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神機妙算,為何最終還是被朱元璋毒死了?

kuicheng


民間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句話言外之意是說劉伯溫比諸葛亮都厲害。

劉伯溫確如諸葛亮一般的神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能掐會算,呼風喚雨。相傳他曾得張良的《太公兵法》一書,為朱元璋稱帝立下了不世之功。

朱元璋稱帝后,劉伯溫為太祖著書《燒餅歌》推算大明國祚,為保老朱的江山穩固,不惜折壽命逆天行事斬龍脈。





他如諸葛亮一般鞠躬盡瘁,嘔心瀝血效忠老朱。然而,劉伯溫卻沒有諸葛亮那樣好的結局。

公元1375年,64歲的劉伯溫偶得風寒,他覺得沒什麼大礙,在家靜養幾天就好了。

當時老朱得知情況後,急忙派時任丞相胡惟庸提著中藥去探視。老劉自然感激萬分,當天就喝了中藥湯,誰知當夜病情加重,老劉自感事情不妙。第二天一早就讓兒子劉璉進宮懇請皇上讓他回老家養病。原來劉伯溫算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意思是死也要死在老家。

老朱總算點頭同意了,劉伯溫回到老家浙江青田當天就死了,史學家一致認為老朱在中藥湯裡下毒毒死了劉伯溫。

(問題來了)既然劉伯溫比諸葛亮還神機妙算,為何他算不出朱元璋下毒呢?




其實不是劉伯溫沒算出來,實在是防不勝防。

朱元璋深恐老劉奪了他的江山,劉伯溫早就看出皇上處處提防他,老劉洞察天機難道還看不出人心嗎?

老朱想的什麼老劉都知道——“如果老劉輔佐別人或者佔據龍興之地起兵造反,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矣!”

有鑑於此,老劉在55歲時急流勇退請求致仕(退休),老朱巴不得他早點離開宮中。

老劉回青田家後夾著尾巴做人,深怕引起老朱的懷疑,經常閉門謝客,不和地方官有任何來往。

即便如此老朱依然不放心,每隔半年六個月就以想念老劉為藉口讓他進京,意思是打探老劉在家幹了些什麼?

老劉進宮不久,老朱就又讓他回了老家,如此折騰了四五年,老朱的疑心病越來越重。尤其聽說老劉選了一塊地要建陵墓,其實年齡大了修墓很正常,老朱擔心老劉選的是風水寶地,到時候他的後代興旺就會造反稱帝,其實這是老朱犯了臆想症。



老朱越想越怕,決心除掉老劉。就在絞盡腦汁時,恰好聽說老劉病了,老朱靈機一動,他在中藥裡下毒,借胡惟庸之手毒死了劉伯溫。

講真劉伯溫算到了朱元璋,但他萬萬沒算到胡惟庸會幫著老朱下手。原來早在五年前,丞相李善長辭官歸隱後,朱元璋曾問計劉伯溫誰來接替丞相之位,當問胡惟庸可否能擔任丞相?劉伯溫搖頭道:“我聽說丞相好比駕車的馬,我擔心胡惟庸會將馬車弄翻。”言外之意就是胡惟庸不是當丞相的料,當時朱元璋只是笑而不答。

沒過多久胡惟庸做了丞相。親們想一想,老朱為了籠絡胡惟庸,他能不在胡面前講這件事嗎?胡能不恨劉伯溫嗎?劉伯溫可能轉身忘了這件事,但是胡惟庸卻記在了心中。現在老朱要毒死劉伯溫,胡惟庸是最好的人選,劉伯溫最終沒鬥過狡猾的朱元璋。




