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為什麼會被火燒?

刀子嘴豆腐芯


在另一篇文章中我說到火燒圓明園是龔半倫向英法聯軍獻的計策,以逼迫清政府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還有一種說法是英軍為報復清政府虐殺英國使節的報復行為。

歐洲列強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什麼?是為了佔領顛覆清政權呢?還是像印度一樣成為他們的殖民地呢?都不是,是為了錢!為了貿易!為了佔領中國這個廣闊而巨大的市場。因此,導致這場戰爭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和清政府做生意,且不被“潛規則”。是不是很奇葩,很可笑呢?

由於清政府閉關鎖國的政策。因此,歐洲諸國打開中國市場的方法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大炮和鉅艦。用血和火敲開主人的大門,發現主人家的富有、愚昧和無知。人性中貪婪的一面徹底暴露出來。歐洲列強像餓狼一般撕咬著被這塊金色光芒籠罩下的,散發著腐朽氣味的肥肉。

1860年7月,英法聯軍2.5萬人在大沽口集結,十月攻佔北京,第二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英法聯軍撤退。

其實在大潔口被攻陷後,英法政府就與清政府在通州開始了和談,英法聯軍派代表巴夏禮率39人參加。清政府答應了英法聯軍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條件,但在巴夏禮面見皇帝時“跪與不跪”上爭執不下。

清政府在接到談判通報後指示:“必須按中國禮節,跪拜如儀,方予許可。”因此談叛破裂。清政府隨後指使僧格林沁將參與談判的英法39名代表扣押,押往北京作為人質。

中國自古為禮儀之邦,而且早有“雙方交戰,不斬來使”的通俗。由此也可見清政府腐敗無能到何種地步。妄圖用人質來換取所謂的“和平”,不知當時下令的人“是不是腦袋被驢踢了?”說句難聽的話,裡子都丟完了,還要這面子有何用?難道就是為了顯示大國威儀?用可笑的“跪拜”來掩飾內心的惶恐和虛偽的強大嗎?

這39名代表除巴夏禮和英國對華全權專使額爾金的秘書被關押在刑部大牢,其餘人的關押地點就是圓明園。當戰爭失利後這些俘虜被送還給聯軍,去的時候是39人,回來的只有18人了,而且都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和虐待。

圓明園啊,這座皇帝的夏宮招來了滅頂之災,毀在滿清政府的野蠻無能上。當時歐洲《萬國公法》規定“凡使臣被殺,它日破城,雞犬不留。”英國公使額爾金和英國司令見到人質和屍體後,將滿腔怒火,發洩到圓明園身上。認為只有毀了圓明園這個皇帝的私產,才能給清朝政權和皇帝以震撼和打擊。額爾金髮表聲明說“只有焚燬圓明園一法,最為可行。”1860年10月18日,這是一個當讓世人謹記的恥辱的日子。額爾金下令焚燒圓明園。並在北京城貼出告示“任何人無論貴賤,皆需為其愚蠢的欺詐行為受到懲戒,18日將火燒圓明圓以此作為皇帝食言之懲戒,作為違反休戰協定之報復。與此無關人員皆不受此行動影響,惟清政府為其負責。”

火勢三日不熄,餘煙月餘仍濃。一座綜合中西建築成就,聚集古今藝術珍品的壯麗宮殿和園林化為烏有。剩下那些殘石敗柱在寒風中哭泣,見證著滿清政權帶給中華民族的恥辱和大國弱勢的悲哀。

英法聯軍真是如告示中說的為了報復而焚燒圓明園嗎?其實從一些事實中可以看出英法聯軍和清政府一樣,都是“即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

1860年10月7日,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後,就被其中海量的財富迷昏了眼,開始大肆搶掠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藝珍品。英軍司令格蘭特恬不知恥地說:“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人之物件。”最後英法聯軍從圓明園中掠奪和破壞的財產高達1000萬英鎊。

18日英軍火燒圓明園,安佑宮300多人被當場燒死,一方是手無寸鐵的太監宮女,一方是武裝到牙齒的土匪。這難道就是所謂的“與此無關人員皆不受此行動影響?”

