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才应考虑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很多人在术前都不了解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以及患者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人工置换手术的医疗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而在我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种需求已成为一种刚性需求。

什么情况下才应考虑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很多人在术前都不了解

膝关节置换

近年来,随着医用生物材料的改进、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学工程技术的介入,人工关节置换术正在走向精确化、微创化的时代,手术成功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假体的远期生存率也在逐步走下神坛,从一种只有少数骨科医生能够掌握的手术,成为骨科关节疾病治疗领域的一个较为常规的治疗手段;从以置换膝、髋关节为主到能够进行包括肩、肘、踝关节,甚至包括指尖等小关节的置换。

什么情况下才应考虑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很多人在术前都不了解

人工关节手术的最大好处就在于术后能够消除关节疼痛,大大改善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在有生之年能够很好地工作与生活。目前,越来越多的终末期关节疾病的患者都同意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这一建议。

那么,对于关节炎的患者来说,在什么情况下就需要接受这一手术呢?

什么情况下才应考虑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很多人在术前都不了解

简单来说,人工关节置换术适用于终末期的骨关节疾病患者。也就是说,如果已经被确诊患有关节炎,患病关节已有相当长时间的疼痛。疼痛已经妨碍正常行走,甚至出现跛行,关节功能受限,有时上下楼梯或自椅子上站起都可产生或加剧疼痛。像这种情况医生通常建议做人工关节置换。但并非所有的终末端关节炎都能够进行关节置换,对于痛风性关节炎或结核性关节炎等都是出在存在局部感染病灶,这类情况不适合做关节置换。

从专业的角度讲,当患者满足以下条件时,就应该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了:

什么情况下才应考虑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很多人在术前都不了解

(1)从X线片或CT片可看出关节面骨质的改变。无论是类风湿关节炎,还是骨关节炎,一旦出现了能狗仔影像片子上看到的骨质形态改变,说明这时的关节炎已经到了终末期。而这种改变往往是其他治疗不可逆转的,它必然会随着年龄的增加或疾病的进展而加重,症状也会随之加重,只有置换才能彻底消除关节骨质的破坏。

(2)有中度到重度的持续性疼痛。最初关节炎的疼痛能够缓解,休息时的疼痛就比关节负重时的疼痛要轻,使用了消炎镇痛药后也可以得到明显缓解,但如果是持续性疼痛,而且难以忍受,任何手段都无法缓解,这就证明关节炎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了,这时其他的治疗手段往往效果不佳,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3)患者经过至少半年的其他治疗。功能和疼痛无法改善,其他治疗至少应包括一下几个方面:已经用了消炎镇痛药及其他类型的药物、接受了理疗、使用了拐杖等以及有意识地减少负重行走,但仍然无法得到满意的改善,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这时就应该下定决心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

(4)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良好的依从性。在大型医院中,有些受过良好训练、技术娴熟的关节外科医生,能够很好地完成膝关节或髋关节的置换手术。不过,手术的完成并不代表治疗的完成,人工关节置换的术后效果如何,一方面取决于医生的手术,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练好了效果就好,练不好效果就差”这成为医生对接受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最常说的一句话,所以,患者在术后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医生不让做的事情千万不要贸然尝试,否则可能会引起人工关节的脱位、松动、下沉甚至折断,这时就有可能面临二次翻修手术的风险,加重患者的痛苦与负担。

(5)患者的年龄在60岁以上。一般认为,患者年龄在60~75岁间为人工关节置换术最佳年龄组。之所有这样说,是因为任何一种人工关节都有其使用寿命。人工关节到底能用多少年?接受了这一次关节置换手术是不是一劳永逸了?这也是每一位患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每一位医生和患者都希望人工关节能够伴随患者终生,但是,事实上人工关节作为一种器官替代物,作为一种人造材料,必然存在磨损与失败的问题,因此,人工关节寿命通常在20年左右,对于年轻的患者,如果过早的选择人工关节置换,那么可能面临着二次翻修手术,而通常翻修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时间长,且花费较高,患者往往难以承受精神压力与经济付出。

所以,如果长期受到关节炎的困扰,又满足上述的条件,这时就应该征求医生的意见,来确定是否需要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