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山,这四座桥不可不知

桥,将建筑、艺术与科技相融,似人间彩虹连接着家乡美丽的山水。中国是桥文化的故乡,自古被誉为“桥的国度”,不计其数的桥讲述着各自故事。在唐山,关于桥的故事也不少,其中这四座你必须知道。

唐山最早的拱形石桥

滦县榛子镇响水桥

唐山最早的拱形石桥为滦县榛子镇的响水桥,古称承流桥,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滦县志》记载:“榛子镇承流桥,在榛子镇东,北魏时建,明万历年间重修,清嘉庆七年重修,知州莫誉撰承流桥碑记。”

在唐山,这四座桥不可不知

唐山最古老的石墩桥

玉田鸦鸿桥

唐山最古老的石墩桥为玉田鸦鸿桥,唐朝时已有。《唐山大全》一书中曾留下“鲁班说”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村民见鸦鸿桥边有一老者和一个孩子说话,老头问孩子,你们这里是要桥还是要阁呢?孩子将阁听成了镐,心想镐能刨地,就要镐吧。第二天清晨,桥和阁都没有了,岸边放着一把镐。事后,人们才知道是鲁班爷显灵,后悔不已。

唐山保存最为完好的石拱桥

玉田彩亭桥

唐山大地以桥为称的聚落留存60余处,其中玉田县占半数左右。因玉田县内有金水河、荣辉河、双城河、兰泉河四大水系流过,所以留下众多以桥为称的聚落,也留下了至今唐山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金朝时所建的石拱桥“彩亭桥”。

彩亭桥位于玉田县城关西部约9公里处的彩亭桥镇的街中心,为三孔石拱桥,系金朝杨彩亭所建。桥长19米,宽6米,可容两辆马并行,石桥两端有八字型石雕护板,石桥两侧有石柱28根,护桥石板26块,护板上刻有莲生贵子、福牛望月等吉祥图案;栏柱上刻有莲花寿桃福狮等。石桥建成后成为兰泉河上一大景观,留存下来的碑文中有精彩描述:“其势如虹,二里外皆见,桥之北群山如屏,烟嶂晴岚,桥之南河水为湖,荷花掩映,登桥望之,波光潋滟,葱茜盈眸……”

到了清朝末年,历经数百年的彩亭桥已破损不堪,村中石印堂等人八方奔走,组织义捐,附近二十余村上百人自动义捐,终于在宣统元年将彩亭桥修复一新。2001年彩亭桥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在唐山,这四座桥不可不知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座大铁桥

滦河大铁桥

在唐山桥梁史上,最辉煌的代表作之一便是清末詹天佑主持建设的滦河大铁桥。其在《中国科技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记述:“詹天佑在京沈线上的工作,以建造滦河大桥的工程最为出色。由于桥基地质复杂,涨水时流速太大,因此打桩工程十分困难。总工程师英国人金达曾轮流聘请过英国、日本和德国的工程师进行工作,他们采取了各种洋办法,均遭失败,最后请来詹天佑。詹天佑仔细勘察地质情况,改选了桥址,总结了外国工程师失败的教训,分析了已用过的各种方法,最后采取了中国传统的方法,用人潜入水中工作,再配以必要的机器,牢固地打好桥基,完成了滦河大桥的全部工程。”滦河大桥成为在唐山大地上由中国工程师主持修建起来的我国第一座近代史上的大铁桥,整个桥长305米。

在唐山,这四座桥不可不知

如今,这座被人称作“老桥”或“花梁桥”的大桥早已“退休”,唐山大地上一座又一座巧夺天工的现代化铁路大桥拔地而起,构成了新旧大桥一同谱就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篇章。

在唐山,这四座桥不可不知

从古代的石拱桥到近代的滦河大铁桥,再到现代的铁路大桥,这些桥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诉说着历史悠久的唐山桥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