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學》:餓死癌細胞!這種抗癌藥對多種癌症都有效

今日《科學》:餓死癌細胞!這種抗癌藥對多種癌症都有效

▎學術經緯/報道

有人說,癌細胞就像是貪婪的吸血鬼,在人體裡不斷爭奪營養,用來促進自己的生長。也有人設想,如果能堵住癌細胞的嘴,是不是就能餓死癌細胞,治療癌症?在今天的一篇《科學》論文上,我們看到了這一思路在動物模型裡的可喜結果。

今日《科学》:饿死癌细胞!这种抗癌药对多种癌症都有效

從生理上看,癌細胞需要一種叫做谷氨醯胺的氨基酸,它對於合成DNA、蛋白質、以及脂類來說,都有重要的作用。早在上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就開發了一種叫做DON的藥物,能有效抑制那些使用谷氨醯胺的酶,從而讓癌細胞無法“吃掉” 谷氨醯胺。這樣一來,癌細胞就會被餓死。

然而一系列臨床試驗表明,這種藥物的毒副作用極大。這也可以理解。癌細胞需要谷氨醯胺,正常細胞也需要呀。把DON就這麼直接用到身體裡,那還不得影響到正常細胞?

為此,這支研究團隊換了一個思路。他們使用的是DON的“前藥”。這是啥意思呢?就是說,只有經過額外的代謝,“前藥”才會變成DON。在普通的情況下,這種“前藥分子”會在血液裡循環,而不發揮效果。但在腫瘤微環境中,這種分子的結構會發生改變,變成抑制谷氨醯胺吸收的DON。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把藥物的效果僅僅控制在腫瘤附近。

“大部分活性藥物會處在我們希望它們到達的位置。”本研究的通訊作者Jonathan Powell教授說道。

今日《科学》:饿死癌细胞!这种抗癌药对多种癌症都有效

<strong>在多種腫瘤模型裡,這種藥物(紅色)能夠縮小腫瘤體積,並延長小鼠生存期(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設想歸設想,這種“前藥分子”,當真能在動物體內起到抗癌效果,而不帶來嚴重副作用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使用了多種不同的小鼠癌症模型,它們分別被注射了結直腸癌、淋巴瘤、以及黑色素瘤。研究結果表明,在這種藥物的治療下,腫瘤體積均有明顯縮小,小鼠的生存期也有所延長。相比之下,對照組的腫瘤體積最多可達治療組的5倍。

更令人欣喜的是,後續研究表明,治療組之所以取得那麼好的效果,一方面要歸功於抑制癌細胞對谷氨醯胺的吸收,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免疫T細胞不受這種藥物的影響。

今日《科学》:饿死癌细胞!这种抗癌药对多种癌症都有效

這倒不是說這種藥物分子對T細胞不起效。相反,它同樣能夠抑制T細胞對谷氨醯胺的吸收。但T細胞有著多條生化通路可以使用,一條被抑制了,可以使用另一條來合成DNA等關鍵分子,而癌細胞則沒有這種能力。研究人員們在《科學》今日的新聞報道中指出,這說明這種藥物能夠抑制腫瘤的增殖,並讓它無法逃脫免疫系統的攻擊。

另一些科學家們對這項研究也有著很好的評價。一些科學家指出,這是首個表明T細胞與癌細胞對於谷氨醯胺抑制有著不同反應的研究。另一些則認為這種藥物“奇蹟般地”不影響T細胞,有望成為一種新穎的癌症療法。

不過我們也需要注意到,許多小鼠中有著神奇療效的藥物,在人類患者裡並不一定起效。因此,我們還需要人類臨床試驗來評估這款分子的抗癌潛力。好消息是,明年科學家們就計劃啟動1期臨床試驗,評估該療法的安全性。我們期待聽到更多好消息。

[1] Robert D. Leone et al., (2019), Glutamine blockade induces divergent metabolic programs to overcome tumor immune evasion,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v2588

[2] Revamped cancer drug starves tumors in mice, Retrieved November 7, 2019, from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9/11/revamped-cancer-drug-starves-tumors-mice

今日《科学》:饿死癌细胞!这种抗癌药对多种癌症都有效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學術經緯”公眾號主頁回覆“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wuxi_media@wuxiapptec.com

今日《科学》:饿死癌细胞!这种抗癌药对多种癌症都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