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襄渝线(一)

重走襄渝线(一)

136# 原创 作者:46团二营学兵 白宝存 铁道兵战友网 2019-11-08

重走襄渝线(一)

我已记不清是第几次重返襄渝线了。这次大概是第22次吧。从1986年始,我就隔三差五的去安康,去旬阳,回老连队,甚至和几位当地朋友当亲戚走动。有人笑我痴。“哪里有什么好?受的罪还不够!”是的,我青春年少时,是在哪儿受苦受累受熬煎了。但是,那就像自己带的孩子,你受的苦越多,受的熬煎越大,感情就越深,你就越爱她!哪怕是多看一眼,心里也是舒坦的。
坐在江边,隔江看看老连队旧址,听着连队下大兰滩湍急的水流声,抬头远眺看高山上我们亲手架的高压线塔,看着火车飞鸣着进入我们亲手打通的隧道……。心里就格外舒坦。这种情怀,只有同样经历的人才能理解。这不,我和我的发小、战友任德睦又一次踏上了去旬阳的征程。不过,这次是带着任务去的。
明年,是我们参加襄渝线建设50周年,我们二连联谊会决定组织全连重走襄渝线,委托我俩打前站,做好各项准备。我欣然答应。
10月28日,出发了。我俩没走高速公路,直接从沣峪口进山,过柞水、广货街、营盘、青铜关、镇安、小河……。这是当年我们进山时,一路步行了8天所走过的路线。今昔非比呵。秋季的秦岭,山清水秀,林草茂密。寒霜打红了秋叶,染黄了青草。漫山遍野五颜六色,就像画家的调色盘,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我们一路走着,拍照着,寻找辨认着。这里,早已是高桥飞架,公路、铁路交叉纵横,当年的荒寂已不复存在,只凭着我们深埋在心底的那种不可磨灭的记忆。“看,这是当年我们走过的那段沙石路。”“快来,我们当年就是从这里趟过的小溪……。”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5点多钟,我们来到了小河口。不巧的是,遇到了塌方,汽车排起了长龙。我们心急如焚。绕道上高速,得绕200多公里,原路退回,我们的计划就要泡汤。而此时,旬阳的朋友们已经聚集在一起,准备好了接风宴。而这边,推土机还在吭哧吭哧在抢修。看样子,今晚是过不去了。我急得原地打转。
一位山民看我们焦急的样子,指着右侧的一条水泥路说“你们可以从这条村村通路上走,不过要过细哟。路窄、弯多。没路灯……”
胆大心细且车技呱呱叫的任德睦二话没说,车头一掉,立即向上山驶去。
山路果然险要。急弯,上下坡一个连着一个。任德睦小心翼翼的行进在这蜿蜒的山道上。山里天黑得早,不到7点,四处已是黑黢黢的一片。打开大灯,两道光柱划破了山林里的黑夜。马上就到一个拐弯处了,两块相貌奇特的巨石进入了我们的眼帘。就像两个老人在对弈,中间夹着一块板石,真像是一块棋盘。德睦缓缓地停下了车,在车灯的强光下,他认真地端详起来。好一会,他迅速打开手机大声喊起来:“建西,建西!我找到了,找到了,找到了我多次梦中相见的小路。就是你和生财扶着我夜里步行的那条路哇。巧啊巧,真是老天开眼。现在,我就站在当年我们靠着歇息的那两块大石头前。 ”

重走襄渝线(一)

1970年8月24日,我们连步行5天,到达了小河镇。太阳太毒了。许多人都中暑不能前行。我们连决定昼宿夜行。不巧的是,任德睦受了热且水土不服,上吐下泻,行走已经很困难了。但是,性格倔强的他非要跟队前行。无奈,连长派杨生财、苏建喜两位战友专门照顾他。杨生财、苏建喜替他背起了背包和所有杂物,让任德睦轻装上阵。他几乎是在两位战友半架半背,连推带拉的状态下行走的。“难啊,三个17岁的少年,远离了连队,在漆黑的夜,行走在一条路况不明且崎岖的小路,一个迷迷糊糊的病人,每走一步都是那样的艰难。唉……!”


