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26):“紫室者”君士坦丁七世的沉浮一生

上一文中介绍了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的第二位皇帝,被称为“智者”的

利奥六世的统治生涯。利奥六世一生留下了不少文学作品,他擅长文学、哲学、军事、法律等多种领域,并完成了《巴西尔法典》(Basilika)。作为皇帝虽然没有大的功劳,也没有太多犯错,与几个主要对手互有攻守。

不过利奥在私生活上并不光彩,先后与四个女人结婚,其中后两个都是为了生子而娶。912年利奥六世去世,最后一个妻子佐伊·卡波诺普西娜为其生下的唯一一个儿子君士坦丁七世此时只有7岁。他的叔叔,巴西尔一世的儿子兼共治皇帝亚历山大按律首先即位。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26):“紫室者”君士坦丁七世的沉浮一生

亚历山大的圣像,位于圣索菲亚大教堂

亚历山大的短暂在位

与利奥六世不同,亚历山大是在米海尔三世死后几年才出生的,所以他的身世无需怀疑。在其三十年的共治皇帝生涯里,亚历山大一直对政事鲜有过问,成为了与世无争的凯撒。不过在912年5月哥哥死后正式即位后,亚历山大还是没有耐住权力的诱惑。

很快亚历山大就解除了多名大臣的权利,特别是哥哥统治时期的重臣。因为反对哥哥“非法的婚姻”,首席执政官兼国仗黑墨里奥斯、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都被解聘,皇帝甚至把君士坦丁七世的母亲、皇后佐伊·卡波诺普西娜关进了修道院。

亚历山大的统治仅有一年,这期间拜占庭帝国遭到了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穆克塔迪尔的进攻,所幸罗马人没有太大损失。不过他因为拒绝履行给保加利亚的贡金,触怒了强悍的沙皇西美昂一世,两国因此再次开启了战争,且拜占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

913年6月,亚历山大因病去世。据说他的哥哥利奥六世曾预言其统治只有13个月,并得到了应验。后来的史籍中亚历山大被描述成贪婪好色酗酒的卑鄙人物,甚至还计划阉割侄子君士坦丁七世。此外还有传说称为了治愈自己的阳痿,亚历山大居然在竞技场内为一头野猪金像献祭。

生于紫室的君士坦丁七世

在亚历山大弥留之际,他还是按例将皇位传给了侄子君士坦丁七世,此时这个孩子只有8岁。亚历山大为其准备了7个人组成的庞大摄政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26):“紫室者”君士坦丁七世的沉浮一生

描绘908年,君士坦丁七世加冕为共治皇帝的插画

团队,包括大主教尼古拉斯·米斯提科斯(Nicholas Mystikos)、两位重臣约翰·埃拉达斯(John Eladas)和斯蒂芬(Stephen)、教区牧长约翰·拉扎内斯(John Lazanes),另外还有尤特希米乌斯(Euthymius)和亚历山大的心腹巴斯利特(Basilites)和加布里埃洛普洛斯(Gabrielopoulos)。

君士坦丁其实是先皇利奥六世的私生子,因为出生时母亲佐伊并未与利奥正式成婚。君士坦丁在帝国皇宫的紫色宫殿里出生,因此被称为“生于紫室的人”(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908年,君士坦丁被利奥六世册立为共治皇帝。

他的绰号来自于皇宫的紫色房间,用斑岩装饰,那里通常是在位皇帝的合法子女出生的地方君士坦丁也出生在这个房间里,这个绰号让他强调了自己作为合法皇子的地位,而不是其他在他有生之年称王的人。在东罗马的继承制度中,在紫色宫殿出生的皇子即位权力要更为优先。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26):“紫室者”君士坦丁七世的沉浮一生

杜卡斯早年被阿拉伯军队追赶,靠丢金币逃跑

年幼的皇帝总是十分危险,非常容易被篡位者盯上。帝国军事领袖之一的杜卡斯就是这样的乱臣贼子,在几个贵族支持下他公然叛变。七人摄政团结一致击败了他,杜卡斯在6月9日兵败被擒杀。

罗曼努斯一世独揽大权

七人摄政里的领头人,君堡主教米斯提科斯,在平定杜卡斯叛变后不久就联络保加利亚皇帝西美昂一世,请求恢复贡金并停止交战,并不情愿地承认保加利亚沙皇的地位。这导致太后佐伊将其驱逐出摄政团队。

但917年,佐伊的主要支持者、帝国将领利奥·福卡斯在同保加利亚的交锋中惨败。佐伊因此在朝野内失去了很多支持。919年3月,海军上将、萨摩斯军区司令罗曼努斯·利卡帕诺斯(Romanos Lekapenos)取代了太后的摄政王位置,还强迫小皇帝迎娶了自己的女儿海伦娜,史称罗曼努斯一世开始独揽大权。920年,罗曼努斯先后成为凯撒和共治皇帝,在他的面前小皇帝只是个傀儡而已。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26):“紫室者”君士坦丁七世的沉浮一生

