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直到曹营出过什么主意?

秋風叶不落


三国迷们都清楚,演义与史书有很大的差距。看了《三国志》等一些史书后,再看《三国演义》就感觉,罗贯中老先生,简直就是一个三国盲,对于许多的史料不清楚,或者说他在睁眼说瞎话。其实不然,罗先生对于这段历史是相当熟悉的,甚至是做了非常仔细、深入地研究。

就以题主这个问题说一下这个事。

关于徐庶的史料很少,主要是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有一些相关的记载:

(诸葛亮)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从这里看出,徐庶徐元直与诸葛亮很早就认识,而且很熟悉,并且是好朋友。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曹操传》记载,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之后,亲自率兵南征汝南刘备。刘备听说曹操亲自来了,就去投奔荆州牧刘表。刘表派遣刘备屯驻新野,以抵御曹操。

就在刘备屯驻新野的时候,徐庶拜见先主刘备,刘备非常器重他。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刘备就说:“很好啊,叫他跟你一起来就行哦。”

徐庶说:“诸葛亮可是大才,不像我一样,可以呼来呼去的。你要想见他,还得亲自去。”也就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这个事,没有准确的时间记载,但很可能是在司马徽、庞德公等举荐诸葛亮之前的事。当时刘备对诸葛亮一点也不了解,认为诸葛亮就跟徐庶差不多的才能。


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丸,诸将都说:“刘备一定会趁机建议刘表袭击许都。万一有失,后悔就来不及了。”

只有郭嘉说:“刘表不会信任刘备而出兵的。”奉劝曹操出兵乌丸。

果然,刘备向刘表建议,袭击许都,但刘表没有采纳。

这时候,徐庶、诸葛亮可能已经都在刘备军中,是不是他们的主意不得而知。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恰巧刘表病逝,次子刘琮就投降了曹操。在刘备南撤经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建议进攻刘琮,占据襄阳,但刘备没有采纳。刘备率众南行,诸葛亮与徐庶一起跟从。

在当阳长坂坡,刘备等被曹操追上,击败,刘备仅仅率领诸葛亮、张飞、赵云数十骑逃走,徐庶的母亲及刘备的二个女儿等都被曹操虏获。

徐庶就告辞刘备,指着自己的心口说:“本来想与将军一起图谋霸业,现在老母已失,方寸已乱,于事无益,请求就此告辞。”

徐庶就辞别刘备投奔了曹操。

从史料看来,刘备挽留一下,徐庶客气客气倒是可能,但没有史料记载,刘备痛哭流涕,说:“徐庶走后,自己也无心功业,就会遁隐山林。”徐庶也没有对刘备发誓:“誓不为曹操进一言。”否则,二人就是没有一句实话。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人物,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

《魏略》记载,徐庶本名徐福,因避难南下,与诸葛亮相识。长坂坡这个桥段,被后来艺术加工就成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史实是刘备没有隐遁山林,徐庶也没有一言不发。

徐庶被作为孝子,成为教化的典范,为后世推崇,这个是真的。

曹操对徐庶很信任,徐庶对曹魏集团也很尽力。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看一下这个官职有多大、多重要吧。

右中郎将,西汉时开始设置,秩比二千石、主右署郎,职隶光勋爵。魏时,为四品,秩比二千石。比郡守品秩二千石,略低一点。

御史中丞,秦朝开始设置,是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汉哀帝废除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后代相沿袭,但官名时有变动。曹操时改为宫正,其待遇也就相当于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秦朝开始设置,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秦汉以丞相、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为三公,是最尊显的官职,是所有仕途上的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不过,御史大夫在待遇上与丞相、太尉(均为一万石)差距较大,品秩只有二千石。