秉燭讀春秋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的正月,這是南京一年中天氣最冷的時候,大明王朝的開國功勳,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劉伯溫,因“偶感風寒”而臥病不起。朱元璋聽說消息之後,立刻派左丞相胡惟庸帶著宮廷太醫前去探望。太醫診斷了劉伯溫的病情之後開了藥方,劉府派人照方抓藥,劉伯溫服下太醫開的藥之後,病情並沒有好轉。十幾天之後,劉伯溫的病情開始惡化,他感覺腹內好像有石塊兒一樣的東西生成,非常痛苦。三個多月之後,劉伯溫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五歲。即使按照古代的標準,六十五歲去世也未免早了點兒。因此有人懷疑,是胡惟庸指使太醫毒害了劉伯溫。
後來,一個名叫塗節的御史中丞,在告發胡惟庸謀反的同時,揭發胡惟庸指使太醫毒死了劉伯溫。受指控的太醫經過審訊之後也供認不諱。這樣一來,胡惟庸毒死劉伯溫似乎就成了定案。但是,仔細分析起來我們發現,此案有很多的疑點:
疑點一:劉伯溫沒有察覺藥方有問題。
劉伯溫這個人,被民間傳說得像神仙一樣,簡直就是智慧的化身。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能預測吉凶,會看相算命;不但未卜先知,而且料事如神。
比如,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決戰的時候,有一天,朱元璋坐在胡床上全神貫注地指揮作戰,坐在一旁的劉伯溫突然大叫一聲“不好!趕快離開這條船!”說時遲,那時快,劉伯溫猛地站起身,一把拉著朱元璋跳上了另外一條船。還沒等朱元璋回過神兒來,只見一陣密集的炮火呼嘯而至,把朱元璋剛才乘坐的那條大船炸了個粉碎。這個時候,就聽見對面陳友諒的陣營裡一片歡呼:“朱元璋被炸死啦!”可是,等炮火的硝煙過去之後,只見朱元璋安然無恙地坐在船上,突然對陳友諒發起了進攻,陳友諒以及他的部下都驚呆了,天啊,朱元璋是什麼人啊,居然炸不死?朱元璋和他的將領們卻覺得,這個劉伯溫真是未卜先知啊!
這樣的人物,不可能對藥學知識一點兒不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元朝有一位著名的中醫叫張子和,他寫了一本醫書叫《儒門親事》,內容是兒女孝敬父母必須瞭解的一些醫學常識和藥學知識。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內容,是“十八反”,也就是在所有中藥中篩選出十八種藥物,將它們分成三組,每一組中的一味藥與其他五味藥構成“相反”關係,這一味與其他五味中的任何一味都不能放在一起用,否則會產生毒副作用,或者藥性相互抵消。這本書在當時流傳很廣,成了儒生們的必讀書。“十八反”還編成了口訣,以方便記憶。迄今為止,依然是中醫界必須遵守的中藥配伍的禁忌,屬於中醫入門的常識。
所以說像劉伯溫這樣博覽群書的人,對這本書應該有所瞭解,多少應該懂得一些藥學知識。況且,他對胡惟庸極其反感,甚至痛恨,怎麼會對胡惟庸帶來的太醫和開的方子毫無防備呢?如果太醫的藥方有問題,又如何能瞞得過劉伯溫的眼睛?即使瞞得過劉伯溫的眼睛,又如何瞞得過藥鋪裡郎中的眼睛呢?那可是一雙專業的眼睛啊!
疑點二:一副藥效果太長。
就算劉伯溫一時老眼昏花,藥鋪裡的郎中也粗心大意,沒看出來藥方上有問題,那麼什麼樣的藥能夠當時吃下去沒事,十幾天之後發作,三個月之後才致命呢?雖然民間有這樣的傳說,武俠小說裡有這樣的情節,但從藥理學和病理學的角度分析,似乎沒有科學的根據。除非太醫給劉伯溫開了一個療程的藥,他連續十幾天一直在吃,終於吃出了問題。可是,當發現吃太醫開的藥出了問題的時候,立刻停藥並且找太醫質問,或者找出藥方核對,這才符合常理啊,怎麼會就這樣默默地忍受直到死了拉倒呢?
疑點三:知情人太多。
在藥方上做手腳毒害人命是見不得人的事兒,即使再厚顏無恥的人,也不會輕易告訴別人。如果胡惟庸真的指使太醫幹這種事,這可是絕密,御史中丞塗節,這位專門監察百官的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至於太醫的指認,在天子的詔獄中,在嚴刑逼供的審訊下,什麼樣的供詞得不到呢?
綜合以上幾個疑點,這個案子很有可能是以懷疑為基礎的流言,以流言為依據造成的冤案。那麼,這個懷疑的始作俑者和流言的第一個傳播者,又是誰呢?我認為,很有可能就是劉伯溫自己。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劉伯溫是當事人。胡惟庸帶著太醫給劉伯溫看病,看完病之後病情不見好轉反而加重,這種事情誰最清楚?當然是劉伯溫自己。所以,第一個懷疑胡惟庸指使太醫下毒的,很可能就是劉伯溫。
其二,劉伯溫告御狀。劉伯溫生病一個多月之後,抱病進了一回宮,接受朱元璋的宴請。席間劉伯溫委婉地對朱元璋說,服了太醫開的藥,不但不見好轉,病情反而加重了!劉伯溫說這番話表達了對胡惟庸的嚴重不信任,他在對朱元璋暗示,太醫開的藥方有問題!可是,朱元璋聽了這番話之後,不動聲色。因此有人懷疑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乾的。因為,胡惟庸帶著太醫看望劉伯溫,是受朱元璋的派遣。
其三,給胡惟庸最後一擊。劉伯溫從南京返回老家之後,病情更加嚴重了。去世之前,他對兒子說了一番如何治理國家的建議。然後對兒子說,我這些話本來想說給皇上聽的,但是,如今胡惟庸在,說了也沒用;等到胡惟庸敗了之後,皇上必定會想起我。如果皇上問起我,就把我說的這些話轉告皇上。這些話說完不到一個月,劉伯溫就去世了。問題是,劉伯溫怎麼會預先知道胡惟庸將會敗呢?又怎麼會知道胡惟庸敗了之後,皇上會想起自己呢?聯繫劉伯溫在皇上面前告的御狀,劉伯溫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他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自己的死一定會使皇上相信是胡惟庸下的毒,那麼胡惟庸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劉伯溫心想:胡惟庸啊,胡惟庸,等我死之後,你決沒有好下場。由此可見,劉伯溫懷疑胡惟庸下毒,並將這種懷疑告訴朱元璋,就是想給胡惟庸最後一擊。
那麼,劉伯溫為什麼要懷疑胡惟庸給自己下毒呢?因為他太恨胡惟庸了。同朝為官,至於如此仇恨嗎?這就要從朱元璋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說起。在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其統治集團內部逐漸形成了兩大派別。一個叫淮西派,一個叫浙東派。
淮西是朱元璋的老家,淮西派由最初跟著他參加造反的骨幹形成,以李善長為首。胡惟庸是李善長的老鄉,因此屬於淮西派。朱元璋渡過長江,佔領應天之後,向浙東地區擴張。這個時期參加朱元璋隊伍的人,後來形成浙東派,以劉伯溫為首。戰爭期間,兩大集團還可以和平相處,共同對敵。大明王朝建立之後,外部的敵人一旦遠去,內部的矛盾就逐漸尖銳了。兩大集團由於政治權力的爭奪,彼此互不相讓,甚至你死我活。
這兩大派的矛盾,最初以李善長和劉伯溫的衝突表現出來。那還是洪武元年,朱元璋剛剛當了大明王朝的皇帝,北上汴梁去督戰。讓劉伯溫和李善長兩個留守南京。
最高領導人一走,兩個人的關係立刻緊張起來。劉伯溫對李善長說:宋、元兩個王朝之所以會滅亡,就是因為它們的制度和法律不夠嚴格。如今要汲取教訓,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對屬下要嚴格要求。讓言官們大膽彈劾那些有過失的官員,不要回避,不留情面。尤其是那些高官身邊的人,更要嚴格要求。如果有人膽敢違法,立刻啟奏太子,必須依法嚴懲,讓人們的行為有所顧忌。
劉伯溫這話顯然有所指。那麼,他在說誰呢?當然是在說李善長。果然,這話說完不久,李善長的親信,丞相府的秘書李彬,因貪腐的罪行被發現,畏罪潛逃了。實際上是被李善長藏起來了。李善長這個人特別重同鄉情誼,所以親自找到劉伯溫,希望能夠網開一面,不要制裁。劉伯溫當然不同意,立刻上報太子,要求對李彬處以死刑,太子馬上批准了劉伯溫的請求。
當時天氣大旱,劉伯溫別出心裁地要用李彬的頭祭天祈雨。他這樣做,實際上是想要增加自己的神秘感和權威性,以提高與淮西派爭鬥的資本。可是,這次劉伯溫失手了。雖然殺了李彬,老天依然滴雨不下。這下子李善長可就有話說了。
不久,朱元璋返回南京,李善長在皇帝面前告劉伯溫的狀,說劉伯溫用犯罪之人祭天,是對老天的大不敬,所以天氣會越來越旱。一見丞相告狀,一些對劉伯溫有怨恨的人,紛紛在朱元璋面前說劉伯溫的壞話。可是,朱元璋並沒有因此就偏袒李善長,相反,對李善長越來越不滿了。為什麼呢?因為,李善長的權力越來越大,讓朱元璋感到有些不安。
洪武三年,李善長因病回家休養,朱元璋就動了要撤換李善長的念頭,並且召見劉伯溫商量此事。按理說,這對劉伯溫是個機會,可是劉伯溫卻反對撤換李善長。他說:李善長資歷深,能夠調和眾將領之間的矛盾。朱元璋不理解地問:這個人多次在我面前陷害你,你怎麼替他說好話?我這樣做,是在幫你啊!
劉伯溫立刻明白,更換李善長是朱元璋的真實想法。於是馬上跪倒叩頭說:“是如易柱,須得大木。若束小木為之,且立覆。”意思是說,換丞相就好比大廈更換柱子,一定要大木才行。如果整一捆小木來頂替,大廈會倒的。劉伯溫這話是在提醒朱元璋,要換丞相可以,但必須選擇最合適的人。他顯然在暗示著什麼。暗示什麼呢?這還用說,瞧瞧這滿朝文武,除了李善長,誰還能夠堪稱“大木”呢?
朱元璋一時不明白劉伯溫這話是什麼意思,心裡暗想:他這“大木”是指誰?於是,便用試探的口吻問劉伯溫:“我讓楊憲當丞相,你看行嗎?”楊憲雖然是山西人,但他長期在江南一帶生活,又是在朱元璋佔領應天的時候加入到朱元璋陣營中來的,他與劉伯溫的個人關係很好,即使不屬於浙東派,也是浙東派的同盟。朱元璋第一個提楊憲,用意十分明顯,就是以此來試探劉伯溫的態度,看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上說話。
