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95分算高嗎?初中會很困難嗎?

沉迷於側搭ing


六年級數學95分不算高,但是也不算低。到底初中會不會覺得學習困難,不是以分數決定的。我是翼翔老師,下面我簡要回答一下您的問題。

我從事教育工作已經十年了,接觸了數千名學生和家長。初中的家長往往會有疑惑:我的孩子小學成績很好,可是為什麼上了初中之後學習去大幅下降呢?


這些孩子大部分看起來很聽話,老師佈置的作業也都會做。可是考試就是不行,家長為此非常苦惱。

以初一的數學為例,很多孩子做不了數學證明題。不說難的題目,部分同學連平行的證明都覺得困難。這是老師講得不好嗎?有一部分原因,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孩子沒有培養起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沒有培養起必要的邏輯思考的能力。

這些孩子的學習表現是:老師講的時候能夠聽懂,但是自己寫了就茫然不知所措。


初中的數學學習,需要有分析能力,同樣也需要綜合能力。證明題其實就考驗孩子的分析和綜合能力!

舉個例子:

這道題需要做輔助線,這需要的思維能力挺高。

同時,本題要用到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需要列出條件。

另外,還需要用等量代換的方法,得出BD=BE,還得結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得出

角BDE=角E

最後,我們需要用到一個定理: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不相鄰的兩個內角之和。

這些推導過程都需要在大腦中做一個梳理,但是很多學生無法做到這麼多步的推導。這就是典型的聽課的時候好像每步都理解,但是自己寫起來卻無從下手。


所以,上初中之後學習到底好不好,其實在於孩子的深度思考能力。這個能力需要孩子在平時就有一定的訓練,小學的題目很少涉及到深度思考。

我給您的建議是:提早進行相應的訓練,讓孩子慢慢適應深度思考。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六年級數學95分,屬於中等偏上。

如果只是偶然考這個分,大多數時候都比這個分數高、甚至正常滿分,那就不用擔心。

如果正常就只能考這樣的分數,甚至更低,那就說明:這個學生在數學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

這樣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有:不夠細心、經常粗心;運算能力不強、運算速度不夠快;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正確理清題意;解題能力還要發展、有些解題方法還沒掌握,等等。

還有學習態度是否需要端正;練習是否太少,等等。



問題中所關心的升到初中會不會困難,不能一概而論,具體要看他(她)到初中之後的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了。

一定要明確一點:初中數學比小學難很多,要求也有很大差別。

如果他到初中後,班級中學風很正,班主任管理很科學,該生很熱愛這個班級,那麼具備了學好數學的大環境。

落實到學習數學這個具體過程上來,要看他是否能很快適應初中數學老師的教學風格、數學老師是否關注到他的個體特徵、師生之間是否能夠良性互動。這些都直接關係到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問題。

從學生本身來看,到初中後,他端正了態度、改掉了粗心、提高了理解解力、學會了更多的解題方法,數學成績提高是一定的,只是遲早問題。



在初中還有一種現象不能不重視,那就是開始學得不好,越到後面將會學得越艱難,而且與優生差距會越拉越大,有可能相差上百分。

初中學生成長環境、成長心境、情緒發展,與小學生也有很大差別。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上容易出現問題的階段,學生心理對數學學習影響很大。學生心理能否健康發展,與初中的學校、班主任工作密切相關。

總之一句話,六年級數學考95分,到初中不是很容易,需要做好很多方面的轉化,最重要的是學生自己能夠華麗轉升。

祝該生學習快樂。



我是:岳飛的飛。

歡迎批評,一起成長!


岳飛的飛


100分才高,最好是100加10,或加20,哪來的加分數呢?就是特別有難度的附加題都得分,那就算高了。

至於初中的學習是否困難?我想可以肯定地說,學習肯定有困惑與疑難!

以前經常碰到好幾個男生,數學試卷越簡單,他的分數越低,試卷越難,他的分數就是越高,並且超出後面的同學的分數越明顯。這是為什麼呢?不就是因為有困難嗎?困難重重,他才會認真對待,認真對待,成績就高了,這是什麼在影響孩子?

是他天性的喜歡挑戰?還是他的態度決定成績?或是他適度緊張焦慮水平?或是他尋找自我的價值?

態度是很多人比較關注的,但是比較忽視一個孩子的學習中的自我價值的體現。

有家長曾經這樣囑咐孩子:“孩子,你自己的作業都來不及做了,你就不要花時間教其他同學了!”跟老師交流也是這個意思,希望老師不讓他去輔導其他同學了。其實,有些優秀的孩子就得去當一當小老師,哪怕是批改同學的作業,他都會找到自我的價值,有了這一層價值體驗,就會有學習的動力,有了這樣的動力,家長還會擔心孩子學不好嗎?因此,總結一句話,不要只盯著分數,可以幫助孩子找到他在學習過程中的價值感,做難題,輔導同學、整理錯題集……

尊重孩子的分數,讓他尋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家長不擔憂,孩子才展翅。並不是因為風(分數)吹來我們才展翅飛(價值感),而是我們展翅飛了(價值感),風才迎面吹來(分數)。

