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一發燒,醫生就要檢查血常規,從而判斷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望聞問切呢?

人事正道


孩子生病必做血常規嗎?

  A:血常規化驗屬於輔助診斷,不是孩子一生病就必做的檢查。比如在感冒或流感初期,驗血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感冒流感都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沒用,血常規對治療沒有幫助。但如果患者發燒4-5天沒有退下去,或者精神、呼吸愈來愈差,這時候就需要驗血。如果白細胞很高,就要考慮有沒有肺炎等併發症。


什麼時候驗血,數據是最準確的?

  A:孩子出現發熱等情況一般24小時後,血常規才能有所反應。建議發熱24小時候再進行血液檢查。千萬不要先行服用抗生素類藥物,以免影響血液檢查的結果誤導診斷。通過觀察一般狀況和精神狀況來判斷疾病嚴重程度較為可靠。


在寶寶採血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A:一般在採血前應讓孩子處於靜止狀態,避免有劇烈運動,比如跑跳等。激烈的運動後,應該靜止15-20分鐘再採血。另外在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要注意保溫,保證末梢的血液循環比較通暢,這樣也有利於採血。


做了血常規就能認定出孩子生了什麼病嗎?

  A:血常規化驗不是定性診斷試驗,結果必須結合臨床分析才有意義,很多應激都可以造成白細胞和CRP的升高,容易和細菌感染混淆。

  

  如果化驗單上白細胞總數增多,是否就應該給孩子使用抗生素?

  A:僅憑藉一個白細胞數目不夠準確,在檢查白細胞數目時還要進行白細胞的分類。


化驗單上有標註箭頭的項目,都表示超標了嗎

  A:兒童的正常值不同於成人,兒童還在不斷地生長髮育中,每個階段的正常值都不同,有別於成人,而血常規化驗單上,所有參考值都是成人標準參考值,所以,家長看來有很多指標不在參考值內。


如何解釋血常規中白細胞的檢測結果

  A:要結合孩子年齡和症狀來分析,孩子又吐又拉,查出來的白細胞計數肯定高於正常,這是由於血液濃縮造成的,建議糾正脫水後再複查。

  去驗血之前,在家裡怎麼判斷孩子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A:細菌感染的表現:

  1、退燒後精神很差。

  2、體溫忽上忽下。

  3、喉嚨有發炎症狀,紅腫有膿包。扁桃體表面不平整,暗色。

  B:病毒感染的表現:

  1、有熱度,但精神依然很好。

  2、體溫居高不下,即使吃了退燒藥,依然會反彈很高。

  3、扁桃體上有皰疹、表面光滑色鮮

  4、常伴皮疹

  9:血常規報告單中常見項目解析。


艾灸儀艾灸床


我孩子小的時侯也常要發燒,但基本吃一點退燒藥,燒能退了,第2天就能恢復。僅有的一次發燒住院是在小學六年級末,燒了兩天都沒退,趕忙送醫院,檢查下來是肺炎,把我急得。


因為還正趕上期末考試了。醫院一定要求住院,但離畢業考試只有一週時間了。後來跟醫生反覆商量,我每天帶孩子到醫院掛水半天,掛完之後帶回家休息或做作業,有時候也去學校。堅持了一個星期,總算把期末的畢業考完成了。孩子的肺炎也恢復的順利,因為是第一次用藥,藥效應該不錯。


孩子發燒是個需要重視的事情,謹慎對待。

因為發燒對孩子來說對身體傷害比較大,以現在的醫療條件,做檢查能快速準確的判斷出發燒是基於什麼原因引起的?從而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古時候用望聞問切,也是為了判斷病因,當時沒有這麼好的醫療條件,只能依靠個人的醫術來判斷。


山澗育語


血常規可以說是性價比很高的一個檢查了,價格不貴,但是提供給醫生的信息卻很多。

一、小孩子發燒為什麼要查血常規?

就像題目中說的,是為了判斷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細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很好的特效藥,基本上靠自身的免疫力。

現在,醫學上講精準醫療,而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在一些小診所,沒有血常規檢測儀器,感冒了直接輸液,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藥物一起上,總能治好的。這樣一來,家長是滿意了,不用像大醫院那樣麻煩,看個感冒還要抽血。但是,這樣一來,對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二、至於為什麼不用望聞問切



1.首先,中醫和西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系,望聞問切是中醫的手段,西醫是不學的。

2.診脈我覺得是一項技術活,主觀性太強了,不像西醫做的各種檢查,明明白白的。


石佛山下小醫生


雖然我不是醫生,無法從專業角度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在醫院工作過的,所以從我的角度來給你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其實不只是發燒,醫生就要檢查血常規,其實很多病人都覺得如今看病時,醫生簡單詢問病情後,就讓病人做很多檢查、檢驗項目,感覺排了很長時間隊,醫生幾分鐘就打發出來了,這種感覺我能理解,我認為有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一、檢驗/檢查的技術水平提高,能夠幫助醫生快速準確地確診病情

以前醫療水平有限,沒有那麼多輔助檢驗/檢查設備,看病都靠醫生的經驗和水平,為了確診病情,醫生自然問得多,檢查的仔細,所以那時候看病先找年紀大,有經驗的醫生。現在不同了,檢驗/檢查的設備已經很先進了,很多結果一出來就能判斷病情,然後對診下藥。這是科技進步帶來的必然結果。