御史大夫辅佐丞相,是丞相的助手,相当于副丞相。丞相出现空缺,许多时候由御史大夫补缺。

后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司空一职,由御史大夫改设。

御史大夫要协助丞相处理朝政,所以监察的职能主要由御史丞和御史中丞去完成,其中御史中丞具体执行检察权。

御史中丞经常跟随皇帝身边,负责监察朝中文武官员。除了本职工作,御史中丞也负责一些行政事务,比如主管公卿百官的奏章、掌管图籍、秘书等等。

曹操废三公,独设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御史大夫依然是显赫的官职,负责监察百官,权力很大。御史大夫有时不设,由御史中丞代替。

徐庶在魏文帝时被授予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可见曹丕对徐庶的信任和器重。

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个比较复杂,既是对人才的分等,也是对官职的品评。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是四品以上的官吏,是中上等。在不设置御史大夫的情况下,御史中丞就是最高的监察官,相当于最高检察长。清朝,督抚常常加带督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当时副都御使可比前代御史中丞。因此,督抚也常称作中丞,为正二品。无论在任何时候,这个官职都是相当重要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徐庶在曹营混得还是相当不错。如果徐庶真的是一言不发的话,他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得到这个官职的呢?

当然了,徐庶究竟说了些啥,无从得知。

既然从史料中找不到徐庶说了些啥,那就好办了,老罗就可以认为徐庶一言不发。

如果老罗对这段历史,特别是对徐庶的情况不熟悉,他会安排徐庶一言不发吗?

至于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的重头戏,老罗安排了许多情节,关于徐庶的桥段就是,庞统替徐庶设谋,以西凉韩遂、马腾叛乱为由,带领三千人马去了散关,逃过了周瑜的一场大火,躲过一劫。这些,在传记中都没有相关的史料佐证。

演义看的就是个热闹,信不信就在各人自己啦。

在豹眼看来,曹操父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不会养着个闲人,只吃饭不干活的。


豹眼看历史


有一句歇后语叫: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说的就是三国时期徐元直的故事。其实徐庶进曹营之后,还真的不是一言不发,先后出过两个主意。



徐庶在遇到刘备之后,两个人相见恨晚,在新野城两战成名。先是吕旷、吕翔攻打新野城被徐庶设计击溃;后是大破曹仁、李典在新野城前摆下的“八门金锁阵”,随后,又识破当夜曹仁袭营,借机夺取了樊城。曹仁带领残兵败将回到许昌,曹操大怒,程昱设计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模仿其字迹,赚取徐庶来到许昌。徐庶为人事母至孝,看到母亲的书信,心乱如麻,也不分辨真假,就心急火燎的跑到曹营解救母亲。徐母看到徐庶为了一封假书信就把他骗来,失望至极,对徐庶大骂一番后悬梁自尽。徐庶伤心欲绝,更加坚定了终身不为曹操献一谋的决心。



徐庶在离开刘备之前“走马荐诸葛”,这才引出了“三顾茅庐”,请出了卧龙诸葛亮。并对刘备承诺,虽然人在曹营,但立誓终身不设一谋,不出一计。

事实上徐庶遵守了诺言,真的从未给曹操出过一次谋略。前篇所说为其出过两个主意,又是怎么回事?下面咱们一一解答。

其一,为赵云讲情。曹操追击刘备在长坂坡,赵云单骑救主,在曹营杀了个“七进七出”,枪挑多员曹将,惹的曹操大怒起了杀心,这时徐庶在一旁进言,说应该活捉此将为我所用。曹操听闻又犯了爱才惜才的老毛病,就下令要活口。赵子龙为此才得以脱身。

其二,为自己脱身进言。在“赤壁大战”前夕,徐庶识破庞统的“连环计”,但是并未报告曹操,而是依次为善意的“要挟”,请庞统为自己如何脱身而指点迷津。本来庞统与徐庶就是好友,庞统就为徐庶出了计谋。随后,徐庶听从庞统之计,在曹营散布西凉马腾、韩遂兵犯长安的谣言。然后在曹操面前“毛遂自荐”,主动讨令,曹操就命他与大将臧霸一起兵援长安,其实安排臧霸也是为了监视他,徐庶就此脱离了曹营。从此,在《三国演义》书中再没有提到徐庶。