一声长叹,也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和德睦比起来,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跟的是大部队,心里是不寂寞的,也有更多的关照。
夜间行军确实比白天舒服。不受太阳暴晒,没有热浪的追扑。大家都走得很快,一路欢歌笑语。我却是叫苦不迭。因是我白天戏水时,不小心踏上了一块废旧破船上的铁钉,直接来了个透眼穿。尽管细心地战友战利给砍了树股当拐棍,镇江替我背着行李。我只是挎了一个装满书籍的背包,拿了一个脸盆。可涨痛的脚移动起来还是那么吃力。镇江、战利等几个人有意识地落在队伍后边,陪着我。我也有意识地故作轻松。可毕竟脚上有伤,而且是比较严重的脚伤。走着走着,就落后了。
疼痛伴随着我,折磨着我,再小心也挡不住磕磕碰碰,尤其是不小心硌在突出路面的石头上,那疼痛更是由下到上,一直疼在心上。疼得我皱着眉头直吸冷气。就在这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脚由痛到麻,由麻到无知觉,只是机械地挪着双腿。别人休息了,我不敢停,害怕落得更远。指导员过来了,看我一瘸一簸,还以为他脚上打了泡,也没在意,还鼓励我再接再厉,咬牙坚持。其实不用说,我也会坚持到最后的。好胜之心嘛,谁也不愿落后,不愿拉大家的后腿,更不愿意当逃兵。稍停一下,看看前面,瞅瞅后面,不由得精神一震;自己并没有完全落后,还居中稍稍偏后。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好友们给我加油,他自己更给自己打气。坚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天完全黑了下来,路更难走了。山里的夜真黑。我从来就不相信什么伸手不见五指的话,但此时信了,真的信了。伸出手,什么都看不见,明知道手就在自己的脸前可就是看不见,到处是漆黑的一片。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手电筒,谁知这一亮竟亮出了一道风景线,而且叫人久久不能忘怀。蜿蜒的小道上的一百多道光柱,上下左右晃动着,但都朝着一个方向——前方。山路本来就是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忽而右拐,忽而左弯,真是一条移动的长龙,足足有几百米长,真是好看。爱激动的年轻人,哪见过这样美妙的景观,免不了又是一阵欢呼一阵大叫。我忽然想起自己在学校演出“秋收起义”的场面……。
舞台上的灯灭了,四周也是一片漆黑,台上台下静悄悄的,忽闻一阵战鼓震天,由快到慢有节奏的咚、咚、咚……。和平随着节奏跳出台,亮出了两支用红布包着的手电筒,他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挥动着、呼唤着。周围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红火把,一束、两束……,几十束火把随着骤起的音乐突然出现在舞台上,组成了滚滚的洪流,那排成的一字长龙就够壮观、够激动人心的。可人为排练出来的场面怎能与这无人为痕迹、自然游走的长龙相媲美呢!这长龙,完全可以用自然、壮观来形容。排在最前面的,光柱朝前游动,一闪一闪的,那是龙的眼睛,后面的光柱照在地上,余光正好反射在前面人的腿和背上,就像巨龙活动的关节。山路有起有伏。有高有低,有时盘旋上行,人走光移,忽而长龙翻腾,忽而苍龙盘卧。爬山时,灯柱向上,如巨龙冲天,下山时,一路小跑,似苍龙出海。站在山梁上,看前面苍龙入海,看后面巨龙上天,真是山下山下,看游龙出神入化。看到这里,我激动得忘了疼痛,放开嗓子大吼起来:“霹雳一声阵天响,秋收起义红了天,跟着领袖毛主席,奔向雄伟井冈山……。”歌声在空荡的山涧,在寂静的山林四处回荡,余音久久不息。“好!好!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大家都被这游龙的壮景感动了,情绪十分高涨。一个个扯开嗓子为我喝彩助兴。王副连长还带头喊着:“宝存……”。后面的同学齐声喊:“来一个!”“来一个!”“宝存……!”情绪高涨到了极点。

我完全沉静在激动欢乐的情绪中,又放声唱起了毛主席诗词歌曲,“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王副连长又不失时机地喊道:“学兵战士们,个个都要当好汉,快步再走二十里,赵湾又是一重天……”。
山里的天,说变就变。轰隆隆几声响雷过后,突地就下起了大雨。这可苦了我了,一只手拿着手电,还要把书包紧紧地护在胸前。这里面,可都是我的心爱之物哟。而雨衣还在背包里,背包还在镇江的背上呢。正在他叫苦不迭的时候,镇江来了,战利来了,延庆、银海都来了。他们把雨衣穿在我身上,前后照应着他继续向前走。走在一个“u”型的山坳里,忽听哎哟一声,我摔倒了。紧接着就听见“哐当……哐当……哐当当当……”一连串清脆响声,大家的手电筒光柱齐刷刷地射向响处,一条白球般的影子快速向山下滚去。急得王副连长失声大叫:“怎么回事!”谁都听得出来,变了调的声音里透着惊吓、焦急、担心。我赶紧爬起来,忍着痛大声唱:“背上的脸盆希哩哩哗啦拉索啰啰太,滚下山呀那呀呼咳……。”
“嗨,宝存可真有窍道,指导员刚宣布了不让到河边戏水的纪律,你就扔脸盆,这回可有借口到河边了。”又有人在大声戏笑着我。话刚落音,就又是一声哎呀呀的大叫,紧接着又是一阵“哐当——哐当——哐当当当……”的响声。

