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日子过成诗,生活就不苦了

把日子过成诗,生活就不苦了

什么才是诗意的生活?

有人认为,诗意生活是花前月下饮酒作乐;

有人认为,诗意生活是冬日暖阳抱猫阅读;

还有人认为,诗意生活是远方那些不可期许的美好……

有人说,真正的诗意生活在下班后。

工作之余还能插花绘画,寄情山水。放下城市的繁杂,去乡间体会山水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的生活。

把日子过成诗,生活就不苦了

但其实,真正的诗意生活其实是繁琐的重演。拥挤的地铁,沉默的格子间,日复一日的忙碌奔波,年复一年的季节变换……

在一地鸡毛中努力的活着,在繁重的工作、家事面前,体会柴米油盐的乐趣。

因为诗意不重形式重内涵,就像王立群老师的《王立群妙品古诗词》所说的那样,“诗意生活”藏在生活的点滴里,存在人生的每处细节中。

诗意在当下的别处

有人觉得古诗词离现在的生活太远了,就像秦时明月照不见钢筋水泥,乌衣巷的燕子飞不进双层玻璃。

古诗词里的诗意生活,成为课本上的追思,被我们束之高阁,在生活里与之渐行渐远。

然而,王立群老师却认为,万物皆可成诗,万事皆可咏诗,诗意是生活的一部分。

比方说,下了班回到空荡荡的家里,打开房门是漆黑冰冷的寂寞在迎接自己。打开手机,不知道发信息给谁,不知道打电话给谁,只能打开一罐酒,独自品尝孤独。

用“诗意”来说,就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比方说,回到熟悉的地方,经历了爱恨别离之后,发觉人间变得物是人非。

用“诗意”来说,就是: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比如说:睡觉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雨,很多人的反应是,完了,明天又要堵车了。

用“诗意”来说,就是: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又比如,开心去网红景点打卡,千里迢迢去了,却没有开门,心里十分的郁闷。

用“诗意”来说,就是: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门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把日子过成诗,生活就不苦了

你看,无论古人还是今人,生活中不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吗?有一帆风顺,有山山水水,有家长里短,有纸醉金迷,更有伤春悲秋,可为什么他们要更“诗意”一些?

其实,我觉得诗意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心存诗意,生活也能变得诗意。

王立群老师说,诗意就在当下的每分每秒,诗意就在生活的别处,这个别处并非是空间,而是看待事物的角度。

要我们从生活中跳出来,用一个角度看待当下,从中寻找美好的诗意。

所以说,掌握一种“诗意”的心态,对现代人来说,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

诗意在紧密衔接的时光里

培养诗意的心态,读诗词也许是最好的方式。

可能有人会问了,现代生活忙碌枯燥,我们该怎么读诗,才能充分理解诗词中的美?

把日子过成诗,生活就不苦了

王立群老师用一本书,为大家做了解答。

在《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王立群老师用一种紧密联系的方式,通过联想,带领读者感悟诗中的意境。穿梭时空,了解诗词里的历史、往事、以及美。

比如李商隐著名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它营造了一个只有李商隐懂的意境,它有着无限解读的空间,也有着无限的情感。

这么近,又那么远,让人捉摸不透,却乐在其中。可望不可即,正是如此。

再比如,唐彦谦的《洛神》:

人世仙家本自殊,何须相见向中途。惊鸿瞥过游龙去,漫恼陈王一事无。

从曹植的《洛神赋》,到后来的《洛神》,到南朝萧梁时昭明太子《文选》,再到唐代李善注《文选》用那段无疾而终的爱恋,书写壮志难酬的理想。

沿着历史的变化,探寻人们心中那颗隽永的“美人符号”。

借着历史的东风,书写心里难解的块垒,用传奇的故事,寄托个人的情感。

而这,说的不就是诗意的生活吗?

诗意的生活就在紧密衔接的时光中,它厚重却又恰到好处。

品读一首诗,了解一段往事,揭开历史的面纱,在美中看到生活的真谛。

诗意即是生活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也不是虚无缥缈的远方,而是当下的繁琐与诗意。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不只是一本简单的古诗词书,不只是教你如何去读古诗词,简单的告诉你诗词的意思,而是将诗词带入生活,将生活带入诗意。

古诗词并不遥远,它就在生活的细微之处,伴随着美,伴随着美好存在于我们周围。

把日子过成诗,生活就不苦了

每个当下即是真实,在这些真实中既有让人焦虑烦恼的,也有诗意。这些诗意是抵抗枯燥的鲜花,在芬芳与绚烂中点缀着繁杂与喧闹,寂寥与落寞。

诗意让人生不只是眼前,更是紧密连着遥远的过往与期许的未来,时光将美好串联,也将希望串联。

诗歌的作用或许正是如此,诗意即是生活。

让我们走近诗词,在《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感受诗意,感受生活吧!

把日子过成诗,生活就不苦了

王立群

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嘉宾。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文选汇校汇注》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原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曾荣获河南省、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称号。


幽默风趣、金句频出

讲你读过的古诗词

但从未读出的文化与精神!

把日子过成诗,生活就不苦了

把日子过成诗,生活就不苦了

把日子过成诗,生活就不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