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成語的風水

《周易》被稱為群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根源。孔子當初讀易的時候便愛不釋手,以致韋編三絕。千年傳承下來,“易”的品德早已深入中華民族的血液裡,很多時候我們用而不自知。如今朗朗上口的一些成語就直接出自《周易》。

不三不四、七上八下、六六大順、群龍無首、否極泰來等。

先說不三不四吧!『不三不四』源自八卦,一個卦象有六條爻,一二爻為地道,三四爻為人道,五六爻是天道。地道剛柔,人道仁義,天道陰陽。所以說一個人不三不四,不只是形容他不像樣子,不夠正派,實際是指此人不仁不義,最重要的作為人的根本道義都沒有了,那就是俗話說:這不是人啊!到了不是人的地步,那這個人一定很可惡了,因此不能隨便說人不三不四。以前經常聽見有些老一輩的人罵小孩就愛用這個詞,小孩尚未成人就說他不是人,那他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啊!

周易:成語的風水

七上八下,其實形容的是一種週而復始,運行不息的運動狀態。『七』為少陽,升而為老陽『九』,『八』為少陰,降而為老陰『六』。一升一降就像太陽東昇西落。在周圍環境不斷的變化中。人的心情是緊張不安的,因此用『七上八下』來形容人遇到事情時,心裡慌亂不安,無所適從的心裡狀態。而它的本義是告訴我們,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的,月盈則虧,看待任何事物一定要有變化發展的思維。這樣才能更好地處理事情,而用在古人身上,這種思維才能讓他們更好地在大自然中生存下去。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詞的本義便慢慢的不用了。

周易:成語的風水

『六六大順』因為“六”不順,所以稱大順。就像打噴嚏的時候,廣東人經常就習慣說“大吉利是”。小時候不小心摔破了碗,老人會馬上說“歲歲(碎碎)平安”,這都是一樣的道理。六六大順放在卦象裡一看就明白了,比如乾卦從九一到上九,共六條爻其實分別闡述了人生各個階段為人處世,自強不息的道理。九五(即第五爻)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所以古代皇帝稱為九五之尊。上九(即第六爻)為陽極,物極必反,是充滿變數難以把握的。因此“六”就代表狀況百出,變數極大的。當人們說六六大順的時候,其實是在提醒你要仔細啊,學會未雨綢繆,這樣才能順順利利。中國人的憂患意識隨著伏羲氏一畫開天就已經寫進骨髓裡了的。

周易:成語的風水

『群龍無首』是指大同世界。源自《周易》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從初九潛龍,到九五飛龍,上九亢龍,告訴我們人生髮展的各個階段,發生的,應該做的事情。一步步達到飛龍的時候,乾卦告訴我們要學會收了,不然下一步就是亢龍,讓你後悔的事情就要發生了,最後就有可能一無所有,再不是龍了。而每一個能按照乾卦一步步走的人最後都是龍,一群龍在一起卻不爭,沒有誰說誰是老大誰是老二,大家都一樣和睦相處沒有爭執,都做好自己的本分,各得其所各有分工,這就是大同世界,所以卦辭說“群龍無首,吉。”放在今日世界來看,美國屬於亢龍,正在做最後的掙扎,陽極則轉陰。它怕是無法理解中國提出的“不管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了。

周易:成語的風水

『否極泰來』否和泰其實是六十四卦中的兩個卦。指的是不好的境遇到了極點就會慢慢變好,暗藏“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道理。不是在哪裡跌倒了就在那兒趴著,趴的久了地板就會直立成直角把你扶起來。『易經』的智慧裡永遠有變的因素,沒有什麼是不變的,除了變的本身,而這就是道的簡易之處。否卦上乾下坤,乾為天為輕,輕則上浮,坤為地為重,重而下沉,兩不相交,相互對峙。天地不交則萬物不長,內陰外陽,內小人外君子,是極差的境遇。而乾為陽極,坤為陰極,陽極生陰,陰極生陽,陰陽本來就是相互依存,應時變化的。互化而成地天泰,天地相交則剛柔並濟,萬物生長,一派欣欣向榮矣。所以不可僅憑時下的境遇去判斷事情的好壞,也不可用僅好壞去衡量一個人,一件事,一種物。一切都在發展,每刻都有變化。

周易:成語的風水
周易:成語的風水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很多東西早已融入我們的血液之中。今天暫時分享到這裡,喜歡《周易》風水的請點贊關注,希望與大家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