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我12岁在父亲凉粉摊上洗碗,子承父业为留住家乡老味道


#自拍我的故事#大家好,我叫濮忠月,今年60岁,我的家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12岁时我就在父亲的凉粉摊子上帮忙洗碗,从此与这一碗小吃结缘,我28岁正式独当一面成为了一名做凉粉的师傅,从挑担子街头叫卖到拥有自己的小吃门店,时光一晃过去快50年,2009年,我做的凉粉获得了芜湖十大名小吃荣誉称号,我一路坚守,子承父业做好一碗美食留住那老味道!

这就是我家做的凉粉,是父亲濮昌盛在17岁时自己亲手创制出来的独特美食风味,听父亲说,我的老家在河南,是逃难到了安徽这里的,1936年,父亲17岁时就挑着一副扁担走上街头,开始制作叫卖,这一碗凉粉,我家一做就做了80多年。

我小时候在父亲的凉粉摊子上耳濡目染,父亲总是指挥我做这个干那个,其实父亲并没有正式教我,我是边看边思边动手,终于传承下了父亲这一手做凉粉的老手艺。刚上了初一,我成为了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我在农村待了四年后,才返回了城市,我原先在一家蜜饯食品厂工作,那时候一边在厂里上班一边在父亲的摊子上帮忙。


相比其他的小吃活计,做凉粉这一行相比还是要轻松一些,看似操作工序简单,其实要真正做好它,我觉得也并不容易,其中也有不少技巧需要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每次做凉粉,我得先把豌豆粉用凉水泡6、7个小时,然后用滚开的热水进行冲泡,每天一大早都是我亲自动手来把关这一工序,在热气腾腾中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用热水冲泡时,我还得用木棍不断地搅拌均匀,要一边搅拌一边观察,因为按照季节的不同,加水的比例与温度也都有所不同,没有几年的摸索动手操作,是不得要领的,当然现在对于干了40多年的我来说,这活早已驾轻就熟了。

充分搅拌的粉要冷却10多个小时,然后就能成型了,可以准备加工食用,凉粉非常讲究新鲜度,放置时间过长,凉粉会变得特别硬实,口感不好吃,而我做的凉粉新鲜爽滑有嚼劲,特别好吃!

做好的凉粉刨出来,我得用上一把小刨子,看似简单的动作,也得用好这手里的一份暗劲才行,熟能生巧,现在一碗凉粉我刨出来只须不到10秒钟的时间。

这一把小刨子,用不锈钢皮制作,上面大约有100个左右的孔,都是我亲自动手制作的,曾经有人看到刨子后,非要出100元钱来买,但是我没有卖给他,这可是吃饭的家伙,以前父亲用的小刨子是他用黄铜皮打得,更加好看耐用,因为每一天,我家都至少要刨上300多碗才行。

我刨出来的凉粉,要加上我自己调配的六七种作料才好吃,现在有香菜、萝卜、水辣椒、酱油、米醋、芝麻油、虾米水等,其中大部分作料我都买回来自己动手再次调配了一番。

想当年,我父亲挑着一根扁担在街头做凉粉一卖就是几十年,不少市民食客都是带着小孩津津有味地品尝这小吃美食的,我在12岁时就开始在扁担的另一头帮忙洗碗了,这一碗凉粉,我家一干就是80多年。

2009年,芜湖市凤凰美食节上举办“芜湖十大名小吃”评选,我做的凉粉以高票无可争议入围当选,这也是我对我父亲最好的致敬方式。

通过一路坚守做凉粉,我也改变了家庭的面貌,从街头的一根扁担小摊子,到现在在商业住宅楼下的大门面里操作,凉粉,让我在辛苦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顾客在手机上我家的店铺点餐,我也学会了实时查询,了解食客们的喜好与口味要求,然后在实际操作中做出相应的变化,我已经60岁了,真得是活到老,要学到老才行啊!

当然每天也有很多老熟客喜欢上门来我的店里,亲眼看到我在做,尝上这一口他们从小就吃的,忘记不了的老味道,很多人虽然已经在外地工作生活,但是只要有时间能回家乡,他们都会抽空来吃上一口我做的凉粉,这就是我的一位老熟客,他今年68岁了,8岁时就开始吃我家的凉粉,这一吃就吃了60年了,他说还是那个老味道,好吃!


今年我60岁了,下个月我就要去办正式的退休手续了,这几年,我已经让家里的侄子、侄孙们愿意干的人都来店里,我手把手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传承下去这做凉粉的手艺,继续做好这一碗美食,给人们留住那一份记忆中家乡的老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