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说再见的乐坛常青树

听到小哥封麦的消息,内心百感交集,这个从我出生那年就开始享誉乐坛的台湾歌神,终于要为他47年的演艺人生画下句点。从此,我们没法再在现场聆听那悠扬婉转的歌声,也听不到那污的让人脸红的笑话,唯有那记忆中的岁月,将永远陪伴我们一生。

费玉清在他11月7日台北举办的告别演唱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也是一般人,也会情绪起伏,身为一个歌者,就是在寻觅他的知音,各位朋友,你们就是我的知音。”

难说再见的乐坛常青树

也许这就是费玉清能被无数歌迷喜爱的原因,他是如此热爱并珍惜自己的歌唱事业,他把听众当做知音,在纷繁的娱乐圈他始终是那股清流,他绝对算是当今娱乐圈的楷模。

费玉清真正被大陆民众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歌星,是在1986年《一剪梅》在大陆的热播。当时不论是厂矿学校还是机关单位,人人嘴里都是“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难说再见的乐坛常青树

《一剪梅》这部电视剧成就了两个台湾艺人,一个是歌手费玉清,一个是演员寇世勋。寇世勋因为出演《一剪梅》成了全民偶像,大众情人,费玉清因为演唱《一剪梅》成了时代歌王,魅力金嗓。

难说再见的乐坛常青树

费玉清的歌声有一种古香古韵的年代感,清丽俊秀又不失质朴沉稳,像一杯韵味十足的清茶,听着听着就会沁人心脾,让我们陶醉其中。

其实费玉清出道很早,1973年因为参加歌唱比赛被发掘,1977年就推出了首张专辑《我心生爱苗》。1977年我们国家还没有改革开放,刚刚恢复高考,在那样一个久远的时代,从事演艺工作一定与今天有着巨大的不同。

可能也是因为很早就出道的原因,费玉清身上根本看不见如今演艺明星们具有的种种不良风气。出门动不动就十几个保镖和助理,大型演出全部是假唱,出场费动不动就过千万……其实那个年代的明星都有着过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而费玉清更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歌唱事业如日中天,费玉清不甘寂寞又开拓了自己的另一项王牌绝技,那就是主持节目。1993年费玉清跟哥哥张菲一起主持台视的综艺节目《龙兄虎弟》,从此开始他“污妖王”的主持生涯。

难说再见的乐坛常青树

之所以叫他“污妖王”,是因为他在节目里经常会讲黄段子,一个正派稳重的抒情歌手,每天一本正经的讲黄段子,这样的反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视奇迹。《龙兄虎弟》也在1995年和1997年两夺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奖。

因为当时张菲在台湾综艺界是大哥大级的人物,被人们尊称“菲哥”,所以费玉清就有了自己在演艺圈的外号“小哥”。

2005年小哥开始“单飞”一个人主持节目,他在中天电视台为他量身打造的《费玉清的清音乐》里更加放飞自我,黄段子的级别也越来越高,“污妖王”的称号也是这个时期出现的。

难说再见的乐坛常青树

如果没有周杰伦,小哥可能会在他中老年妇女偶像的位置上一直干到退休,但是2006年周董邀请他一起合作了《千里之外》后,小哥一夜之间又成了年轻人们的偶像。

或许是周董的粉丝没有接触过这种整天穿着西装,说话做事有点老派风格的艺人,十足的新鲜感让年轻一代对小哥欲罢不能。很多人开始在网上搜他的生平,听他20年前那首轰动一时的《一剪梅》,看他主持的各类综艺节目,之后被深深的吸引,从此无法自拔。

也是因为《千里之外》,小哥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作为一个中国歌星,登上春晚的舞台算是对他演艺事业真正的认可。这首歌好像从一问世,就被牢牢打上了费玉清的烙印,或许周董心有不甘,但能再次成就小哥,周董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难说再见的乐坛常青树

就像小哥在告别演唱会上说的,他也是平凡人,或许封麦对他来讲是一段新的人生里程的开始。他已经64岁了但仍然单身,或许他也想去追求一段美妙的爱情,也想去体验一下组建家庭的感受。

或许他也会从此成为幕后推手,培养一大批新人歌手,用他的经验帮助年轻人在娱乐圈闯出一番天地。

难说再见的乐坛常青树

不管他退休之后做什么,我们都会送上最真诚的祝福,毕竟他用歌声和笑话陪伴了我们大半个人生,他将用他47年的风雨兼程、无怨无悔,照亮华语乐坛无比璀璨的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