二、門診量大,為了節省時間

現在人看病不管大病還是小病都喜歡跑去大醫院,造成大醫院病人堆積,一個普通門診醫生每天可能需要給上百個病人看病,如果每個都仔細地望聞問切來一遍,他們就是累死也看不完那些病人。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專家,每天看病的人數都會固定,所以他們就會看得仔細一些,而且他們經驗豐富,很多病就不需要檢驗/檢查也能確診。

三、西醫與中醫診療方式的區別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通過觀查、詢問或根據病人把脈的情況來判斷病情,這種技術需要長久的經驗才能撐握,年輕的醫生經驗欠缺,也會採用一些西醫的手段來幫助診療。而西醫講究真實數據與結果來治病,通過檢驗/檢查的結果來判斷,很容易確診病情,一些常見的小病,實習醫生也能勝任,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西醫強於中醫的原因。

四、醫患關係造成醫生需要謹慎

當今社會醫患關係的矛盾長久存在,全國醫鬧事件也時有發生,很多病人不信任醫生但又不得不依賴醫生,很多人又認為只要把病人交到醫生手裡,就必需治好。治不好就是醫生的責任。還有些病人,明明是小病簡單治療就可以,卻怪醫生不用心等等,這都造成醫生很大壓力。所以本來可以很簡單的小病,醫生情願多做些檢驗/檢查,一方面讓患者安心,一方面也怕自已出錯。

其實我理解家長對孩子生病那種焦急的心情,因為我也有孩子,但我更明白有些擔心是多餘的,我女兒發燒感冒的小病,都是先物理降溫多喝水,不嚴重都不會給她吃藥(這樣還有助於孩子自身免疫力增加)。如果真高燒不退,先去小醫院或社區醫院,一般可以搞定,沒必要總往大醫院跑。


甜甜的甜甜


因為發燒不是一類獨立疾病,它只是一種症狀。能引起發燒症狀的疾病很多,查血象可以儘快診斷出發燒的原因。

根據血象的結果,醫生可以初步判斷髮燒的原因是細菌或是病毒。一般來說,白細胞、中性比例、超敏C反應蛋白三項增高,屬於細菌感染;三項正常,則多為病毒感染。查明原因,才能治療。

而患兒發燒,是經不起拖延的。人會發燒,是因為人的體溫調節中樞出現了異常,低熱:37.4~38℃;中等度熱:38.1~39℃;高熱:39.1~41℃;超高熱:41℃以上。但從理論上來說,即使是低熱,如不能及時查清病因而任其發展的話,也容易對大腦皮質產生損害。大腦皮質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其損害又是不可逆的,所以必須要儘快查清原因,採取對症治療。

但就現實來講,一般發燒是不需要查血象的,主要是持續高燒需要查血象,以儘快確定病因。


純鈞LHGR


這個問題生理結構的本質屬性問題。西醫對待小孩發燒檢查是科學,不能亂加評論。但是請看官注意::傳統中醫望聞問切的“四診;認為,小孩在七歲以前,由於生長髮育的生理性增溫。俗稱發低溫燒骨節!每七天一次小低溫。七七四十九天,有個正常的發燒現象。精神狀態良好,食慾正常。三天即可恢復正常,中醫開上一劑建脾開胃,理氣和中的藥物。幫助小孩調理,進加消食健胃飲食即可。如果在這時誤診發燒降溫控制的殺菌消炎,將會給小孩生長髮育留下終身慢性的伏筆。也是疑難雜症,向年輕化轉移的歷史遺留。請有經驗的參與討論如何?好比發酵甜酒,豆豉一樣。剛剛發燒就降溫,最後甜酒,豆豉變壞同屬原理。中醫奉勸年輕化的準爸,準媽們不可不知。害了孩子一身,妄乎所以無知!


用戶6131822359598


望聞問切,是中醫的診斷依據,它能判定是外感還是內傷,或者判定疾病發展到什麼地步了,但如果要判定是病毒還是細菌,還真得從血常規來判斷,但孩子感冒一類的百分之90都是病毒引起的,細菌較少,有些大夫確實是為了診斷病情,但有些也或許是為了給醫院增加收入。


寒冰159270422


望聞問切是中醫的基本診斷方式,現在醫院都是西醫為主,望有,聞有,問有,切嘛,只能是靠各種檢查數據了!



恐龍乖乖快到碗裡來


因為你不懂物理療法,

第二是現代醫學就是以控制疾病的症狀與指標獲取利益最大化的現代商業系統,你就是送錢上門的顧客,西醫是必須依靠儀器設備才能看病的人,離開儀器設備他們啥事也幹不了,更主要的是西醫不想惹麻煩,根據檢查結果給你開藥,多保險,又可以鑽錢,又不會惹麻煩,一石二鳥,多好

我們以前帶孩子也是孩子一發燒就六神無主,手足無措,經常是帶著孩子不知道怎麼辦好是去右邊的兒童醫院好吶,還是去左邊的北大醫院好?後來,孩子四歲左右的時候經常感冒發燒,體質極差,有一次在野生動物園遇到一個客戶,她有兩個兒子,她老公是一個老外,極力反對她帶孩子去醫院,而是建議她使用[物理療法],孩子病了硬是不去醫院[後來我家女兒燒到39.7°我們也不去醫院的]


太素老道


其實你在這個問題上認識有出入。這是兩個體系的,望聞問切這個是中醫方面的,血常規主要是西醫方面的!如果你想要去看中醫可以去中醫院看!不過現在真正的純中醫已經很少了,大部分都是中西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