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出了哪些“昏招”,把自己从日不落帝国的神坛拉下到目前的境地?

Crazy历史


对英国还是要客观看待,虽然不是日不落帝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不要以为这个国家差到了二流的地步。

其实就算它们从日不落帝国的神坛上跌下来,200多年里竟然还在全球前五名之内。

全世界有几个国家能在200多年前很牛,200多年后还是很牛的?

少之又少。

更何况这个国家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国际安全具有重大话语权,怎么能小看呢?

200多年来,英国经历了一战、二战、冷战、科技革命、互联网革命等各种重要事件,都没能让他们走进历史的故纸堆,而以上事件中,他们同时代的强国很多都死走逃亡。

这些都说明英国还是一个强势国家。

所以,不能说英国从日不落帝国神坛跌落,是昏招造成的,其实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一直往上走,这就像人一样,生老病死,都有规律。

国际关系和人际关系本质一样,一个国家的弱小到强大再到衰落也是一样的。古往今来都一样。

比如1000年前的蒙古帝国纵横欧亚,如今怎么样?

再比如二战结束后的两大强国,几十年的冷战后又怎么样?

封建社会的王朝如此,现代社会的国家也如是。英国自然也摆脱不了抛物线式发展的趋势。

日不落帝国是英国抛物线发展的顶峰和巅峰时期,从那之后,抛物线就开始缓慢下降了。

这个下降的曲线还算是平缓,没有特别大的起伏。

就如同木叔说的,如今英国还能维持全球强国的地位,已经200多年了,这反而能说明,他们的政策基本适当,谈不到什么“昏招”。

为什么说英国还是全球强国?任何具有国际视野的人都不能否认这点。

举个例子——

你身边的高材生留学,除了选择美国还选择哪里?英国是肯定的。

教育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和学识,同时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能选择英国的大学,就说明这个国家依然有话语权。

另外除了美俄之外,英国是全球第三大核武库国家;也是全球军费开支第3大国,还是全球科技创新排行榜前十名的国家,GDP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五。

这些都不是英国所谓昏招造成的。

如果真有昏招,英国还能在日不落帝国逐渐垮台后的200多年里,依然维持这样的地位和水平,那反而说明这个国家韧劲更大,昏招不昏。

未来英国的问题可能会大一些,比如面临苏格兰、北爱尔兰的分裂,这些可能才是200多年来对英国的真正考验。

之前所谓的日不落帝国的那些殖民地,毕竟都是抢夺来的领土,本来也不是英国的。独立也好,分离也好,没什么可惜的。

但英伦三岛如果出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了,所以对英国的考验,可能才刚开始。


木春山谈天下


英国出了很多昏招,但根本原因是英国人的格局不够。

作为世界霸主,他整天想着怎么去做欧洲的搅屎棍,却忽略了一个霸主应该去充当世界的搅屎棍。

大英帝国崛起于16世纪末,在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后,他就像开了挂一样,在全球各地不断扩张。哪怕是仅仅利用东印度公司,也能够成功殖民巨大的南亚次大陆。

到19世纪,大英帝国达到极盛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的大英帝国)

在此期间他几乎击败了世界上所有称得上名号的大帝国,比如大清帝国、沙俄帝国、法兰西帝国等等。

此时的大英帝国就是无敌的象征,比今天的世界霸主美利坚合众国要威风的多。

但是,进入20世纪大英帝国衰落了。

到今天,他曾经纵横大洋排名世界第一的海军,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俄国总吨位都比他高,追忆往西给人以日落西山的沧桑感。

大英帝国沦落的如此境地,和他作为小岛国没有足够开阔的战略格局相关,哪怕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大英帝国还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欧洲,殊不知大洋的另一头已经崛起了一个巨兽美利坚。

所以,个人认为,大英帝国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在19世纪的时候没有遏制美利坚合众国。

19世纪是大英帝国最辉煌的时候,也是他盛极而衰的时候,这个盛极而衰并不是指大英帝国的国家实力出现了衰落,实际上第1次工业革命、第2次工业革命,大英帝国都是重要的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

只不过他的隐形对手美利坚合众国在19世纪利用大英帝国麻痹大意的机会,成功实现崛起最终把他从霸主的位置上推了下去。

其实,大英帝国面对美利坚合众国的崛起,有很多次应该能察觉出来这个国家对自己的威胁,只不过他的格局不够没有在意罢了。

美利坚合众国第一次挑战大英帝国就是著名的美加战争。

这次战争被称为美国的第二次独立战争,但是战争的挑起者却是美国。

美国当时已经独立了一代人的时间,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的土地,而是试图向北兼并加拿大。

