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飛陝飛”大合併,800億資產再衝“中國西雅圖”

一紙公告,進一步加快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集團”)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工作的節奏。

11月5日晚,航空工業集團旗下中航飛機(000768)發佈公告稱,公司擬將部分飛機零部件製造業務資產與中航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航空工業飛機”)部分飛機整機制造及維修業務資產進行置換,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初步籌劃如下,擬將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飛)100%股權、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陝飛)100%股權和中航天水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天飛)100%股權等資產置入中航飛機;擬將長沙起落架分公司、中航飛機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制動分公司全部資產及負債和貴州新安航空機械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等資產置出。

西飛陝飛大合併

在國企改革重組的浪潮下,航空工業集團無論採用併購或置換,還是通過其它手段,最終目標則指向資產證券化。

此次,中航飛機的資產置換動作同樣如此,目的在於聚焦航空整機主業,整合研發資源,提高運營效率,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獨立性,並減少關聯交易。

金融棒棒糖經過簡單梳理,形成如下表格,有助於糖豆們明晰此次置換產生的關係。

“西飛陝飛”大合併,800億資產再衝“中國西雅圖”

釐清之後,再來看置入中航飛機涉及到的3項資產狀況:

1:陝飛:現位於陝西漢中,是經中央批准設立於1969年的我國唯一研製、生產大、中型軍民用運輸機的大型國有軍工企業,業務涉及飛機制造、汽車製造、大型工藝裝備製造等多領域的大型集團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固定翼運輸飛機、特種飛機、無人機、飛機模擬器系列產品及零備件的開發、製造、銷售、服務、培訓等,填補了國家多項航空武器裝備空白。

2001年完成了全面的公司化改造。

“西飛陝飛”大合併,800億資產再衝“中國西雅圖”

(圖:陝飛內景)

2:西飛:現位於閻良區,創建於1958年5月8日,是中國民機的先行者,前身是陝西省機械廠,1989年7月與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合併更名為航空航天工業部西安飛機工業公司。後經國務院批准以航空航天工業部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為核心企業,成為了全國首批56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

“西飛陝飛”大合併,800億資產再衝“中國西雅圖”

同時,公司是民用國產大型客機C919的主供貨商,承擔了機體結構中設計最為複雜、製造難度最大的部件——機翼、中機身(中央翼)等6個工作包的研製任務,任務量約佔整個機體結構的50%,研製的“鯤鵬”“戰神”等四型飛機參與了建軍90週年閱兵。

3:天飛:2007年3月9日在天水成立,經營範圍包括飛機修理(運五、運五B、運十二、殲六各型飛機)等,飛機整機及機載設備維修服務保障,航空部附件、零備件製造等。

經過此番資產置換,對中航飛機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

1:產業格局:中航飛機將西飛和陝飛兩家陝西航空產業集群區頭部公司納入麾下,在掌握國內大中型軍民用飛機、全系列飛機起落架及機輪剎車系統的核心資源基礎上,繼而擁有民用和軍用飛機飛行器、機翼等產品零件設計和製造能力,對豐富整機制造全產業鏈,強化整體實力大有裨益。

2:資產收益:從中航飛機置出的3項資產經營範圍和業務來看,其中長沙起落架分公司和貴州新安航空機械,均未涉及整機設計研製核心領域,作為以航空製造業務為主的上市公司,不斷剝離邊緣業務,壯大航空主業設計研製能力,更利於追尋商業利益,從而創造更大的資產收益。

總資產逾880億

作為我國主要的大中型運輸機、轟炸機、特種飛機等飛機產品的製造商,中航飛機無疑將在軍用和民用飛機領域變得更加“強壯”,但作為本土財經觀察者,金融棒棒糖更樂意聚焦這家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

從營收結構看,根據公司2018年年報披露,航空行業產品佔據公司營收的97.59%,此外的其他行業產品營收佔比微乎其微。

“西飛陝飛”大合併,800億資產再衝“中國西雅圖”

再看財務報表,中航飛機整體表現良好,近10年始終如此,營業總收入和淨利潤均未出現過虧損。

“西飛陝飛”大合併,800億資產再衝“中國西雅圖”

總營收方面,自2009年起,公司從82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335億元,10年間增長了約309%,期間,僅在2009和2011兩年間出現負增長,分別為12.12%和15.85%,2009年因內部未完成新舟60飛機銷售計劃,2011年則受到外部宏觀政策和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市場需求不足,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

淨利潤方面,公司近10年來從3.2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5.6億,增長約75%,相較於總營收增幅,呈現出不穩定和不均衡的特點。期間,3個負增長的年份為2009、2011和2012年,尤其是2011年,淨利潤同比大幅減少了68.78%,是10年間淨利潤降幅最大的一年,2009年和2011年與主營收原因相同,2012年淨利潤增長同比減少34.87%,則因完成了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實施工作。

或許是因為行業特性,近10年來總營收和淨利潤兩者相差較為懸殊,總營收增長保持穩定,淨利潤增幅早些年波動較大,近幾年才漸趨平穩。

“西飛陝飛”大合併,800億資產再衝“中國西雅圖”

那麼,注入中航飛機的另3家公司財務表現如何呢?