徐庶在曹营的这两次发声说话,还真的不是出谋划策,一次是为了刘备集团,一次是为了自己“金蝉脱壳”。由此可见,徐元直真的是说话算数,诚实守信的正人君子。

徐庶究竟是去了何处?在正史《三国志》中记载,徐庶压根就没有离开过曹营,一直在魏国出任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的闲职。《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是作家罗贯中经过艺术加工的。


子鱼问孔1122


首先,不论是在演义还是正史上,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的直接原因都是:老母被曹操所抓。


不同之处在于,正史上,徐庶是在诸葛亮来了之后才离开刘备的。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三国志诸葛亮传》

徐庶在历史上留下的踪迹不多,《三国志》中,徐庶无传。而从陈寿和裴松之两位史家的笔下,我们大概能总结出他的三个特征:

第一,为人非常孝义;

第二,有些才华;

第三,可能出身寒门。

而要说徐庶入曹营后,是否向曹操献过什么计策,史书并无详细记载。而要从《三国演义》来说,也算献过一计吧。

演义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且说徐庶当晚密使近人去各寨中暗布谣言。附耳低言之计于此始见。次日,寨中三三五五,交头接耳而说。早有探事人报知曹操,说军中传言西凉州韩遂、马腾谋反,杀奔许都来。操大惊,急聚众谋士商议曰:“吾引兵南征,心中所忧者,韩遂、马腾耳。军中谣言,虽未辨虚实,然不可不防。”不便信,又不得不信。言未毕,徐庶进曰:“庶蒙丞相收录,恨无寸功报效。请得三千人马,星夜往散关把住隘口;如有紧急,再行告报。”操喜曰:“若得元直去,吾无忧矣!散关之上,亦有军兵,公统领之。目下拨三千马步军,命臧霸为先锋,星夜前去,不可稽迟。”徐庶辞了曹操,与臧霸便行。此便是庞统救徐庶之计。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徐庶投靠曹操,和在刘备那可谓天壤之别。曹操谋士众多,而投靠曹操的徐庶可能没有什么话语权,并没有进入曹操谋士的决策中枢圈。历任的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官职都不高。


在三国那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徐庶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我们对徐庶的感情,很大一部分是受演义的影响,为那个“选择孝道的人所感动,为终身不设一计所不解,为其才华被埋没所惋惜”。


冷酷的方程式


三国徐庶真正的归宿

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钩。这便是三国名士徐庶摆脱魏曹集团,自由翱翔的那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徐庶到底去了哪里呢?据现有的资料和传说,这位向刘皇叔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名留青史的徐庶在经过一番游历后到了青岛胶南的帽子峰一带隐居下来。

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徐庶大展才华,在数月之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使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变,使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因其母被曹操所执,被迫降曹后,徐庶作过中郎将,御史中丞。但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其他史书,都未交代这位三国著名人物的去处,是作者无意间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有意识地避开不谈?我们无从考证。徐庶的去处也众说纷纭,在胶南近年整理校注的编纂于清乾隆年间的《灵山卫志》中找到了关于徐庶在胶南隐居传说的记载,胶南的帽子峰现仍有徐庶庙的遗迹,胶南民间有许多关于徐庶的传说。

话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说起:三国混战,生灵涂炭,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刘备携民渡江尸塞河道;赤壁一场大火,亡兵数十万。面对残酷的现实,加上老母亲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徐庶悲愤到了极点,虽预谋摆脱了赤壁之战的干系,却也是万念俱焚,无处发泄的他,不由地仰天长叹:“我徐某,报国有心,却无力回天;不忠、不孝,枉为人臣。”满腹文韬武略的他眼睁睁地看着数十万兵士丧身火海而不能请缨解救,却行若无事,回想起少时“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的誓言顿觉羞惭自秽,更无颜面见世人。