于是,和英国爆发了战争。

没成想加拿大人民对大英帝国忠心耿耿,他们配合英军对入侵的美军进行了坚决抵抗,甚至反攻到了华盛顿烧了白宫。

这场战争进行了2年多,美国阵亡3000多人,相当于战前的整个美军的一半,还有1.5万人因为其他原因死亡,英国的损失也差不多是这样。

达到最后,双方精疲力尽,签订了和平协议,并且持续到今天也没有发生冲突。

(美加战争一幕,面对美国的强势崛起,英国竟然愿意和谈,换做欧洲国家早就不遗余力的打压了)

其实,美国的这次扩张英国人应该有所警觉,采取手段遏制住美国人的野心,可是并没有。

利用大英帝国的麻痹大意,美国向南兼并了墨西哥北方的大片领土,并且成功实现了西进。

到了19世纪后期,美国终于成为一个国土面积几乎和欧洲相当,土地资源也不逊色的强大国。

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迅速工业化,开始了第2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美国工厂)

到1896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就已经超过了英国。

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的第2年,就把英国从南美洲赶了出去。

此时的英国仍然没有警惕美国的野心,而是老老实实从拉美地区撤走了。

大英帝国横行世界200多年,不占便宜就算吃亏的性格遇到美国就像遇到天敌一样。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大英帝国却似乎很愿意接受这一切。

19世纪末,欧洲各主要强国开始了军备竞赛,而美国和日本作为后起之秀也没有在这场军备竞赛中缺席。

作为当时世界第一工业国,美国的潜力更是远超其他各国,即便如此,大英帝国仍然没有对美国的崛起有所警觉,而是把遏制目标对准了德国。

第1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偏居北美大陆的美国向交战国出售武器物资等狠狠赚了一笔,从英国的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

即便如此,英国仍然没有对美国有所警觉。

直到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利用战争成功在大西洋、太平洋、东亚、欧洲等地建立了无数军事基地,成为事实上的霸主国家。

(二战中强大的美国)

英国面对强大的美国也只好接受这个事实了。

本来英国还想在二战结束后维护自己的殖民利益,没想到美国霸主一点都不给面子,为了从英国手中夺取尽可能多的全球利益,他支持了英国治下的殖民地独立。

就这样,英国一点儿一点儿成了孤家寡人。

在此期间,美国为了让英国放弃殖民利益,不惜对这个国家进行严厉的教育。

例如,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英国想要扼守苏伊士运河的水道,保持这一点点殖民权益,美国不仅不允许,还使用强制手段扰乱英国经济,逼英国放弃苏伊士运河的运营权和管理权。

失去了大量殖民地的支撑,大英帝国退缩到了小小的英伦三岛。从那时候起,他就再也没有能力和美国争一争短长了,只能作为他的小弟亦步亦趋。

所以,如果在19世纪初的时候,英国能够及时发现美国的野心和他所带来的威胁,利用自己强大的综合国力阻止美国向外扩张,并且将北美大陆碎片化,使之成为像南美大陆一样的众多国家。

这样就没有一个北美国家有能力和大英帝国对抗,而这些国家也必然会倒向大英帝国,成为他的小弟。

大英帝国利用整个北美的资源,照样能够在第1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德意志帝国。


大英帝国格局不足,也让他在二战期间犯下了重大失误,那就是坚持绥靖政策对德国妥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英帝国一直希望德国能够向东方进攻苏联,不惜背叛了自己的盟友波兰。

实际上,如果没有英国的绥靖政策,当德国出动主力部队攻打波兰的时候,英法几百万大军从背后袭击德国,趁对方主力部队不在的时候可以轻松攻到柏林,完全有能力推翻希特勒的纳粹政府,扶植一个完全听命于英法两国的新德国政府。

然后利用德国、法国、波兰、北美各国等众多盟友的国力和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与苏联竞争。

如果这样,英国的霸权还能再持续个几十年。

此后,英国就算是衰落了,可以肯定比现在风光。


历史风暴


英国最大的昏招就是占领了北美,最后放弃了,居然让美国独立了!

仅这一点,英国的霸权就必将衰弱,因为面积狭小的英国,受限于本土的制约,根本无法维持世界霸权!

英国的崛起是很多必然和偶然因素的产物!

说其必然就不得不说英国称霸前期的先发优势!(英国发展史)

这先发优势主要有三点。

第一:便于殖民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

第二:优于时代的政治组织建设。

第三:引领工业革命的发展。

这三大优势可谓层层递进,最后成了英国早起能称霸的关键!

(英国的先发优势)

我先分别诠释这三点。

第一: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让英国在大航海时代之后,可以紧跟当时的霸主西班牙也好,葡萄牙也好,开拓新世界。而且因为地理位置的影响,不会过多的参与欧洲的陆权争霸,避免了和旗鼓相当对手的缠斗,致力于殖民地开拓。

第二:优与时代的政治组织就是英国最早在欧洲施行的立宪制度和议会制度,让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成了国家的驱动力,避免了落后的皇权与王权对于国家的影响。西班牙帝国的衰败就是王权所代表的政治制度滞后性造成的国家衰弱!