火燒圓明園後,英法聯軍又威脅清政府,如不屈服,就將皇宮也予以焚燒。不久,《北京條約》簽訂。

因此,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只是為自己的野蠻行為,找一個牽強的理由,披上合法的外衣。用契約精神掩蓋強盜行為,標榜人權至上。用一把大火,讓所有的證據毀於一旦。(下圖為額爾金書信的原件,證明報復虐俘只是藉口)

雨果在1861年一封公開信中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似乎得勝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著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

不管怎樣,圓明園的毀滅,是人類文明的毀滅,是道德的淪喪。也顯現出歐洲列強貪婪的本質和虛偽的假面,以及清政府麻木不仁,腐朽無能。也證實了落後必定捱打這個千古不變的真理,更預示著舊的時代必將被打碎,新的時代必將來臨。

下篇文章將說一說火燒圓明園的損失。敬請賞讀。


歷史中的往事


題主的問題有兩個,即:

  1. 圓明園為什麼會被火燒

  2. 大清王朝的軍隊在哪裡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大清王朝的軍隊在哪裡


圓明園被燒那年是1860年。


在此兩年前的1858年,清政府和英法俄美四國聯軍在天津大沽口一役失敗,被迫簽署了《天津條約》,開放沿海五大通商口岸。


1859年,英法聯軍再次到來,希望換約,開放整個中國市場。


在天津條約簽訂後,從洋人的角度,他們認為開放貿易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在經過一年的貿易之後,洋人認為清政府必定也領會了其中的好處,於是第二年前來換約。


而在滿清的視角,開放貿易是斷然不可的。原因有兩方面:


1. 在滿人的世界觀裡,紫禁城是世界的中心。以此為中心,向外逐步分出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如下圖:

由上圖可見,洋人屬於階層最外圍的藩服,中間差了多少級?連漢人都不如!


這種完全不在一個階層的平等對話和往來貿易,如何可能?


2. 滿清認為中國地大物博,無奇不有,不需要與外貿易往來。

在乾隆年間,英國特使馬爾格尼首次來訪時,乾隆的親筆諭旨便透漏出這一點。到咸豐年間,這一點仍然沒有變。


綜上,一方面你不配與我貿易,另一方面,我不需要與你貿易。因而,這次換約滿清的態度是斷然拒絕的。


然而,上次天津敗仗的氣還沒消,所以這次洋鬼子又來,肯定要好好收拾一下,否則顏面何存?


於是,咸豐命清軍名將僧格林沁設下埋伏,乘使團不備,一頓狂轟亂炸,導致英法使團死傷近500人,船艦損失4艘。


戰報剛傳到英法兩國,社會輿論譁然。


自古有不斬來使的慣例,這一點全球皆然,而咸豐的這一下於情於理都令英法兩國無法接受。


於是,兩國集結了兩萬餘人的軍隊,及數十艘炮艦前來興師問罪。


這次,仍然是僧格林沁迎敵,可敵情與之前大不相同。在八里橋,英法聯軍大敗僧格林沁騎兵。


為確保咸豐的安全,僧格林沁密安排咸豐離京前往避暑山莊避險。之後,欲與聯軍再次對壘。這事,咸豐不答應了。


咸豐說:“以國家依賴之身,與醜夷拼命,太不值矣”。(我還要靠你保命,你英勇壯烈了我咋辦?)


於是,於是僧格林沁便調轉馬頭,隨行護駕去了。


僧格林沁一走,整個北京徹底失去國防能力,聯軍如入無人之境,直接殺到圓明園。


現在回答第一個問題:圓明園為什麼會被火燒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英法使團來換約,不料受清軍埋伏,損失慘重。


除了損兵折將,這次滿清還逮捕了英法的37人談判團——團長巴夏禮。


此次聯軍直驅圓明園,一方面是為換約,另一方面是為解救談判團成員。


不料,這37人只救回18人,剩餘19人均被已被折磨致死。


據目擊者回憶。有人被幫助手腳,時間一長,則生蛆蟲。蛆蟲自傷口處繁衍,蔓延全身。耳鼻口裡爬滿。嚎叫三日後死去。


有人被大卸八塊,身體被扔到野外餵食野狗。


以上種種,完全超出了19世紀英法文明的認知。可知當時的聯軍士兵有多氣憤?!