罗曼努斯一世和儿子赫里斯托弗形象的金币

虽然名义上是拜占庭的正皇帝,但事实上君士坦丁七世在帝国庆典上甚至只能排到第三位。除了在罗曼努斯之后,他甚至排在罗曼努斯的长子、共治皇帝赫里斯托弗之后。君士坦丁的青春期过得很抑郁,他沉默寡言闷闷不乐,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研究律法和礼仪上。

鏖战保加利亚与和解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26):“紫室者”君士坦丁七世的沉浮一生

《拜占庭编年史》中,君士坦丁七世与西美昂一世共进晚餐

拜占庭与保加利亚自913年,就因为亚历山大皇帝停止进贡导致了再度火并。与君士坦丁七世企图与西美昂和谈的软弱相比,军人出身的罗曼努斯一世不喜欢向死敌服软。在罗曼努斯上台的前四年,都是在与保加利亚的战争前线度过的。西美昂大帝治下的保加利亚军队仍旧压制着罗马人,巴尔干大部分土地都尽归西美昂。但依靠君士坦丁堡坚固的城墙,拜占庭帝国仍然能够保住帝都。

924年,保加利亚军队再度在东色雷斯封锁了君堡的陆路交通。罗曼努斯成功说服了西美昂一世到君堡西北郊的科斯米迪昂(Kosmidion,今伊斯坦布尔Eyup区)谈判,罗曼努斯批评对方无视传统和东正教兄弟情义对自己羞辱和围困。虽然两人为西美昂自称的“保加利亚人和罗马人皇帝”头衔产生了矛盾,不过最终保加利亚人还是选择了拿钱撤军。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26):“紫室者”君士坦丁七世的沉浮一生

西美昂一世在位时的拜占庭战争

927年西美昂病逝,他的继任者彼得一世(Peter I)即位后不久就领兵杀向色雷斯以示威。不过实际上双方已经对旷日持久的战争产生了极度疲倦,双方协商一致开始用婚姻形式建立同盟关系。罗马人同年与刚刚重获独立的塞尔维亚王国君主查斯拉夫(Časlav)结盟。

还是在927年,彼得一世前往君堡迎娶了罗曼努斯一世的孙女、赫里斯托弗的女儿玛莉亚(婚后改名为伊琳娜,意为和平),两国正式组成联姻同盟。虽然931年拜占庭人默许了塞尔维亚反抗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也在之后允许马扎尔人穿过自己的领土掠夺拜占庭。不过拜占庭和保加利亚这对老冤家还是因为联姻维持了40年的和平,期间不再直接开战。

在东线,拜占庭帝国依靠东部野战军将军,有“图拉真和贝利撒留第二”之称的

库尔库亚斯(Kourkouas)的英明领导。连续进攻阿拔斯王朝在上美索不达米亚的领地。934年,罗马人夺回了失去两个多世纪重镇梅利泰内(今土耳其马拉蒂亚)。943年,库尔库亚斯的部队围困了阿拉伯人在当地的中心城市埃德萨(今土耳其尚勒乌尔法),迫使守军交出了基督教的重要圣物“埃德萨圣像”(绘有耶稣圣像的圣毛巾)。

夺回皇权和去世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26):“紫室者”君士坦丁七世的沉浮一生

王子群岛位置

赫里斯托弗在931年英年早逝让罗曼努斯一世痛心疾首。而他的统治从920年一直延续到24年后的944年,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924年被册封的共治皇帝斯蒂芬君士坦丁,联合君士坦丁七世将罗曼努斯废黜。已经73岁(或74岁)的罗曼努斯被流放到君堡东边不远的王子群岛上,成为了一名僧侣并在948年死在了那里。

949年,君士坦丁七世派遣了一支庞大的海军进攻克里特岛上的阿拉伯人。和他的父亲利奥六世一样,他的收复行动遭遇挫败无功而返。不过在安纳托利亚东线,虽然解除了罗曼努斯爱将库尔库亚斯的兵权,拜占庭帝国还是取得了一些胜利,在君士坦丁七世的授意下,罗马军队再次夺回了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部分土地。

在君士坦丁七世重夺权力的不长时间里,他还笼络了地中海地区的几个大国皇帝。包括西班牙科尔多瓦哈里发国的拉赫曼三世,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基辅罗斯的摄政王奥尔加也在这个时期造访君士坦丁堡,接受洗礼成为东正教徒,罗斯人从此纳入正教文化圈。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26):“紫室者”君士坦丁七世的沉浮一生

君士坦丁七世临终

君士坦丁七世于959年11月在君士坦丁堡逝世,享年54岁。他的儿子罗曼努斯二世继承了君士坦丁的皇位。传说君士坦丁是被他的儿子或儿媳狄奥芬诺毒死的。

参与废黜自己父亲的斯蒂芬也没有落到什么好下场。在他姐姐海伦娜的鼓动下,君士坦丁七世发动了第二场政变,将斯蒂芬和君士坦丁流放到王子群岛。君士坦丁在948年时可能因逃跑被杀,斯蒂芬则在963年4月去世,相传是担心其东山再起,被罗曼努斯二世的皇后狄奥芬诺下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