第三:工业革命的启蒙源自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是工业时代来临的标志,也是人类生产力大爆发的开始!

在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候,英国已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宪政制度,随后又进行了圈地运动,将农民驱赶进工业生产,建立无数的工厂,这一切都引领了欧洲的时代潮流!

因为这三大先发优势,才有英国在工业革命后的率先崛起,而后续的欧洲国家无不是跟随国。

不仅要不断变更政体,还要经历革命和各种欧陆争霸战争!

精力分散之后,改革也好,工业建设也好,都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最后宝贵的时间失去了!

而英国则抓住时机,如开挂一样在全世界扩展殖民地,当欧洲各国完善政治制度,进行海外扩张的时候,抬头发现,英国已经天下布武,占据了最好的殖民地块!

唯一跟上英国步伐的除了法国没有别的国家。

而法国为何会如此,就不得不说伟大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在他执政时候的法国,重视商业发展,重视海外扩张和海军建设,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支持才有法国的殖民帝国出现!

这也是英法能成为世界殖民地霸主国家的关键!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要发展壮大,合理的制度和代表先进制度的阶级才是关键,特别是王政时代,王权的开明与否,或者王权的受限制与否,都是发展的关键!

英国的王权受到宪法的限制,法国则是因为国王的开明和远见!

也由此,才有英法的百年帝国诞生!

但是,英国的衰败恰恰也和他崛起的三大因素息息相关!

当世界来到资产阶级大革命时代的时候,原本制度领先,引领工业革命的英国却衰弱了!

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

很多人都说,没有遏制美国的独立和发展是英国衰弱的根源。

这当然没问题,可是英国自身的不断趋向保守化,制度建设滞后化也是问题的关键!

美国崛起的关键是什么?

简而言之,不过是源自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食粮,在美国被发展壮大,形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合理的政治制度而已!

而美国为何会独立,不过是英国固守本土的保守态度决定的。

那么英国为何会保守?

这又和小国寡民的国家情节还有太过强大之后的不思进取有关,专注于殖民地的搜刮而不注重殖民地的本土化建设,最后搜刮到底之后,因为苛捐杂税,让本就同源同种的殖民地离心离德,最后独立!

不得不说,是政治制度滞后,和国民心里变化的副作用!

在英国看来,殖民地只要给钱,然后能控制,就可以,他们的着眼点从不是广袤的美洲而是本土所在的欧洲!

这眼界也决定了英国的上线。

没有根植于新大陆的勇气,让他们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投入欧陆纷争,以搅屎棍的心态维持大陆均势政策,最后当国家实力下降,大陆均势政策玩不转的时候,英国衰弱就是时间问题了!

而他的衰落过程,如果用时间表来显示那也有迹可循!

最大的失误必然是无情搜刮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最后殖民地不堪重负,在波士顿倾茶事件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又因为欧陆战争的牵扯无力维持北美的现状,最后美国独立!一个新生的美国即是英国衰败的起点,也是后续英帝国的瓦解者!

因为美国独立的教训,英国加强了对各个殖民地的控制,可是控制的方式却变了,他害怕又养大一个不听话的儿子(美国)于是对殖民地的经营不在上心,所有殖民地除了原料产地,商品倾销点,不在给于先进技术制度和足量的人口!

短期来看,这给帝国带来大量的财富,可是长期看,这不利于殖民地的同化,也不利于稳定!

当帝国强大的时候,这也许不是问题,可是当帝国衰弱的时候就是问题了!

而且英国自身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在欧洲的争霸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带给英国极大的负担,虽然胜利,可是英国再也无力应对德法俄奥普的崛起!

随着欧洲各国资产阶级制度的逐渐完善,他的制度优势也失去了!然后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催动下,他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先发优势也失去了!

制度优势没有了,工业优势也没有了!

而那个时候的世界,王者的逻辑又一次改变。

当制度与工业为基础,配合足够的人口和面积的时候,美国和德国的崛起就成了必然!

制度上,英国的宪政制度不在有优势,工业上英国也不在一枝独秀,人口上英国本土人口一直不够多,而面积上,英国虽然殖民地众多,但是都不能称其为本土,而因为殖民地的过多,本土反而还产业空心化,最后最致命的是,富裕起来的英国人开始玩起了金融。

(美国德国的崛起离不开工业化)

产业空心化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工业才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即便如此,其实当时的英国依然有机会挽回颓势,那就是改变殖民政策,让殖民地渐渐英国本土化,并重启工业生产,发掘殖民地潜力,可是美国独立的教训,又让英国退缩了,再加上受限于欧洲争霸的压力和现实的经济状况,英国无力去做这样的事情。

于是,随着新崛起国家对于世界市场诉求的不断增加。

德国成了战争之源,而英国自身也不争气,在南非布尔战争中的无力让世界看到了英国的衰落。

趁你病要你命,德国组建了同盟国挑战英国霸权,英国只能和法国俄国联手组成协约国遏制德国崛起!

