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個不良習慣,是痤瘡的“罪魁禍首”

原本乾淨的臉上一夜之間冒出幾顆痤瘡,不免讓人心生厭倦,痤瘡為何總是不請自來,難道真的如民間傳言所說,是身體的毒素積累過多而導致?用毒素的說法來解釋疾病毫無科學依據,長痤瘡的原因,離不開生活中的不良習慣。

這6個不良習慣,是痤瘡的“罪魁禍首”

專家:長痤瘡和毒素毫無關係

“臉上長痤瘡,是身體含有太多毒素的表現”.對於這種說法,在生活中不免聽聞太多,商家還以此作為宣傳排毒產品的賣點,實際上這兩者毫無關係。

專家解釋道,百科上定義的毒素,是指生物體產生的毒物,這些物質通常是會干擾生物體中其他大分子作用的蛋白質。即由生物體產生的、極少量即可引起動物中毒的物質。而學者或非專業人士講的毒素多指大小便,這並不符合毒素的定義。此外,人體有維持自我平衡的能力,並有自淨能力,所以以毒素的說法來解釋疾病的發生並無科學依據。

既然長痤瘡和毒素毫無關係,可能不能用排毒的方法來治療了。

臉上長痤瘡,主要是這4個因素

面對滿臉痤瘡,有些人會怪罪在蟎蟲身上。孫主任解釋道,蟎蟲是一種寄生於毛囊內的一類寄生蟲,分泌物可引起毛囊的炎性反應,進而出現毛囊口的堵塞及炎症改變。這屬於痤瘡發生的四大因素之一,但並不是引起痤瘡的主要問題。

“實際上痤瘡發病的原因主要是這4個因素:雄激素、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開口過度角化和痤瘡丙酸桿菌感染。體內激素水平對痤瘡發生作用更加關鍵。臉部皮脂腺分佈較多,在雄激素的作用下過度分泌皮脂,加上屬於外露部位,受痤瘡丙酸桿菌感染機會大,最後出現臉部為痤瘡的好發部位。”

這6個不良習慣,是痤瘡的“罪魁禍首”

痤瘡雖是皮膚病,與體內的激素水平息息相關,但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習慣更是誘發痤瘡爆發的關鍵因素。專家指出,這6個不良的生活習慣,是痤瘡的“罪魁禍首”.

1、不必要的手與臉的接觸。

摸摸臉、扶著臉,這些常見又不經意的小動作,足以讓充滿汙垢和細菌的雙手沾染到臉部皮膚上,造成細菌的滋生,痤瘡的發生。此外,額頭前的劉海下,也是非常容易長痤瘡的部位。

2、愛吃甜食。

蛋糕、甜點等是許多人無法抗拒的美味食物。但是甜食中糖分及碳水化合物最容易造成痤瘡,另外,花生等果仁類油脂較高也應儘量少吃。

3、每天洗臉過度。

洗臉是美麗肌膚的基本,早晚各一次或流汗骯髒時清潔便已足夠,過度清洗反而會將皮膚上的保護油脂完全洗去,造成皮膚過於乾燥,傷害皮膚。

4、不恰當的防曬。

紫外線的傷害成為熱門的話題,愛美的女性為了防止紫外線,將粉底塗得很厚,這是錯誤的做法,應該使用具有防止紫外線的UV防曬粉底,並且記得睡前務必徹底卸妝,防止油脂塞住毛孔。

5、熬夜。

長期熬夜對肌膚傷害不容小覷,無論工作或功課再忙,在11點就應該上床睡覺,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讓肌膚得到完善的保養。

6、與臉部接觸的物品不乾淨。

被子、床單、枕頭、洗臉毛巾等要時常保持清潔,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時常清洗,並在陽光下曝曬。由於紫外線具有殺死細菌的效果,使得細菌無法生長,防止痤瘡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