由於咸豐早已離開,聯軍撲了個空。為洩憤,報復和警戒,英法兩軍官員經過商議,決定對這座滿清皇帝最珍愛的園子展開破壞性掠奪,之後放火焚燒。


以上是第二個問題的簡要回答,其中還有很多細節耐人尋味。比如,最先偷搶的據說不是洋人,而是附近的落寞貴族;而當聯軍準備焚燒之時,也是滿清的同胞遞上了火種和秸稈。


無論真假,滿清之不得人心已是天地可鑑。圓明園之輝煌,與老百姓之疾苦,其對比何其懸殊,恍如晝夜。


作個明白人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次日中午在德勝門外擊潰僧格林沁的清軍,咸豐皇帝無奈從圓明園逃往承德避暑山莊。

英國談判代表巴夏禮

再說那個倒黴催的談判代表巴夏禮,被僧格林沁抓獲後,僧王命手下摁住巴夏禮的頭,往地上猛磕幾個響頭,我叫你不願意向皇帝磕頭。隨後把他們關進了圓明園。據說,咸豐還審訊了巴夏禮。據後來的倖存者回憶道:《泰晤士報》記者鮑爾比第四天死去,屍體在牢房裡放置三天,後被扔到野地裡,讓野狗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腳被勒的生出了蛆蟲,他看著手上的蛆蟲滿身蔓延,精神錯亂,大叫三天,死了;一位法國犯人,蛆蟲進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瘋了……,一個倖存者還在獄中數蛆蟲,一天可繁殖1000只。
10月13日至16日,中方陸續釋放巴夏禮等人。聯軍一看這些俘虜就冒火了,進去時39人,死亡20人,僅19人活著。有些人屍體被大卸八塊,有些人腐爛得沒法看了,有些人屍體也找不到了。活著回來的人,也有問題,有些人雙手腐爛生蛆,有些人得了神經病,瘋了。這大清朝折磨人的效率也是挺高的,巴夏禮等人9月18日被抓,10月16日釋放,僅一個月的功夫,就搞死20人,還搞瘋了幾個,這老外也太不經摺騰了。看咱中國人,關個十年八年,還能活蹦亂跳地出來,還要謝主不殺之恩。還要滿世界說,母親打了我,也給我道歉了,還官復原職,我還能責怪母親嗎?即使是迫害之死,屍骨無存,一但平反,恢復名譽,也要謝主隆恩,感激涕零,看咱中國人這個境界。
英法聯軍下決心對大清進行懲罰了。那麼,用什麼方法對大清進行懲罰呢?英軍統帥額爾金首先想到的是賠款,但考慮到若是賠款,這個負擔最終還是會落在老百姓身上,清朝皇帝和官吏們卻並不受什麼損失,同時又感覺到所遭受的恥辱,賠款不足以補償和洗雪。所以很快就自行否決了。其次是要求清政府交出虐殺俘虜的兇手,又擔心清方不可能交出真兇,僅以一些無辜的低級官員作替罪羊。再次是為被虐殺者建立紀念碑,由中國官員送死者屍體至天津,再由中國政府出款建碑於天津,在碑上要寫明這些人的死亡原因,英國政府的要求,以及清政府的背信棄義和暴行。遭法軍統帥葛羅的反對,認為此舉會影響到按期簽約和撤軍。額爾金覺得有理,也放棄了。最後額爾金決定燒燬圓明園,但葛羅認為與其燒燬圓明園,還不如燒燬皇宮,這樣來得更痛快些。最後,額爾金拍板燒燬圓明園。那麼額爾金為什麼要決定燒燬圓明園呢?