劉伯溫一聽楊憲的名字非常失望,心想:原來朱元璋心目的“大木”是楊憲!楊憲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大木”呢?因此,劉伯溫說:楊憲這個人,雖然有宰相的才能,卻缺乏宰相的肚量。
朱元璋心想:這劉伯溫怎麼不支持自己人呢?於是又試探性地問道:“那汪廣洋呢?”汪廣洋不屬於任何一派,與劉伯溫之間也沒有私交。這樣的中間派人物,是比較合適的丞相人選。可是,劉伯溫卻說:他的偏見、淺陋,比楊憲還嚴重。
朱元璋有些不明白了,心想:自己人你不看好,中間派你也不看好,難道你會支持對立派?於是又問:那胡惟庸呢?一聽到胡惟庸的名字,劉伯溫心裡非常鬱悶。原來朱元璋心目中的丞相人選都是這等小人物!心情一鬱悶,這話就難聽了。劉伯溫說:如果用駕車做比喻的話,恐怕他會毀了這車。
朱元璋心想,我提出的人選都被你否定了,莫非你劉伯溫自己想當丞相不成?於是,朱元璋直接把話挑明瞭:“吾之相,誠無逾先生!”(《明史·劉基傳》)這句話表面的意思是,我提名的丞相,都不如先生;可言外之意卻是,我提的人選都被你否認了,看來你自己想當丞相啊!這句話太難回答了,肯定也不是,否定也不行,又不能不表態。
劉伯溫面對這個問題,說了一句最不該說的話。他說:“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意思是,我這個人對壞人、壞事特別仇恨,又特別怕麻煩,做不好繁瑣的事務性的工作。讓我當丞相,恐怕會辜負了皇上您的恩情。
為什麼說劉伯溫說了一句最不該說的話呢?因為,他居然沒聽出來朱元璋“吾之相,誠無逾先生”這句話中的弦外之音和諷刺意味。況且,朱元璋只是說我提名的丞相人選,都不如你劉伯溫,並沒有表示讓你劉伯溫當丞相啊,你幹嘛這麼著急地拒絕呢?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嗎?什麼叫“為之且孤上恩”,我什麼時候說要讓你劉伯溫“為之”了呢?劉伯溫這番故作謙虛的推辭,卻不小心暴露了他想當丞相的急切心情。
劉伯溫希望朱元璋否定自己的這番話,更希望朱元璋堅持讓自己擔任丞相。可是,劉伯溫失望了,朱元璋沒有表態,也許朱元璋根本沒有讓劉伯溫當丞相的意思。
劉伯溫只好給自己打圓場說:“天下何患無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諸人誠未見其可也。”意思是,天下這麼大怎麼可能沒有優秀的人才呢?只要明主認真尋找,一定會找到滿意的人選。至於目前這幾個人都不合適當丞相。
這一番話讓朱元璋對劉伯溫失望了,為什麼呢?因為,劉伯溫對所有丞相人選一概否定的態度,表示他的確不適合出任丞相一職。而他要當丞相的急切心情,也讓朱元璋很難相信劉伯溫的公允。因此,一向對劉伯溫言聽計從的朱元璋,這次卻根本不聽劉伯溫的建議。他撤換了李善長之後,先用楊憲,再用汪廣洋,最後讓胡惟庸當了左丞相。朱元璋似乎在和劉伯溫慪氣,你挺誰我撤換誰,你詆譭誰,我偏用誰,你想當丞相,我就是不讓你當!
其實,通過這番對話,劉伯溫對朱元璋也失望了,或者對自己的仕途不再抱什麼希望。於是,劉伯溫向朱元璋提出退休的請求,朱元璋很痛快地就答應了。就這樣,劉伯溫退出官場,回到老家,過起了隱居山林的生活。每天只是喝酒下棋,從不談論自己過去的功勞。即使當地官員慕名求見,也一概謝絕,似乎希望人們將他徹底淡忘。
劉伯溫雖然退出官場,可是胡惟庸依然不放過劉伯溫,想盡一切方法,找劉伯溫的碴兒。這個碴兒還真讓胡惟庸找到了。什麼碴兒呢?
那還是劉伯溫在朝裡為官的時候,曾經向朱元璋建議在自己的家鄉淡洋設立巡檢司,以加強地方治安。因為,這兒是鹽盜聚集的地方,必須加強控制。劉伯溫的建議得到朱元璋的贊同。可是,劉伯溫退休之後,這一帶卻發生了軍人譁變的事件,當地官員怕擔責任而封鎖消息。劉伯溫讓他的長子劉璉去南京直接向皇帝朱元璋報告了此事。
這一下胡惟庸不高興了。為什麼呢?因為,他雖然這會兒還不是左丞相,卻剛剛以左丞相的名義開始主持中書省的工作。劉璉直接上報皇上,就繞過了中書省。胡惟庸因此就指使他的親信給皇帝上書,造謠誣陷劉伯溫。罪名是,當年劉伯溫之所以請求在淡洋建立巡檢司,有自己的圖謀。當地百姓不答應,他就打著建立巡檢司的名義趕走了當地民眾。那麼,劉伯溫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他看好這塊地,不是要建立什麼巡檢司,而是要在這裡給自己建墓地。為什麼選擇這塊地呢?因為“淡洋地有王氣”。這個誣陷太狠了!這比捕風捉影、造謠誣衊更惡毒。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此話根本無法驗證,信則有,不信則無。一向非常迷信的朱元璋一聽這話就相信了,或者叫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想要懲處劉伯溫,可是他已經退休,無官可免,無奈之下,只好下令取消了劉伯溫的退休金。
劉伯溫知道,胡惟庸編造的這個罪名,他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為了消除朱元璋的猜忌,劉伯溫趕緊進京請罪。見到朱元璋,什麼也不解釋,只是檢討自己。然後,住在南京不敢再回老家。意思很明白,我住在皇帝您的眼皮子底下,完全在您的監控之中,這下您放心了吧?
劉伯溫趕到京城謝罪卻不作任何辯解,這種態度受到朱元璋的讚賞。他在給劉伯溫的詔書中誇獎道:“君子絕交,惡言不出;忠臣去國,不潔其名。”(朱元璋:《御賜歸老青田詔》)意思是,君子之間分手時,不會彼此說對方的壞話;忠臣受冤被免職的時候,不會為維護自己的名聲而抹黑國家。朱元璋這話表明,他意識到自己錯怪了劉伯溫。
也正是在趕赴京城謝罪的這些日子裡,劉伯溫生病了。看到劉伯溫病情越來越嚴重,朱元璋不免心生憐憫。因此,下了一道《御賜歸老青田詔》,讓劉伯溫快回老家去與兒孫共享天倫之樂吧,別在南京泡著啦,這樣一來,我為君的義務和你為臣的責任,豈不都盡到了嗎?言下之意,朱元璋對劉伯溫是放心的。
拿到這份詔書之後,劉伯溫才放心地回了老家。劉伯溫回到老家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對於劉伯溫的死因,很多人認為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讓太醫下的毒。但是,如果你認真讀了朱元璋的這篇詔書,就發現不存在這種可能。即使真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讓太醫給劉伯溫下了毒,也沒有必要在下毒一個月之後,再下這道詔書啊。
那麼,劉伯溫的死因到底是什麼呢?個人認為,既不是胡惟庸毒殺,更不是朱元璋的指使。很有可能,劉伯溫是自己病死的。那麼,劉伯溫究竟得的是什麼病呢?根據《明史·劉基傳》描述的症狀,後世學者覺得很像肝癌。那麼,劉伯溫怎麼會得肝癌呢?這就與劉伯溫的性格和精神狀態有關了。雖然迄今為止,癌症的發病原因並沒有完全搞清楚,但是現代醫學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就是人的性格和精神狀態,是癌變的重要誘因。
那麼,劉伯溫是什麼樣的性格呢?據《明史·劉基傳》記載,劉伯溫的性格大致有兩大特徵:
第一,性情剛烈。
《明史·劉基傳》說劉伯溫“慷慨有大節,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其實就是心氣特別高,情緒容易激動,說起話來總是慷慨激昂。劉伯溫剛烈的性情最典型的表現,是他的四次辭職。那還是在他投奔朱元璋之前,為元朝政府效命的時候。
劉伯溫性格的第二大特點是,脾氣暴躁。
劉伯溫這個人,特別容易發脾氣。比如,陳友諒攻陷了太平城(今安徽黃山),並且準備進一步向東擴展,勢力一時非常強盛。朱元璋手下的這幫子人一個個都嚇壞了,有人主張投降,有人主張撤退。唯獨劉伯溫在一旁怒目圓睜,一句話不說。顯然,他對朱元璋手下這幫子人都很失望,也很鄙視。
正是劉伯溫的這種性格,加上他所處的環境和人生境遇形成了他精神狀態的兩大特徵:心情壓抑和內心不平。
尤其 胡惟庸的得勢,讓劉伯溫“憂憤疾作”(《明史·劉基傳》)。也就是由於情緒非常憂傷憤恨而生病了。顯然,劉伯溫的病不是所謂“偶感風寒”,而是聽說胡惟庸正式擔任左丞相之後,終因心情過度壓抑和鬱悶而病倒了。
洪武八年正月,劉伯溫開始出現“偶感風寒”的症狀,這其實是肝癌發病的最初狀態,發熱、噁心,食慾不振,很像一般的感冒。朱元璋派胡惟庸帶宮廷太醫前去探望,診斷之後開了藥方。吃了太醫開的藥,十幾天之後,劉伯溫對兒子說,覺得腹內有石塊兒一樣的東西生成,非常痛苦。這很像肝硬化的症狀。劉伯溫從開始發病到最後去世,大約三個月的時間,基本符合晚期肝癌在沒有任何現代手段治療的情況下,從發病到去世的時間長度。所以,我傾向於認為:劉伯溫很有可能是因病去世的,而這個病又很有可能就是肝癌,當然,這也僅僅是一種推測,因為歷史沒有留下任何直接的證據。
那麼,劉伯溫並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可是他為什麼一口咬定是胡惟庸下的毒呢?這就與患者心態有關了。在根本無法醫治肝癌的時代,所有的治療不但根本無效,反而會使病情逐漸惡化的過程與無效的治療過程,基本同步,這就會給患者以一種越治越壞的感覺。其實,劉伯溫的確沒有民間傳說的那樣神,他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甚至有點像現代社會的一些“醫鬧”,不管自己或親人生的是什麼病,只要病治不好就全怪醫生。這就是所謂的“患者心態”。而且殘酷的官場爭鬥,很容易使人陷入“陰謀論”的陰暗心理。
雖然,劉伯溫有可能死於肝癌,但是,在劉伯溫的死因上,胡惟庸是有責任的,他對劉伯溫的陷害至少起到了誘因的作用。可以設想一下,一個政敵整天在一旁算計你,想方設法收拾你,而皇上又對這個人非常信任,你能過得安生嗎?他官運亨通,春風得意,你卻忍氣吞聲,忍辱負重,這能不讓人憋屈嗎?時間久了能不憋出病來嗎?晚年遇到胡惟庸,也算劉伯溫一生最大的不幸!