两大同盟的建立,预示着世界战争的前兆。

一战虽然英法获胜,却失去了金融霸权,美国通过两边卖军火,赚的盘满钵满!

(战争加速了英国瓦解)

最后欧陆争霸,大家打的两败俱伤,便宜了远在天边的美国。

而当时的美国,已经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国家,配合着先进的政治制度,崛起不过时间问题!

一战后的世界,因为凡尔赛合约的关系,充满了不公和火药味!

美国在这个时候,做足了世界次序搅局者的角色。

他们资助德国帮助德国,重新武装,而英国又一次犯错,没有坚定的支持法国削弱德国,反而是有限度的扶持德国,目的也是为了遏制法国,避免一家独大。

最后英国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了代价,德国重新武装之后,又一次重拳出击。

这次在德国无差别的攻击之下,法国因为一战元气大伤,立马投降,而英国指望的祸水东引又没有成真,除了海军能自保之外,英国无奈了。地面打不赢,海军不能上岸,德国的攻击如一声声重锤,让英国的殖民体系摇摇欲坠!日本也不断出击,亚洲的殖民地太平洋的殖民地都陷入困境!

救命稻草是谁?

美国!

而美国的条件是什么?

胜利后殖民地独立,然后英国的帝国瓦解了。美国的市场出现了,世界进入美国时代!

由此可进:世界大国成就霸主不过三要素。

一:先进政治制度。

二:足够的人口和面积。

三:强大的工业实力,不能产业空心化。

那么新的世界霸主为谁?这是个问题啊!


阿斗不傻


帝国斜阳——成也殖民地

1815年6月18日,伴随着枪炮的喧嚣,法兰西巨人拿破仑饮恨滑铁卢,成就了威灵顿公爵的一世英名。作为七次反法同盟的领袖,大帝帝国同样风头正劲,数百年来他们通过离岸平衡搅乱欧洲格局,荷兰、西班牙、法国等豪强一一成为他们的垫脚石。

在滑铁卢战役之后,英王乔治三世终于撕下不参与大陆霸权的面具,第一次喊出我们是日不落帝国的口号。随后英国大举扩张,积极开拓殖民地,维多利亚黄金时代后,他们逐渐达到了巅峰,至1922年,大英帝国拥有3367万平方公里领土,占整个地球总陆地面积的24.75%,日不落帝国实至名归。

关于大英帝国崛起的原因千头万绪,大抵写本几十万字的书都未必能彻底涵盖,但归根结底绕不开两个因素——殖民主义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殖民主义的本质就是掠夺,大航海时代初期的殖民还相对粗糙,主要以掠夺钻石、贵金属、胡椒香料等高价物为主,手段也大多用军事抢劫。

但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殖民者的掠夺开始无孔不入,原料也纳入掠夺的范围,对于殖民地反而开始采用贸易掠夺的方式。把对方原料生产出来的加工品再倾销回殖民地,比如著名的鸦片。

在这一波殖民主义兴起的过程中,英国利用工业革命占足了先手,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在他们那里开始。所以在殖民化的过程中无往不利,充沛的低价原料让他们的工厂可以开足马力生产,广袤的殖民地可以让他们尽情倾销。所以说大英帝国的崛起的根源在殖民地。

帝国斜阳——败也殖民地

这种掠夺式的赚钱方法实在太爽,英国佬们当然欲罢不能,所以他们出了第一个昏招——保守。这么爽的赚钱方式最好千秋万代,谁也不要改变现实。所以他们很早就制定垄断法案,对!就是垄断!在我的殖民地只有我能做生意。垄断带来的后果当然是钱赚的更爽,于是他们就更加不想改变。

这种殖民地掠夺的方式其实有个后遗症,就是殖民地依赖,你一切赚钱的手段本质上都来自殖民地,而不是技术革命。所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英国明明占了先手,却没努力推广,商人们更愿意投资殖民地开拓,结果被玩重工业的美国超越了。

英国人的第二个昏招叫新帝国主义,大约是作为岛国憋屈太久,18世纪开始他们比毛熊还嗜土,四处扩展殖民地。这种为了帝国而帝国的方针很快就出现了问题,过快扩张让他们管理困难,过度干涉殖民地事物让当地土著和海外殖民者都非常不爽。

不爽自然就开始折腾,美国闹独立战争,南非布尔人也开始闹,连一贯躺平任草的红头阿三都开始闹事儿。英国的殖民地不但丢掉了不少殖民地(比如美国),即使手里的殖民地也需要大量成本维持,搞到20世纪初期殖民地赔钱不再是个笑话。

英国人的第三个昏招是吃下了那颗毒丸,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战败被肢解,殖民地也被协约国瓜分,于是英国人又吃下了坦桑尼亚、喀麦隆、新几内亚、纳米比亚。又把原来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也抓过来委任管理。

