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的徒弟,憑什麼位列大唐五大功臣之一,就連史書卻不敢記載

為什麼說立功立德立言很難三全?


因為立了功,心就浮,哪有心情管其他,比如唐朝的大將侯君集。

李靖的徒弟,憑什麼位列大唐五大功臣之一,就連史書卻不敢記載


據史料記載,這個人沒什麼水平,年輕的時候誇誇其談,喜歡玩弓箭,但水平很一般,喜歡以武勇自稱,但又沒什麼成績。到了李世民當秦王的時候,他進入秦王府,成為了李世民的手下,漸漸地也混成了將軍。
李世民知道他底子薄,所以讓他拜李靖為師,學習兵法。
李靖瞧不上這人,教他兵法,總是留一手。李世民很不高興,李靖就說,這個人要謀反的。我的兵法,學全了是可以奪天下的,我只能教他平四夷的。現在他要學全我的兵法,這不是有異志嗎。
所以,李靖沒教全,只教了一半。但這個人聰明勁還是有的,跟著李靖學了兩年,大有長進,這一次進攻吐谷渾,他也學習到了李靖輕兵深入,出其不意的絕活,建議李靖“宜簡精銳,長驅疾進,彼不我虞,必有大利。”
就是要搞長途奔襲,李靖採納了他的辦法,分兵兩處,李靖一路,侯君集一路,“歷破邏真谷,逾漢哭山,經途二千餘里,行空虛之地。盛夏降霜,山多積雪,轉戰過星宿川,至於柏海,頻與虜遇,皆大克獲。”
轉戰二千里,終於大敗吐谷渾,吐谷渾全族投降,吐谷渾王慕容伏允自殺而死。


接下來,侯君集又立了一功,讓他可以跟李靖蘇定方這些人並稱唐初四大開邊名將:攻滅高昌國。

李靖的徒弟,憑什麼位列大唐五大功臣之一,就連史書卻不敢記載


但是,他最大的功勞卻不是這個,而是一個史書不敢寫的東西。
在舊唐書裡,關於這個功勞是這樣說的:建成、元吉之誅也,君集之策居多。
這就是著名的玄武門兵變了。
侯君集在其中的作用很大,跟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以及尉遲敬德並列為一等五大功臣。
但是,侯君集到底起什麼作用呢?李世民帶了一大批人進玄武門,憑什麼他成為第一集團功臣呢?
關於這個,史書諱莫如深,只說他日夜勸李世民起事,這個程度當然是不夠的。
我們看其他四位,長孫無忌是大舅子,是最鐵桿的秦王派,房謀杜斷是出主意的。而尉遲敬德是第一殺手,李元吉曾經將李世民壓在身上,用弓弦去勒殺,是尉遲敬德趕過來,救下李世民,後面又射死了李元吉。再到最後,又是尉遲敬德去跟李淵彙報情況,其實是逼李淵讓位。
這四人都有明確的功勞。唯獨侯君集的功勞,只說功勞很大,卻沒有具體講是什麼功勞。
那推測一下,卻也容易。我們知道玄武門兵變分兩部分,一是殺李建成和李元吉,另一部分就是控制李淵,而要控制李淵,勢力要兵戎相見,要率兵跟李淵的近衛搏鬥,而史書中寫玄武門事變時,李淵泛舟於湖。


其實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李淵已經被軟禁在船上,二是李淵雖然沒被軟禁,但已經被擊敗,到湖上避難去了。
那誰控制了李淵呢?
史書中沒記,那仔細推算一下,這個事情只有侯君集去幹,也只有幹這件事情,才能讓侯君集這個原本在秦王府不怎麼顯眼的人,成為五大功臣之一,也只有乾的是這一件事情,史書才沒辦法記。
李世民殺李建成,這可以記,尉遲敬德射殺李元吉,這也可以記,但圍攻李淵,控制李淵,這個事情絕對不能記。所以,侯君集立下的這個大功,就沒辦法記到史冊上啦。

李靖的徒弟,憑什麼位列大唐五大功臣之一,就連史書卻不敢記載


不過,李世民心裡是記的,侯君集因為拿下高昌,吞併了大量財富,幹了很多壞事,被李世民關押了一陣,心有不滿,後面還參與謀反,按律當斬,但李世民記著他的大功,不願將他處死,只是大臣集體反對,李世民這才將侯君集處死,但還是赦免了他的妻兒。
最後,李世民還到獄中見侯君集,看到他掉眼淚,說:與公長訣矣,而今而後,但見公遺像耳!
而侯君集要少立點功,不就好了嗎,所以,人啊,難的不是做對事,難的是在重要的事情上全做對,不重要的事情上偶爾犯點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