火燒圓明園

一是英法聯軍的戰略目的是為了換約,爭取擴大貿易,獲得更多的商業利益而發動的戰爭。並無侵略中國,推翻清政府,建立殖民統治的想法。如果燒掉皇宮,大清可能垮臺,南方太平天國已佔領了南京,控制了半個中國,那麼中國就會陷入無政府的混亂狀態。簡單地說,和誰談判都不知道找誰了。

二是圓明園是清期歷代皇帝最寵愛的淫亂之地,燒掉有利於對皇帝的權威和心理產生極大的打擊,毀滅這個地方,對皇帝的情感和日後享樂是個沉重的打擊,也給清朝的王公大臣們留下不可泯滅的記憶。同時又能避免與民眾的衝突,畢竟燒燬宮宮,會引起民眾心裡上的反感。同時又向中國老百姓表明,聯軍並不是與中國人民作戰,是為了懲罰不守信用,不講國際道義的咸豐皇帝及其政府。
三是因為隆冬將近,軍隊必須及早退出。但如果聯軍燒燬了圓眀園,就能夠表明聯軍已經旗開得勝,佔領了北京。否則清政府很容易否認事實,反而說聯軍在御林軍的威脅或打擊下,不得不退出京城了。而圓明園又是關押和虐待俘虜的地方,如果不對清政府進行印象深遠的懲罰,會引起英國國民的不滿。但是如果僅搶劫和毀壞了財物,清政府在一個月內即可恢復原狀。但如果對圓明園燒燬,既可以徹底打擊清政府的統治權威。又不傷及中國民眾,也不違反國際道義。
1860年10月18日至19日,額爾金下令燒燬圓明園,其實現在看來,額爾金當時的判斷還是正確的。咸豐皇帝聽到圓明園被毀的消息後,一想這祖先留下的豪華宮殿毀於一旦,無法向列祖列宗交待,悲憤不已,一年後就病死了,可見打擊有多大。

老王閒話2018


圓明園被燒是在1860年10月7日,當時清朝政府正忙著鎮壓太平軍。因為當時正是消滅太平軍的攻堅戰,咸豐皇帝傾全國之力圍剿日漸衰落的太平太國,英法聯軍趁機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0年1月,咸豐皇帝即位,同年9月,洪秀全謀劃起義。起義前還發生了著名的“迎主之戰”,清軍前來鎮壓的官兵被太平軍全部殲滅。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國舉行隆重儀式,正式宣佈起義。於是清政府派曾國藩、李鴻章的湘淮軍,並聯合一些國外反動勢力對太平軍進行瘋狂的絞殺。
(圓明園復原圖)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此時清軍正在西南與太平軍打的如火如荼,因為太平天國內部集團分裂,清政府認為這是消滅太平軍的最好時機。何況清軍的強項是對付國內農民起義,見了外國人只能用“膽怯”兩個字形容。英法聯軍一萬多人,如入無人之境,北京守軍基本沒有抵抗。


(圓明園復原圖)

首先闖入圓明園的是法國侵略軍,當法軍攻破宮門時,園內太妃董嬪恐受辱而自縊身亡,護園大臣投水自盡。侵略者們見物就搶,口袋裡裝滿了珍品寶物。剛開始士兵們有所節制,後英軍趕到,聯軍司令發出了“自由搶劫”的通知,一萬多名士兵軍官向瘋狗一樣,貪婪地撲向琳琅滿目的珍藏,進行瘋狂的洗劫,能搶就搶,能用就用,對於那些搬不走的大件物器,他們就喪心病狂的砸碎破壞。大肆洗劫後,還不過癮,乾脆放起火來。


10月7日到9日,英軍第一師持火燒園,園內300多名太監、宮女、工匠都葬身火海。大火連續燒了三天三夜,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焦土。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圓明園再次遭受劫難,遺址徹底被破壞,只剩下今天我們能看到的一些殘垣斷壁。

問題留到最後,為什麼帝國列強搶走了那麼多價值連城的東西,最後還要放火焚燒圓明園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清政府軟弱無能,面對列強只知道獻媚乞和,割地賠款。好比一個小偷,經常光顧一個人家,而這個人家從不反抗,任憑小偷拿家裡的錢財。但是小偷在拿東西的同時,又發現女主人相當的有丰韻,把女人搶走肯定不現實,怎麼辦呢?乾脆劫個色吧!這樣也算不虛此行。

英法聯軍就像小偷一樣貪婪無恥!