破乞


劉基,字伯溫,他是明朝的開國功臣,是集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於一身的當世英才,朱元璋非常崇拜漢高祖劉邦,所以他常常說劉伯溫是他的張良,而劉伯溫也常常自詡在世諸葛,民間也廣為流傳“諸葛亮三分天下,劉伯溫一統江山”之說。他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是朱元璋的第一謀士,在朱元璋一統天下的征伐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還在鄱陽湖大戰中救過朱元璋一命,若沒有劉伯溫,也許朱元璋早就被一炮轟死了。

劉伯溫被害始末

劉伯溫早就發現朱元璋是一個可以同甘苦,但是不能共富貴的人,便早早地告老還鄉,回老家韜光養晦去了,每日過著平淡的田園生活。可是剛回家沒兩年,便因胡惟庸陷害而返回京城請罪去了。

原來劉伯溫曾經得罪過胡惟庸,《明史紀事本末》中曾經記載,朱元璋曾就丞相一職的人選諮詢過劉伯溫,當提到胡惟庸時,劉伯溫說道“小犢耳,將僨轅而破犁。”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胡惟庸就是個小牛犢子,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如果讓他居此位,恐怕會壞大事。

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這話最終傳到了胡惟庸耳朵裡。胡惟庸此人也是非常有才華,但是他心胸狹隘,嫉妒心強,他當上宰相之後,位高權重,大權獨攬,滿朝上下皆不放在眼裡,但是他屢屢想到劉伯溫,就氣不打一處來,而劉伯溫只要活著一天,就會對他有威脅,他便抓緊機會陷害劉伯溫。

我們都知道劉伯溫不光有運籌帷幄之才,更是精通風水堪輿之術,胡惟庸便利用這一點在朱元璋身邊讒言,他說談洋地區有王氣,方國珍就是在那裡起兵造反的,劉伯溫看中了這塊地要為自己建造墳墓,將來的子孫後代就能夠稱王稱帝了。可是當地老百姓不願意劉伯溫這麼做,於是劉伯溫就建議在那裡成立巡檢司,名為防止暴動,實則是為了一己私利。

朱元璋生性多疑,最怕的就是別人奪了他的天下,胡惟庸此言一出,朱元璋心裡就對劉伯溫有了猜忌,隨後便剝奪了劉伯溫的俸祿,以示懲罰,而劉伯溫見狀知道自己被胡惟庸陷害了,為了保全家人,劉伯溫便進入京城請罪,從此未敢離開京城一步。

劉伯溫到了京城之後,朱元璋也不提治罪的事情,就一直冷落著他,碰巧的是,劉伯溫突然生病了,這就給胡惟庸製造了機會,胡惟庸奉旨帶著太醫來探望劉伯溫,劉伯溫吃了太醫開的藥之後,肚子裡便長出了一個大瘤子,等到病入膏肓的時候,朱元璋便派人將劉伯溫送回了老家,不到一個月,劉伯溫便去世了,終年65歲。

結語:

雖然劉伯溫之死前前後後都是胡惟庸在暗中搗鬼,可是朱元璋也脫不了干係,胡惟庸恨劉伯溫固然不錯,但是如果沒有朱元璋的授意,胡惟庸也並非能夠順利下手,所以說劉伯溫之死朱元璋才是幕後老闆,是借胡惟庸之手鏟除功臣而已。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歷來開國功臣的結局,歷史上這種事情多的數不勝數,這反映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劉伯溫死後沒有多長時間,便爆發了“胡惟庸案”,其中胡惟庸的一項罪名就是毒死劉伯溫。

劉伯溫縱然有奇才,也沒有成為張良第二,他再三躲避還是逃不脫被害的結局,這是他的宿命,也是那個時代大部分功臣的宿命,原來朱元璋才是最大的贏家。



鴻涵先生


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是一位奇人,他早年曾考中進士,擔任過元朝官員。可惜卻仕途不順,飽受排擠。

直到遇到貴人朱元璋之後,劉伯溫才算有了個展現才華的舞臺。他參與謀劃了平定張士誠、陳友諒以及北伐中原的軍事大計,以神機妙算聞名於世。

而關於他神機妙算的故事,流傳最廣的,莫過於《燒餅歌》和《金陵塔碑文》了。前者預測了大明王朝未來的走向,而後者甚至預測了二十世紀之後發生的事情。那麼,這些故事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呢?

(劉伯溫劇照)

先來說說《燒餅歌》。燒餅歌的故事是說,明朝建立以後,有一天朱元璋正在皇宮中吃燒餅。剛咬了一口,然後就聽到太監說劉伯溫在殿外覲見。此時朱元璋突然想考一考劉伯溫,就用碗蓋住了燒餅,然後宣劉伯溫進殿。

朱元璋說,民間都說你神機妙算,那你可知道我這碗中是什麼嗎?劉伯溫掐指一算,突然冒出了一句:“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乃餅也。”朱元璋覺得劉伯溫實在厲害,於是就問他天下後世如何。劉伯溫開始以洩露天機會受罰為由,推脫不說。後來實在推脫不過了,就寫下了《燒餅歌》。

說起來,這《燒餅歌》實在是玄之又玄,不僅預言了燕王朱棣將會發難,還預言出朱棣登基後的年號是“永樂”,甚至還有對未來向北方遷都的預言。

(朱元璋劇照)

這劉伯溫的預言真的那麼準確嗎?

