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输得起”才能够为中国足球作最大的奉献

“输得起”是有追求的一种自信,是“输得起才能赢得起”的浓缩!这里没有半点贬义的意思,不是输起来没有底线,没有追求的输。于中国足球而言,输得起,是代表在快速提升中国足球水平而所作出的各种尝试。在不计较赢、输当中找到近年来中国足球下降的原因、下来发展的真正道路、方法。输得起,首先剔除了功利性思想的存在,就拿一场比赛而言,我们用外援组织进攻,但最后一击交给国内球员,可以试验出国内球员把握机会的能力是如此不堪。而这种不堪,来源于我们的球队基本依靠外援前锋,平时没有机会去锻炼自己的从容自信和射术。我们可以用外援来落实最后一击,把组织进攻交给国内球员,可以试验出国内球员控球、突破能力和传球创造力极差。而这种差主要来源于球队的功利性打法,平时组织进功主要还是依靠外援来持球、控制球、传给致命一击,国内球员更多地处于过渡一下球的作用。夸张一点说,国内球员在进攻中主要起到一面墙板的作用,配合外援的一个突破过渡球。这些结论,就是可以在输得起的一场、二场球的试验中直观地得出结论。甚至于,媒体和足球技术分析人员本可在平时的比赛中看出。唯一不幸的是,从来没有人有勇气直面并揭露这种不堪的现实,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好象看见没穿衣服是因为自己笨而不敢发声。所以,只有输得起,能够更直接地用现实去证明这微弱的声音,却是唯一正确的声音。这负三分,于中国足球而言,却是价值千金的正分,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火热的中超联赛却升不起国足水平!

为什么说,“输得起”才能够为中国足球作最大的奉献

什么是足球的功利性?中超球队中的外教,引入超级外援组合进功,纵国内一流的球员在比赛中主要负责球队的防守,至多协助外援在进功中过渡一下。从笔者的眼光来看,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的中超联赛“得外援者得天下”。这么简单的联赛,而中超球队老板的财富实力不均,让联赛冠军之争基本就由投入决定,这让球队教练根本无需考虑太多的技战术和致力于提高国内球员的能力。也就是,当我们国内球员与超级外援之间水平相差太远,聪明的教练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组合好外援来成就进攻;甚至国内球员水平过低,减少国内球员参与进攻的机会,进攻成功率更高。这就滋生了国内球员主要被用于防守和过渡,而尽量让国内球员清楚自己水平,放弃最后一击的机会,为球队胜利甘愿做好绿叶,为外援作嫁衣裳。这应该就是近几年来中超联赛的一个主流现象,国内球员水平不升反降的关键因素了。这就是说为什么反复说,今年的卡纳瓦罗,用天真论证中超联赛的真谛!而像小摩托等的进攻,又像是无解的进攻,很难锻炼后防线的防守能力和体系,所以国足防线水平进步也不明显。

为什么说,“输得起”才能够为中国足球作最大的奉献

如果2019年的北京国安一直使用张玉宁、王子铭,这两位国内前锋作主力,这即将过去的19年会给国足、国奥带来什么样的惊喜,还有深圳的王成快、上港的李圣龙,还至于2019年中超联赛射手榜排名前20中仅仅2位国内球员吗,而这两位也仅仅排名第15和20名;如果张稀哲、蔡惠康、吴曦、陈志钊、徐新、廖力生、林创益等固定在中场前后腰,国足也一样会有手术刀般的传球,还会没有敢拿球、拿得稳球还能形成突破的中场吗,没有能够在国足中卫面前形成强大屏障的后腰吗;如果孙可、韦世豪、陈彬彬、姚均晟、叶楚贵、尹鸿博,高天意、冯劲一直在边前卫上打主力,国足还怕没有会突破且能上能下的边前卫吗?而这一切必须有一个舍得的心,纵然输了,也就是光荣的“输得起”!但是我们的联赛,笔者刚刚去翻看之时,却发现能够写得出的球员并不多,这应该也是联赛悲哀之处罢。包括教练的水平,如果所有的足球技术分析人士和媒体记者,能够着眼于分析中超各队的技术含量,分析各队的训练水平、分析国内教练应该学习外藉教练优秀的训练方式、方法,分析哪些是危害中国足球的投机行为,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持续上升的联赛,超级外援就能够带动国内球员的水平上升,世界级名帅能够带动国内教练水平的提升。那个时候的联赛,用竞争来促进国内球员的水平就顺理成章了。当然,很多人的呼喊,降低球员的年薪,这也是一个有利于联赛朝健康方向前进,降低球员成本来促进竞争渠道的畅通的一个关键环节;也将令今天国足二队主帅李铁,“找到愿意为国家踢球的球员”变得越发容易,降低球员年薪,快速扩大球员成才率,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确实迫在眉睫!

所有的声音,永远都守着为中国足球崛起的那颗初心和使命,愿无碍于所有人!!!

为什么说,“输得起”才能够为中国足球作最大的奉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