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二胎的意義

這就是二胎的意義

今天,老二允寶兩歲五個月。

在這兩年五個月的時間裡,我經歷了絕大多數二胎家庭都可能經歷的心力交瘁、雞飛狗跳、暴戾焦躁,甚至在老二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沒有適應兩個孩子媽這個角色。

養育兩個孩子所要耗費的精力和心血真的跟養育一個孩子是天壤之別,曾幾何時我也在身心俱疲的深夜質疑這樣的選擇是否真的值得。

如果沒有二胎,我將有更多時間和耐心關注老大的身心成長,有更多的精力和熱情發展自己的事業興趣,有更豐富的業餘生活,有更自由的經濟安排,甚至有比今天年輕的容顏和健康的體魄。

但是,沒有如果。

二胎的到來,讓我們放緩了向小康生活高歌猛進的步伐。我們不得不停下來等等這個剛剛報道的新成員,還要把對老大的關愛更多地轉移到這個慢了幾拍的小人兒身上。

除了重溫一遍開膛破肚的疼痛、熬夜餵奶的疲憊、頭痛腦熱的折磨、屎尿屁的忙碌,走哪兒抱哪兒的辛勞,更要面對來自老大的嫉妒、埋怨、委屈以及被冷落後心理不平衡的對老二的打擊報復和愚弄。

一度,我在老大鬧老二哭的一地雞毛裡吼叫暴躁得快要抑鬱而亡。老二帶給我們的幸福感在過去將近兩年的時間裡,都被這種猝不及防的變化所掩蓋。

養育老大的時候,我們小心翼翼盡心盡力,欣喜他的點滴成長變化,記錄他的言行舉止,憂慮他身體和心理的不適,而對老二,我們粗枝大葉,順其自然。

不是對兩個孩子區別對待,而是在時間、環境和心境的改變下,思維方式和心理素質都發生了變化。

但是,不可否認,兩個孩子真的會將父母的愛分散和稀釋,但是這份被分享了的愛又會被手足之情充盈。

從嗷嗷待哺到牙牙學語再到蹣跚學步,養育孩子的過程大都一致,但是二胎,絕不是這個過程的簡單複製。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不論從形態外貌,性格脾性,還是成長過程上,都有著屬於他自己的特點和軌跡。

老大和老二從外貌上看,一個像媽媽多一點,一個像爸爸多一點;老大腦袋圓,小時候特別白,而老二腦袋長,出生就黑,渾身都是烏青烏青的胎記。

性格上,老大活潑好動,膽大心寬,老二卻喜靜內斂,膽小心細;老大凡事先想著自己,犯錯就認,而老二心裡裝著全家人,倔強固執。

在成長過程中,老大小時候經常生病,不是發燒就是拉肚子,而老二直到現在除了溼疹再沒去過醫院。

老大一歲的時候已有8顆牙,上下四顆對的齊齊的,拍週歲照的時候齜牙咧嘴歡天喜地。老二一歲的時候只有6顆牙,上面兩顆,下面四顆,總是吃不了東西,拍週歲照的時候不是睡覺就是哭著要抱。

老大六個月滿地爬,七個月就開始叫媽媽,一歲的時候就會走路,而老二八個月還不會爬,一歲四個月才會流暢的叫爸爸媽媽,走路也比哥哥慢。

老大第一次去海邊被海浪嚇哭,卻能在半個月學會游泳,老二兩歲去海邊踏浪而行玩得不亦樂乎,卻在去了一次游泳池後連洗澡都要哭說怕水。

兩歲多的老大會在我每天上班前哭倒在沙發上,叫我不要上班在家陪伴他;而兩歲的老二,卻能跟我平靜道別期待我上班掙錢給他買大雞腿。

當然,畢竟是一個爹媽生的,兩兄弟或多或少都有共同之處。兄弟倆語言表達能力都不錯,吐字清晰,表達清楚;兩人都愛唱歌,兩歲的時候都會唱多首完整的兒歌;記憶力都好,身體素質都棒。

在養育二胎的這兩年多時間裡,隨著老二的逐漸長大,我越來越深刻得感受到生命的奇特和偉大。同一個父母,卻孕育出兩個不同的生命體。我們能在養育他們成長的道路上,見證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生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和速度綻放。這是何其的幸運和意義非凡。

我從來不認為,養兒是為了防老,也不認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孩子是愛情的結晶,而養育孩子則是我們理解生命體驗生命力量與美好的最好方式。

曾經我以為生二胎是為了讓獨生子女免遭孤獨無助之苦,是為了有一天父母不在了孩子能有手足相伴。現在我才明白,這些都不是二胎真正的意義所在。

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存在,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精彩,都值得被尊重和善待。在有限的為人父母的歲月裡,親自參與並見證兩個不同生命的成長變化,感受生命的神奇和美好,這樣的美妙體驗和經歷才是二胎帶給我的最大收穫。

這才是二胎的意義。

而今,縱然生活依然還是被兩個孩子吵鬧哭叫的雞飛狗跳環繞,我卻不再那麼暴躁,也不再質疑當初的選擇,反而在孩子們的成長變化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力量。

生活只有選擇,不分對錯,每一種生活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體驗,從中我們都能收穫滿滿寶貴的財富。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好好享受這一路或荊棘叢生或繁花似錦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