我是這樣認為的,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六和麥田


在學校的考試中,95分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當然也不能算是一個很高的分數。在如今的學校教育中,倡導減負,學生所學的東西都是比較簡單的,考試的題目都很簡單,在平時的考試中考取滿分也是一件不太困難的事情。在有些班級也許平均分都會達到90分以上,或者更高,所以從現在學校的考試成績中,基本上看不出什麼問題來,95分也許只能說明孩子的基礎還可以,那麼算不算優秀呢?學習的潛力如何呢?在同齡段中的孩子究竟處於什麼水平呢?這是很難去判斷和界限的。

滿分100分,考了95分,丟失了5分,雖然不多,但也不少。我們知道分數越高,提分越容易,相同分差體現的差異越大。比如說,一個學生考了55分,另一個學生考了60分,他們的問題其實都差不多,學習的情況基本相同,差別不是很大。

但是呢?考了100分與考了95分雖然也是5分的差距,可是這5分裡體現出的差距可大了,也許考95分的孩子會說我本來也能考滿分,考試就沒有本來怎麼怎麼了,能考多少就是實力的體現,自己能拿到的才是自己的。也許是因為忽略了條件,也許是因為計算失誤,也許是因為書寫不規範,看似小問題,體現的都是態度、習慣和能力層面的差異,也許這5分的追趕需要花更多的功夫和精力,也許永遠也不會追趕上。

到了95分以上基本上1分就體現出了差異,也許很細微,但是存在,再想提高1分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即使是同樣的95分,去分析試卷也能分析出很大的差異,卷面書寫,完成時間,丟分點等等都會體現出差異。之前聽到一句還,同樣的試卷學霸考了100分,是因為試卷滿分為100分,而普通學生考了100分是因為試卷出的剛好自己都會,有些扎心,但是是事實,仔細去分析試卷會發現很多的問題,甚至可以對一個學生短期的成績走勢有一個預估。

基於95分的成績,還有5分的空間,就需要去分析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試卷,看看能不能通過努力再來提高几分。在基礎還不錯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做一些提升和思維訓練,畢竟現在小升初考試的題目可不像學校平時題目那麼簡單,早做準備肯定有好處。

有關初中會不會很難,其實這個問題沒必要現在去考慮,把當下該做的事情做好,打好基礎,適當的去推展和訓練思維,從小學到初中有一個過渡,知識基本上是具有銜接性的,只要把當下做好了,到了初中也就沒問題了。不要把學習想的那麼困難,學習猶如建房子,根基打好了,一步步跟上,學習就能在不經意間完成,看起來還不用費力。



胡老師數學教育


小學階段的課程相對簡單,考95分和考100分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一個學習習慣養成的問題。但是如果小學階段不重視學習習慣養成的話,到了初中想學好數學不太容易,因為初中數學的難度比小學要大多了,尤其是邏輯思維推理和分析能力的培養,家長需要提前瞭解相關知識,對孩子有針對性進行思維能力訓練。

但是有些家長不願意去學習相關知識,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學不會,或者很笨。如果你這樣想,你永遠給孩子提供不了助力,更不可能在孩子進入初中後給他一些有效的學習輔導,只能變成只會嘮叨,只會監督的普通家長。

至於你孩子六年級數學考了95分,到了初中是否有學好數學,這很難判斷。因為有些孩子進入初中後,適應環境很快,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與節奏也很快,並且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都很端正。但是有些孩子則正好相反,結果就導致成績迅速下降。

孩子上了六年級,實際上已經就進入青春期了,而到了初一時,自我意識會更強,對老師,對家長,對同學的關係相處上也同樣會更加自我。由於關係相處上更為複雜,而這恰是一個初中生情緒是否穩定的關鍵,如果處理不好關係,很容易心浮氣躁,怨天尤人,那對學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寒石冷月


在友友的動態裡看見這題目,插幾句話。到11月9日小學六年級上學期課程已過半,期中考試數學在95分以上,應該說這學生已基本系統掌握了小學數學該學習的知識,值得為他(她)的努力學習做充分肯定。但是,要戒驕戒燥,繼續全面鞏固,拾遺補漏。例如分數,六年級內容比五年級是更高一層次的應用解題,有幾個小節,每一節又翻過來倒過去折騰,都須理解其中的概念和解題公式及計算驗證等等,(特別是概念選擇判斷題)。不能以為考到95分以上就高枕無憂了,須知初中數學內容更豐富多變,而六年級的數學知識是基礎。就此擱筆,謝謝!


8728248826957


分數參考性不大 就是好的看不出來 差的一看就能看出來。

我這邊很多學生六七年級95+的 初二初三不行了 高中都考不上的太多了。


王老師數學小課堂


我是一個小學數學老師,說老實話,六年級考這個分數不算太高,勉強算合格!九十八都要排到十幾二十名了,有些學校甚至九十八都拉平均分!


如花解語21055368


95分可以說六年級數學的知識掌握得不錯了,家長可以關注一下孩子的數學思維,如果破題的方法和思路良好,數學習慣好,到初中高中還會是優生的。


hc紅塵一笑


不要太關注分數了,重要的是學習習慣的養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