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的甘肃旧照,左宗棠平定回乱后的城市景观


左宗棠,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1875年兰州城墙】1862年,在陕西的回民趁太平天国和捻军进入陕西的机会发动叛乱。其初期的主要首领有赫明堂、马生彦、马振和、白彦虎等。同时在宁夏也爆发了大面积的回民暴动,其主要首领有马兆元和马化龙。

【1875年兰州城内建筑】由于捻军、回军以及当地汉族起义军的活动,陕甘局势几近糜烂,而总督杨岳斌不能有效控制局势。这种情况下,清廷于1866年9月谕令左宗棠前赴陕甘。

【1875年兰州城楼】1867年,左宗棠以钦差大臣身份督统军队,屡次击败捻军,但因回民起义牵制、捻军机动灵活等因素而难以彻底取胜;延川、绥德还多次被回民军攻破。

【1875年兰州街道】1868年末,左宗棠进军陕北的延安、绥德、榆林一带,至1869年初先后逼降扈彰、董福祥等统领的汉族起义军。随后他进兵董志原,大败盘踞和被驱逐于此的回民军,4月攻占该地,肃清庆阳、泾州。在此期间,刘松山、高连升部相继发生兵变,高被杀,左宗棠大怒,对叛变兵勇严加惩处。左宗棠并在当地推广代田法、区田法,努力恢复生产,并拨款救济饥民和归降者。


【1875年兰州清真寺】1870年2月,刘松山阵亡,左宗棠痛感“失我右臂”。其后,马化龙鼓动回民军大举进犯陕西,不过这些部队缺乏系统组织、有效领导,被清军击败,也未能动摇左宗棠攻克金积堡的决心。左宗棠以松山之侄刘锦棠代替刘松山,又调动重兵围攻金积堡,终于在1871年1月取胜,马化龙父子投降后于3月被杀,其部众有1800余人也被杀。

【1875年嘉峪关】1871年,肃清后方后,左宗棠进攻甘肃河州,当地回民军头领马占鳌顽强抵抗,清军屡屡受挫,但始终坚持作战。在左军的强大压力下,马占鳌于1872年投降,所部被左宗棠编入清军。回民军的主力至此已经被消灭。

【1875年回民起义后的甘州镇附近城墙】1872年,左宗棠派刘锦棠克复西宁,白彦虎等退入甘肃;他另派徐占彪进攻肃州,但肃州久攻不下。同年,左宗棠驳斥朝中停造轮船的言论,并在兰州创办甘肃机器制造局。8月,左宗棠入驻陕甘总督驻地兰州。

【1875年回民起义后的甘州镇】1873年,西宁回民军首领马桂源投降,被押往兰州并处死。随后左宗棠集合徐占彪、宋庆、金顺、刘锦棠等部大举围攻肃州,其后还亲往肃州督战。此役中,白彦虎等退到新疆。11月,肃州回民军首领马文禄被迫投降,后被处死,其部属约有七千人被屠杀;左宗棠事后承认“自办军务以来,于发、捻投诚时,皆力主‘不妄杀,不搜赃’之禁令,弁丁犯者不赦”,而肃州之役,则“不能尽行其志”。

【回民起义中毁坏的城内建筑】1874年,左宗棠推动甘肃省与陕西省分闱乡试、分设学政,以免甘肃考生赴陕乡试之苦;他还推动西北茶政改革,镇压局部动乱。8月,左宗棠补授大学士,不久又补为东阁大学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