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父母看完電影開始焦慮校園霸凌,真的沒辦法嗎?

週末看了電影【少年的你】

剛從電影院出來翻看朋友圈,發現一個朋友也剛看了這部電影。

朋友也是一個媽媽,有一個初中生的兒子。

有多少父母看完電影開始焦慮校園霸凌,真的沒辦法嗎?

朋友圈回覆她:“我也剛看完”

她問我:“想聽聽你怎麼看”

我回答:“私信你”

可能是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原因,任何時候跟別人探討問題(尤其是教育相關的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上來就給人家拋出了靈魂四問!

有多少父母看完電影開始焦慮校園霸凌,真的沒辦法嗎?

一、在電影裡你發現了什麼?

二、如果你是電影裡被欺負的孩子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會跟他們一樣忍辱等到畢業嗎?

三、被霸凌的核心點在哪裡呢?

四、假如這個世界一時半會兒不會改變,也就是說霸凌可能依然存在,你認為不會被霸凌的核心又是什麼呢?

五、追加一個問題,這些應對霸凌的能力何時鍛鍊起來的呢?


在電影裡你發現了什麼?

答:發現電影裡主要突出的受到霸凌的孩子,他們都及其相似的特質

有多少父母看完電影開始焦慮校園霸凌,真的沒辦法嗎?

這些特質總結如下:

1、他們渾身散發著“弱”的氣息(這種“弱”極其容易吸引霸凌者的注意)

2、社交能力都出現了問題(起碼在電影裡看到他們幾乎沒有朋友)

3、都選擇了隱忍,忍過高考結束就好了,忍不住的選擇輕生了

4、被霸凌時沒有做過明顯的自我保護式的反抗

5、沒有回家跟家人分享,選擇獨自在內心承受一切

6、把自我保護的事情交給別人(你們看到他們欺負我,但是你們什麼都沒做)她可能還沒明白不能把自我保護只依託於別人,因為你自己都沒有為自己奮起努力過

7、沒有智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你是電影裡被欺負的孩子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會跟他們一樣忍辱等畢業嗎?

有多少父母看完電影開始焦慮校園霸凌,真的沒辦法嗎?

關於這個問題如果要我回答肯定是絕不會!因為保護自己不受侵害的意識是本能反應,只不過它需要強大的內心力量來驅動。如果我們把孩子養的學習成績很好,但卻喪失了起碼的自我保護機制,那該是多麼的失敗!

電影裡有兩個畫面反應了這個問題

第一個畫面---當一群人在廁所裡用紙簍裡的衛生紙砸向那位女生的時候,她只是站在牆邊“一副任人宰割的樣子”!(有沒有人在想:衝上去揍他們!)

有多少父母看完電影開始焦慮校園霸凌,真的沒辦法嗎?

第二個畫面---陳念被排球砸,不過她比胡小蝶內心力量好一些,起碼有反抗的態度,但是還不夠。

為什麼我會反覆提及一定要勇敢起來自我保護,去反抗。

因為電影部分情節讓我想起自己曾經遇到的校園霸凌,說實話看到這個電影我一點也不懷疑它內容的真實性,因為我見過的校園霸凌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是最後我沒有成為被長期霸凌的對象,因為我的自尊、內心力量告訴我要反抗,後來那群“壞學生”在我這裡的霸凌失敗了!

失敗後的她們就轉換了霸凌對象,跟電影裡的場景多麼的相似。當陳念有小北保護的時候,她們就把霸凌對象轉移到了另一個“弱者”身上。

還記得電影裡那個弱的女生對陳念說:“平時我挺聽她們話的,不知道為什麼是我……”

其實,沒有為什麼。因為那群孩子需要在一些弱者身上找到自己的力量與成就!你在她們面前越是弱小,就越能帶給她們力量!

被霸凌的核心點在哪裡呢?

有多少父母看完電影開始焦慮校園霸凌,真的沒辦法嗎?

這個問題簡單一點來說是這樣的:

被霸凌是因為由內而外的表現出“弱小”;

這種“弱小”映射的是內心力量薄弱;

而內心力量薄弱大部分都源自於愛的缺失。

大家想想看,一個班級裡可能總有幾個霸凌別人的孩子。

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什麼決定同一個班級裡,我們的孩子是否會成為長期被霸凌的對象呢?

心理力量強弱能夠決定!

假如這個世界一時半會兒不會改變,也就是說霸凌可能依然存在,你認為不會被霸凌的核心又是什麼呢?

有多少父母看完電影開始焦慮校園霸凌,真的沒辦法嗎?

這一點上就不繞彎子了,直接總結:

1、父母內心強大---帶給孩子強大的心理力量

2、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愛---帶給孩子強大的心理力量,也讓孩子懂得愛自己

3、提前培養好親密關係,多與孩子溝通尊重他們---這樣孩子在外面遇到的任何事會第一時間想要與你分享

4、不要溺愛孩子---讓孩子經歷挫折,在困難中學會如何解決問題,保護自己

5、不要培養書呆子---讓孩子在兒童的群體中學會怎樣與人相處

6、不要拿走孩子成長中的機會,也不要抱怨孩子遭遇的困難---因為這些都是上天送給孩子“看似醜陋的美好禮物”

寄語:我們知道總有一個天孩子要離開家走向社會,他們要和別人家培養大的孩子相處合作。

儘管知道這個社會多元又複雜,可我們沒有辦法干預別人家怎樣養育他們的孩子。

所以相信這個世界會慢慢變好的同時,不要忘記為孩子建構一個易於生存的人格特質。

這些應對霸凌的能力在什麼時候鍛鍊起來呢?

在大學嗎?高中嗎?初中嗎?在小學嗎?還是在幼兒園?

答案是在7歲之前

這個階段是孩子為將來過人類生活,脫離父母獨自進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的時候。

將來孩子上小學、初中、高中應對所有人生問題的模式,大都是來自7歲以前的積累。

沒有這些積累,當一個重大的問題突然出現,孩子就傻眼了。

所以在最關鍵的時期,家長們千萬不要只顧工作不管孩子人格建構和心理健康。

回想起電影裡小北給陳念說的話:“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後面”

有多少父母看完電影開始焦慮校園霸凌,真的沒辦法嗎?

其實對於陳念來說這句話應該是要父母講給她的,而在背後保護她的那個角色應該是父母!

備註:短短一篇帖子不足以把每一個角度都解析的明明白白,以上內容僅是個人從教育和個人經歷感觸的一些角度來看“如何應對校園霸凌”,希望更多成年人關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建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