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父母看完电影开始焦虑校园霸凌,真的没办法吗?

周末看了电影【少年的你】

刚从电影院出来翻看朋友圈,发现一个朋友也刚看了这部电影。

朋友也是一个妈妈,有一个初中生的儿子。

有多少父母看完电影开始焦虑校园霸凌,真的没办法吗?

朋友圈回复她:“我也刚看完”

她问我:“想听听你怎么看”

我回答:“私信你”

可能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原因,任何时候跟别人探讨问题(尤其是教育相关的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上来就给人家抛出了灵魂四问!

有多少父母看完电影开始焦虑校园霸凌,真的没办法吗?

一、在电影里你发现了什么?

二、如果你是电影里被欺负的孩子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会跟他们一样忍辱等到毕业吗?

三、被霸凌的核心点在哪里呢?

四、假如这个世界一时半会儿不会改变,也就是说霸凌可能依然存在,你认为不会被霸凌的核心又是什么呢?

五、追加一个问题,这些应对霸凌的能力何时锻炼起来的呢?


在电影里你发现了什么?

答:发现电影里主要突出的受到霸凌的孩子,他们都及其相似的特质

有多少父母看完电影开始焦虑校园霸凌,真的没办法吗?

这些特质总结如下:

1、他们浑身散发着“弱”的气息(这种“弱”极其容易吸引霸凌者的注意)

2、社交能力都出现了问题(起码在电影里看到他们几乎没有朋友)

3、都选择了隐忍,忍过高考结束就好了,忍不住的选择轻生了

4、被霸凌时没有做过明显的自我保护式的反抗

5、没有回家跟家人分享,选择独自在内心承受一切

6、把自我保护的事情交给别人(你们看到他们欺负我,但是你们什么都没做)她可能还没明白不能把自我保护只依托于别人,因为你自己都没有为自己奋起努力过

7、没有智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是电影里被欺负的孩子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会跟他们一样忍辱等毕业吗?

有多少父母看完电影开始焦虑校园霸凌,真的没办法吗?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要我回答肯定是绝不会!因为保护自己不受侵害的意识是本能反应,只不过它需要强大的内心力量来驱动。如果我们把孩子养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却丧失了起码的自我保护机制,那该是多么的失败!

电影里有两个画面反应了这个问题

第一个画面---当一群人在厕所里用纸篓里的卫生纸砸向那位女生的时候,她只是站在墙边“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有没有人在想:冲上去揍他们!)

有多少父母看完电影开始焦虑校园霸凌,真的没办法吗?

第二个画面---陈念被排球砸,不过她比胡小蝶内心力量好一些,起码有反抗的态度,但是还不够。

为什么我会反复提及一定要勇敢起来自我保护,去反抗。

因为电影部分情节让我想起自己曾经遇到的校园霸凌,说实话看到这个电影我一点也不怀疑它内容的真实性,因为我见过的校园霸凌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是最后我没有成为被长期霸凌的对象,因为我的自尊、内心力量告诉我要反抗,后来那群“坏学生”在我这里的霸凌失败了!

失败后的她们就转换了霸凌对象,跟电影里的场景多么的相似。当陈念有小北保护的时候,她们就把霸凌对象转移到了另一个“弱者”身上。

还记得电影里那个弱的女生对陈念说:“平时我挺听她们话的,不知道为什么是我……”

其实,没有为什么。因为那群孩子需要在一些弱者身上找到自己的力量与成就!你在她们面前越是弱小,就越能带给她们力量!

被霸凌的核心点在哪里呢?

有多少父母看完电影开始焦虑校园霸凌,真的没办法吗?

这个问题简单一点来说是这样的:

被霸凌是因为由内而外的表现出“弱小”;

这种“弱小”映射的是内心力量薄弱;

而内心力量薄弱大部分都源自于爱的缺失。

大家想想看,一个班级里可能总有几个霸凌别人的孩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决定同一个班级里,我们的孩子是否会成为长期被霸凌的对象呢?

心理力量强弱能够决定!

假如这个世界一时半会儿不会改变,也就是说霸凌可能依然存在,你认为不会被霸凌的核心又是什么呢?

有多少父母看完电影开始焦虑校园霸凌,真的没办法吗?

这一点上就不绕弯子了,直接总结:

1、父母内心强大---带给孩子强大的心理力量

2、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爱---带给孩子强大的心理力量,也让孩子懂得爱自己

3、提前培养好亲密关系,多与孩子沟通尊重他们---这样孩子在外面遇到的任何事会第一时间想要与你分享

4、不要溺爱孩子---让孩子经历挫折,在困难中学会如何解决问题,保护自己

5、不要培养书呆子---让孩子在儿童的群体中学会怎样与人相处

6、不要拿走孩子成长中的机会,也不要抱怨孩子遭遇的困难---因为这些都是上天送给孩子“看似丑陋的美好礼物”

寄语:我们知道总有一个天孩子要离开家走向社会,他们要和别人家培养大的孩子相处合作。

尽管知道这个社会多元又复杂,可我们没有办法干预别人家怎样养育他们的孩子。

所以相信这个世界会慢慢变好的同时,不要忘记为孩子建构一个易于生存的人格特质。

这些应对霸凌的能力在什么时候锻炼起来呢?

在大学吗?高中吗?初中吗?在小学吗?还是在幼儿园?

答案是在7岁之前

这个阶段是孩子为将来过人类生活,脱离父母独自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时候。

将来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应对所有人生问题的模式,大都是来自7岁以前的积累。

没有这些积累,当一个重大的问题突然出现,孩子就傻眼了。

所以在最关键的时期,家长们千万不要只顾工作不管孩子人格建构和心理健康。

回想起电影里小北给陈念说的话:“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

有多少父母看完电影开始焦虑校园霸凌,真的没办法吗?

其实对于陈念来说这句话应该是要父母讲给她的,而在背后保护她的那个角色应该是父母!

备注:短短一篇帖子不足以把每一个角度都解析的明明白白,以上内容仅是个人从教育和个人经历感触的一些角度来看“如何应对校园霸凌”,希望更多成年人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建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