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鐵路引發的起義:四川保路運動與武昌起義

導語:四川保路運動是清末四川人民自發形成的一個愛國運動,它是廣義上的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四川保路運動發生的同時,武昌起義爆發,可以說保路運動間接促成了武昌起義的成功。

修鐵路引發的起義:四川保路運動與武昌起義

《四川保路同志會章程》

1.川漢鐵路的倡議與川漢鐵路公司的成立


19世紀末,隨著甲午中日戰爭以中國慘敗告終,西方列強在中國掀起了開工廠,築鐵路的高潮,中國人此時也認識到了鐵路的重要性。1896年,英國學者肯德在其著作《中國鐵路發展史》中明確提出在長江流域,自上海經南京、漢口、宜昌、萬縣而到達成都的鐵路, 即“揚子江流域鐵路系統”計劃,要使長江沿岸的重慶成為遠東的聖路易。1897年,法國印度支那總督杜美則提出由勞開至雲南府、重慶、成都之間的鐵路修築計劃。英法兩國提出四川的鐵路修築計劃後,便要求清政府給予他們修築鐵路的權利,隨後美、德、日等國紛紛搶奪鐵路的修築權。在這種背景之下,四川留日學生首先發起自辦川漢鐵路的請願,要求將鐵路的利權緊緊抓在國人手中,不可輕易讓與外人。1903年,新任四川總督錫良在全省紳民的強烈要求下,上書朝廷要求自辦。

修鐵路引發的起義:四川保路運動與武昌起義

保路運動紀念碑

1904年,清政府在成都成立了“川漢鐵路公司”,負責川漢鐵路的修建。修建鐵路需要大量資金,川漢鐵路公司採用了向民間集股的辦法來籌集資金,為了防止西方列強借入股方式控制路權,公司規定不借外債,洋人不能入股,股票出售轉讓的對象也僅限於中國人。但是川漢鐵路公司屬於官商合辦,官員在籌款集股過程中貪汙腐化,致使鐵路前期勘察準備工作進度極其緩慢。1907年在四川士紳的要求下,川漢鐵路公司由官商合辦改為商辦,公司成立之後,川漢鐵路從1906年開始勘察線路,以宜昌為起點,1908年聘請詹天佑為鐵路總工程師,負責整條線路的設計修築,1909年,川漢鐵路公司在宜昌設立工程局,開始動工修築鐵路。

修鐵路引發的起義:四川保路運動與武昌起義

川漢鐵路圖

2.西方列強奪取路權和保路運動的興起


在川漢鐵路公司成立之初,西方列強對中國自行籌款修建鐵路並不看好,他們認為中國經濟落後、技術水平低下,根本沒有自行修築鐵路的能力,因此需要從西方國家借款,並聘請外國人為鐵路總工程師,負責修築川漢鐵路。英法等國不斷向清政府施壓,要求獲取鐵路的修築權。1908年,德國率先與湖廣總督張之洞簽訂湖廣鐵路借款合同,1909年,英法德三國又與張之洞簽訂粵漢鐵路和川漢鐵路的借款合同,借款總額為550萬英鎊,並規定粵漢鐵路總工程師用英國人,川漢鐵路總工程師用德國人。在英法德簽訂借款合同後,美國要求利益一體均沾,也參與到借款合同之中。1911年5月,盛宣懷任郵傳部尚書後,積極提倡鐵路國有政策,清政府採納盛宣懷的建議,宣佈鐵路幹線國有化。在國有化之後,清政府便轉手將築路權讓與西方列強。

修鐵路引發的起義:四川保路運動與武昌起義

盛宣懷

鐵路國有政策一經宣佈,便引起了四川、湖北、湖南和廣東四省人民的強烈不滿和反對,他們紛紛斥責清政府出賣國家利益,要求立即收回鐵路國有政策,開展保路運動。1911年6月,川漢鐵路股東代表齊聚成都,成立保路同志會,短短半個月之內,保路同志會的會員人數就已經達到十萬人,四川全省各州縣成立分會,時任四川代理總督的王人文向朝廷上書要求收回路權,並派人進京向朝廷痛陳利害,但清政府堅持不改鐵路國有政策,並將王人文革職。

繼任四川總督趙爾豐面對群眾的保路運動採取強硬的態度,1911年8月,清政府強行收回了川漢鐵路萬宜段,群眾更加不滿,相繼在成都舉行了保路同志大會,提出以罷課、罷市和不納捐稅等方式迫使清廷讓步。9月,趙爾豐誘捕了保路同志會的領導人蒲殿俊、羅綸等人,隨後查封了鐵路公司和保路同志會。趙爾豐的做法激起了群眾極大的憤慨,成都數萬人上街請願,要求清政府立即釋放保路同志會的領導人,趙爾豐命令衛隊向請願群眾開槍射擊,造成群眾多人死傷,這就是“成都慘案”。

修鐵路引發的起義:四川保路運動與武昌起義

四川總督趙爾豐

“成都慘案”發生後,群眾對清廷的不滿達到了極點,同盟會抓住時機,發動群眾在四川各地起義。9月7日,新津縣候寶齋首先發難,侯寶齋起義引發了四川各地反對清王朝的起義,四川各州縣都有同志軍起事,同志軍依據活動區域不同劃分為南路同志軍、威遠同志軍、川南革命軍、川東北同志軍等部,清軍被各處同志軍牽制,焦頭爛額。清軍在與同志軍的多次交戰中失利,進一步加劇了清王朝的統治危機。

3.端方入川與武昌起義


1911年5月,清政府宣佈鐵路國有政策後,重新啟用端方,任命他為督辦粵漢、川漢鐵路的大臣。四川保路運動發生後,在四川同志軍咄咄逼人的態勢下,清廷深深感到四川兵力不足,為了剿滅四川起義軍,清廷授權端方節制四川新舊各軍,配合趙爾豐鎮壓起義軍。時任湖廣總督的瑞澂懼怕端方搶奪他的總督位子,極力慫恿端方帶領新軍入川鎮壓叛亂。端方則利用趙爾豐處理成都事件不當的有利時機,首先上書彈劾趙爾豐,繼而於9月帶領湖北新軍第八鎮大部分士兵離開湖北,前去四川鎮壓叛亂,急於立功。致使武昌起義爆發時,湖廣總督瑞澂沒有足夠的新軍部隊可供調動,以鎮壓革命黨的起義。四川的保路運動牽制了大量清軍,為武昌起義的發動提供了有利時機

修鐵路引發的起義:四川保路運動與武昌起義

川漢、粵漢鐵路督辦

4.蓑翁說


四川保路運動具有重要意義,清政府在處理鐵路國有化問題上失策,又血腥鎮壓群眾請願活動,使廣大立憲派開始同清政府離心離德,他們從支持清政府漸進改良轉而投向革命,客觀上壯大了革命黨力量,也為武昌起義掃清了部分障礙,此外四川保路運動分散了清政府的軍事力量,為武昌起義的成功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在武昌起義後不久,在全國就形成了脫離清政府獨立的高潮,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國做出了重大貢獻

修鐵路引發的起義:四川保路運動與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紀念館

參考文獻

1.隗瀛濤:《辛亥四川保路運動》

2.李永暉:《四川保路運動及對它的幾點歷史思考》

3.劉寶森:《保路運動與辛亥革命》

本文由江南蓑翁團隊創作,版權歸江南蓑翁團隊所有,如有抄襲等侵權行為,本賬號保留訴諸法律權利。

修鐵路引發的起義:四川保路運動與武昌起義

合作與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