年轻时雄心万丈、豪气冲天,只想寻得明主,得以为国家运筹帷幄。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为“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竭尽自己的智慧,遏止住大汉的衰落,象古贤管仲、晏婴仁名垂于竹帛、德光施及草木。可是综观当时天下之势,已成鼎立,曹孟德虽败赤壁,却具天时。此人虽虚怀纳士,终是枭雄,争权夺利之徒,挟天子令诸侯,以百万将士之白骨,搭建自己通向权力顶峰的台阶,不能扶汉家之威,救黎民于战火涂炭之中。孙郎安居江东,占尽地理之利,亦虎视眈眈,难免兴战火之燎原。心灰意冷的徐庶,内心的悲酸只有自己明白。他百感交集,满脑子是退隐江湖、与世无争的念头,盼望着归隐山林、清风扫门、明月侍坐的时光。在曹操造好铜雀台待锁二乔时,正春风得意,此时的徐庶已易装、潜形,避开繁华闹市,一路出散关、绕长安、游嵩山、回颖川。拜泰山、走青州、访蓬莱、沿渤海湾畔寻访;踏上了秦始皇三次登台祭拜、刻碑颂德、求长生不老仙药的琅琊台。他拜祭了始皇帝、汉武帝均来琅琊祠过的四时主神,探访先祖徐福的足迹。徐福是齐乡方士代表和首领,而琅琊则是齐方士最集中的地区,有着众多的人数和实力。与徐福同时的方士首领,被后人尊为神仙的安期生即是“琅琊阜乡亭人”,曾与秦始皇“语三夜”。也许,徐庶是被琅琊的名气和众多的“神仙”吸引来,他也要到这里修炼成仙。

他刚登临泰山之顶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又立足琅琊台感受秦始皇君临天下的英武。泰山虽高,然观日出,难见大海,而琅琊台观日则可目睹其从海底升腾之全景,更为壮丽。站在琅琊台上,放眼望去,汹涌澎湃的大海,无涯无际,朝夕晖阳,让人心旷神怡。脚下云遮日霭,水回天籁;鹤舞松涛之上,鹿呦涧水林阴,大珠山、小珠山、水灵山岛、斋堂岛(为秦始皇斋戒的小岛)环伺周边;观龙湾的白龙戏滩,海市蜃楼的时隐时现,这一切令他陶醉,使他忘却了战场的血雨腥风。

他到了与琅琊台隔海相临的大珠山。大珠山僻荒一域,怪石嶙峋,与海天相依。走兔飞乌,碧树成阴,松涛訇鸣,涧泉戏流水,白云舞清风。山上有峰状如帽子,曰帽子峰。峰下麓角入海。潮涌起处白雪横铺,蛟枭龟寿,渔礁存生。白帆孤影尽穷天际,一派仙家乐土,隐士圣地。他选择了帽子峰隐居下来。玉盘罩顶的帽子峰上,宽袖逸衫,剑影青锋。丹炉红光闪烁,香烟缭绕,风吼箫和。半仙之体的徐庶这时候已达到忘我的境界。随后的岁月里,乡民们经常见到一位仙姿道骨的长髯隐士穿行于胶南沿海一带。他就是厌倦战争的军事家、归隐帽子峰的社会活动家徐庶。据青岛市博物馆及青岛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的考察,距离帽子峰不远的徐山(原属胶南,今为青岛市黄岛区)即因徐庶而得名。传说三国时,徐庶从大珠山经过这里,在西山的山洞中住过一夜,故将该山称为徐山,即徐庶之山。在牛王庙山西坡的石头上,有两段长数米的粗如茶杯、状如自行车辙印的石槽,当地人说这是徐庶当年推着独轮车经过时压下的车辙印。在徐山东坡有徐庶洞,数年前因采石而被人炸毁,现仅余一大石坑,约100平方米。

