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秋天,走进上海的弄堂文化

一座城市的马路,是这座城市的缩影。

而上海的马路,大都是以全国各省市的名字命名,像为外人所熟知的南京东路、衡山路、思南路、武康路……

每一条街,都汇聚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起述说着上海的故事。

其他地方的秋天或许很短暂,只是酷夏向寒冬的一个过渡,但上海的秋天不一样,舒服的令人心醉,阳光打在身上,暖洋洋的,让人想去梧桐树下走一走,感受这个季节的魅力。

我在这个秋天走进了武康路,也走进了老上海。

1

电影《色戒》的结尾,王佳芝放走易先生后,如释重负的上了一辆黄包车:“到福开森路去!”

这里的福开森路,曾经的法租界,就是现在的武康路。

在这个秋天,走进上海的弄堂文化

1183米的武康路,不长也不短,却有着30多间名人旧居,整条路从南走到北,从宋庆龄故居走到李鸿章的丁香花园,途中路过文学巨匠巴金故居,这条路经过岁月的冲洗还弥留着文学的韵味。

在这个秋天,走进上海的弄堂文化

而这条路由于曾经是法租界的缘由,道路两旁种植着遮天的梧桐,靠着充满法国风情的建筑,尤其一到秋天,当落叶铺满道路,给这条路又增添了几分雅致。

在这个秋天,走进上海的弄堂文化

当然武康路上最典型的建筑非武康大楼莫属了,武康大楼坐落于天平路、余庆路、兴国路、武康路和淮海中路的交界处。

武康大楼又叫诺曼底公寓,建于1924年,是著名建筑师乌达克的作品,也是法国文艺复兴式的公寓大楼。

解放后,一些文艺界人士:赵丹、秦怡、孙道林、王文娟等曾住在这里。

在这个秋天,走进上海的弄堂文化

来到武康大楼前,每每有游客驻足拍照留念。

2

在这个秋天,走进上海的弄堂文化

图源:建筑师带你走进武康路

武康路可以参观的建筑众多,从南到北如图。

“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秒极了。”

80多年前,大文豪萧伯纳为武康路写下如此优美的赞誉,我想这也是这里吸引名人学者的一大原因吧。

我走进的是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

在这个秋天,走进上海的弄堂文化

说来也是偶然,沿着武康路瞎逛的时候,忽然看到很多人在一个小门口排队,出于好奇,我也站到了人群后面,排着队。

当我走进窄门,收到的是免费参观巴金故居的门票,也是惭愧,生活在这座城,来武康路闲逛却不知道这里曾经住着一位文坛巨匠。

院墙外,梧桐落叶纷飞;院墙内,藤蔓绕墙细语。

在这个秋天,走进上海的弄堂文化

说到巴金,就算我没有拜读过他的巨作,也知道他的《家》《春》《秋》,而从这座老楼的每一丝气息里,也能嗅到三部曲的影子。

在这个秋天,走进上海的弄堂文化

走进“人民作家”的内室,映入眼帘的是巴金的一生介绍以及他的成就,环顾四周,陈列的是巴金的手稿。

在这个秋天,走进上海的弄堂文化

而陈列墙的正中央,悬挂的是巴金的画像,旁边附有这么一句话:

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

这句话出自《战士颂》,巴金在《做一个战士》写道: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

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

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

在那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

但是战士不一定要上战场,战士的武器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

巴金就是这样一个战士,他告诉年轻的人们,一个平凡的人,只要有决心,也可以成为钢铁战士,守卫自己的时代。

3

武康路同样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

它而且连接着华山路、余庆路、安福路、复兴西路、湖南路、泰安路、淮海中路、五原路,成为老上海最有特色的弄堂之一。

在这个秋天,走进上海的弄堂文化

北京有胡同,上海有弄堂。

可以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

一、什么是弄堂

弄(lòng)堂,即小巷,是上海和江浙地区特有的民居形式,它是由连排的老房子(包括石库门)所构成的,并与石库门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也创造了形形色色风情独具的弄堂文化。

很多人认识弄堂文化可能最开始是从王安忆的《长恨歌》开始的:

主妇在弄堂的水斗边淘米洗菜、刚下班的男人倚着门框翻看报纸、老人坐在躺椅上和邻居聊天、孩子们在嬉戏追逐......这是弄堂生活的点点滴滴。

站在一个至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个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凸现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它则是中国画中称为皱法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长恨歌》里开篇一大段的弄堂描写让人对上海弄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好奇。

二、弄堂的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外国人被允许在此居住、经商,但“外人不得架造房舍租与华人”。

1853年的小刀会起义,改变了这一局面。最初建造的这类专供向租界内华人出租的房屋,都是木板结构。这种出租木板房间一般采用联排式总体布局,并起某某“里”为其名称,是后来上海弄堂的雏形。

不过,1870年后,早期简易的木板房则完全被一种新型的住宅——由上百个单元组成的石库门一排排紧密地联体而立,组成一个庞大的房屋群体。石库门建筑的间隙,形成了一条条狭窄阴暗的通道,这种通道便是上海人所谓的“弄堂”。

从此,弄堂住宅开始正式走上上海城市建设活动的舞台,并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弄堂与上海

上海的弄堂是形形种种,声色各异的.

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特色;

弄堂构成了千万普通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

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地方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文化的一个缩影。

一些特色的弄堂:

同乐坊:张爱玲在她的《半生缘》里,写尽这里社会底层对于命运的无能为力;

愚园路749弄:最狡黠的弄堂

丰子恺故居:弄堂里的别致洋房

鲁迅故居:注定要做独行者

万宜坊:最狭塞的弄堂

......

在这个秋天,走进上海的弄堂文化

在这些最简朴清幽的弄堂里,展现的是上海人多姿多彩的生活,这个秋天,走进一条上海的弄堂,去感受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繁华上海背后扣人心弦的故事吧。

参考资料:论文《弄堂文化》;百度百科弄堂定义;《建筑的艺术:上海弄堂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