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寄到纪委的“表扬信”

“尊敬的鹤峰县纪委:你们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不厌其烦,为民分忧,使我心情愉快,如沐春风……”

10月30日,鹤峰县纪委办公室收到了一封从恩施寄来的感谢信,打开一看,写了满满了两面,是一名居住在恩施的原鹤峰退休职工——谷忠军写来的。

几天前,他将鹤峰县城的一套房子出售,需要办理不动产登记证过户手续。

“这次,时间过了这么久又去办证,能不能办下来,心里还真没底!”10月27日,谷老恩施工作的女儿请了一天假专程赶回来办手续。

去不动产登记中心的路上,他和女儿心里直打鼓,房子是10年前买的,当时房产证办下来后,办理土地使用证还缺资料,一家人去了恩施,证件没能办下来也就搁置了。

“现在已经两证合一了,必须有土地使用证才能办好不动产登记证。”在不动产登记中心,接待他们的陈芳,耐心地解释,还多方为他想办法。指导他们去测绘部门办测绘,办完测绘,又远程视频联系10年前的原房主写委托书,直到中午12点下班,手续还没办完。

“吃饭是小事,抓紧一点时间,你们就能尽早拿到证!”陈芳知道他们专程从恩施赶回来办证,坚持中午加班办理,免得耽误小谷回恩施上班。

到了下午,房屋的土地使用证相关手续办完。第二天一大早,谷老就把新的不动产登记证拿到了手,心里高兴得不得了。

“爸爸,现在家里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真好,有他们这么好的服务,我们也应该做点事支持他们!”已经回到恩施的女儿,打电话叮嘱老爸给他们送一面锦旗以示感谢。

“锦旗要送,但为了表示诚挚,我还要写一封表扬信,把这种好做法发扬下去!”受到了工作人员极为耐心的解释和贴心的一站式服务,电话这头的谷老也有了主意。

作为一名曾经的邮政职工,现在的一名老百姓,他如此深表感慨,还源于县纪委自去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绿色发展环境的“破冰”行动带来的作风之变。

下沉一线“问诊”

去年初,为摸清摸透全县发展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县委主要领导安排,县纪委监委组织发展环境调研专班,明察暗访了解真实情况。调研专班历时半月余,先后深入20多个县直部门和规模以上企业,察看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和质量,实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听收集第一手信息。

深入“一线”的调研,摸清了企业最大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就是“办证难”,办不到不动产登记证,就融资难、扩能难,办不到施工许可证,就开工难、结账难。

找准了问题“症结”,关键就在于“对症下药”。

县纪委组织各职能部门和企业召开十余次面对面谈心会,听企业家们“倒苦水”、讲问题,参会部门领导“如坐针毡”。县纪委监委就如何改进服务,突出解决办证难、融资难以及优化服务环境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向企业家们告知了全县作风和环境突出问题举报热线、“四风随手拍”微信举报、远程接访系统的运用等反映问题的方式、渠道。

找准“药方”合力攻坚

鹤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家们反映的“办证难”问题。

多次召集经信、国土、规划、不动产中心、消防大队等部门负责人召开协调会、专家论证会,出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

县委主要领导专题安排县纪委监委跟踪督办企业办证事宜,护航全县经济绿色发展。

为卸下干部“做得多、错得多”的思想包袱,县纪委监委多层次深入调研,与县委组织部共同出台《关于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六条意见》,宽容失误、容缺容错,鼓励党员干部大胆干事创业。在省纪委监委“鄂纪励十二条”出台后,更是通过“大篷车”喊起来、微信解读“推出来”、会议宣讲“铺开来”,大力鼓舞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士气。

不动产登记中心改革创新“疏堵点”,全面推行“一窗办”“简化办”“马上办”,融合不动产登记、房产交易、税费缴纳工作流程,率先在全州“一窗办理”,建立“导游机制”,专人办理,跟踪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以“能办成”为最终目的。

县住建局以“服务提质年”为切口,以证件办理的申报环节“帮办包办”、产业项目“承诺审批”、窗口受理“即来即办”等方式,全面优化服务。国土、规划等部门迅速行动,以“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等活动提升服务质效。

截止目前,全县已成功落实办理“办不动”的不动产登记证47本,快速高效地开出30个施工许可证,有效解决“办证难”“开工难”“融资难”等问题,切实优化发展环境。

“办理这些事项,只是我们的职责,老百姓还送来这么多锦旗,更加坚定了我们为民服务的初心。”今年来,不动产中心、县住建局等单位收到了群众和企业送来的一面又一面锦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