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画画家,还有没有从传统入手,从没有学过西方素描色彩的,被画坛认可的画家?有什么作品?

画痴画瘾


东西合璧方是前途,看看日本的东山魁夷,宁静致远,天朝的画家,不仅要学西方,而且要保持静寂的心态,不可浮躁。


雷家林书画


没学过西方素描是光荣的事吗?一个没用过电视机的现代人很牛吗?

范笑歌评徐悲鸿时说,徐悲鸿不是不该引入西画,而是引入西画太晚了。我觉得此话很对,中西融合是大势所趋。

抱残守缺要不得。



千寻之岛


当然有,我们山东济南就有,还是位女画家就是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女书画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第四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原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单应桂单先生,刚刚七十年国庆单先生又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共和国勋章。


2016年7月18日单应桂艺术基金会成立,颁发了单应桂艺术基金会法人证书。单应桂教授晚年将其精品力作悉数分别赠送和捐献给她教学的山东艺术学院、她的家乡高密县单应桂美术馆和山东省美术馆等单位和团体,并将山东省美术馆对她捐献作品的奖励资金200万元人民币设立单应桂艺术基金会 。

自己刚刚从最新的一期单应桂艺术基金会举办的《年画高研班毕业》,聆听了包括单应桂教授在内的诸多教授老师的教诲讲座,在艺术上颇有收获以外,对老一辈艺术工作者的精神更有深刻了解,也由衷的更多了敬佩之情。

单应桂教授是我们地地道道的泉城济南人,单应桂教授1933年9月生于济南,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刘凌沧诸名师。

1956年夏天的一个上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画系考场上,年轻的单应桂在接受口试。“你为什么喜欢中国画?”考官问。“因为它能画出民族的心声,能画出人民的灾难和欢乐。像蒋兆和老师的《流民图》,它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  

单应桂《逃亡-童年的回忆》1955年 140cm×245cm

1956年,单先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深造,在她就读时,中央美院正活跃着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艺术大家。当时的中国画系主任是叶浅予,教山水的是李可染,教人物画的是蒋兆和,教花鸟画的是李苦禅,教工笔的是刘凌沧。

当时这些老师50岁左右的年纪,正值创作旺盛时期,学生们也都怀着满腔的热情去创作,在这座中国美术优秀人才聚集的学府里,单先生刻苦努力学习,1958年的一节创作课上单应桂画了一幅题为“和平幸福”的国画,采用年画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肯定,此画被中国美术家协会选送到世界青年联欢节美展展出。

单应桂 和平幸福(门画1958年)57×48cm

1960年,单先生创作了《当代英雄》,以新中国劳动妇女开山劈岭、战天斗地为主题,画面上那高高抡起铁锤的姑娘英姿飒爽,被山风吹起的秀发浸透了汗水。此画在北京市举办的“五一”美展展出后,在美术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单应桂 《当代英雄》 1960年 170×115cm

1961年,单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被分配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单应桂从事美术创作和教育工作60余年,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美术人才,为中国和山东的美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单应桂教授将中国的传统写实笔墨和山东木版年画技法相融合,以沂蒙山为创作基地,走出了一条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沉着而响亮,严谨又鲜活的人物画风格。单应桂《参军图》 2004年 140cm×245cm

单应桂教授始终奉行“教学相长,水涨船高”的教学理念。即在教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艺术修养,老师的学养丰厚了,给学生的营养也会丰厚;学生们的水平提高了,需要老师给学生更多的新东西,老师又需更多的学问充实自己。如今,单应桂教授当初所教授的学生,大都已成为当今重要的艺术家或艺术教育者。

沧桑阅尽——丁玲肖像2015年单应桂自己觉得能称得上著名中国画家应是,不只是自己的作品被公认,人品被认可,也应该不只是自己热爱国画,更是倾尽全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国画艺术,单先生绝对就是这样的人,更何况单先生还为国画艺术培养了众多的教育者 。


红梅工笔佛画


当代没学过素描画家、知名的有:吴昌硕、齐白石、黄宾鸿(其实更多)

谈及素描,就会是指美术教学的"学院派"。但在世界美术史上"学院派"其实是个贬意词。如同中国书法史上的"馆阁体"。

所谓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真不尽然,就是欧洲学术上、也是有争议的。想想‘素描`是文艺复兴的14~15世纪,透视理论出现而后产生的。但是大家看看古希腊人体艺术,从现在的人体结构和解剖学上、是不是很准确而又真实,但那时还没有"素描″概念,更没有其学术教学。是写照(写实)意义的表现。还有现在有人把`泼彩~全境’式山水画视为学了西方绘画?那"米点山水″、石涛的泼墨写生都是类同。只是"墨分五彩″地以墨当彩了,这是不是与"素描"一样。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鸟瞰大地、一目干里。这与欧洲″风景画"的透视,空间感、层次性的表现上,更有艺术表现性。[人物画]就拿"波臣派-画像"是注重了真人写生和加強人物的立体感。但与西方素描的"三大面、五大调、环境光影是不同的,这些认识上不能误导!不能没理智的把素描抬高化。

❤ 艺术是无国界的、是应博釆众长,相互有所借鉴。但艺术的民族性(油画、国画、伊斯兰密笔画、浮世绘,等)民族艺术的特色的表现性、个性,只有各自地、特色地进步发展、才有价值与意义。直观、自然上"国画″是抽象、不写实(也不能一概而论)但其意念性、直抒胸意地表现、象征性and诗、书、画、印、是最特色了、艺术的、文化的、最有思想境界的艺术❤


用户4211906027728


当今近八十岁和七十岁以下凡画画的几乎都学习过素描!科班出身的!真正传统的画家又独立开宗立派的尚健在的画家几乎没有!大多数学过素描,其中包括现在有名的画家。有些画家基本上是吃前人饭或吃自己老师的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