還有一個更神奇的故事。

據說1918年,國軍進入南京的時候,有一些士兵發現金陵塔總會有異響出現,非常奇怪。於是,他們將這個消息層層上報,最終傳到了蔣中正的耳朵裡。蔣中正勘測後,也找不到原因。於是下令士兵們把這座塔給拆了。結果在塔基的位置,發現了一塊碑,碑上寫滿了碑文。

這碑文上的第一句話是:金陵塔,金陵塔,劉基建,介石拆,拆了金陵塔,軍民自己殺。

好傢伙,光是這麼一句話,就足夠讓人毛骨悚然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塔是由劉伯溫修建的,後來會被蔣中正拆掉,而當金陵塔被拆了之後,國內就會發生內戰(軍閥混戰)。

除了開頭的一句話,這碑文之中其他話就更玄了。比如有一句是:日出東、日沒西,家家戶戶受慘悽。德逍遙、意逍遙,百載繁華一夢消。

如果從現在的角度去看,這句話似乎是預言了日本會在後來的二戰中被西方打敗,而德國、意大利將會挑起二戰,並讓歐洲大陸的繁華經受戰爭之苦。

(朱棣劇照)

難道劉伯溫真的是神仙不成?

實際上,這些故事當中有不少疑點,根本就經不起推敲。

就拿《燒餅歌》來說,這個故事記錄在《永樂大典》(朱棣時期成書)一書中。而朱元璋與劉伯溫的對話,本應該只是君臣之間一次有趣的談話。很有可能是劉伯溫仔細觀察了餐盤中的燒餅數量不對之後,脫口而出的答案。

而之所以非要加一段燒餅歌,無非是表現出,劉伯溫是上天派下來的神仙,他朱棣奪取朱允炆的江山,並不是造反,而是“天命所歸”。這種橋段,類似於正史上記載的劉邦、趙匡胤出生時便有什麼赤龍、黃龍伴在身邊一樣,只是一種宣示皇權的手段罷了。

而至於《金陵塔碑文》,則更加是無稽之談。在1918年時,國軍根本就還沒有進入南京,而且蔣中正也根本沒有在南京活動。這篇《金陵塔碑文》,很有可能是後人假託了劉伯溫之名搞出來的。

值得一提的是,似乎任何有關預言的事,總少不了劉伯溫的份。年輕時經常聽老一輩人講劉伯溫的預言:蛛網滿天架,烏龜滿地跑。如今看來,似乎又“應驗”了。

(參考資料:《明史·劉基傳》《永樂大典》)


張生全精彩歷史


向敬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封建專制時代君為臣綱的鐵血定律。

無論行軍作戰,還是民間傳說,劉伯溫都是神機妙算的形象。但,即便是胡惟庸借朱元璋的名義,為臥病在床的劉伯溫賜藥,伯溫自知是毒,也必須感激涕零地喝下。

這也是所謂的皇恩浩蕩。

至於是不是朱元璋有意毒殺,還是胡惟庸借刀殺人,各有說法。

朱元璋不滿意劉伯溫的清高。朱元璋曾在迫使李善長辭相後,和劉伯溫談話,論及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何人堪任丞相,皆被劉伯溫否定。朱元璋請劉伯溫出任,又遭他婉言謝絕。

在此次談話中,劉伯溫評價胡惟庸如果拜相,必然會翻車。本來對其不買賬的胡惟庸,加深了對劉伯溫的仇恨。

伴君如伴虎,劉伯溫辭官不成,請假回老家,準備擇址建生壙。結果被胡惟庸大做文章,稱劉伯溫看中的是龍穴,要奪取朱明王朝的江山,還藉助兵力強取豪奪,嚇得劉伯溫趕緊回京銷假上班。朱元璋雖然沒有對劉伯溫下獄論罪,但褫奪了他的誠意伯俸祿,以示對他的懲戒。

朱元璋對劉伯溫不滿,被胡惟庸利用了。如果沒有朱元璋的不滿,胡惟庸也不敢借刀殺人。

劉伯溫也明白朱元璋對自己設了大防,故而對胡惟庸的矯詔行事,有懷疑,但不敢不執行。


以禮觀書



劉伯溫神機妙算?就算是算無遺策。算到了,如何?算不到,又如何呢?還不都是一個死字;要是壓根就不會算,或許還就真的死不了。因為不再是國之棟樑、中流砥柱,身價不夠格,自然沒資格去死。儘管史書諄諄教導我們說,劉伯溫只是死於宰相胡惟庸之手(胡死幾年後,太祖之親語),胡惟庸是奉太祖之命,遣醫官去探望了劉伯溫一小下下,是他自己風燭殘年、命不硬朗,一不小心就給探望死了。即便殺了胡惟庸的幾年後,太祖親口說是胡相害了劉伯溫,你敢相信麼?看來後世的名將儒相,被Boss派人來探望一定要小心了,至少要預先脫下病號服,穿上防彈衣+百般忌口+隔離艙才能保住金身。否則就不能怨制度、怨boss、怨上級,而只能怨自己流年不利。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陰謀論”與“帝王心術”是互為向背的,兩者既互為依存,又呈背靠背之狀。“陰謀論”是對“帝王心術”運用後的一種民間的邏輯歸因。雖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百分之八十還是有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封建社會里,帝王通常都會用心術來指導王朝的工作方向。不會用心術的帝王有沒有?有,要麼是衝帝年幼,要麼是阿斗年長。不過這隻佔了百分之十,其它雜七雜八、不明所以的原因也算佔了百分之十。因此,“陰謀論”的準確率為百分八十,還是合理的。當然這些是小編在蝦扯蛋和路邊社式的亂統計。




回頭說劉伯溫(劉基),此君一生共活了65年,不短,沒波折的話,活到古稀之外是妥妥的。50歲之前,他把一切奉獻給了元朝,但活得不痛快。為什麼?因為劉基是個大才子,神童級的天才,屬過目不忘、一目十行之人,14歲便對隱晦奧澀的春秋尚書等冶國立家類的經典,學得是見文知義、發微闡幽,誦之則滔滔不絕。你還別嫉妒,人家還偏就不是古之仲永,長大了,在大明朝官拜資善大夫、開國翊運守正文臣、封誠意伯、追贈太師、諡文成公。浙江溫州的文成縣,就因是他的出生地,從青田劃出後,即以其諡號為縣名的。就問你服不服吧!

這麼個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良才,還加持了程朱理學、兵法算術、天文地理、詩文詞曲等多項技能,中了元進士後。26歲才被任命為正八品的江西高安縣丞,連個七品芝麻官的小縣令也不是,你說他能痛快麼。所以,蒙古統治者被滅是有原因的,因為瞎了眼。當然,劉基不會當官也是出了名的,在封建社會里,天天以才為刃,專與元朝地主階級作對,懲惡揚善,豪紳劣士那有你劉基這般的才氣呀,玩腦子、玩文理還不是老輸。這不,一氣之下合謀設計陷害了他,幸得縣令也是個正直的官員,一番運作之下,死罪雖可免、官還是別當了。


辭官不久,朝廷又call他去做官,怕人才浪費。這次讓他出任江浙儒副提舉兼行省考試官,官是大多了,專業也對路了。教育廳付廳長兼省考試院院長,這老兄又舊病復發,幹起了檢舉監察御史之事。人家可以監督檢舉你好不好,你管好教育科舉、為國選才這攤子事不就行了。這倒好,反客為主,老鼠管起貓來了。一下子突破了“官官相護”的潛規則,與人方便,與己方便這道理不懂?你都是大元的中級官員了,怎麼還幹起了官官相殺的蠢事呢?以為自己還是個庶民麼,這回連朝廷也不幫他了。摸不清路數的人,有才了不起呀,你讓百官還活不活?開個後門都不行,又不叫你去死,於是勒令其辭職。二次被辭,元廷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這麼聰明一人,怎麼就適應不了穩定的、只需要初中學歷的體制內工作呢?看來轉正無望,中止轉正!