國史通解


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又稱圓明之園。整個圓明園其規模宏大,是一座曠世之作,有著“萬園之園”的稱號。

它彙集了很多美不勝收的名園勝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入其中。圓明園還是一座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雄偉壯觀和金碧輝煌不僅讓人歎為觀止,還收藏了各種奇珍異寶,名人書畫書法,歷史文物等。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以焚燬紫禁城作為威脅簽訂不平等條約,隨後咸豐皇帝的逃亡,侵略軍更是肆意妄為,到處掠奪。

10月6日闖入圓明園,看到圓明園的富麗堂皇以後這些侵略者就不淡定了,想發了瘋的瘋子一樣瘋狂的掠奪,把能帶走的寶貝都塞褲腰帶,塞不進褲腰帶就用車搬運,帶不走的就砸,總之就是他們得不到的別人也休想得到。等他們把圓明園裡的奇珍異寶洗劫完之後還不滿意,更是下令燒燬圓明園。一把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硝煙瀰漫,那個被我國視為“瑰寶”的圓明園,就這樣付之一炬了。



為什麼侵略者掠奪完之後還要將圓明園燒燬?

其一是為了掩蓋他們洗劫圓明園的可惡罪行。

其二是想通過毀掉圓明園徹底擊垮清朝的抵抗意志,逼迫清政府投降。

英法聯軍焚掠圓明園事件,是我國當時的落後腐敗無能導致了無法挽救的後果。


現如今幾百年過去了,有多少人被這場大火驚醒了又有多少人被侵略者的行為氣的咬牙切齒,閉關鎖國,落後就要捱打,血淋淋的教訓,時刻警醒著我們要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愛我中華。


小史感


本來陽光報道不想再花費心思來回答悟空問答了,因為在回答每一個問題時,都要經過認真思考,綜合畢生所學、不同觀點、考證等,進行的綜合總結,希望給讀者提供一個可靠的答案,提供實用真實的信息,凡是提問者,可以說是對這個問題有模糊的概念,一時把握不準,希望找到相同認知認識,從而更好地答疑解惑,從中學到知識,擴大視野,從而堅定正確的觀點。一個正確的判斷,是在多次的論證、反駁、否定、否定之否定後得出的。陽光報道在回答一些問題時,始終堅持一個傳播正能量,幫助提問者走出誤區的立場上回答的。可是,陽光報道的困惑是,回答的問題,閱讀量超過2萬的,不久就給屏蔽了,理由就是答案審核未通過。這個理由就是搞不懂了,真的很無語。

這次忍不住還是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爭議很大,我們在課本上也都學過火燒圓明園,普遍的觀點是掩蓋罪證。本人有話說,那就是火燒圓明園的目的,不是為了掩蓋罪證,而是為了對清帝及清政府進行最嚴厲、最直接、最深刻的精神打擊與懲罰,從而迫使清廷從此徹底對外屈服。


陽光報道


先上結論,人家也是有一套自己的邏輯的,談不上狗屁不通,但是也是按邏輯辦事,而不是想幹啥就幹啥。

啥邏輯呢?很簡單,兩國相爭,不斬來使。

當然有人會問了,我斬了,你能把我咋地?

能咋地?我燒你的皇宮。

這就是那時候西方人的行為準則。

第二次鴉片戰爭前,英國使節巴夏裡一行人,先提出N多無理要求,然後被殺掉了幾十個,這就是英法聯軍的藉口。北京失守後,法國人要燒故宮,英國人攔住了不讓,說是故宮影響太大了,圓明園也算是行宮,就燒它吧

火燒圓明園是國恥,但宣傳的時候,拜託也公正一點,那時候的清政府真是無知愚昧加愚蠢。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並不代表你可以為了民族主義而亂宣傳


笨笨熊QIQILIULIU


搶得不過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