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的葛紅林時代

中鋁的葛紅林時代

近日,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免去葛紅林同志的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

這次人事調整,宣告了中鋁一個時代的落幕。

中鋁,這一中國最大的有色集團,曾一度創下超過百億元的鉅虧,成為央企虧損王。在此背景下,葛紅林臨危受命,在其60歲的年齡執掌中鋁,使出“加減乘除”,關停殭屍企業,賣掉虧損資產,5年間,中鋁浴火重生,葛紅林也由此在中鋁內部建立了極高的威望。

葛紅林沒有止住腳步。在扭虧之外,葛紅林還在制度建設、幹部隊伍層面頗為用力,中鋁這一老國企日漸煥發新活力。近年來,扭虧的中鋁展開大規模投資併購,事實上,就在葛紅林卸職前幾天,中鋁還在重慶成立了一家高端製造公司,葛紅林親自揭牌。

葛紅林此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積極推進內外部整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葛紅林已離任,但他主導的改革仍將持續對這一央企巨無霸和我國的有色行業產生影響。

11月5日,記者發送郵件至中鋁集團、中國鋁業郵箱,暫未獲得回覆。11月6日,新京報記者致電中鋁集團,提問後電話被掛斷。11月7日,記者聯繫中鋁集團新聞中心,截至發稿時暫未獲得回覆。

臨危受命

2014年10 月20日,中鋁公司召開幹部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京清宣佈,葛紅林同志任中鋁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熊維平同志中鋁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另有任用。

這場人事任命,宣告中鋁步入了葛紅林時代。

資料顯示,中鋁集團成立於2001年,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業務範圍主要包括礦產資源開發(不含油氣)、採選、冶煉、加工、貿易和相關工程技術服務,旗下的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鋁業”)在上海、 香港、紐約三地上市。

葛紅林是誰?

履歷顯示,葛紅林生於1956年4月,江蘇南通人,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畢業,1975年12月參加工作。

葛紅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耐火材料廠,1984年7月,葛紅林來到上海鋼鐵研究所工作, 1995年1月開始在上海第五鋼鐵廠掛職副廠長,1995年7月開始在上海冶金控股(集團)公司擔任董事、副總裁,1998年11月起擔任上海寶鋼集團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黨委常委,兼上海寶鋼研究院院長。

2001年10月開始,葛紅林掛職成都市委副書記, 2003年8月起擔任成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對於葛紅林,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京清在前述幹部大會上評價,紅林同志作風樸實深入,要求自己嚴格,敢於抵制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

從成都市長任中鋁董事長的葛紅林,面臨的是一個鉅額虧損的超級央企。

2012年,中國鋁業淨利鉅虧82.34億元,旗下20家子公司只有一家盈利,僅次於鉅虧95億元之多的中國遠洋;2014年,中國鋁業再度陷入鉅虧泥潭,淨虧損162.16億元,登頂A股“虧損王”。同年,中國鋁業的母公司中鋁公司出現淨利虧損212.16億元,成為虧損最嚴重的央企集團之一。

對於葛紅林的任命,外界備有期待。

王京清對中鋁公司新的領導班子提出五點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勵精圖治,全力打好扭虧脫困攻堅戰。

在就職講話中,葛紅林頗為謙虛。葛紅林表示,作為公司的一名新兵,將虛心學習,虛心向班子成員學習,向公司專家學習,向一線員工學習,不斷充實知識,刷新知識,儘快瞭解中鋁、熟悉中鋁,履好職、盡好責。

一位中鋁集團內部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中鋁前些年的虧損首先是行業原因。21世紀之後,我國高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帶動了對鋁業、鋼鐵的巨大需求,但這一情況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發生變化,市場需求迅速變化了,而中鋁的很多生產基地都是老國企的管理體制,有些鋁廠動輒供養上萬人,成本太高,難以短期轉型,扭虧難度非常大。董事長此時來到中鋁,肩上的擔子是非常重的。

中铝的葛红林时代

加減乘除

很快,葛紅林“出招”了。

2015年1月,中國鋁業公告,本公司擬向非關聯方轉讓本公司持有的焦作萬方的207,451,915股無限售流通股(佔焦作萬方總股本的17.25%),具體轉讓方案將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製訂。