我们都知道德皇威廉二世就是个逗逼,这货搞的殖民地就是面子上好看,基本都是倒搭钱统治的。英国瓜分这些殖民地根本没半毛钱好处,还得背上德国的欠债,整个殖民体系的成本急剧飙升,一战中他们又放了不少血,最后只能撒手不管。

帝国斜阳——输掉内裤的借款

在不堪重负中老迈的帝国迎来了二战,凭着自己残存的几两骨头和美国人的大笔援助,他们终于成了战胜国,但是很快他们就出了第四个昏招。战后邱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大门,这本来是英国佬惯用的离岸平衡手段,但这次他们却自己下场了。

也许是毛熊的威胁实在太大,也许是美国的欠款不好还,总之在冷战开始后英国第一次前期就下场开玩,偏偏又没有联弱制强。于是他们直接把自己扔进了战争威胁中,到20世纪70年代还在玩约克计划,挖地下室防备毛熊发疯用大伊万惩戒欧洲。

这种直接战争威胁让他们没办法全力发展经济,错过了战后最好的恢复期,又在随后的殖民地独立浪潮中收到重创。整个英国经济体系在50年代几乎完全崩溃,想重建又受制于冷战环境,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才通过非实业完成复苏。

经济低迷的英国很快出了第五个昏招,这次应该不算是主动发昏,很多程度上是迫不得已。1946年的时候,已经默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英国经济困难,不得不向美国借一笔钱混日子。美国拿出了37.5亿美元巨款,但有一个苛刻的条件。

英国必须承认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的领导权,并恢复英镑和美元的自由兑换。无奈的英国佬只能答应,后果是世界各国开始疯狂用英镑兑换黄金,再把黄金换成美国。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英国足足损失了10亿美元,从此在金融领域彻底一蹶不振。


总结起来吧,英国弄成今天这样快分崩离析的操性一点都不奇怪,他们出了太多昏招,有主动也有被动。但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你几百年来平衡别人看笑话捡便宜,谁也不是傻子,会一直让你玩?


历史吐槽机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让英国加速了海外殖民扩张。英国在澳洲建立殖民地,完成了对南亚次大陆的殖民征服,扩大了亚洲、非洲地区的殖民势力。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工业革命结束后,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以重工业为主和以电气为动力的新时期,英国国际地位开始下降。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力衰落极快,面临殖民地纷分独立,国内通货膨胀、失业率高等等问题,世界影响力直线下降。

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为什么衰落如此之快?这与19世纪下半叶的新技术革命有很大关系。英国人以世界老大自居,对新技术革命的认识不够,没有跟上这场革命的列车,逐渐丧失工业领域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美国、德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因为技术革命得到快速发展,英国又没有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工业。

英国的兴盛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血汗上的。英国产业工人劳动强度大,健康水平差,恩格斯描述过:

“他们几乎全都身体衰弱,骨瘦如柴,毫无力气。他们衰弱的身体无力抵抗疾病,因而随时都会病倒。所以他们老得快,死得早”。

英国依靠榨取殖民地的资源和人口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工业化,殖民地的资源让英国跃升世界第一。但随着殖民地的不断失去,英国资源不足,产业动力不够的缺陷显现出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新兴的工业领域建立了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8世纪后,自由贸易主义占据世界主流。美国等国家的工业体系竞争不过英国,只能通过高关税保护和排斥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确保本国工业对国内市场,将人力、物力集中投入到新兴产业部门。而英国没有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投向新兴产业。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英国渐渐丧失了它的国际地位。

具体来说,英国有二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沿袭二战时的计划体系,官僚系统过于庞大,资源集中于中央,经济活力不够;英国国内政治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政策缺乏连续性;英国的私有化改革虽然激活了经济,但公共服务部门更趋于集中,消耗大量的资源;英国金融业发达,为了保护金融业利益,英镑不断走高,导致国内制造业纷纷向国外转移;英国国内保守势力很大,政治改革裹足不前;英国在全球工业垄断地位丧失,面对激烈的竞争又没有做好准备;英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过多地用于军事、航天和核工业等方面,对民品的研发投入不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导致了这个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走下神坛。特别是战后英国很多殖民地独立,英国再也不能靠吸血而坐享其成,造成了今天英国尴尬的国际地位。


福垊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现在已经被日落。

回想起来,他几百年来最大的战略失误,就是没有成功的占据北美大陆,以至于二战结束之后,大英帝国只能退守英伦三岛。

今天的大英帝国只有6000多万人口,本土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不足3万亿美元。

虽然还是世界十大强国之一,但他的国际地位早已经和当初的日不落帝国不可同日而语了。



(英国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因为没钱,计划的核动力被迫改成常规动力)

