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17的出现让各国的反导系统都过了时

东风-17是中国第一型高超声速导弹,导弹射程在1800~2500公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国庆阅兵首次亮相。东风-17具备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等特点,可以数倍于音速的速度作规避动作,飞行过程中可以转换攻击目标,突破反导弹拦截系统,投放核武器,对中近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东风17的出现让各国的反导系统都过了时


中文名称
东风-17
装备类型
弹道导弹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型/级
东风-16B
携带单头
高超音速常规弹头
发动机
单级固体燃料火箭
作战范围
1800-2500公里[2]

东风17的出现让各国的反导系统都过了时


武器介绍
东风-17是中国用于反介入/拒止战略的武器,射程有1800-2500公里,对美国本土不构成任何威胁。但是东风-17一旦服役,美军在西太的航母战斗群在其射程2500公里范围内就会是一个巨大的移动靶标。或许拦截被东风-21D美军还有一点机会,东风-17的出现让美军只能祈求他们的拦截导弹能在空中意外的偶遇高超音速弹头。除此之外,任何的反抗都会显得是徒劳无功。[3]
研发历程
东风-17研制过程中,研发人员在JF12激波风洞测试其空气动力性能。后者是中国科学院于2012年建成的一项风洞测试装置,可以吹出5-9马赫模拟风,温度可达摄氏3000度左右,完全模拟弹头在高超音速飞行中所经受的恶劣环境。[4]
2019年10月1日,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国庆阅兵首次亮相。

东风17的出现让各国的反导系统都过了时


导弹尺度的目标无论采取任何技术措施均无法实现对预警雷达(工作波长较长)的雷达隐形。这是由基本的电磁学原理决定的。
高速滑翔导致的强烈气动发热不可避免地将遭到红外传感器的探测。
末段俯冲时,雷达隐形的主要矛盾转换为乘波体与强敌火控雷达 & 拦截导弹雷达寻的头(为保证精度而不可避免地采用较短的工作波长)的竞争。此时乘波体速度已降至黑障边界以下,不再产生雷达反射特征强烈的等离子体层,其雷达隐形措施可充分发挥效能,使对方武器原本已经悲催的拦截成

导弹尺度的目标无论采取任何技术措施均无法实现对预警雷达(工作波长较长)的雷达隐形。这是由基本的电磁学原理决定的。
高速滑翔导致的强烈气动发热不可避免地将遭到红外传感器的探测。

东风17的出现让各国的反导系统都过了时


末段俯冲时,雷达隐形的主要矛盾转换为乘波体与强敌火控雷达 & 拦截导弹雷达寻的头(为保证精度而不可避免地采用较短的工作波长)的竞争。此时乘波体速度已降至黑障边界以下,不再产生雷达反射特征强烈的等离子体层,其雷达隐形措施可充分发挥效能,使对方武器原本已经悲催的拦截成功概率进一步下滑。

东风17的出现让各国的反导系统都过了时


东风17不仅飞得快,飞得巧,而且打得准,其背后是大国工业体系的强力支撑。超高速飞行必将产生强烈的空气摩擦,弹体要承受超高温的考验,必须研发又轻又强的高耐温材料,打造导弹“外衣”。再入大气层后还具备高度机动能力,必须有强大的火箭发动机和操控系统,东风17那些可爱的小翅膀不是装饰品,而是四两拨千斤的关键。在高速进行中准确命中目标,当然还要依靠火眼金睛,雷达指引、卫星制导,东风17才能使命必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