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樓市,還能再“回春”嗎?

最近無錫樓市有所波動,後臺很多粉絲在問今年市場還能不能緩過來,最近還能不能入手買房。今天就當前市場跟大家聊一聊。

01

今年拋開頭部無錫經開區不算,無論是東亭樓面價突破1.3萬元/㎡大關;還是太湖廣場E地塊觸頂1.8萬元/㎡,宣告主城價值迴歸,2019年的土拍市場著實給無錫樓市打了一把雞血。

但是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樓市調控大環境下,市場有“發燒”就會有“降溫”。最近10月份的兩場土拍讓無錫市場“冷靜”了下來。

無錫樓市,還能再“回春”嗎?

但是市場的“降溫”,不能簡單粗暴地從土地成交“低溢價”來理解,個人認為比較客觀的觀點是參與到土拍中房企減少了,大家對後市的預期產生了改變。


對於土地市場的降溫,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說監管機構對房企融資渠道前所未有的調控力度。除了去年開始對國內債市融資實施限制措施以外,房地產相關的限制或管控已擴大到了境外債券市場、信託融資、以及商業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


根據央行最新發布的今年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房地產領域貸款增速持續回落,9月末新增房地產貸款規模與去年全年相比低6.2個百分點。

無錫樓市,還能再“回春”嗎?

比如說,地方政府對土地價值的期望值很高。在今年無錫5月份的土拍上,位於經開區的華僑城和風路地塊(XDG-2019-8號)成交樓面價為16707元/㎡

時隔5個月,國慶前掛牌的仙河苑東側地塊(XDG-2019-62號),與華僑城和風路項目,兩者間隔了不過和風路、震澤路兩條主幹道,直線距離不足1公里,而如今該宗地的起始樓面價16216元/㎡已經幾乎追平了和風路項目的最終樓面價(16707元/㎡)

02

根據克而瑞統計的最新數據,今年10月份無錫樓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55.87萬㎡,環比下降32.37%,同比下降64.93%;成交套數4638套,環比下降31.40%,同比下降65.21%

無錫樓市,還能再“回春”嗎?

這個數據環比下降比較好理解,市場氛圍變了,國人置業投資又大多遵循“買漲不買跌”。但是同比下跌,這點就比較存在爭議,今年的“金九銀十”是不是2018年更慘淡?

從實際來看,無錫去年的成交高峰其實是在“金三銀四”,“金九銀十”數據表達出來的“高成色”其實是放開全年備案的效果。

無錫樓市,還能再“回春”嗎?

關於這一點數據支撐是找不到了,但是經歷過去年全國樓市下行的人是可以感知到的。

去年同期,樓市下行的大背景下,比開發商更難受的是中介,隨著新房市場的下滑,二手房市場更是一片慘淡,大量中介倒閉,無錫頭部中介緊急調整薪資結構,不少門店提前過年關門歇業。直到今年春節後“小陽春”才緩過勁。

雖然成交量下降,但是10月份住宅成交均價19252元/㎡,環比上浮3.05%,房價依然堅挺。

03

截止到今年10月份,無錫的庫存維持在518.27萬㎡。這裡要注意的是,成交量在減少,但是新增供應量在增加。

無錫樓市,還能再“回春”嗎?

我羅列了下,僅今年“金九銀十”2個月,就有北控雁棲湖、華僑城運河灣、融創惠山映、恆泰悅璟府、圓融廣場、信義山水嘉庭等純新項目入市。我們發現,除去鄉鎮板塊、限價盤,這些項目大多都是以“萬元高價地”的“基因”入市的。

不僅如此,在今年年底前,還將有融創壹號院、綠城誠園、碧桂園都薈這些板塊內的重磅產品問世,預計未來房價要在3000-45000元/㎡

而相對的,目前無錫的低價盤正在不斷去化中。

無錫樓市,還能再“回春”嗎?

無錫樓市,還能再“回春”嗎?

無錫樓市,還能再“回春”嗎?

無錫樓市,還能再“回春”嗎?

再加上公積金貸款額度“縮水”,不得不說,剛需更難了。


整體而言,無錫房地產市場的溫度降下來了,而且一定時間內不會迎來政策鬆綁。更多的是如今年年初“回暖”,升降之間的小幅調整。但是對於剛需者而言,市場降溫不失為買房的一個窗口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