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腦萎縮是什麼意思?會有什麼後果?

說與不說還不是一樣


輕度腦萎縮是什麼意思?會有什麼後果?

腦動脈硬化性腦萎縮是由腦動脈硬化導致的退行性老年腦病變,病理上表現為腦細胞數目減少、腦組織體積縮小、腦室和蛛網膜下腔擴大。

本病男性多於女性,起病較為緩慢,呈進行性加重,多數患者的發病日期難以明確肯定,病程可達數十年,可分為瀰漫性腦萎縮(包括皮層萎縮、小腦萎縮及皮層、小腦、腦幹萎縮)及侷限性腦萎縮(多見於侷限性腦器質性病變後如外傷、腦血管病、顱內侷限性感染等)。

腦萎縮本身不是一個病種,它是許多疾病的神經影像學表現。除了腦動脈硬化外,其他的腦病或全身性疾病也可導致腦萎縮,如腦部腫瘤、腦中風、中毒、腦外傷、營養不良、腦血管畸形等,也即任何可以改變腦部血液循環、導致腦組織長期慢性缺血和缺氧的疾病,都有可能導致腦萎縮。還有報道說,經常看電視或失眠,也可造成腦萎縮。

腦萎縮的臨床表現與腦萎縮發生的部位及程度有關,如瀰漫性大腦皮層萎縮以痴呆、智能減退、記憶障礙、性格改變、行為障礙為主,有的伴有偏癱和癲癇發作;局灶性腦萎縮以性格行為改變為主;小腦萎縮以語言障礙、肢體共濟失調和意向性震顫為主。這是它們不同的地方,患者應予鑑別。

腦萎縮應儘早治療,早期治療應在各種功能障礙出現後6個月以內,此時治療恢復為最佳。因為腦萎縮呈進行性發展,如不早期進行干預,有的會發展很快。不過,需要跟患者說明的是,對於腦萎縮目前尚無根治藥物,一般藥物都是以控制疾病、延緩病情進展為目標。

腦萎縮的預防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由於血管性疾病是腦萎縮的元兇,因此一定要積極防治那些影響血管健康的疾病,如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一方面要調整生活方式,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另一方面用藥物加以控制,當然用藥應遵醫囑。

②合理用腦。大腦功能用進廢退,所以,應經常用腦,常做智力性事務,如寫作、練書法、背誦英語單詞、常思考問題、打牌下棋等,還要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以刺激大腦皮層的活力,從而減慢腦功能衰退。

③注意飲食營養,平時可常吃健腦的食物,保證腦部營養供應。此外,銀杏葉、丹參等活血、健腦的中草藥對預防腦萎縮也有一定的效果,可遵醫囑使用。

④參加適合自己的身體鍛鍊,如打門球、散步、打太極拳等。

⑤保證睡眠充足,以促進腦細胞的修復。


黃志豔大夫


我是小影大夫。腦萎縮是退行性改變,正常的人隨著年紀增大,都會出現腦萎縮的改變。腦萎縮一般是做影像的檢查診斷出來的,比如腦部CT和磁共振。看到自己報告上寫得腦萎縮,並不是意味著老年痴呆,機器一樣,用久了會老化。

腦萎縮是腦實質的萎縮,是進行性的退行性變。但是顱腦基本的結構還是在的。剛開始功能不一定會有問題。隨著萎縮的進展,會出現記憶力下降、行動緩慢等表現。

如圖,左邊為正常腦組織,右邊為萎縮腦組織。 一般>60歲的老年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腦萎縮,但是不一定有症狀。平時的生活都是不受影響的。

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腦萎縮的加重,老年人的症狀會越來越明顯。 做磁共振或者CT檢查腦部,發現有腦萎縮,不用過於害怕,並不是老年痴呆了,正常老人家都會這樣。是不是老年痴呆,得結合症狀,要神經內科醫生綜合去判斷。

如題主所說的輕度腦萎縮,如果沒有什麼症狀,可以不管。如果有頭暈頭痛的症狀,不一定是腦萎縮引起的,有可能是腦缺血引起的。目前沒有什麼藥物可以阻止腦萎縮的發展,腦萎縮也不一定意味著老年痴呆,所以不用過於擔心。


小影大夫


腦萎縮一般是一個影像上的說法,做了頭部的CT或核磁,報告醫生髮現這個腦影像比起正常同齡人普遍表現的腦影像看起來腦子沒有那麼飽滿,比起同齡人來,這個腦影像看起來像是有點“萎縮”,打個比方,就像蘋果有點幹那種感覺。輕度腦萎縮就是指這個情況看上去剛剛發生,不太嚴重。

腦萎縮的後果往往就是腦功能的減退。腦萎縮造成的腦部疾病最常見的就是“阿爾茨海默病”,也就好俗話說的“老年痴呆”。不過其他的一些腦部疾病,如“多系統萎縮”等,也會出現腦子裡有些部分的萎縮。腦梗死後,梗死的部位也會出現萎縮,有的人有過缺血缺氧性腦病、一氧化碳中毒等,也會出現腦萎縮。

單純輕度腦萎縮很難說會產生什麼後果,主要要看有沒有什麼臨床症狀。比如出現了記憶力下降,可能要留意一下有沒有痴呆的風險。如果有平衡能力差,走路不穩等症狀,那要看看有沒有“多系統萎縮”。

另外,有些高齡老人的腦影像,可能也會報告“輕度腦萎縮”,但沒有什麼臨床意義。

而且,腦影像的這個結論是相對於普遍人群比較出來的,對於個體,每個人的腦子形態都不一樣,有的人,影像顯示腦萎縮也沒有什麼臨床症狀,注意觀察就可以,也不用過於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