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上“雲”端,IaaS風光綺麗美妙無比

眼下,國內企業上雲浪潮高潮迭起,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正加快在教育、金融、零售、交通等行業落地,雲計算產業正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近年來,在產業、政府的雙重推動下,雲計算技術在我國得到迅速推廣。從地域分佈來看,華東、華北、華南是我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的主導區域。究其原因,就會發現這些區域集中了中國主要的互聯網企業和消費品、金融、製造等行業用戶。

直上“雲”端,IaaS風光綺麗美妙無比

直上“雲”端,IaaS風光綺麗美妙無比

  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新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19上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54.2億美元。其中,IaaS市場增速穩健,同比增長72.2%,PaaS市場增速有所回落,同比增長92.6%。

  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市場集中度整體進一步提升。從IaaS市場來看,中國電信、阿里、騰訊、AWS、華為位居前五,佔據總體75.3%的市場份額。眾多科技巨頭的佈局,也從一定程度上推動著雲計算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雲計算通常被分為三層,分別是底層的(IaaS)、中層的(PaaS))、上層的(SaaS)。具體來講,IaaS被稱為基礎設施服務,包括處理存儲、網絡、CPU、內存和其它基本的計算資源。基於IaaS服務模式,可以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是對所有計算基礎設施的充分利用。IaaS為不同用戶提提供計算和存儲功能,具備數據同步服務、存儲服務、管理服務和備份服務等特性。

  通常來講,IaaS層產品/服務包括:數據存儲及數據災備,雲虛擬主機、雲服務器,資源託管系統,環境配置服務以及應用遷移服務等。據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國內包括數據存儲、數據災備、資源託管服務在內的IaaS服務需求呈現明顯上升態勢。


  通過購買IaaS服務,用戶可獲得存儲資源、虛擬化服務器等計算機硬件資源的使用權,並按需付費。與此同時,客戶無需購買和管理自己的實體服務器及其他數據中心基礎結構,只需要控制 和部署應用程序,按需快速收縮或擴容,為所用內容付費即可。

  除了互聯網行業外,許多雲服務商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非互聯網行業。例如,製造、服務、政府、金融等。金融渠道變革、工業互聯網、數字政府、政務便民、金融科技、工業質量和流程優化等細分領域,正逐漸成為雲服務商的業務重點。

  雲計算,其實就是使用互聯網來接入存儲或者運行在遠程服務器端的應用、數據及服務。隨著5G商用的逐步推進,5G將刺激邊緣和客戶終端數據出現爆炸式增長態勢。面對此種變化,傳統數據中心需要加快換代升級,以更好地滿足5G對IT基礎設施的更高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混合雲由於採用多雲混合部署方式,能夠保正核心業務系統安全性,併發揮出公有云低成本和可擴展性的優勢,已受到許多用戶的歡迎與認可。根據信通院的數據顯示,在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雲策略中,超過80%的企業會優先選擇混合雲。


  面對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融合發展的時代契機,我國正大力培育新動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並推進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利用雲計算來進行數據存儲、分享等,有助於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並提升隱私數據的安全性。積極發展雲計算、物聯網等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必然之選。

  據今年10月出臺的《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預測,到2023年中國政府和大型企業上雲率將超過60%,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全棧自主可控雲計算平臺將成為政府和大企業的主流IT基礎設施。雲計算所蘊含的廣闊應用空間,正等待各界人士去開拓和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