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弗莫爾:"錢是坐著等來的",炒股,需要大局觀,此文無價

"錢是坐著等來的"——再次理解利弗莫爾的話

“錢是坐著等來的”這一句話,就是金融交易學的基石,一句話奠定一切金融交易學,一句話概括包容一切金融賺錢術法。“錢是坐著等來的”這句金科玉語,註定陪伴所有成功交易者的一生。交易就是守侯,守侯你選擇的中長期均線。

交易就是堅持,不以一時失利而灰心,始終如一的堅持你所選擇的原則。交易就是鱷魚捕食,靜靜的等待,靜靜的守侯,獲取屬於你該得的利潤。三心二意者,在別的行業有可能成功,在殘酷的金融市場,那太難,哪怕你才高九鬥。

利費摩爾的終極感悟就是一句話:錢是坐著等來的。我把它對應的轉換為操作術語:堅定的以中長期均線為依據來做單。這句話就是金融市場至高無上至尊無極的容納一切優秀戰術的究極的兵法,除此以來,其它大都是糟粕與忽遊。理解這句話,需要非凡的智慧與海量的實戰,99%的失敗者,終其一生,都無法理解這句話。無論你做任何K線週期,跟中長期均線對抗都是死路。我可以肯定,這個論壇99%的人一樣無法理解這句話。你們所有的恐懼與浮躁,都在與不理解這句話。失敗與成功都是源於對這句話的理解與不理解。

K線學的普及只會加速K線學本身這個狍子的變異,可以預見,今後,主力品種上,15分K至日K級別的K態概率會較快的變異,K線騙線大大增加,特別是最主流的日K線。市場是有自己的智慧的。終究大多數人要輸錢。可以預見,今後越來越成熟的市場,將是小K線大均線的天下,K線學本身將被變異的市場無情踐踏。均線作為第一趨勢指標,在金融市場永遠擁有至尊無極的地位!無論你多麼強大的資金,你可以改變K線概率,玩弄K線概率,乃至玩弄小均線,但是中長期均線的地位再強大的主力都無法挑戰,有意也好無意也罷,都必須無條件的接受其制約。

無論你做任何K線週期,只有陪伴中長期均線發展,你才能獲得最高的安全,最高的贏利,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挑戰的數學哲理。只要人性的貪婪與恐懼尤在,這句話就絕對不會過時。止損只是源於你所選擇的K線週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忠於絕對的忠於你所選擇的中長期均線,就是具體操作的至高無上至尊無極的究極華麗的戰術,用一個漫長的週期來看,這個戰術註定無法被超越。它就是交易大道的化身。只有大成功的偏執狂才能理解這段話。靜靜的守侯你的均線,守住行情發動的這個必經之路。交易就是理解行情的必經之路,守侯行情的必經之路

利弗莫爾:


炒股為何要有大局觀

炒股為何要有大局觀?在聊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何為大局觀。通常大家都知道股市有一個定律7虧2平1贏,其實在我看來這是個錯誤的定論,至少他說的不夠詳細。

在弱勢行情或者熊市,壓根就沒有7虧2平1贏有這樣的勝率,用9虧1平0贏可能更形象。但是如果在強勢行情或者牛市,7虧2平1贏這這樣的勝率也不對,可能會達到5虧5贏,甚至有4虧6贏等更高的勝率。

說這個事情就是想告訴大家,在行情好的時候誰都是股神,在行情不好的時候誰都是神棍,這就是股市的本質。所以,也通過這個對比,我們會發現炒股的“擇時”的重要性。

只要炒股有10年以上的經驗的老股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有的時候你按照自己的系統操作會如魚得水,但是有的時候卻是處處碰壁。不是有人經常會問“我今天按照系統打的哪個龍頭為什麼被炸”這樣的言論,不是單個股的問題,更多的是你在錯誤的時間上了正確的股票,最後的結果也是錯誤的。

市場中也有無腦做龍頭的選手,他的操作很簡單,就是做最強股,長時間的操作定型也讓他的心態很穩定,但是賬戶資金就是遲遲起不來,一直波動很大,在我看來他就是沒有看懂市場的大局觀,不知道何時該勇敢出手,何時該避其鋒芒。