第三次,是劉基自己炒了元廷的魷魚。朝廷又遠程呼叫了劉基,這個時候,元朝已經很爛了,急需良才匡世。於是,又勒令對做官心灰意冷、天天在鄉野觥籌交錯、吟詩作賦的劉基出來做官。對,就是用公文勒令劉基出來,就怕劉基吃一塹長一智賴著不出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何況還是讓你出來做官。唉,出山唄。這次是出任江浙元帥府都事,元帥府屬正二品,都事算是幫元帥協辦軍務的官員。說白了,就是平叛剿匪招安的官員。不錯了,不比上次官小。這時,各地義軍正風起雲湧,江浙一帶義軍,以方國珍為最強。元左丞帖裡帖木爾欲招安匪首方國珍,劉基不肯,認為方國珍為義軍群中之首惡,誅之方可方便朝廷平定東南、法驚四方,同時也有利於爛元恢復元氣、打開局面。劉基真是爛元的忠臣良相之才啊。



顯然,黑木耳的水平遠不如基佬,可人家官大呀,再加上方在暗中一頓的重賄,可不就專黑基佬了麼。黑木耳一頓操作猛如虎,方與劉就象拳擊賽中的雙方,裁判帖木爾吹起了黑哨,舉起方沾滿鹽粒的粗手臂,宣佈方國珍勝出。劉基以平叛都事的國家隊隊長的身份,竟輸給販私鹽、業餘隊選手的方國珍。反元又反明、降又復叛,叛又復降三姓家奴的方國珍晉升為元朝國家隊隊員。我滾,行了吧。劉基一怒之下,再次辭官歸野。跟你說了,當初就不想出來做官,偏發文勒令我出來做官,出來了又不好好珍惜我,此生再也不當爛元的官了。

元朝真爛,一頓逆淘汰。宇宙全才的官員竟眼睜睜地不敵三姓家奴的土匪。這是大元王朝無恥選撥官員制度的勝利,人才卑微的象星星般的消失在大元的雨夜之中,國運象無掣的汽車一頭衝出了長長的懸崖,摔了個稀巴爛。從劉基前50年事元的過程來看,可以看出3個問題,第一,元朝爛是爛,但明白人還是有的,要不怎麼會三番五次,甚至勒令強迫劉基出來做官呢?一般人禮送得少點,都不給官職呢?第二,劉基是個全才,民事、軍事全通的滅火隊長型的通才,第三,國家需要人才,但制度會排斥正直。所以,最終只有品格卑劣的人才,才能勝任這種爛制度的挑選,事實上眾所周知的是,唯有正直才能體現出對一個王朝的忠誠,並能維護這個王朝的長冶久安。上述在制度中勝出的末品的人才對政府的冶國安民,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如果都是這類人入朝為官,那麼歷史週期律一定會在這個王朝的末尾發生作用,這不,朱元璋的義軍來了。爛元拱手將培養好的良相忠臣劉基,送給了大漢民族的朱重八的義軍。


再說劉基剩下的15年,除了前幾年搭上了朱重八的破船(元末眾雄爭霸,朱重八當時並不是最胖的),得以施展一生所長,痛快了點。大明建立之後,劉基又只剩下壓抑和卑微的苟活著。原因是,作為朱重八,他是義軍中為數不多的出色首領,出色在於善於歸攏人心,善於量才而用,比之張士城、陳友諒之輩是厲害了許多。因此,才有了精通經史、象緯之學的劉基恣意施展平生所學的平臺,不論是在滅張、陳誰為先的戰略方向的選擇上,還是在明前的立法制度的建立上(戊申大統歷),劉基總是自由的飛翔在朱重八給予的湛藍的天空之中,快樂的象只得意的小鳥。

作為明太祖,在確認了不再為前元的復辟而擔心之時,在他心中,創業的衝動和開拓,已逐漸讓位於守成的冷靜和韜略了。不得不說,明太祖是歷史上最優秀的漢人皇帝,其變朝冶國的能力,決不遜於唐宗宋祖和大漢天子劉徹、以及漢高祖劉邦的才華。他對創業和守成內生邏輯的切換,是那麼的隱晦和迅速,又是那麼的舒緩和幹練。他象一個高明的音樂指揮家,伸出指揮棒,做了個短促隱秘的休止手勢之後,迅即不留痕跡地進入了低調有力的第二樂章,而他的那些高級將領和首席幕僚們,猶沉浸在金戈鐵馬恢宏的第一樂章的吟唱之中。連神機妙算的劉基也沒發覺,味道開始不對了。



在繼續讚賞劉基為“國之張良、吾之子房”的同時,針對著淮西權貴和浙東集團所屬的驕兵悍將的圍獵開始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太子朱標的能力欠缺,而提前發動的廢除一千多年的中書省制(宰相制),建立了皇帝親率六部制;取消了地方行省制、建立了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按察使司這三個互相牽制又各自獨立的地方三司;建立令官員聞風喪膽的錦衣衛偵緝制度,所有從中央到地方的改制,均為為拆解運行已久的中央、地方文官系統權力過大的隱患,權力收歸為皇帝一人所有,這幾乎是除了大清雍正朝在設立“軍機處”之外的,中國歷史上最純粹的中央集權制系統,不,它是中央集權制的最高形態——皇帝集權制。

這種天才的政制架構,是朱元璋對封建中國政冶文化的巨大貢獻。它的出現,讓這個泱泱大國無論在巨大的人力上、或者是在海量資源方面的調度上,顯示出無與倫比的靈活性和便捷性,本應笨重無比的大國身軀,由於專制集權的原因,比那些小國寡民的化外之邦還要身輕如燕、踏雪無㡾。當然,這些都是太祖心中的理論或理想。具體實施方式,則是以胡惟庸案、藍玉案、郭桓案、空印案等案件為手段而展開的。反貪懲貪是掩護大明政制改革的最好方式,因為這能喚起萬民心底中的愛國情感,使萬民義無反顧地站在了太祖的一邊。作為前朝失地農民的太祖,受其本能驅使,也會將官吏們置於他的對立面。


為此,他故意制訂出相當低的俸祿給那些官吏們,以便讓他們更加純粹的投入為人民服務之中,用嚴刑峻法去撕扯官員們生而有之的自私利已之心。輔之以隨意偵緝公私空間的錦衣衛制度,讓官吏們徹底迷失在滾滾落下的貪官人頭,所織成的恐怖之中,而不敢生有半點撍越貪墨之心。李善長、胡惟庸、楊憲、汪廣洋、藍玉、郭桓、李彧、王道亨等為代表的中高級官吏接連的伏誅,就是明證。《明史·刑法志》顯示,太祖治貪,總誅殺人數在七八萬人之巨,連當朝明史也不禁感嘆太祖誅殺官員太過。太過麼?自私利己本是人類共同的天性,從皇帝集權制的角度來說,為了保證皇權至上這個最大的自私,不得不將所有皇權代理人的自私浸泡在持續的血泊和恐懼之中。所以,誅殺太過看似在濫殺,刀下卻從沒無辜的冤魂,因為這是蓄意的和有步驟的政制改革,目的是保衛大明江山的千秋萬代,而不僅僅是在浮於表面的懲貪行為。

再回來說劉基,畢竟被譽為“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為大明制定了軍衛法,影響了中國軍事領域數百年的劉伯溫,終於醒過味來了。即便是劉基的“施德政、得民心”的民本思想,與太祖的政冶思想真正的嚴絲合縫、不謀而合。太祖這種對政制改革的心思,也夠讓參透了太祖的劉基膽戰心驚、惶惶不可終日。因為從根本上來說,劉基所屬的浙東集團也是太祖的圍獵對象之一。在朱元璋欲任劉基為宰相之時,醒過味來、聰慧如斯的劉基深知以自己的剛直的性格,絕對會第一個死翹翹。於是拼了老命地推辭太祖對他的任命,甚至以數次的請辭、寧願全部放棄既得利益來渲染自己的低調和向皇權示弱,只求避禍賜歸、終老田舍。