个人认为,大英帝国想保证国家的持续强盛,就应该在18世纪的时候把他的目光放到北美大陆多一些,不能将这里作为殖民地来看待,而是应该把北美地区当做自己新的故乡。

进入18世纪的时候,大英帝国应该举全国之力向北美地区移民。

北美大陆拥有247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英国人第1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社会状态,所以他们对西方殖民者几乎没有反抗能力。

杀伤力最大的就是西方人携带的疾病,它们肆虐于北美大陆,让身体内没有相应抗体的土著居民毫无抵抗能力,导致了数以千万计的印第安人死去,于是这里就变成了所谓的处女地,成为西方人的乐园。



(北美印第安人和西方人的战争)

北美大陆拥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就像是一个无人看守的聚宝盆。

而当时在北美地区拥有绝对优势的就是大英帝国,经过和西班牙人、法国人、荷兰人的争夺,到18世纪的时候,英国人已经成了北美大陆地区拥有最多殖民地的国家。

但是英国人看到这片肥沃的土地,却没有试图把这里变成自己新的家园,以至于政府很少干预当地社会,所以当英国政府计划加大对北美十三州的控制力度时,遭到自由惯了的当地人的反抗。

就这样,英国人被撵走了,而这片英国在北美地区最肥沃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试想,如果在18世纪的时候,大英帝国能够举全国之力向这里大力移民,去建设、开发,最后举国搬迁到这里,大英帝国到今天还会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因为,他至少会拥有加拿大和美国之和,甚至他有可能成功灭掉墨西哥。

而面对如此强大的宗主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很难会从大英帝国治下独立出去,再加上旧的故乡英伦三岛,大英帝国的国土面积要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

这会是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富饶的国家。

那么如果当时大英帝国做到了举国搬迁到北美,并且成功变成了一个面积30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想象一下,今天的大英帝国会是什么样。

他的人口将是英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和,人口总数将近6亿。

他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会是以上几个国家之和,达到27万亿美元,甚至更多。

因为,墨西哥如果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他的人均GDP也将会达到几万美元。

所以,理论上大英帝国的GDP可能会达到至少30万亿美元。

一个拥有6亿人口,27-30万亿美元GDP的国家。

在军事上,养十几艘航母轻松无比,而国家的总兵力也有200-300万人。



(如果以上实现,今天美国庞大的航母编队将会是英国的)

科技上,他也将会是以上各国科技产出之和。

所以,如果大英帝国举国搬到了北美洲,他将会是加强版的美利坚合众国。

可惜的是,这个海洋民族本来应该四海为家,却变得安土重迁,结果到今天变得暮气沉沉,连印度都快不如了。


游者走天下


其实评价英国的衰弱,要多角度,我们不仅要从其自身找原因,找所谓的昏招,还要从对手出发来看,——因为只有对手强大了,或者说自己没有进步甚至还衰弱了,才会让人感觉到一方颓势,毕竟对比一直以来都是最直观的表现手法之一。

而在说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英国日不落帝国时期多强大?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当年,也曾一度是世界上生产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为了加强直观了解,我们以鸦片战争时期的数据来看看当时的英国有多强?在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折合成白银高达3.4亿。

而同时期的清朝呢?仅仅是英国的零头4000万白银。在鸦片战争之前,我国的财政收入居世界第一,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的财政收入一下子成为了我国的八倍多,足以见得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多大效益。

不仅如此,当年英国依托着先进的管理体系和金融制度,物质汇聚能力也非常之强,这促使其政府能够充分发挥资本力量优势,这样的优势也让英国自身军事实力随之强大了起来——尤其是海军力量,当时在战舰制造方面,英国要比排在第二的国家吨位最少多出一倍。

而正是拥有这样以制海权为主的强大军事力量作为依托,让英国在当时整个世界上都始终保持着话语权。而拥有说一不二的话语权注定了英国不会满足于现状,它的野心会逐渐攀涨,会忍不住开始殖民扩张,这是历史的趋势,也是时代的必然性——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英国当年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他们的殖民地,比如在南亚众多国家、澳大利亚、甚至是非洲,而殖民地如此之多也最终让英国被冠以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

但是,在后来英国好不容易确立的“日不落帝国”地位上却逐渐跌落神坛了,虽然现在的英国依旧位列发达国家之一,但是和曾经相比却不能同日而语。那么,当年英国到底是为何会跌落神坛呢?

一、对手原因(美、德得益于市场需求迅速壮大)

这里所说的对手估计大家应该都能够猜得到,自然就是美、德了。其实就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来说,并不单单只有英国一个国家在进行,而是整个欧洲都在进行工业革命,只不过有个先后快慢。

而第一次结束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则迎来了第二次,而问题就出在这个第二次之上,因为第二次并不是英国人主导的了,而是被美国人和德国人给抢先了。

那为何美德两国就能够先于更加先进的英国先发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呢?

