物流靠的是什麼?

該項目整體的服務效果實現“一標準、兩體系、三中心、N 應用”架構,立足構建覆蓋全市、輻射周邊的物流綜合服務;加強政府對物流行業的服務、扶持和管控能力,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撐;整合市物流業務上下游資源,在線上撮合物流交易。打通多種運輸方式之間的信息通道;以智慧園區建設為理念推動先進性、現代化的物流園區建設。

京東的供應鏈產業平臺正是以技術為驅動,整合共享為基礎,供應鏈中臺、系統產品及服務為核心,輸出技術、標準和品牌,賦能商家和合作夥伴,共同建設物流和商流相融合的數字化產業平臺。以上案例只是京東物流供應鏈產業平臺打造供應鏈數字化的冰山一角。

不管外界如何評價現在的京東物流的對外開放業務,贊同也罷,是質疑也罷。至少,我認為只有更好的瞭解消費側,才能更好的服務供應側。京東物流正是藉助十幾年的業務、技術和能力的沉澱對外開放,通過京東物流的基礎上設施、品牌效應、對消費側的足夠了解以及供應鏈數字化能力為企業賦能,為行業增效。

這事,靠譜!

作者 | 劉惠林

來源 | 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