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那些事(五)—团练湘军

曾国藩那些事(五)—团练湘军

上篇谈到,曾国藩丁忧回家。赋闲在家,也乐得自在。

可是,时代不会放过他。太平军势头太猛,清军无力抵抗,咸丰只能让地方组织团练。而曾经的二品大员曾国藩也接到命令,组织团练。

他跟湖南胡林翼,左宗棠等人开始筹备湘军。

曾国藩那些事(五)—团练湘军

一开始,他们并没有直接就练兵。先整顿地方治安,把地方的不安定因素消灭,土匪强盗统统消灭。

曾国藩在湖南搞了个审案局,只要抓到他这里来的,不安定份子,不由分说,一律斩杀。因此他也得了个外号叫曾剃头

这很有效,必须这样,才能让地方安定。太平军来了,大家也才会团结。

曾国藩那些事(五)—团练湘军

地方治安平定了,需要钱。

曾国藩于是开始筹钱,练兵。他给士兵的钱比绿营兵钱多,武器也比他们好。曾国藩招的兵跟绿营的兵在一起。那绿营肯定不乐意,钱多,还武器好,不服,就经常械斗。

最后,一个绿营兵被抓到了曾国藩这里,结果绿营兵哗变,还冲到了曾国藩家里,要杀他。

其实曾国藩是得罪了湖南官场,绿营的老大鲍起豹和湖南巡抚骆宾章。骆宾章是省长,你曾国藩没有实权,凭什么私设公堂,要分权啊。

结果处处给曾国藩使绊子,让曾难以进行。换了别人,早就不干了,但他为了国家忍了。

曾国藩那些事(五)—团练湘军

最终迫于无奈,曾国藩只能离开湖南长沙,选择衡州练兵。而湘军之母胡林翼推荐两个人给曾国藩,分别是塔齐步、罗泽南。这两人在湘军初期是两大猛将。还建立了水师,由彭玉麟率领。

曾国藩的湘军将领不是一般认为的军人,他们大都是读书人。曾自己也写了一本练兵的书,教的是练兵的哲学。

曾的湘军有三种人他不用

第一,不用绿营军中闲散的游兵游勇,

第二,集结在码头的或市场的人也不用,因为一旦打仗时,这些人肯定率先逃跑。

第三,曾经在衙门做过小官小吏,而且很油滑的人也不用。

那剩下的就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很容易团结起来。

那经过一段时间后,湘军发展迅速,可谓是人才济济。他们为得就是跟太平军打一仗。

曾国藩那些事(五)—团练湘军

首战

太平军来到长沙城外,发现长沙正面有湘军作为生力军。如果强攻,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于是太平军决定对长沙围而不攻,以一部分兵力绕过长沙去进攻湘潭,一部分兵力占领长沙附近的重要港口——靖港,逐渐切断长沙的外援。

曾国藩这边收到一个情报,靖港中的太平军只有几百人,防守薄弱可以一鼓作气拿下。

但其实静港中人数远不止几百人。天公不作美,湘军水师顺风顺水到达了太平军营地,被岸上的太平军用大炮猛轰,抵挡不住想回撤,那就逆风逆水,困难万分。水师大败,曾国藩带着陆军来帮忙也大败。

曾国藩那些事(五)—团练湘军

此是曾国藩第一次参加战斗,他其实不擅长作战,他骑马都不会。但为了国家嘛,再苦也得去。

本想一战成名,结果落得如此下场,这让不是让长沙那帮人笑话,活着干嘛。

羞愧难当,要自杀

但是老天就是要你活,塔齐布在湘潭大捷的消息传过来了,曾国藩一看不用死了。

曾国藩那些事(五)—团练湘军

林绍璋在湘潭几乎全军覆没,塔齐布用不足万人的部队消灭了林的三万部队。

湘潭大战惨败,标志着西征军全线退缩的开始,也是湘军进入反攻的标志

1854年,8月,曾天养因逞个人英雄主义在城陵矶阵亡,太平军全部撤出湖南,退守湖北武昌。

同年10月,胡林翼、罗泽南、塔齐布、李续宾等兵临武昌,守将石凤魁、黄再兴不战而逃,拱手让出城池。

湘军攻占武昌后,气势更加旺盛,曾国藩扬言要拿下九江,直捣金陵,一举完成剿灭太平天国重任

曾国藩那些事(五)—团练湘军

田家镇大战

湘军进犯田家镇、半壁山,东王杨秀清相当重视,也决定在此处组织强大兵力与湘军战斗,遏制其东犯势头。为此,杨秀清派燕王秦日纲到湖北督师,坐镇田家镇指挥战斗。

秦日纲到前线后,立刻在田家镇至蕲州一段40里江岸修筑一些土城、木城,安置炮位;

在南岸半壁山扎下营垒,山下挖掘三四丈宽深沟,内侧建立木栅、炮台,外侧密钉竹签、木桩;用铁链两条、绳缆六条将田家镇、半壁山连接,中间用战船支撑,安置炮位。

此外,杨秀清不放心秦日纲,又命令东殿大臣涂镇兴送去木牌一座,安置于江山,用于抵御湘军水师。可以说,杨秀清对此次战斗相当重视,也做好了相应的防御工作。

1854年11月,战斗打响。罗泽南、塔齐布路上猛攻,再配以彭玉麟的水师,水路共进,击败太平军。

曾国藩那些事(五)—团练湘军

太平军,始败于湘潭,再败于岳州,武昌、田家镇均失守,水师丧失殆尽,余军退守九江,西征大受挫。而曾国藩却是一路高歌猛进,春风得意。

太平军这边,杨秀清不再插手军事,让石达开来管。

下一篇,看看曾国藩如何应对石达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