太祖策略性地同意了劉基的辭官,回到了青田,劉基就馬上隱形韜跡,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連久仰劉基大名的青田縣令去拜見他,也被他一驚而起、慌稱草民急走遁去,他從心底裡央求朱元璋忘了他、放過他,並讓太祖知道,他是真的去做無意爭權奪勢的一介草民了。可是聰明的太祖怎麼可能會忘了他呢,即使是忘了他的人,也不會忘了他的曠世之智對大明皇權潛在的威脅。就這樣,辭官歸鄉,招回重任,再辭就再招。神機妙算、算無遺策的劉基,在最後一次被招回京城之後,再也不敢刷智商跑路了,再刷也刷不過雄才大略的明太祖的軟硬通吃。

劉基漸漸憂憤鬱積、手足無措,進而壓力巨大地病倒在寓所,被久尋機會的朱元璋利用胡惟庸和劉基之間的矛盾,以探病為由,一把賜死在京寓之中(當然明史不會記載,後來也都推給了胡惟庸)。但徵兆還是有的。比如,胡惟庸固然嫉恨於劉伯溫,但此刻的劉基早已是一介草民之身,而胡早在劉基被招回京的一年之前,就登堂拜相,成為大明政府中的最高長官了。完全犯不上涉險去害一個當時的開國元勳、當今的一介草民,何況劉基即使被太祖再強行任命為官,其官職也不會對宰相有什麼切實的威脅。

只有得到了太祖某些模稜兩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暗示或虛幻的保證之後,胡惟庸才會自以為得計地去暗害劉基。於是也就有了後來太祖殺了胡惟庸之後,親言左右,胡相害於劉的一說。五年後,為太子朱標登基鋪路的大清算開始了,一次性殺戮了七八萬官員及家屬,太祖為弱主登基也真是算無遺策了。可是,他算到了同樣雄霸天下的朱棣,會在幾年後,取代他的欽傳皇位的孫子、建文帝而登御大寶麼?可能也象劉基一樣,算漏了吧!算來算去,還是被歷史狠狠地耍了一把。雖然,這個天下仍掛著朱家的品牌。但最終還是把自己算進去,替朱棣做了一回嫁衣裳。有時,聰明和才幹很重要,但運氣卻真的更重要。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劉伯溫神機妙算,確實是厲害,就正因為他聰明,所以自知躲不過這一劫。

這位料事如神的劉基,幫朱元璋一統江山後落得個被毒死的下場。為何如此?是這個劉基貪圖功名嗎還是不會得功成身退嗎?其實都不是,聰明的劉基者,當然明白受恩深處宜先退這種簡單的道理,你要是看過歷史你會知道他主動兩次辭官,他太明白高處不勝寒的道理,也清楚接下來的官場就留到明槍暗箭的戲碼會上演,所以想急流勇退,留條命回去做個悠遊閒人。可真真遺憾的是,他躲不過去殺身之禍在劫難逃。

劉伯溫在朱元璋身邊可謂是處處謹慎,事事小心,每日戰如履薄冰。可儘管這樣。劉基還是有人惦記著他。就是當朝的宰相胡惟庸,這人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

胡惟庸為什麼會盯劉基不放?事情起因還要說到,有一次朱元璋問劉基,這對君臣間的問答,導致劉基留下了禍根。朱元璋問劉基關於宰相合適人選的問題。談到了胡惟庸,朱元璋問:胡惟庸這個人可以擔當宰相嗎”劉伯溫看朱元璋問起胡惟庸,天真的面露不屑說道:“這個人是一個小牛犢子而已不能給重擔,他會壞事的,陛下三思。

就因為這件事胡惟庸對劉基可是恨之入骨,簡直想生啖他肉為之後快。所以到處找時機,處心積慮找個機會報復。胡惟庸這傢伙也不是省油的燈思來想去便暗中使親信誣陷劉伯溫,說他家有一塊地,五行裡有“王氣”劉伯溫為自己建了座墳,這傢伙肯定有不臣之心。朱元璋看到這份彈劾,二話不說立即下旨,除去了劉基的退休俸祿。劉伯溫知道大勢不妙,馬上動身上京請罪,並表示自己沒任何不臣舉動留在了京城,以此想慢慢除去朱元璋對自己的懷疑。這個朱元璋也是厲害,既不治罪,也不去安慰他,不予理睬。這樣劉伯溫就越發憂心忡忡,因此得了一場大病,朱元璋知道消息後,便派人將劉伯溫送回了老家。回到家後一個月,劉伯溫就死了。

歷史上對這一段有諸多解釋,但其實歷史的君王都一個樣,就像劉備殺劉封一樣,為了避免自己百年之後內部紛爭。朱元璋也擔心啊,你這個劉伯溫那麼年輕,本事那麼大,我朱元璋在還好,我不在天曉得你靠不靠的住。為什麼我會這樣推測。很簡單啊,如果不是早就有了殺心,如此小事,又怎會殺人?再簡單些你看這個人一直不順眼,一直想搞他一次,哪怕給你抓住一個點,借題發揮一下,那是多容易的事啊。更不要說那個是朱元璋了。話說回來劉伯溫又不是傻子,他知道君要臣死能跑去哪裡,跑去非洲嗎?跑不了就不掙扎,看他死時毫無掙扎就知道他明白死期到了。何必呢。


柳三先生的學史筆記


劉伯溫去世前,差人送給朱元璋一筐魚,17年後朱元璋恍然大悟

提起劉伯溫,相信大家都知道,他在輔助朱元璋消滅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過程中發揮了智囊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被世人所知,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足見劉伯溫的歷史地位。不過,在劉伯溫臨死之前,卻送給了朱元璋一筐魚,他到底想透露什麼呢?下面聽小編細細講來。

公元1368年,大明開國,朱元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當了皇帝。為了慶祝這一天的到來,朱元璋大宴群臣。將跟隨著自己的大功臣都安排到同一桌,分別是李善長、徐達、劉伯溫、胡惟庸、湯和、高啟。為了表示對這些人的重視,朱元璋親自為這些人夾了菜,分別是魚的一個部位,這也就是當時著名的分魚宴。

而吃了這條魚的這些人最終下場是什麼呢?胡惟庸慘遭滅門,李善長牽連被殺,徐達最終被毒死,只有湯和得以善終。而有著神算子之稱的劉伯溫也沒有逃掉,雖然已經告老還鄉,遠離權力紛爭,但是還是在生病後被朱元璋送來了加毒的湯藥。

劉伯溫似乎是知道了朱元璋的用意,抱著疼痛難耐的肚子,下床去釣魚,釣了一大桶魚後,讓來人把魚裝到了一個筐裡,囑咐他一定要帶回去給朱元璋。隨後,劉伯溫一蹬腿,便去西方極樂世界了。

不過這一筐魚究竟有何深意呢?朱元璋左思右想都沒有想到。終於在17年後的1392年,太子朱標不幸感染風寒而死,朱元璋在萬分痛苦的時刻,想起了劉伯溫送的一筐魚,才恍然大悟,決定把皇位傳給了合適之人,朱元璋的孫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啥呢?

當年那筐魚送到朱元璋跟前時,早就都死掉了。這讓朱元璋想到了,太子朱標一死,自己的其他兒子必然會因此而爭奪皇位,魚死網破。為了避免這一局面的出現,在他辦完朱標的葬禮後,下令他的兒子們回到其封地,沒有他的命令不準回京城。然後果斷將太子之位傳給了朱允炆,這樣一來,既可以確保朱允炆的安全,又避免了他們兄弟之間的紛爭,不失為一個好計策。

仔細想想,就算在臨死前,劉伯溫都在替朱元璋分憂,而朱元璋卻只想著如何穩固自己的大明王朝,著實令人唏噓,不知道朱元璋明白劉伯溫的一片苦心後,會不會心生愧疚呢?