舉個例子,今年上半年做高位接力板很火的歡樂海岸,大家可以對比他的操作,他在亞夏汽車的4.5板就選擇了放棄,而在這波的超頻三的第7板卻選擇了主封。就因為他懂大局觀,知道這裡的轉勢點。

前面給大家說了,行情好的時候好賺錢,行情不好的時候容易虧錢,這裡的本質原因是容錯率,市場的充沛資金,交投的熱情,即使你做錯了個股,市場也會幫你糾錯,甚至盈利出局的機會。相反,如果資金缺乏,交投冷清,一旦你做錯,市場就會給予你悶頭一棍,打的你滿地找牙,半個月都緩不過神。

但是我們做短線,是不是真的只能等到牛市才能賺錢呢?是不是真的和成功只缺一個牛市呢?我覺得不是的,據我所知,真正大成的人都是在震盪市或者熊市,就已經出現了資金的平穩以及增長,牛市只是市場翻倍兌現給你的獎勵而已。如果你在震盪市或者熊市資金依然是持續下滑的,即使等到牛市也會是曇花一現。何況牛熊本身就沒有明確的界限,更別說誰能預測準牛熊了。

所以做短線,我們就更需要明白轉折點的及時出擊,以及小階段是否具備賺錢效應。這就又體現到大局觀的重要性,從大方向講,整個市場的題材表現一直都是按照“啟動→調整→主升浪→退潮期→冰點”不斷的循環的,這也對應了波浪理論,以及指數為何都是呈現波動的走勢,因為買賣的背後都是人,不是機器,賺錢和虧錢的情緒會決定投資人的自然買賣,出現一種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的波動。

賺錢和虧錢效應決定了投資的贏虧面,賺錢效應就是反應到大局觀的啟動和主升浪,虧錢效應就是反應到大局觀的調整期和退潮期。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炒股一定要有大局觀的原因。

在長期的投資生涯中,要想形成穩定的收益,你必須要要明白現在市場所處的狀態,是否適合你出手,出擊的倉位又該如何。絕不是單一靠一個技術形態,發現了什麼買賣秘訣,或者單純無腦上龍頭等聖盃就能成功的。不然炒股也太簡單了,就可以做到父傳子,子傳孫了,但是縱觀股市幾百年的歷史,好像沒有這種所謂的可以傳遞的秘籍的。


如何通過大局觀判斷市場所處狀態:

前面我們說了大局觀的重要性,這裡我們再聊聊如何判斷大局觀所處的階段,這裡我給大家兩個方向思考:時間和情緒。

1:時間:

從大週期牛熊的出現來看,A股牛市在2000年,2007年,2014年分別出現了3波。我們會發現,一般兩輪牛市之間的間隔時間在6-7年。從小週期來看,比如今年總龍頭妖股貴州燃氣,萬興科技,華鋒股份他們間隔時間在1個月左右時間(中間的華森製藥,盤龍藥業,永和智控,宏川智慧都是他們激活氛圍之後的補漲龍)。

貴州燃氣12月20日—1月22日,萬興科技3月1日—4月10日,華鋒股份4月17日—5月16日。我們再對每一隻妖股帶領的一波行情做個更詳細的統計,就會發現一輪行情從情緒的冰點企穩到退潮期的結束,一般運行週期會在1個月到1個半月。

這也符合市場的情緒,資金不可能一直保持在亢奮狀態,也不可能一直處於低迷期。當我們瞭解清楚這些運行週期之後,對於市場何時會進入低迷,何時會出現妖股的亢奮會有一個初步的預判。

落實到一輪行情,他會經歷“啟動→調整→主升浪→退潮期→冰點”的演變,這所有的過程,也會出現對應的小波段的龍頭股,只是相比與總龍頭而言它的高度有限,而要準確的把握階段的龍頭股,還是在時間點的切換。

大家看我的覆盤,應該會注意到,我經常會強調關注目前市場的龍頭股的走勢,比如在調整期的龍頭股結束,那麼這個時間點就要引起我們注意,市場做高低切換,他就有可能演變出現下一個主升浪階段龍頭股的;

