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大跑鉛釣法,這種釣法在什麼情況下效果不好?

一笑而過135


很高能能參與這位釣友的問題回答。針對這位釣友的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從大跑鉛的作釣原理上來分析。我們都知道,大跑鉛的作釣方法中是需要加大鉛皮,然後實現鉛皮躺底的這種狀態,這個時候我們的子線和魚鉤實際都是躺在地上的,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舉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假設魚吃了餌料這個時候不往原處逃跑,而是拽著魚鉤往我們鉛皮的方向逃跑,這個時候按照道理上來說,是不是沒有任何信號能展現到我們的浮漂上呢?

好了,接下來我們在從懸墜釣法這個問題上來繼續分析這位釣友說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懸墜釣法也就是臺釣是從臺灣傳過來的,這種作釣的方法是通過修剪鉛皮,然後讓鉛皮等總體的重量和浮漂的浮力基本相當,此時鉛皮是懸墜在水中間的,然後浮漂直立,雙鉤躺底,但是雙鉤和鉛皮之間的子線也是直立的,這個時候當魚有來吃口的時候,和上面大跑鉛的相比,只要魚稍微有一個吸餌的動作,我們就可以發現線就會出現一個下拉的動作,從而展示到我們浮漂上一個下頓的動作,這個時候我們提竿刺魚,就可以釣得到魚。

好了,咱們繼續再回到剛才這位釣友說的大跑鉛的問題,這樣子一對比,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發現,在使用大跑鉛的時候,只有出現死口或者是魚王鉛皮相反的方向去移動的時候我們才會接收到通過線的拽動然後反應到浮漂上的信號,這個相對於我們的懸墜釣法來說是要鈍非常非常多的,其實這種大跑鉛的作釣方法就是利用線的拖動,增加信號,僅僅只是比我們的傳統釣法稍微靈敏了一點點而已,但是依然是要抓死口的這種現象。所以相對來說還是很鈍的。

這位釣友諮詢在什麼情況下會不好,我覺得這個不好的面實在是太多了,這裡就只和釣友們說一下在什麼情況下這個大跑鉛的作釣方式好用,那麼剩下的就都是不好的了。大跑鉛的這種作釣方法,他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鉛皮比較重,然後受水流的影響相對較小,其次就是鉛皮比較重能夠快速的到達地面。那麼,知道這個就能判斷出來適用的魚情了,一個是走水比較嚴重的水域,遇見走水嚴重,我們的懸墜釣法基本實現不了正常作釣,所以此時只能是用大跑鉛的作釣方法,雖然鈍,但是和不能釣相比較,大跑鉛肯定還是可以的,而且也是能上魚的。第二種適用的魚情就是小雜魚很多,出現搶食截食的現象,這個時候我們為了能夠快速的到底來釣我們的目標魚,可以採用這種大跑鉛的作釣方法,因為比較鈍而且下降快,這個時候就可以規避一下雜魚的信號,同時快速的到底避免雜魚上層截食,同樣是雖然鈍了點,但是還是可以釣到目標魚的,總比懸墜釣法一直釣上層的小魚更好點。

總的來說,大跑鉛的方法基本就適合上面的兩種魚情,除了這兩種,基本上就都不適用了,好了,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經驗和理解,希望對釣友能有所幫助。


釣魚人大彭


首先,關於跑鉛釣法,看了不少釣友說法,有誤區有必要說一說。跑鉛的核心在於重鉛小漂,它的靈敏實際是靠漂自重的大小和子線的長短來控制。兩支一樣的小漂跑鉛釣,子線五公分和十公分,出口力度是不一樣的。子線越短,靈敏度越高。

其次,跑鉛釣的缺點。

一是,餌料的狀態不知,如調高釣低,餌料水底霧化完成或上鉤餌脫落,浮漂回升,可以知道該換餌了。

二是,誘魚效果不好,比如散炮,幹散,溼散,軟散,硬散等,可以在餌料入水下襬的過程中,有些散落形成動態的誘魚區。

主要就這兩點吧,所以,跑鉛只適應於臺釣不能或極端一些的魚情。

希望能幫到你😁


海闊天空FA


大跑鉛釣法在黑坑和冬天天氣冷的情況下不太適合。跑鉛釣法屬於頓中釣靈的方法,在風大走水和雜魚鬧窩時用的較多,作釣時鉛皮和雙鉤都躺在水底,整體而言還是屬於比較頓的釣法。黑坑作釣時一是強調釣的靈,二是講究餌料的霧化,跑鉛釣法沒有懸墜釣法靈敏,餌料霧化也不好,所以不適用;冬天天氣冷,魚類活性低,需要餌料強大的霧化能力吸引魚類進食,由於跑鉛釣法餌料下沉速度太快,所以在水中上層幾乎無霧化,且靈敏度不夠,魚類吃餌時不易進口,浮漂動作不明顯,謝謝。


漠上漁樵


大跑鉛不合適在淤泥過深(容易陷泥)、水草過密(容易躲進水草中間)及雜石過多(容易掛底)的水域垂釣。






野釣江南


跑鉛釣法是釣魚中常用的一種釣法,因為魚線很輕,當水流較急或者風浪較大時,跑鉛釣法就很實用 也就是說 跑鉛釣 我們通常只會在大江大河裡水流不是太急的地方 或者是魚情複雜的水域(小雜魚多)的地方使用 反之也一樣,在水庫 池塘這種平穩的水域 就不需要用到跑鉛 就算風浪大一點也可以不用 ,要避小雜魚 也不是隻有跑鉛一種辦法 個人見解 各位釣友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