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西安为什么这么火

2019中国责任地产-西安

一滴水可以折射一片海。当前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房地产都经历着众多挑战和磨练。任凭乱云飞渡,信心坚如磐石。壮丽70载,家国共未来!只有用“责任地产”为行业注入信心与力量,才能实现中国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2019中国责任地产走进西安,助力这座千年古都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鼓楼旁的悬月,大唐不夜城的灯光,永兴坊的摔碗酒,回民街的羊肉汤。说起“网红城市”西安,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网红”西安为什么这么火

大唐不夜城

当我们把历史、现在和未来勾连起来,寻找一个能够承载两千年东方文明的国际化都市的时候,一个曾经叫做“长安”的城市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就是西安

一座正在崛起的西部中心城市

西安的国际竞争力到底有多强?今年5月份,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全球城市潜力排名》,揭晓了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其中,西安排名第61位,位于阿根廷最大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及中国城市武汉、无锡、广州之前。这已经是西安第5年进入《全球城市潜力排名》前100。

据了解,《全球城市潜力排名》基于居民幸福感、经济状况、创新、治理四个维度的13个重点指标对城市未来潜力进行排名。由此可见,西安城市的长期投资潜力有多大。

“网红”西安为什么这么火

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近年来西安不断迎来政策利好。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加快西安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把西安打造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这是国家对西安的战略定位。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安也开始了城市扩张的布局。《大西安 2050 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在以西安、咸阳、渭南、杨凌、西咸新区为主体的约 1.76 万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实施 " 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 " 空间战略,促进大西安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国家一级城市群。

城市扩张的抓手便是交通。今年6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同意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1号线三期、2号线二期、8号线、10号线一期、14号线、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等7个项目,总长150公里,估算总投资约969亿元,规划期为2019-2024年。

“网红”西安为什么这么火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规划四所所长孙昊认为,相较于成都,西安的优势与特色在于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区位。同时作为连接我国经济腹地、西北广大地区以及联通欧亚路上通道的交通枢纽,西安也必将在国家全面开放的进程中承担重要作用。

一座宜居宜业的时尚之都

“有一座城市它让人难以割舍,有一种怀念它叫做曾经来过”。一首《西安人的歌》传遍大街小巷,唱出了西安人对这座城市无限的热爱。

“网红”西安为什么这么火

这座有着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国都史的西安,如今正在成为引领时尚潮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德福巷的酒吧听歌曲里的西安话,在青曲社的相声里寻找西安人的乐观豁达,在鼓楼、大唐不夜城感受西安这座城市的繁华……西安正在努力打造历史文化和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的国际性消费城市。

今年8月份印发的《西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实施方案》强调,从2019年起,创建以“钟楼国际消费中心、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区”双引领,小寨、高新、西咸、经开、浐灞、临潼6个城市级商业中心和口岸商业、特色街区为支撑的“一中心一街区”引领,“多区域多热点”支撑的国际消费城市时尚矩阵。积极培育体现西安文化底蕴和消费特色的“古都西安”“慢品西安”“文创西安”“舌尖上的西安”四类城市品牌主题街区。

孙昊认为,西安成为“网红城市”的基础是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成就西安“网红城市”地位的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重塑。古老的城市基底与现代城市元素的融合,是传统文化的螺旋上升,也造就了西安独特的城市魅力。唐城墙遗址上的现代公园,大明宫畔的公共活动空间,“城、田、牧、野、林”中华传统营城理念的传承与守护,都在西安现代化城市的外表上打下了中华文化的烙印,也成就了西安独特的城市性格。

“网红”西安为什么这么火

西安连续多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份荣誉的背后是西安不可忽视的“硬实力”。

经济方面,2018年,西安实现生产总值2.44万亿元,增长8.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43.1亿元,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9.2%。

产业方面,《西安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指出,西安将打造汽车、航空航天、电力装备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打造陕鼓、中石油测井、吉利、开沃、宝能等5个企业成为百亿级企业。到2021年,西安全市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力争达到8000亿元,努力把西安建设成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教育方面,西安是中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在全国教育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有“985工程”高校2所,“211工程”高校7所,另有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等专业特色类高校 。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入围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孙昊表示,西安具有积累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及在科技、军工、教育、现代制造业领域的深厚基础,在新时期将迎来跨越式发展,是推动国家全面开放、文化复兴、大国崛起,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