如果進入中期,這隻龍頭股進入分化之後,承接較好,能在分歧之後走出確認板,那麼短線空間也就隨之激活,市場的三階段主升浪就得以確認;

如果進入龍頭股的加速階段,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注意市場進入主升浪的尾期,隨時防止龍頭股見頂的時間點,市場就有可能要進入退潮期。

所以,不管是大到牛熊市的判斷,還是小到週期龍頭股的更替,以至於每一輪行情的情緒的啟動,調整,高潮,低谷的演變,這些我們都可以通過時間的切換點來進行預判。而這個時間點的判斷標誌就是每一個階段的龍頭股所處的狀態,是啟動,還是分化,還是結束。

2:情緒

市場是一個動態的,消息面的不確定性,判斷大局觀所處的階段,僅僅通過時間點還不夠。市場賺錢效應的本質還是參與投資人的情緒,參與的熱情。這才是判斷大局觀所處狀態的根本。

那麼情緒如何判斷呢?這就還是要回歸到市場的人氣股的漲跌情況,賺錢效應,漲跌停情況,主要的虧錢方向,主要的賺錢方向來判斷。

比如這波的超頻三,最開始市場給予我們的信號,龍頭是亞夏汽車,隨著這股6月20日的結束,當時我們是判斷市場要進入下一階段。但是在在6月21日選擇超頻三走出5+2板分歧板之後,這裡我們就要有這股有可能打出空間,激活市場氛圍可能性。

週五開盤超頻三選擇直接一字板,得到確認,市場氛圍也隨之被激活,那麼資金首先聯想到的就是補漲龍,所以就出現了猛獅科技的上板和集泰股份的大長腿,這就是為什麼週四我提示大家不必過於悲觀,注意關注超頻三和猛獅科技的緣故。

這是反映情緒走好的一面,還有反映市場氛圍較差的一面,比如前一段時間,經常會出現打板人氣就是20個點大面股,盤中動不動就是股權質押股的閃崩,這些都會影響進場資金的決心,那麼當這種恐慌氛圍形成的時候,就要注意提醒自己這裡的風險規避,市場情緒的低迷,依然處於退潮期。

利弗莫爾:


周行而不殆——股市的輪與轉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 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字之日道, 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 逝曰遠, 遠曰反。 故, 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股市有一種混然一體的東西,先驗於股市本身的存在。聽不見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跡象,它永遠不依靠股市外在的力量,不停地推動股市循環運行,它可以稱作是股市運行的根本。我不知道該稱它是什麼,只好勉強把它叫做“股市之道”,勉強把按股市之道規律行事稱為“炒股之道”。炒股之道是一種動向的規律,它可能向遠處變化,但在遠處後又輪轉還原。

所以說,炒股之道有四維:一維是股市本身;二維是天時;三維是地利;四維是人和。宇宙本來就有四維,而人的感性居其一。

人的感性取法於地利,地利取法於天時,天時取法於炒股之道本身,而炒股之道只按自己運行規律為法則。

哲學家刨根究底的問題是:為什麼會有這個世界?同理,要認識炒股之道的人,也要刨根究底地問:為什麼會有股市?

股市從表面上看來,是國家設立的具有融資功能和股權轉讓功能的自由市場。融資功能可以讓國家獲得好處,如吸收社會資本,為上市公司募股、配股進行融資;而股權轉讓功能是為了讓股東們在轉讓股權時獲得股權差價,從而贏利。這樣看、股市的設定好像都是人為的,國家和股民決定了股市的基本模型和發展機理。

然後,“透過現象看本質”,實際上決定股市基本模型的遠不是這麼簡單。而是經濟利益本身的驅動,國家利益、股東利益、上市公司利益相互作用,構成了基本的推動,它的運行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首先,從融資功能上說,國家是股市融資功能的利益最大獲得者,但當股市大幅上漲後,股民獲利豐厚,如果股民都能獲利兌現,必然會與國家爭奪資金,從而損害國家利益,這是國家不願意看到的。但有些股民喜愛把這個問題看成這樣:國家抑制股市投機,是為了股東的利益,從表面上看,這沒有錯,但沒有抓住股市運行的基本內核。同理,股市低迷後,融資功能受到了損害,同樣也就損害了國家利益,國家在低迷時救市,是為了國家利益著想,但客觀上的確救了一批股民。因此,從根本上說,股市運行的內核是利益在國家、股民、上市公司之間輪轉所起的作用。從這個高度認識股市是重要的,它可以消除投資者思想上那些浮淺、異想天開的幻想,實實在在摸清利益在股市中輪轉的基本脈絡,從而指導自己的操作。