“西飛陝飛”大合併,800億資產再衝“中國西雅圖”

西飛:據可查詢到的數據,2008年至2013年間,公司營收從107億增長至225億元,淨利潤從2009年的3.8億增至2013年的4.1億,雖然漲幅較小,期間略有波動,但整體較為平穩,同期財務總量甚至超過了中航飛機。

“西飛陝飛”大合併,800億資產再衝“中國西雅圖”

陝飛:據可查詢到的數據,2009年至2011年,公司營收從18億增至30億元,淨利潤從4300萬增至2億元,總量相對中航飛機和西飛明顯小了很多。

天飛:雖未能查詢到財務數據,但作為航空工業旗下的軍工類企業,必然有其基礎。

最新財務數據來源於今年三季度末,中航飛機總資產506.3億元,淨資產163.5億元,而同期西飛集團總資產為272.2億元,淨資產為88.2億元,陝飛集團總資產為104.13億元,淨資產為15.49億元。

“西飛陝飛”大合併,800億資產再衝“中國西雅圖”

中航飛機本身具備雄厚的航空和財務實力,如今有近乎同等體量的西飛“加盟”,以及陝飛和中航飛機天水工業公司“入夥”,總資產將超880億元,佔據航空工業集團總資產約9.3%,淨資產近270億元。

至此,陝西將誕生出一家航空類“巨鱷型”公司,意義非凡。

1:陝西首次擁有如此大規模體量的航空類上市公司,充滿了想象空間。

2:陝西航空工業以中航飛機為主體,強化航空產業集群,將對整個行業形成帶動效應。

央地共建“中國西雅圖”

金融棒棒糖認為,中航飛機置入資產位於漢中和閻良,置出資產分佈在長沙和貴州,合併之後,勢必藉助區域分佈優勢進一步聚合陝西航空“力量”。這一合併既屬於央企資產的自我整合,亦意味著陝西開始“一個拳頭握起來打人”。

“西飛陝飛”大合併,800億資產再衝“中國西雅圖”

(圖:波音公司在西雅圖工廠的787生產線)

我們先看航空工業集團的打算:

在2018年12月國資委下發的《關於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的通知》中,航空工業是11家試點單位中唯一的軍工企業,目前,航空工業集團擁有28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4700億,資產證券化率超過66%,計劃到2020年實現集團公司資產證券化率達到70%。

在這一過程中,航空工業集團採取了諸多動作:

如1:2017年,航空動力整合中航工業旗下發動機資產;

如2:2018年,成飛集成整合中航工業旗下戰鬥機整機資產,涉及資產規模均超百億。

如:2018年,沈飛集團重組中航黑豹,實現了沈飛公司核心軍工資產整體上市。

我們再看陝西省政府的打算:

1:實力雄厚有歷史:陝西誕生了轟5、水轟5、轟6、運5、運8、運10、運20、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飛豹、轟炸機、陝汽軍車,歷次國慶大閱兵所展示的新式武器裝備的一半都是陝西生產,佔有全國四分之一的航空專業人才和高精尖設備。

2:央地共建有決心:早在2005年,時任省長陳德銘就提出西安要打造出“中國西雅圖”,2014年,時任中航工業董事長的林左鳴出提出同樣說法,在最近幾年,省委省政府推動航空產業發展的決心與中央企業持續正向關聯。

3:西安集約有優勢:西安航空產業總資產、生產總值、從業人員均佔全國的1/4~1/3,2016年陝西省航空工業總產值達到543億元,穩居全國前列。而這些航空產業資源,半數以上集中在西安東北部的西安航空基地周邊。

“西飛陝飛”大合併,800億資產再衝“中國西雅圖”

(圖:閻良的航空產業基地)

因此,西安金融棒棒糖得出結論:本次大合併,足已證明“陝西航空資源正走向集約化,體制上正走向高效化”,對“中國的西雅圖”構成實質性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