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工业革命是由什么引起的?大家都知道是市场需求,当供不应求的时候,社会变革也就来了,曾经的英国发动工业革命就是这么个理,后来的美、德自然也是。不过当时的美德市场需求大的原因与曾经的英国不同,后来的美德都是因为国家统一(美国是南北战争后结束,德国则是俾斯麦统一德国),促使疆域地盘阔大,带来的市场需求扩大。

总而言之,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两国综合国力快速发展,甚至后来居上超过了老牌霸主英国。而在英国发觉自己被超越之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制海权,甚至一度曾与德国展开了“军舰竞赛”,其实此时的英国也明白它在保持制海权上已经相当吃力了,但这个时候早已经为时过晚了。

而英国在对美德两国的时候没有了之前那种强有力的制海权,相当于间接失去了自身对海外殖民地的遥控能力,天高皇帝远,日不落帝国这个称号实际上也相当于是名存实亡了。

二、自身原因(英国过度殖民扩张带来的后期乏力)

其实我们在看上文讲美德进步的时候,应该就有人会提出疑问,那个时候为什么英国就不进步了呢?英国那个时候又在干些什么呢?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就开始殖民扩张,这在上文中我们是有提到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殖民扩张逐渐的性质变了,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英国将原本的商品输出为主,转换成了资本输出为主,而资本一旦大规模输出,会带来一个严重的的后果——那就是物质生产部门也会转移出去。

当时的英国将大批的物质生产部门,也就是第二产业转移到了自己的海外殖民地,本土留下的大多是以金融为主的第三产业,这就造成了英国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第三产业超过其他产业)。

我们都应该清楚,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技术革新(电气取代蒸汽)所带来的。但当时的英国有关于工业的基础设施大多都转移到了海外地区,没了原本工业基础的支撑,他们很难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而由于可以依赖于海外市场,他们也没有太多的动力去花精力去革新。

就这样,英国完美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快就被美德两国超越。而这还不算完,在后来英国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元气大伤,那个曾经巅峰时期不可一世的英国,就连原本一直保存的金融优势也失去了,完全取而代之的则是超级大国——美国。

总结

从以上我们分析出了两个原因,一个是对手美德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带来的革新,一个是英国自身因为殖民后期带来的产业空心化弊端促使其错过了革新。

而从这两者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性,那就是两个大因素之中都提到了“革新”二字,这也就是说不管是壮大还是陨落,问题就是在于这个革新上。

革新,原意是革除旧的,创造新的,在我们本文中则是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美、德两国抓住了革新,成功了;而英国错过了革新,陨落了。


夏目历史君


可以说不仅是英国,盛极一时的所有欧洲强国到最后都走到了英国这一步。

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无不例外的都丢失了海外殖民地,退回了欧洲。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这跟使没使昏招无关,而是和当时欧洲对待世界的政策有着莫大的关系。

而这个政策就是殖民政策。

野蛮的殖民统治政策

可以说,古代中国的航海技术在明代以前一直都不比欧洲人差,而且可以说比欧洲还要强大!

中国宋朝时期就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丝绸、茶叶、瓷器销往海在。

到了明朝朱棣时期,更是有郑和下西洋这种壮举,但不管中国有多么强大,走到哪里,遇到什么人种,又是多么贫穷的国家,古中国的政策都是互利共赢的,并不对本地原住民强行灌输或者野蛮的发起战争行为。



但反观后来居上的欧洲人,从大航海时代开始,除了无尽的掠夺就是搞种族灭绝,人实在是太多了杀不完,就搞殖民统治,欧洲人还美其名曰的称其为传播上帝的福音!

可以说,自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启以来,欧洲各海上强国就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欧洲人发现了非洲,出现了人口贩卖。

欧洲人发现了印度,造成了印度文明的灭亡。

欧洲人发现了南美,印加文明随即灭亡。

欧洲人发现了北美,阿兹特克文明终结。

可以说,欧洲人一贯的强盗思维促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大灭绝。

而文明的灭绝,就伴随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欧洲各国给这个世界带来的伤痛,可以说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淡化。

而消灭一个文明,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以及长期占领的心态作用下。



欧洲人,弄出了自己的一套规则,那就是殖民统治。

在最大程度上,改变殖民地原住民的信仰以及生活方式。

既然杀不完,那就让土著变成钱袋子,随时给欧洲宗主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而作为钱袋子中,最经典的一个国家,那就是印度。

可以说,印度做英国的钱袋子多达一个世纪之久,但良好的殖民统治教育让印度民众直到现在,都对英国感恩戴德。

殊不知,如果印度没有经历殖民统治那现在印度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我想,总比现在要好吧。



但,不管怎么样,总会有人起来反抗这种掠夺式的占领,但反抗是需要契机的。

正好在二战以后,欧洲各国实力严重削弱,这也给多数被殖民的国家以机会。

所以,在二战之后,整个世界出现了规模浩大的独立潮。

而这一切,并非是英国使了多少昏招造成的,而是已经被压迫多年的各国终于找到机会摆脱英国吸血鬼的纠缠。


缥缈峰下一粒沙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英国能够成为世界霸主,缘于他们获得了海上的霸权,自从在16世纪末击败了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之后。