其次,從股權轉讓功能來說,每一個股民把股權出賣,都是認為該股權存在風險,沒有風險的股權,股民是不會轉讓的,好比國債。從這個意義上說,股市的股權轉讓功能其實就是風險轉讓功能。每個人都試圖把風險轉讓給其他股東。因此,股市運行的第二個基本脈絡是風險在股市中的輪轉、機構莊家投資者與散戶投資者之間的輪轉、大股東和小股東之間的輪轉:少部分股東和大多數股東之間的搶轉、智慧的股東和愚笨的股東之間的輪轉、老股東和新股東之間的輪轉。這種基本脈絡決定了股市的大多數人必須套牢。因為套牢是風險轉嫁後的最後歸宿,因此,套牢是股市的基本事實,而不是外在表現形式。入市的投資者從這個高度認識股市也是很重要的,即風險是股市的基本結構,是不可避免的,買入即意味著接過別人的風險,賣出即意味著將風險轉嫁別人。從這個事實上考慮問題,就會使自己的理性變得厚重,而不至於認為自己的聰明才智,是可以避免股市風險的。

利益與風險的輪轉,決定了股市運行的基本動力。

從外在表現形式上,老子對股市的輪轉提出了“四維”,其實就是基本的輪轉動力在外部的表現形式。

一是股市本身。

利益和風險驅動會在股市本身發生輪轉,如板塊之間,一、二、三線股之間、大盤和小盤股之間、績優股和重組股之間,不同類型上市公司之間等等。很多投資人認為股市的輪炒是主力莊家刻意所為,但沒有意識到這是利益和風險驅動所至。一旦股市裡某一部分的風險較小,主力資金必向之傾斜,這不是人力所能決定的,也不是機構莊家刻意的。

二是天時。

股市的利益和風險,會在時間跨度上進行輪轉,這決定股市是波動的。時間可以完成利益和風險的交割,如新、老股民之間、國家與股東之間、機構與散戶之間,都會在時間上完成輪轉。這也是股市漲後必跌、跌後必漲的根本動向,它不以人的主觀願望為轉移,決定股市必然循環往復地向前運行。

三是地利。

股市的利益和風險會在地域上進行輪轉。如從滬市轉向深市,又從深市轉向滬市,從遼寧板塊轉向新疆板塊等;在資本一體化的西方,這種地理上的輪轉,會在世界範圍內表現,如從日本轉向美國。從美國轉向西歐,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我們看到盤面上不同地域的板塊輪炒,就不能認為它只是主力刻意所為,而必有利益和風險驅動所致。

四是人和。

利益和風險會在不同類型的投資者中間輪轉。這就決定為什麼股市某段時間內某種操作類型的投資者容易獲利,而另一段時間內另一種操作類型的投資者容易獲利的原因。例如,某段時間長線捂股者易獲利,某時間追漲殺跌容易獲利,而某段時間只有清倉才能獲利。不同操作類型的人,在不同的時間段,會具有不同的接受和抗拒風險的能力,從而使股市總是在不同的人之間輪轉,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從以上分析來看,股市內核就是“變”,“變”使之“周行而不殆”。一種輪轉強大了,就會“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這是老子股經的基本思想。

關健是投資人要有“變”的精神。用取之股市的理念,還之於股市,指導自己的操作。在股市循環往復,“周行而不殆”的規律中,總結出炒股之道思想上的閃光點。並在實戰中加以運用和發揮。

利弗莫爾:


善數不用籌策——不跟毫利計較

善行,無轍跡; 善言,無瑕謫; 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 聖人常善救人, 故無棄人; 常善救物, 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 不受其資, 雖智大迷。 是謂要妙。

