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南:我不贊成學圍棋只想當古力、柯潔那樣有成就的職業棋手

“憑什麼別人的小孩能1年升3段,而你的小孩還在原地?”

通常,許多家長喜歡拿考級速度快的孩子來做對比,殊不知在大多時候這種比較都是不太合理的。

首先,棋力進步速度不僅和孩子的練習量有關,還和孩子學圍棋時的起始專注力、記憶力、計算力、以及學習習慣、抗挫折力等密切相關。

王汝南:我不贊成學圍棋只想當古力、柯潔那樣有成就的職業棋手

比如同樣一週學習兩次的孩子,每天都在家練習 1 小時的和在家從不練習的相比,在圍棋上所花的時間就差了好幾倍。

其次,有些培訓機構喜歡拿個別棋力進步極快的孩子出來做宣傳,殊不知,這其中很多孩子一上來就為圍棋擱置了學業,初期雖進步神速,最後卻因為耗不起如此多的時間而半途放棄。

孩子在追逐競技圍棋的幾年中甚至沒能體會到圍棋對人的全方位塑造,實在令人惋惜。而這種宣傳也誤導了很多家長,盲目的去攀比孩子的考級速度,甚至走上舍本逐末的道路。

王汝南:我不贊成學圍棋只想當古力、柯潔那樣有成就的職業棋手

在這裡,我們不禁要提醒那些鑽入考級死衚衕的家長們,您是否還記得當初為什麼送您的孩子來學習圍棋?和那一紙證書相比,您是否更應該關注孩子在圍棋學習中行為習慣、思維能力以及意志力等方面的改變和進步呢?

最後引用兩位曾擔任過中國棋院院長的圍棋大師的話:

陳祖德:作為兼有藝術與競技兩種性質的圍棋,它首要的使命是要給愛好者帶來樂趣,同時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現在的情況是相反的:為了衝段,那些圍棋少年苦不堪言,失去了童趣,並且最終成了只會下圍棋而不會別的,反而素質低下了。我期望未來這種現象能儘快得到改變。

王汝南:我不贊成學圍棋只想當常昊、古力那樣有成就的職業棋手,其實學棋更多的是一種素質教育、一種文化薰陶,是一種可以讓人終身受益的技能。圍棋的勝負和感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追求勝負是少數職業棋手的事情,而在學棋和下棋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感悟生活是每一個圍棋愛好者都可以得到的,可以使人終身受益。

王汝南:我不贊成學圍棋只想當古力、柯潔那樣有成就的職業棋手

不要讓這些問題毀了孩子學圍棋。

1、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堅持?先報短期試試吧!

答:這句話只要被孩子聽見,他/她會永遠記住,以後學習圍棋的過程中碰到困難,就會想到放棄。孩子覺得當初媽媽只讓我試試。

2、孩子不學圍棋了,他/她不喜歡。

答:從小學過圍棋的孩子,長大後沒有會責怪父母的。相反,則又是另一個結果。圍棋的教育和薰陶,是一種文化的積累和基奠。您會因為孩子不喜歡看書,就不讓他/她學習麼?

王汝南:我不贊成學圍棋只想當古力、柯潔那樣有成就的職業棋手

3、孩子太忙,沒時間練棋。

答:家長為孩子找藉口,這樣會培養孩子創造更多的藉口。放棄也就是自然的事情。相反,我們更應該培養孩子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的能力。我相信學棋學的好的孩子,從不會耽誤自己的功課,圍棋練好了,文化知識也會豐富。

4、這周有事,請假;今天帶孩子去......請假!

答:每週就兩節課!去掉期中期末,一年沒幾節課了!經常請假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進度,還會消磨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造成以後對任何學習都沒有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