凭借着海上的霸权,英国实现了全球的殖民扩张,其领土加上殖民地一度达到了世界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二,可以说一天24小时内,其领土都有地方处于白天,因此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在其鼎盛时期,其殖民地包括了今天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以及非洲的大量殖民地。

日不落帝国的解体

解体首先是发生在美国,始于1775年,由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为反抗英国加税而引发的战争(实际上当时英国议会只是讨论了加税的问题,最终没有通过,是一场误会),经过8年的独立战争,美国获得了独立。

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英国和德国死磕,导致了英国国力的严重衰落,1901年澳大利亚获得自治。

但是日不落帝国的大规模解体还是发生在二战时期。

二战时期,德国一度占据了整个欧洲大陆,英国在法国投降后扛起了对抗德国的大旗,还是如一战一样,和德国死磕了好几年,国力损耗严重。

而在战争过程中,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基本被日本占领,也严重削弱了英国对这些殖民地的统治。

二战结束后,英国彻底沦为了二流国家,殖民地也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独立运动。如印度在圣雄甘地的带领下于1947年实现了独立,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也先后独立。

当然,非洲国家的独立运动也是此起彼伏,当时已无力应对局面的英国逐步退出了非洲,默许了这些国家的独立。

当然,英国之所以愿意放弃这些殖民地,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其统治成本大于殖民地收益,不然精于计算的英国人也不会如此大方了。

至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在战后虽然还从属于“英联邦”,但实际上都成为了独立的国家。

所以“日不落帝国”的解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还是发生在二战之后,从1775年开始,持续了180多年。

国家的失败,文明的胜利

在“日不落帝国”解体的整个过程中,英国没有出过什么“昏招”,基本都是在确实无法控制殖民地的情况下放弃了对殖民地的统治。

从表面上来看,作为一个国家的英国是失败了,但是对于整个英国,或者确切地说是西方现代政治文明来说却是一场胜利。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了一个新的超级大国,美国。

实际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欧洲是多个国家并立的。长久以来,欧洲一直都没有实现过统一,但是并不妨碍其文明的扩张。

西方现代政治文明,从文明的角度来说是承袭了古希腊一脉的文明,直至发展到了今日。在欧洲国家里,有搞议会制的,有搞多党制的也有两党制的,有共和制国家也有民主制国家。可以说是在民主共和的前提下,各种政治体制都有尝试。

在这些尝试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至少就今天来说,欧洲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最为文明的地区。

同样在全世界来说,西方现代文明,除了欧洲,还扩展到了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和韩国。

特点就是都是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信仰,实行现代议会民主制度。

对于欧美文明来说,往往是合则死,分则生,如果统一起来都过的痛苦,还不如分成两个国家,大家都过的好也不错。

从英国分出去的美国,建立在一张白纸之上,美国的先贤们制定了如今的美国宪法,从而实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也正式在这种政治体制下,才有了今天的超级大国,美国。

从英国分出去的加拿大,如今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国家,居民生活富裕。从英国分出去的澳大利亚、新加坡,甚至之前的南非,也都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都实行了英国式的,或者类似于英国的政治体制,至少在文化上,基本都是沿用的古希腊一脉的文明体系进行治理。

这可以说是英国一个国家的失败,却是一个文明的胜利。


老威观史


英国走下神台,就差一招:迁都!

日不落帝国之所以崛起,是因科学家举不胜举。之所以跌落,是没有一个战略家。

欧洲岛国的思想始终跳不出骑士与海盗打家劫舍的思维,把“海权论”排第一,却没有把“陆地论”排第二!

世界强国,或有资格成为强国,离不开土地,少不了战略家。

俄罗斯五百年能变为庞然大物,就是迁都,或御敌进攻,或开疆拓土。

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不倒,无论是撤逃,还是进取,都是依据自己的利益而迁都!

而英国人过于迷信“海权论”,自始至终都蜗居英伦三岛,不肯挪窝。

1584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走上雄霸之路。

1588年,英在美洲建立第一块殖民地,乘风破浪,开挂于全球航道。

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更是如虎添翼。

1654年,打败荷兰正真称霸全球,无人能敌。

1813年,美国独立战争,失败的英国人没有被打醒,依然没有看见陆地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学会迁都。

那时,如果英国有迁都战略,有许多地方可以迁都,例如如今的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或澳大利亚、南非等地。如果在英美战争之前,他们迁都到前沿阵地的某一处,也许就没有美国,至少没有如今强大的美国。

美国独立后的一百年内,英国都有通过用迁都策略,永保大国地位的希望。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列强再起纷争,英国也就彻底失去了延续辉煌历史荣光的最后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