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保持“四心”

黃炎培先生在談到歷史週期律時說:“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我們每個人幹事創業之初,無不是滿懷期待、熱情洋溢、鬥志昂揚,但越到後面越容易懈怠,因此,不忘初心,保持住最初的精神狀態尤為重要。筆者認為,不忘初心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東風評論 | 不忘初心保持“四心”

保持“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決心

德國思想家歌德說:“人生最重要的是有偉大的目標,與達到偉大目標的決心。只要不失目標地繼續努力,終將有成。”追求理想、實現夢想、完成使命,需要堅強的決心意志,正如馬克思所說:“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決心就是力量,能否保持決心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從毛澤東的“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到南昌起義前賀龍的“我決心跟共產黨走”;從谷文昌的“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到焦裕祿的“越是有困難,越是有雄心鬥志”都啟示我們,砥礪“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決心,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

不忘初心,就要在獻身中國夢、強軍夢宏圖偉業中,將決心一以貫之,拿出“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豪情,涵養“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品質,錘鍊“愈是強敵愈向前”的作風,始終做到志存高遠、不懼路遠、奮鬥到底。

東風評論 | 不忘初心保持“四心”

保持“長風破浪會有時”的信心

《易經·坎》有云:“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習坎,即困難坎坷。水不改流動本性,日夜奔騰不息,面對艱難險阻不失信心,終到達目的地大海。

信心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信心堅定就能攻堅克難、戰勝逆境,乘風破浪一往無前。正如高爾基所說:“只有滿懷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理想。”

1935年,方誌敏在獄中寫下《可愛的中國》,他對中國的未來信心滿滿:“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弊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不,決不會的,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讚美的光明前途”。這份信心,激勵了無數共產黨人捨生忘死、浴血奮鬥。“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也。”

不忘初心,就要在新長征路上自覺以大論宏志,用至言固心,真學真信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燒旺理想信念之火,堅定“四個自信”,銳意進取、開新圖強,朝著夢想篤定前行。

東風評論 | 不忘初心保持“四心”

保持“晝無作為夜難寐”的盡心

任弼時長期抱病堅持不懈工作,“能堅持走一百步,就不該走九十九步”;老紅軍王定國年過百歲,仍然深入老區,幫助人民群眾脫貧致富;楊善洲退休後植樹造林22載,把“生命最後的霞光,化為家鄉大亮山上永恆的春天”……盡心幹事創業的工作態度和奮鬥姿態,是我黨優良傳統和共產黨人應有的精神品格。

“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推諉扯皮、不思進取,缺少夜以繼日的事業心和勤奮敬業的熱情,如何能做到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如今,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那麼一股勁”“一種拼命精神”更加顯得重要。“處事者不以聰明為先,而以盡心為急。”

不忘初心,就要強化“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保持“一日不為、三日不安”的責任心,把職務當平臺,把工作當事業,激情滿格“無我”工作,方能功成事遂,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東風評論 | 不忘初心保持“四心”

保持“繩鋸木斷水石穿”的恆心

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篙鬆勁則會退千尋。恆心是創業立業之本,但凡定義屬於自己的“了不起”之人,都葆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都付出了持之以恆的努力,將“初心”變為了“恆心”。

遵義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帶領群眾實幹36年,終於鑿通了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水渠,徹底改變了村民世代缺水的命運。我軍粟裕、劉伯承、韓先楚等將帥,正是一輩子一絲不苟鑽研打仗,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正所謂“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變,習與體成;習與體成,則自然也。”堅持方能形成習慣,保持幹事創業的恆心方能讓堅守初心成為自覺。

不忘初心,就要把“恆”字刻進生命、融入血脈,始終保持人民群眾至上的恆心,發揚釘釘子精神,心無二用踐行使命,集中精力做自己事,讓事業永恆,讓初心永恆,讓生命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