2015年3月,中國鋁業公告稱,洲際油氣意向受讓本公司合法持有的焦作萬方的1億股股份(佔焦作萬方總股本的8.3136%),受讓價格為10.03元/股。

2015年11月,中國鋁業將所屬貴州分公司位於電解鋁廠區的房屋建築物、構築物等資產以19.50億元的價格交給貴陽市土地礦產資源儲備中心收儲,獲得營業外收入13.65億元。2015 年 11 月,中國鋁業將所持華興鋁業50%股權以23.51億元掛牌轉讓,其中轉讓金額為25.88億元,投資收益12.94億元。

中國鋁業2015年報顯示,2015 年,中國鋁業通過協議轉讓、證券交易系統等方式減持焦作萬方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簡稱“焦作萬方”)1.78億股,獲得資金回收18.58億元、投資收益8.32億元。

持續性賣資產之下,中國鋁業在葛紅林上任的第一年扭虧為盈。

2015年年報顯示,中國鋁業實現營業收入1234.45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6億元。

如今,葛紅林的扭虧辦法被總結為“加減乘除”:加法是堅持做強做精主業;減法是處置不良資產,止住出血點;乘法是把創新驅動作為扭虧脫困和轉型升級的新引擎;除法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回報率。

其中的關鍵,就是減法。

2015年10月24日,隨著最後的P15A247802盤錠的下線,中鋁旗下的撫順鋁業公司電解鋁生產線全線停產。據報道,2014年,撫順鋁業全年虧損3.1億元,且情況還在持續惡化,僅2015上半年虧損達2.7億元,成為中鋁旗下虧損最多的子公司。

中國鋁業表示,由於降低生產成本和關停部分虧損生產線,氧化鋁和電解鋁產品成本同比分別下降約13%和9%;公司實施盤活存量資產、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措施優化產業佈局,通過處置資產、股權取得收益。

長期研究央企治理的上海天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對鉅虧的央企來說,加速剝離不良資產板塊,提高整個企業的運轉效率,這個轉型和改革的方向是對的。”

進入2016年,中國鋁業繼續做減法。

5月,中國鋁業公告稱,擬將旗下蘭州分公司等五家企業的部分燃煤發電機組脫硫脫硝、除塵等資產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標的資產的賬面淨值11.92億元,評估價值約17.54億元。

11月,中國鋁業公告,擬出售10項水務資產,賬面淨值為8.11億元,評估價值約11.64億元。

2016年全年,中國鋁業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2億元,同比增長170.82%。

在中國鋁業扭虧之際,“功成身退”的葛紅林在2016年2月辭任中國鋁業董事長一職。

彼時,中國鋁業在公告中評價,葛紅林勤勉盡職,真抓實幹,改革創新,為本公司的扭虧脫困和改革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另一位中鋁幹部告訴新京報記者,來到中鋁工作後,董事長對虧損問題非常重視,每個月都要聽取扭虧情況的彙報,還要求重點虧損單位前去述職。

卸任上市公司董事長之後,葛紅林仍任母公司中鋁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此時,中鋁公司(即後來的中鋁集團)仍處虧損狀態。

2015年,中鋁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2387.79億元,當年淨利潤虧損53.57億元。2016年,中鋁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675.80億元,當年淨利潤虧損5.80億元。

到2017年,中鋁集團終於實現扭虧,但其淨利潤僅為微薄的0.001億元。直到2018年,中鋁集團的淨利潤方才達到29.55億元。

強化幹部隊伍

前述中鋁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虧損只是企業經營的表層,但卻反映了產品結構、人員結構、管理體制乃至思想觀念等深層次問題,要真正讓中鋁脫胎換骨,扭虧只是第一步。

從公開信上看,在扭虧工作之外,葛紅林也在試圖解決中鋁的深層次結構。

在2015年2月的一篇講話中,葛紅林表示,扭虧脫困的關鍵是領導幹部。對“在扭虧脫困中經得起考驗、業績突出的幹部,無論年紀大小,該提拔的提拔,該重用的重用;對看攤守業、無所作為的幹部,該處理的都要及時處理。”

