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吃“兩白”原來指的是這兩種冬季“當家菜”

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立冬的到來,象徵著冬季的開始,隨著天氣轉冷,很多小毛病也隨之而來,手腳冰涼、嗓子發乾等症狀都容易出現,其實這些小毛病經常可以通過飲食調節就能消除。俗話說,“立冬養生要少食鹹,多喝水,“兩白”“四苦”不能少”,其中,“兩白”指的就是北方這個季節最常見的當家菜——白菜和白蘿蔔。新京報記者採訪了養生專家,他們的觀點是,立冬後攝入“白色”食物來養生,從傳統中醫角度來看是有其道理的,實踐中也確實對健康有幫助。

立冬吃“两白”原来指的是这两种冬季“当家菜”

“兩白”指的就是北方這個季節最常見的當家菜——白菜和白蘿蔔。受訪者供圖

白菜幫子價值比菜心高

俗語道“百菜不如白菜”,冬季是食用大白菜的最佳季節。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專家王子晨表示,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纖維,經常食用是有好處的,特別是冬天。白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不但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腸胃蠕動,促進大便排洩,有幫助消化的功能。同時,秋冬季節空氣特別乾燥,白菜中含有維生素E,多吃白菜,還有點護膚和養顏效果。

每到立冬時節,價格低、產量高、耐儲存的大白菜,就變成了北方人的首選菜品。早些年,北方人大都會購買大白菜過冬。記者走訪了通州區的幾處老小區,發現不少老年人至今依舊有囤白菜的習慣。記者採訪到正在自家樓下碼白菜的市民劉奶奶,她告訴記者,自己每年立冬都會買上一些白菜囤起來。“有時候就老兩口在家的時候就喜歡吃燉白菜,簡單又好吃”。燉白菜其實做法很多,劉奶奶自己的做法是,將鮮嫩大白菜擇洗乾淨切成條,連白菜帶蔥姜放入沙鍋內,加入清水、鹽用旺火燉熟爛,撇去浮沫,再加點牛奶、味精,原鍋上桌。

在食用白菜時,白菜幫子的取捨問題,常常被人們關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表示,白菜的大幫子含有葉綠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其實就養生價值來看,遠遠高於白菜的內葉和菜心。

“十月蘿蔔小人參”

冬吃蘿蔔賽人參,白蘿蔔中因含有芥辣素,有一定的消炎清熱作用。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十月蘿蔔小人參”,“蘿蔔熟,醫生哭”等說法,可見蘿蔔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王子晨介紹,白蘿蔔性涼、味甘,具有清熱生津、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的功效。白蘿蔔中同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幫助機體增強免疫力。對於體質較為虛弱的孩子和老人來說,在這個季節很容易著涼感冒,這個時候吃白蘿蔔正好,不僅可以補充水分,還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對胃脘脹滿、咳嗽多痰、胸悶氣喘和傷風感冒等疾病有改善功效。

立冬吃“两白”原来指的是这两种冬季“当家菜”

白蘿蔔性涼、味甘,具有清熱生津、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的功效。受訪者供圖

範志紅則告訴新京報記者,白蘿蔔本身的營養價值就很高,如果再搭配對了食材,那麼效果會更好。例如白蘿蔔和香菇燉在一起,可以降三高,還能預防感冒,二者燉在一起效力翻倍。而白蘿蔔和海帶一起吃,中醫認為可以化痰消腫、預防甲狀腺腫大。除此之外,白蘿蔔和羊肉、鯽魚、豆腐燉在一起,都是營養十分豐富的好菜品。

校對 柳寶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