“好,这回宝存有人做伴了,商店发财了要好好感谢你们呐……”。又是一阵彼此起伏的大笑。
“同志们,雨大路滑,大家一定要小心脚下。”王副连长拉直了嗓子提醒大家。每到难行的地方,他都要停下来,站在斜坡上给大家照亮,时不时地用手拉扶一把。
雨下得更大了,还呼呼的起了风,把山间的树枝刮的呜呜作响,发出瘆人的怪叫。路越来越难走,越来越泥泞,行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此时,任德睦和建西、生财三人却没有这样的氛围,在漆黑的山野,在雨地里,他们深一步浅一步的摸索前行。怕滑到沟里,怕遇到野动物,更怕迷路。怕手电筒没电,他们轮流打开电筒……。一边走,一边互相提醒着,小心,前面有坑。小心,前面是斜坡,滑……。
全连在这泥泞的山路上前行,我咬着牙,一步一瘸,一步一滑地坚持着向前挪。风更烈,雨更急了。雨被刮的从胸前不停地往里内衣钻,凉冰冰的打在满是热汗的身子上,真是内热外寒,十分不爽。停下来,更是一股寒意。我暗暗提醒自己,不能停,绝对不能停,一定要坚持,坚持。握紧拐棍,使劲往下用力,借助着它的力量往前挪行。水渗进了鞋里,脚泡进了水漉漉的湿鞋,就象泡在水里。脚泡的如发胀的物体,鞋已被撑得满满的已经僵硬了,和腿连成了一个整体,脚腕已经没有了任何感觉,脚亦像不复存在了,就像一条硬邦邦的棍,全凭大腿前后拉动。

“行不行?”战利问。我坚毅的点点头。
“能坚持不,不行我背你。”镇江问,我自信地摇摇头。
“行,我行,还能坚持!”其实,我双腿只是机械地挪动,这会儿,我多么想赶紧到达目的地,生上一堆火,把麻木的脚和腿放在上面好好烘烤一番,多惬意呀。这是奢望。心里清楚地知道,可还是由不得这样想。
留校的同学们现在在干什么呢?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个念头。他们绝对想不到,在风雨交加的漆黑夜,在这泥泞的山路上,我们一个个疲惫不堪的在急行军。他们要知道了会怎么样呢?会笑我们傻,笑我们痴吗?不!不会的!没见为我们送行时,那一个个流露出来羡慕的神情吗?他们一定会鼓励我们,为我们鼓劲加油,为我们高唱毛主席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想着想着,我竟不由自主断断续续地唱出了声:“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镇江、战利听到他的歌声,凝结的眉头舒展了,跟着就唱了起来。一个、两个……,十个……五十个……,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跟着唱,全连一百多个学兵都唱了起来,那声音气势磅薄,排山倒海,冲破风雨,冲破群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在山间久久回荡: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歌声、口号声响彻天地……。

重走襄渝线(一)

就在这个时候,德睦他们三人,来到了那两块巨石下。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山风刮来搅动着茂密的山林,发出哗啦啦的怪声。这路,什么时间能走到头啊?心里根本就没有底。冷啊。一阵寒意从心底袭来。这不仅是天气的原因。三人靠着巨石,紧紧地搂抱在一起,相互用体温温暖着对方。“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老大哥杨生财鼓励着大家。“对,坚持,大家一定都盼望着我们尽快到达。”苏建喜随声附和。“放心,我不会倒下,一定会坚持走下去。”德睦也鼓励着自己。身上渐渐的暖了,这不只是巨石挡住了山风,还有相互的鼓励温暖了大家的身心,坚定着大家的意念。


风渐渐停了,雨也住了,山头上也透出了一抹黛青色。“走”!德睦鼓起勇气,坚定的语音透出一股犟劲。“走”!三人的手紧紧地摞在一起。回头,打开手电,三道光柱照在这两块相貌奇特的巨石上,他们深深的印在了三个17岁学兵的心里……
“滴滴滴……”声声急促的汽车鸣笛声打断了我们的回忆。后面来车了。
“滴滴滴……”,德睦摁响车笛,发动了汽车。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疾行,忽上忽下,时隐时没,但都坚定的向着前方,向着灯火辉煌处,向着我们的人生第一站——旬阳——。前进!
(兵网责编:苏北竹韵)

重走襄渝线(一)

(头条编发:彩云追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