送歷史個救生圈


但歷史上的劉伯溫(劉基),是在憂憤衰老中病逝的,朱元璋並沒有殺他。不過,當時他們君臣之間確實鬧翻了,之後劉伯溫的晚年也過得相當淒涼。

說起劉伯溫,可以說有兩個形象,一個是正史中的劉伯溫,一個是野史中的劉伯溫,而且這兩個劉伯溫被貼上了不同的標籤:正史中對他的評價為“運籌帷幄”,野史中的劉伯溫則是“神機妙算”。至於哪個更貼近史實,我想大家心中都很清楚。

關於劉伯溫之死,同樣也流傳著不同的版本。題主所講的劉伯溫被朱元璋毒死,是基於野史傳說中朱元璋枉殺功臣而演繹出來的。玩味這些野史趣聞會發現,其實歷代開國君主幾乎都被貼上了屠戮功臣的標籤,也不僅僅是朱元璋這一個例。

歷史上朱元璋確實殺了一些功臣,但問題大多在於這些居功自傲,貪贓枉法,處決他們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值得苛責之處。當然,朱元璋亂世用重典,下手確實很重,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必要的犧牲。

民間一直流傳著朱元璋毒死劉伯溫的故事,講的是明朝推翻元朝統治後,天下安定,朱元璋開始猜忌功臣。但他沒有像宋太祖趙匡胤那樣杯酒釋兵權,而是設計下毒,殺害了他們,連神機妙算的劉伯溫都未能躲過一劫。

但歷史上的劉伯溫並非被朱元璋毒死,而是在疾病纏身的情況下抑鬱而終。自明朝立國,便開始有黨爭。儘管劉伯溫比較謹慎,還是遭到了胡惟庸的攻訐和排擠,並最終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不過,由於劉伯溫功勞頗豐,只是被貶黜,也沒有被殺。遭貶黜的劉伯溫一直想跟朱元璋解釋,但朱元璋也不願意再見他。而胡惟庸則一心想致劉伯溫於死地,甚至故意派大夫假裝給他看病,對他進行奚落。

當時劉伯溫很抑鬱,就想著再上書跟朱元璋訴苦,結果朱元璋非常冷淡。最終,劉伯溫徹底心寒,拒絕接受治療,不久便去世了。劉伯溫死後,朱元璋心理也很悲痛,但還是存有懷疑,劉伯溫的後事辦的也比較寒酸。

最終,曾經殘害劉伯溫的胡惟庸等人也遭到朱元璋猜忌,被誅九族。到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時,朝廷追贈劉伯溫為太師,並賜諡號文成。這樣,劉伯溫也算是沉冤昭雪了。


史海爛柯人


民間更有諺語說道:“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節軍事諸葛亮,後世軍事劉伯溫。”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諸葛亮和劉伯溫兩大謀士被稱之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無所不能的神人。

而關於兩人的傳說眾多,是民眾茶餘飯後的上好談資。相傳劉伯溫洞悉天文地理,並且還能夠出神入化的預測未來的事情,他還曾經作了一首燒餅歌來預言未來的事情。而劉伯溫這位神算子對諸葛亮並不服氣。

據野史記載,一次,劉伯溫路過諸葛武侯廟前,跳下馬來讓部下稍息嶄停一下,自己與幾個隨從去了武侯廟,在他走進大殿,站在武侯像前,自語道:“孔明一生,能掐會算呼風喚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終也就成就了三統天下。而我劉伯溫卻幫助主公奪取天下,成為一統。”他言下之意,自己的功績要高過諸葛亮一籌。隨即便在牆上筆書一對聯:“三統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

接著他又想到,諸葛孔明聰明一世,必有兵書遺囑藏於廟內。於是,他下令兵士在廟內搜尋,結果很遺憾,沒有任何發現。劉伯溫心裡正惱怒,突然抬頭看到武侯廟的匾額,便令隨從摘下匾額。結果他發現匾額後有一行刻字,是一首打油詩:“三統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我知後有劉伯溫,你知你後有何人?”

劉伯溫是聰明之人,他看了諸葛亮的詩,沉思良久,突然幡然醒悟,於是對廟內諸葛亮神像跪下磕了三個響頭。之後,他明白功高震主,於是辭去了高官厚爵,隱退修仙,以明哲保身。

劉伯溫隱居青田縣後,深居簡出十分低調。青田縣令聽說劉伯溫辭官回家,想要拜見這位開國元勳,結果出人意料的是,每次都吃了“閉門羹”。如此三番五次後,縣令想出一個妙招——喬裝打扮成老百姓,結果終於敲開了劉伯溫的家門。

見面寒暄過後,縣令馬上來了個真情告白——說出了自己的身份。劉伯溫一聽竟然裝作誠惶誠恐的樣子,左一個“小民”,右一個“青天大老爺”,就這樣,竟然直接把縣令“轟出”了家門。

從此以後,劉伯溫謝絕接見一切陌生人。

然而,儘管如此,劉伯溫還是沒能逃過悽慘的結局,原因很簡單:朱元璋一直都對他猜忌。

要知道朱元璋為大明江山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可以說是功高震主。之後,劉伯溫儘管小心謹慎,但是,在這件上卻為自己留下了禍端。

朱元璋曾向劉伯溫詢問朝中立丞相之事,首先問楊憲如何。結果聰明一世的劉伯溫糊塗一時,竟然來了個實話實說:“楊憲雖然有做丞相的才能,但是,卻沒有做丞相的肚量,他考慮問題時常常為主觀意見所左右,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朱元璋又問:“汪廣洋是否堪當一用?”劉伯溫微微地搖頭說了9個字:“他的肚量還不如楊憲。”緊接著,朱元璋發出第三問:“胡惟庸呢?”

劉伯溫頭搖得象拔浪鼓:“如果將國家比喻成馬車,那麼,丞相就是拉車的馬,如果由胡惟庸來擔任丞相,我害怕他會將馬車帶翻。”

朱元璋思來想去,實在想不到更好的人選,便笑著說道:“看來,丞相之位只有先生來當了。”

劉伯溫趕緊推辭道:“我太嫉惡如仇,又不喜歡繁縟的政事,我也不適合當丞相。普天之下何愁沒有相才,只要聖上多留心,肯定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後來,朱元璋偏不聽劉伯溫之言,硬是先後讓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三人當丞相。然而,事實證明了劉伯溫的觀點,幾年後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先後因事獲罪。朱元璋本來就對劉伯溫能掐會算的能力心懷忌憚,想到早年與劉伯溫的談話更增加了朱元璋的疑心。

另外,劉伯溫為人正直正義,做事善惡分明,因此在朝廷裡得罪了不少官員,他和李善長在朝中的明爭暗鬥便是最好的證明。因此,他歸隱後,朱元璋對他還是不放心。正在這時,劉伯溫被人誹謗用”王氣“的土地營造自己的墳墓,結果朱元璋知道後,馬上以“圖謀不軌”之計剝奪了其官職和俸祿。為了避免更大的禍患,劉伯溫只得親自去南京向朱元璋請罪並定居了下來。結果劉伯溫在服用了胡惟庸送來的藥後,病情加重,很快就病逝了。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曾對他的兒子劉璉說了一句不寒而慄的話:“劉伯溫在這裡時,滿朝都是黨,只是他一個不從,吃他們蠱了。”朱元璋這24個字道破了劉伯溫是被“胡黨”毒死的。

然而,劉伯溫之死表義上是胡惟庸所為,但“真兇”很可能是朱元璋,是朱元璋使出的借刀殺人之計。胡惟庸毒殺劉伯溫,很可能是受了朱元璋的授意。後來,朱元璋以“擅權植黨”的罪名把胡惟庸逮捕入獄,然後經過一系列“調查”後,其罪名由“擅權植黨”上升為“通倭通虜”,結果制定了血淋淋的胡惟庸慘案,其中共有三萬人被捲入其中而慘死。這很可能是朱元璋的殺人滅口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