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 忻州市 殊像寺


位於臺懷鎮的殊像寺,始建於東晉初年,明代多次重修,與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睺寺並稱為五臺山“五大禪處”。寺院面對梵仙山,風景優雅,因寺內供奉著文殊菩薩像而得名。

殊像寺內現存的文殊閣,是明代弘治二年由鐵林果禪師主持修建的。殿內正中佛臺上供奉的“文殊騎獅”塑像高近十米,是五臺山諸寺中較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

大殿內的殿壁上還塑造了五百羅漢渡江的故事。長達約50米的巨型彩色懸塑,反映了五百羅漢在崇山峻嶺間,或是降龍伏虎,或是撼山探海,或是聆聽講經,或是端坐習定,或是腳踩水獸,或是坐船渡海,或是飛行空中的各種形像。當你靜靜的觀賞五百羅漢彩塑時,會有一種上下千年的博大之感。

參觀殊像寺時,不要忘記去寺院門口的“般若泉”看看,“般若泉”也就是梵語“智慧之泉”的意思,據說喝了這裡的泉水能長智慧、去愚痴,清代皇帝來五臺山朝山禮佛,也專門喝這裡的泉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