徐庶用那渊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智慧帮助乡民。他知天文、晓地理,为渔民出海打鱼选择适当的气候时令。躲恶风、除蛟害,用他的岐黄之术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教农人采桑养蚕,耕种五谷,承平富庶。乡人有难无不倾心相助,他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有关他的传说故事,在胶南还有“徐庶不离帽子峰”之谚。在《灵山卫志》中就记载有徐庶在胶南活动的传说。他被乡人奉为神仙,传颂方圆数百里。若干年后,人们在大珠山帽子峰建起了徐庶庙,从此香火不断,供奉达到了狂热的程度,无事不求。过往渔民和胶南、胶州、诸城、高密等地的群众都来进香,十分敬重。象南方人出海前拜祭妈祖一样,此地人出海则是到徐庶庙叩拜。

约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徐庶庙被毁,今庙基尚存。当地很多居民仍信奉着徐庶,每当出海远行必先到徐庶庙址祭拜徐庶,按时进香,“徐庶不离帽子峰”的传说在当地家喻户晓。每到正月初一至初五,人们便成群结队的到帽子峰祭拜他。正月爬帽子峰是胶南的一项独特习俗,在正月初一五更年夜饭后,附近的人们纷纷持灯笼,携鞭炮等,向帽子峰顶攀去,远远看去,像一条蜿蜒游动的火龙,极其壮观。《胡氏世说》云:灵山东北海中有鼓子洋。岛上有白耐冬花,大可拱把。好事者泛海致之,遇老人驾小舟至,芒履道服,貌甚古。问"小子何往?"以实对。叱曰:"此非世俗间物,可留伴耐冬人耳。"又云:"即墨有道学先生胡峄阳,为吾通一问讯。"言已不见。其人惊疑,遂反登筏。大风忽起,弃其所获乃已。后访胡峄阳,具道其事。胡怃然曰:此三国时徐庶也,隐居鼓子洋久矣


彼女的花嫁


出过一计,诸葛亮草船借箭时,在江上弹琴呐喊,曹操不解,问于徐庶,徐庶道:江中有神物,有兵在此,引起愤怒。曹操一边放箭,一边带众臣叩拜。后诸葛亮让士兵说谢曹丞相的箭,曹操恼羞成怒。

庞统给曹操献连环计,让其把战船连在一起,刚刚出门,就被徐庶拉住,好啊,要火烧连船哪,庞统大惊,不可声张,徐庶要自己脱身之策,庞统要他禀报曹操回去看守许昌。徐庶得以脱身,后面再也没出过了,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就是徐庶了


笑话丶13


徐庶,字元直,三国时期刘备的谋士。其实他原来叫单福。《魏略》里说他是出身单寒,并非高门大族之意,解为“姓单人家之子”。

徐庶自从出山辅佐刘备以来,接连出手,先杀吕旷斩吕翔,又破八门金锁阵,后败曹仁轻取樊城,使得几无立足之地的刘备迅速扭转了局势。曹操闻讯大惊,遂命人绑架徐母为人质,迫使大孝子徐庶不得不拜别刘备,违心的投了曹操。

不过,徐庶是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尽管名义上是曹操的谋士,但数年来几乎不给曹操献过一计。

建安十三年,曹操兵发刘备,在长坂坡前和刘备展开混战,刘备不敌,弃妻儿自顾逃命。大将赵子龙为了救阿斗,单人独骑杀进曹营,七进七出,血染征袍。曹操见赵云犹如猛虎一般,又似天将下凡,颇有爱慕之意。

此时,曹操一旁的徐庶察言观色,遂给曹操进献一计:可收服子龙为曹丞相所用。曹操大喜,即命人不可放箭,曰:宁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唯此,赵云才得以在曹营七进七出,终于救阿斗于乱军之中。

这是徐庶唯一一次给曹操献计,也是徐庶变相帮助了刘备,使得刘备不仅保住了一员大将,更是保住了他唯一的儿子——刘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