公開信息顯示,葛紅林到任之前,中鋁的幹部隊伍曾出現腐敗事件。

2014年9月,中紀委宣佈:中鋁公司總經理孫兆學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組織調查。2014年11月,高檢網發佈消息,中國鋁業原副總裁李東光(正廳級)涉嫌受賄犯罪一案,由邯鄲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2016年12月,法院宣判中鋁原總經理孫兆學受賄、鉅額財產來源不明案,孫兆學被執行有期徒刑十六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三百五十萬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葛紅林來到中鋁的第二年,即2015年6月30日至8月30日,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對中國鋁業公司進行了專項巡視。巡視組稱,部分企業和領導人員存在公款旅遊、超標準接待、超標準配備公務用車、公車私用等“四風”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選人用人工作不規範。個別領導人員“帶病提拔”;利益輸送問題嚴重,一些領導人員內外勾結,吃裡扒外。

對此,葛紅林表示,中央巡視組反饋的問題,是實事求是的真實揭示、一針見血的深刻剖析,問題之多、問題之大,令人震驚,令人警醒,中國鋁業公司黨組誠懇接受,將堅決行動,以嚴抓、嚴改、嚴問責的態度,徹底有效地整改,做到整改事項“項項有人盯、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著落” 。

在隨後的幾年,中鋁集團黨組也對旗下單位進行了巡視,涉及集團戰略發展部、資本運營部、營銷管理部,中國稀有稀土、中鋁資產、鄭研院、山東華宇、貴陽院、長勘院、遵義鋁業、遵義氧化鋁等多家單位。

葛紅林曾公開表示,帶頭落實巡視整改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堅持警示教育深化整改落實,加大整改力度,創新整改辦法,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

人民日報2018年9月報道,2016年以來,中鋁集團總部、板塊公司和實體企業之間交流乾部超過100名,17名幹部通過降職免職、轉任非領導職務、內退等退出崗位。中鋁還發動群眾開展“閒官閒崗”專項治理,清理“閒官”213名,“閒崗”108個。

在中鋁集團一屆一次職代會暨2018年工作會議上,葛紅林表示,幹部隊伍更加強化,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持續加強能力建設,大力培養年輕幹部。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葛紅林在此前卸任上市公司中國鋁業董事長之後,2016年2月,這一職務由年輕的敖宏代行董事長職權。

簡歷顯示,敖宏生於1961年6月,擁有30多年的有色金屬行業企業工作經驗,在2015年方才擔任中國鋁業總裁。

2016年4月,中國鋁業公告,公司董事會選舉餘德輝先生為中國鋁業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

餘德輝的履歷頗為豐富,曾先後擔任法國斯佩克環保工程股份公司技術副總經理、總經理,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司長並掛職擔任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助理、包頭市委常委、副市長,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

擴張

餘德輝擔任董事長的中國鋁業,在這幾年實施了大規模的資本運作。

2017年11月,中國鋁業公告,引入華融瑞通等8家投資者,通過“債權直接轉為股權”和“現金增資償還債務”兩種方式,對公司所屬包頭鋁業、中鋁山東、中州鋁業和中鋁礦業4家全資子公司合計增資126億元。

由此,中國鋁業的大規模債轉股工作展開。2018年1月,中國鋁業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華融瑞通等投資者持有的四家子公司的股權,標的資產預估值總計約126億元。

公告顯示,債轉股落地之後,4家子公司資產負債率大幅下降。其中,中鋁山東的資產負債率從56.1%降至約29.01%、中州鋁業從56.54%降至約25.99%、包頭鋁業從70.05%降至約53.92%,中鋁礦業從90.95%降至約25.9%。

當年4月,中鋁在官網公佈,中債資信將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主體信用等級調升至AA+,評級展望為穩定。

一位鋁業專家此前向新京報記者評價,債轉股和簡單的賣資產不同,這其實是從根本上解決了中鋁的財務負擔。

債轉股之外,中鋁的其他資本運作也在提速。

2018年6月,中國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報送《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7億股股票,募集資金8.95億元。

發行前,中鋁集團直接持有中國稀有稀土52.96%的股份,並通過旗下中國鋁業(601600.SH)間接控制14.62%的股份,控股總比為67.58%。

2018年,中鋁集團下屬公司子公司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完成A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證券代碼為 “601068”)。自此,中鋁國際成為A+H股上市公司,融資渠道的拓展將有助於公司資本實力的增強。

如今,中鋁在資本市場的存在已不容小覷。

中國鋁業2018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除中國鋁業以外,中鋁集團還直接持有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02068)73.56%的股權;間接持有寧夏銀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碼 000862)40.23% 的股權;間接持有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000878)37.51%的股權;間接持有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000807)42.57%的股權;間接持有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碼 600497)38.19%的股權。