股市中善於買賣的,不一定非要用什麼價位買賣;善於計算的,不必跟毫利計較。善於清倉的不一定非要怎麼操作也可以完成。善於建倉的,也不必非在某價位上,就可牢牢地建倉。

所以,掌握炒股之道的人善於救己,所以不會被股市拋棄;善於及時清倉和建倉,所以股票不會被套牢。這就叫買賣時的明智。

所以,這種不計較毫利的明智,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如果不明智地計較毫利,就是別人的反面借鑑。這些人自以為聰明,可以多賺一點點,其實是大糊塗。這的確是個精要深奧的道理。

股市投資者在委託買賣時,總想著買進便宜一點,哪怕一分兩分也好;賣出時高一點,哪怕一分兩分也好。這樣看起來可以使自已多贏利一點,但計較一兩個喊價單位,往往會喪失很多買進賣出的機會。

投資者總是喜歡在委託中以“進價”的方式操作,即委託買入價格低於現時最低賣出價;委託賣出價高於現時最高買入價格。這種操作方式,如是如願以償,當然是好事,但很多投資者都有這樣的經歷:為了買低一點點,而沒有成交,結果股價迅速拉昇;為賣出高一點點,沒有成交,結果股價迅速下跌。這都是因計較一點點差價,而喪失了買賣機會的原因。

投資者在操作過程中,會因為計較一點點毫利,而出現心理方面的變化。行情是瞬息萬變的,如投資者在委託買入時,委託價格比現時最低賣出低一點,但行情有可能逐級盤高,這時投資者可能會想,再等一等,股價會下來的,但越等股價越高,投資者畏高而不敢追漲,很可能喪失了一隻追進漲升股票的機會。與此相反的情況,投資者在委託賣出時,委託價格比現時最高買入高一點,但行情有可能逐步走低,這時投資者會想,等一等,股價或許會反彈的,可股價卻越走越低,投資者越不捨得賣出,結果喪失了出逃機會,也可能被套。

因此,投資者在買賣之前,首先一定要樹立買賣的理念:這隻股票我是否一定要買到!或,這個股票我是否一定要賣出。如果這種信念樹立後,投資者就不必計較一點得失,因為這一點毫利與你所判斷的趨勢相比,實在是九牛一毛。如果堅決買進,就可以敲進,即買入委託一個高於現時最低賣出的價位;如果堅決賣出,就可以委託一個低於現時最高買入的價格。這樣很快就會成交了。投資者計較一兩個喊價,通常是買賣信念不堅決造成的,如認為可買可不買,可賣可不賣,就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成交後,即使股價又跌下了自己的買入成交價,或股價漲過了自己的賣出成交價,也不能後侮。因為這不是自己買入價高了一點,或賣出價低了一點造成的。你的目的已經達到,剩下只是判斷自已的決策是否符合趨勢、而不是斤斤計較一點點的得失。

股票投資要逢高賣出,逢低買入,這是眾人皆知的常識。每一個投資者都希望這樣。

但股諺也有一句“最高不賣、最低不買”,就不是人人能懂的了。這句話是股民在多年的股市實戰中總結出來的。所謂“吃利吃八分”,“把魚頭魚尾留給別人”,就體現這樣的道理。這是炒股高手的至理名言,但大多數投資者總想計較一點點差價,結果錯失良機。

炒股高手並不是真的不想買到最低價,賣到最高價,而是最低價、最高價都難以把握。炒股高手即是如此,更何況新入市的投資者。因此,買賣股票切忌計較一點毫利,而喪失了寶貴的機會。

股市裡常有這樣的現象,越是老股民越能感到股市的風險性,行情的變化無常;而越是新股民越是不怕,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新股民越是喜歡計較一點得失,而老股民常能做到適時了結,儘管失去了一點毫利,但成交迅速,獲得了安全,迴避了風險。

因此,那種自以為肯定可以多得一點毫利的投資者,將面臨更大的風險,投資者不應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在決策後,應果斷地不計小利而完成操作,才是明智之舉。

很多朋友炒股虧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不會看盤,把握不好大盤趨勢,想學習方法炒股的朋友,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茗股堂(zm666557),必定會讓您的股票操作的更好!精準把握主力資金的動向 ,解決你的選股,提高買賣點的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