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如果我们垂垂老矣

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

是不是想象着在一个静穆又安静的傍晚

面带微笑躺在子孙绕膝的床前

神圣又安详地结束自己的一生?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但是看完下面这个故事

恐怕你要重新定义孤独和死亡



01

最孤独的人生

是活着时孑然一身,死时也无人陪伴


在日本,有这样一种职业

他们叫做“孤独死现场清洁员”

有很多独居的高龄老人

身边没有儿女亲人的陪伴

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死在狭小的公寓里

甚至几周都没有人发现他们的离去

于是尸体、各种液体

蛆虫、苍蝇就占据了这个房间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这个特殊行业里的清洁员

就负责着清扫死者的房间

收拾他们的遗物,联系他们的家人。


一天他们接到了要求清理的电话后

便匆匆赶往日本茨城县

见到了去世老人所在公寓的邻居

邻居说家里不断出现蛆虫和苍蝇

还有腐烂的味道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他们来到老人的房间

打开门便是不出意料的刺鼻味道

地上残留着老人的头发

沙发上还黏着一部分他的皮肤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老人的年纪大概62岁

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工作

于是,没有生活来源的他

被切断水、电和燃气整整5年

这5年里,他就独自在这个

逼仄黑暗的房间里生存着

用空瓶子储水,在罐子里排便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老人生前储水用的空瓶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他生前用来排便的罐子


更让人心酸的是

在他的桌子上还留下一张纸条

“管理员,请帮帮我!”

我们想象不出他在什么时间

以怎样痛苦的方式写下这句话

但遗憾的是这张纸条他没能交给管理员

也没能挽救自己的性命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他死后,

蛆虫腐蚀了他的尸体

蛆变成苍蝇后

想要试图飞出屋子

所以大群的苍蝇撞在玻璃窗上

留下一片白色的脂肪痕迹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老人生前身边没有朋友

跟家人也断了联系

连公寓的物业都很少见到他

他去世后,警察联系了他的哥哥

他哥哥说:“我们已经十二三年没有联系过了,

他一直失业在家,我帮他介绍的工作他也不做,

可能是怕我生气,他总是躲着我,

后来我就放弃他了。”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老人的哥哥领走了他的遗物


最后记者问他谁参加了弟弟的葬礼

他说:“只有我一个人。”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也许死者的人生在大家眼里无比失败

但是我们不想看到

迟暮之年的老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陪伴他的只有蛆虫和苍蝇


02

日本“孤独死”的蔓延


在近日上映的电影《小偷家族》

一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一起

靠着养老金和偷窃过日子

但是几个人的抱团取暖

却催化出比亲情更浓厚的爱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片子末尾奶奶快要过世的时候

看着一家人在海滩上玩闹的背影

自言自语地说:“谢谢你们。”

她感谢这群被生活被家人所抛弃的人

在她的暮年时刻给了她最需要的陪伴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原著中介绍

奶奶年轻时被丈夫抛弃

后来又与自私冷漠的儿子儿媳断绝关系

如果没有这群人

她雪鬓霜鬟的暮景残光

“孤独死”恐怕就是她最终的结局


奶奶的故事绝不是个例

在日本,独自生活的高龄老人有600多万

现如今每年有4万多人“孤独死”

他们有的奉行不婚主义

终生未婚未育

有的虽有亲人子女,却相隔千里

或是家人过世

或是早就不再联系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他们不愿成为别人眼中的“麻烦制造机”

奉行凡事自己解决的原则

有的老人腰腿不好

下楼扔垃圾都困难

也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

久而久之,就把家当成了垃圾站

在臭味熏天的垃圾中度过余生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甚至一些老人去小偷小摸、故意犯罪

因为一旦罪名成立

他们就可以入狱

能够得到照顾和固定的一日三餐

因此日本老人犯罪的人数比20年前翻了近5倍

而入狱的老人中竟有40%是“惯犯”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日本NHK曾在2010年

拍摄了一部名为

《无缘社会—无缘死的冲击》的纪录片

无缘代表“无社缘”“无血缘”“无地缘”

就是没朋友、家庭关系疏离和远离家乡

里面记录了很多死在家中

无人知晓的“无缘死者”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了解他们的过去

于是,他们的人生就随着腐烂的尸体和

没人认领的骨灰潦草收场了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这种种的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原因

日本的“超老龄化”社会结构

他们淡薄的家庭观念

老人们不愿麻烦别人的生活态度

单身主义、不婚主义的蔓延

甚至不够稳定的经济来源等等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他们拥有非常成熟人性化的制度和结构

但是却十分冷漠地对待人情和亲情

许多人一辈子在一个地方工作

然后按部就班地休假、离职、退休

单身的老人远离家庭关怀

邻里关系淡漠

甚至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丧失了全部的社会关系

等待他们的就是孤零零的死亡


03

希望这不会成为我们的未来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我们国家向来重视家庭观念

儿孙满堂、父慈子孝

一直是我们几千年的传统

但是,近些年来

我国的老龄化日益严重

截至2018年底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5亿

预计到2050年前后

将增至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前些天,广西一位老人在家中意外身亡

儿女都在外打工

5天后才被邻居发现

旁边还躺着3岁的孙子

孙子靠着水龙头的水活了下来

而老人却永远地离开了

这些留守老人、儿童

还有失独家庭,空巢老人

他们每一个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孤独死”的人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有一部关于失独老人的纪录片《活着》

专门讲述了很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沉痛故事

很多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因为车祸、疾病带走了年轻的生命而支离破碎

老人们的养老问题也变得愈加棘手


其中有一位老人—潘教授

75岁高龄的他

在清华大学工作了53年仍未完全退休

他每天佝偻着背往返于办公室和家属楼之间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当年为了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

他和老伴35岁才有了儿子

可是他唯一的儿子

却被心脏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儿子病发前一晚,曾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

说自己心脏不舒服

可是潘教授老两口偏偏在那晚

鬼使神差地都关了机

等看到信息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九点

他们赶去的时候,儿子已经不行了

这条来自儿子最后的信息

潘教授一直保存着舍不得删除

只可惜从此以后

他们再也接不到儿子的电话了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儿子去世那天早上吃剩的半个馒头

潘教授也永远珍藏了起来

上面贴着指条

写着:

这是小宏2月13日早晨

吃剩下的最后一块馒头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他们已经这么大岁数

养老问题该怎么办呢

潘教授跑了好几家养老院

却都被拒之门外

因为养老院办理手续需要儿女签字

可是现在,没有人能为他签字了



我国现在已经有了失独家庭补助政策

一些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失独老人

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但是难以弥补的

是老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

如果有一天他们晕倒在家里

没有儿女的他们

又会被谁发现呢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

女性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我们逐渐告别了那个

“到了一定年龄必须结婚”的年代

“独居”“单身化”越来越大势所趋

“生儿育女”“子孙满堂”

早已不再是幸福的绝对定义

可怕的“孤独死”:日本独居老人600万,每年4万人独自离世...

但是正在这样的时代

我们是不是更应该

拾起我们忽略已久的“人情味”

去珍惜逐渐老去的父母

在教他们如何用手机的时候耐心一点

他们也许只是想学会了多和你联系

在他们向你发来花花绿绿

“老年表情包”的时候请别再嫌弃

他们可能只是想和你多些共同的话题

也去关心关心身边的朋友吧

哪怕是几通电话,几顿便饭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就取决于你们之间的距离

只有爱,才能让我们远离孤独

- End -

如需转载请联系益小美(yimeijun20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