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屆紹興黃酒節開幕!紹興市被授予“中國黃酒之都”稱號

第25屆紹興黃酒節開幕!紹興市被授予“中國黃酒之都”稱號

第25屆紹興黃酒節開幕式

11月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紹興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25屆紹興黃酒節暨“一帶一路”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在紹興盛大開幕。在開幕式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酒業協會聯合授予紹興市“中國黃酒之都”稱號。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先生宣讀了《授予紹興市人民政府“中國黃酒之都·紹興”的決定》。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在開幕式致辭中講到,一年一度的黃酒節,傳承有序,不斷與城市的發展融合並進,就是最好的證明。立冬時節的“冬釀”作為黃酒中的上品,不但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更保留著傳統和不斷傳承的文化印記,可以讓我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增強我們的家國情懷。王延才理事長進一步指出,黃酒節的舉辦,站位全產業、對標國際化,是一種創新、一種探索,更是一種積極的實踐。

第25屆紹興黃酒節開幕!紹興市被授予“中國黃酒之都”稱號

紹興市被授予“中國黃酒之都”稱號

“黃酒是大自然的饋贈,是歷史的積澱,做大做強黃酒產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的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我們把黃酒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重塑城市文化體系的重要內容,堅持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制定實施《黃酒產業傳承發展行動方案》,聚焦“建設世界名酒產區、打造中國黃酒之都”目標,努力培育千億級黃酒產業。我們高標準建設黃酒產業園和黃酒小鎮,大力推進黃酒企業整合集聚提升,深入挖掘黃酒的文化、健康、養生內涵和價值,傳承弘揚黃酒釀製古法,積極運用現代技術改良黃酒品性,創新推出低度黃酒、養生黃酒、清爽黃酒、“不上頭”黃酒和高端價值黃酒等不同類型的新品種,紹興黃酒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國粹”“國釀”正在煥發新的生命力。

目前,紹興黃酒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全國3家黃酒上市企業紹興佔2家,古越龍山、會稽山、塔牌等三家企業的產量、銷量和利潤分別佔全市行業的74.7%、82.1%和85.9%。不過,比起白酒、啤酒等產業,當前我國黃酒產業的整體規模還明顯偏小。對此,王延才表示,突破區域性消費的瓶頸是整個黃酒行業面臨的問題。“區域化”是長期戴在黃酒產業上的帽子,但黃酒行業應該努力突破江浙滬、突破南方地區,走向全國甚至代表中國獨有的酒文化走向全球市場。當前我國大力拓展“一帶一路”正為黃酒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目前,紹興黃酒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全國3家黃酒上市企業紹興佔2家,古越龍山、會稽山、塔牌等三家企業的產量、銷量和利潤分別佔全市行業的74.7%、82.1%和85.9%。不過,比起白酒、啤酒等產業,當前我國黃酒產業的整體規模還明顯偏小。對此,王延才表示,突破區域性消費的瓶頸是整個黃酒行業面臨的問題。“區域化”是長期戴在黃酒產業上的帽子,但黃酒行業應該努力突破江浙滬、突破南方地區,走向全國甚至代表中國獨有的酒文化走向全球市場。當前我國大力拓展“一帶一路”正為黃酒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第25屆紹興黃酒節開幕!紹興市被授予“中國黃酒之都”稱號

主祭祀人和14位紹興黃酒企業代表手牽手、心連心,在酒神儀狄象前共同宣誓

開幕式上,紹興市黃酒行業協會會長錢肖華向全體黃酒人發出倡議,並宣讀《中國黃酒振興倡議書》,共同推進中國黃酒的國際化,為人類釀酒更優質的美酒。

獲悉,在《授予紹興市人民政府“中國黃酒之都·紹興”的決定》中,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酒業協會對紹興市還提出了四點希望:一是進一步加大對黃酒產業的支持力度,以規劃建設黃酒小鎮為載體,培育引進高端服務業和文創業,構建黃酒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促進黃酒產業轉型發展。二是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繼續做好黃酒引用研究,不斷提升黃酒品質,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廣個性化定製黃酒產品,滿足多元化消費趨勢。三是進一步講好黃酒故事,弘揚黃酒文化,提升黃酒知名度和影響力。四是進一步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在行業內推行職業技術鑑定,提升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進一步加強質量、原料、工藝、安全等方面的風險控制,注重環境保護,為區域經濟發展,為我國黃酒行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25屆紹興黃酒節開幕!紹興市被授予“中國黃酒之都”稱號

現場領導、嘉賓開幕式後一同參觀博覽會

第25屆紹興黃酒節開幕!紹興市被授予“中國黃酒之都”稱號

在本屆紹興黃酒節上,不僅有古越龍山、會稽山、上海金楓、沙洲優黃、女兒紅、老恆和、塔牌、即墨老酒等中國黃酒龍頭企業,還有福建紅曲酒、河南南陽等極具地方特色的黃酒企業參與。本屆博覽會還首次引入“酒類渠道商”的展示,助力黃酒節成為黃酒採購和營銷的一個重要據點,共同推動黃酒產業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黃酒節上還將同期舉辦“黃酒COSPLAY節”,呈現年輕人喜歡的COSPLAY文化,通過創新消費場景,實現黃酒文化與時尚文化的結合。(彭東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