葛紅林早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中鋁集團圍繞優化資本佈局結構,在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新建增量項目和存量轉型升級項目全部實現了股權多元化,集團4家子企業實現境內外上市,14家控股子企業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集團與不同所有制進行重組、優化、整合,使產業佈局已從單一鋁業拓展到鋁、銅、稀有稀土、鐵礦石、煤炭以及工程技術、國際貿易、產業金融等領域。

資本運作之外,中鋁也對外展開大規模投資併購。

2018年5月,雲南省人民政府與中鋁集團簽署協議,雙方擬以中鋁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銅業為平臺進行合作,雲南省人民政府納入合作範圍的資產主要是雲冶集團等股權。

由此,總資產近900億元、年銷售收入超過400億元的雲冶集團納入中鋁麾下。中鋁稱,本次千億級的戰略合作,是我國有色金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最重大的戰略性重組整合,將對全球有色金屬行業產生重大的格局變化。

今年10月19日,中國鋁業集團高端製造有限公司在重慶市舉行揭牌儀式,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和葛紅林共同為中鋁高端製造揭牌。

據悉,中鋁高端製造註冊資金150億元,標誌著我國有色金屬行業規模最大、實力最強、技術領先、世界一流的高端製造航母正式啟航。

早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葛紅林表示,中鋁公司確定的新時代戰略目標是:第一步,在第一個“一百年”,躋身全球有色金屬行業的世界一流企業行列;第二步,在2035年前,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千億債務

伴隨著中鋁集團大規模擴張,其使出多種手段對外融資。

官網顯示, 8月7日,中國鋁業啟動發行10年期公司債,成功募集了20億元人民幣,票面利率4.55%。此發行成本創公司債歷史新低,好於AAA級同行25BP,較銀行同時貸款利率低近7個百分點。

中鋁集團稱,“在中國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發行低成本長期債券將提高該公司抗風險能力。”

9月4日,中鋁集團成功發行了5+N期境外永續債券7.5億美元,最終實現約9倍的超額認購倍數。

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共獲得綜合授信額度5894億元,未使用授信餘額2362億元。

中鋁集團官網顯示,9月3日,中鋁集團黨組成員、總會計師葉國華到訪國家開發銀行,與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張旭光舉行會談。葉國華表示,希望國家開發銀行對雙方合作的重點項目加大支持力度,儘快盤活存量,促進互利共贏。

張旭光指出,國家開發銀行將在確保符合監管規定的前提下持續支持包括中鋁集團在內的重要客戶,與企業一道尋求資金最大化利用途徑。

2014年末,亦即葛紅林上任之初,中鋁公司(即如今的中鋁集團)負債合計達到4308.54億元,2015年底負債下降至4168.35億元,2017年驟降至3361.09億元,2018年回升至4266.23億元。

中鋁集團2019年半年度合併及母公司財務報表顯示,中鋁集團2019年上半年負債合計達到4254.54億元。

中鋁集團2019年前三季度財報則披露,中鋁集團2019年前三季度負債合計達到4298.88億元。

中鋁集團2019年度信用評級報告顯示, 2018年底,受項目推進、雲冶集團納入合併報表以及對雲冶集團增資等因素影響,公司債務規模增長,財務槓桿比例上升,資本結構有所弱化。

由此,中鋁集團的負債在一度降低後又回升。

2016-2018 年底,中鋁集團資產負債率分別為 83.88%、 63.26%和 66.52%;總資本化比率分別為81.58%、 57.48%和 60.78%。

“公司財務槓桿水平仍維持在較高水平,整體債務負擔較重。由於公司營運資金需求較大,未來仍將面臨一定資金壓力,債務規模將繼續維持高位”,評級報告指出。

新京報記者發現,中鋁集團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財務費用利息支出分別為125.94億元、127.70 億元和120.02億元。

近日,新京報記者自上海清算所獲悉,2019年上半年,中鋁集團實現淨利潤23.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6.65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中鋁集團淨利潤29.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5.5億元。

其中,前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已低於上半年。

葛紅林之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下一步將針對產業分散、市場競爭力不強等短板,力爭通過爭取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牽引帶動集團綜合性改革,併發揮好行業主導地位,積極推進內外部整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如今,葛紅林功成身退,中鋁未來走向何方,仍有待觀察。

新京報記者 林子 趙毅波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何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