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为何宁愿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孙权,却也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呢?

密探零零发


孙策死的时候,儿子孙绍还太小,不可能承担起镇守江东的重任;孙权年轻有为,早就展露头角,如果要保住江东大业,只能痛下决心权力易主,好歹孙策孙权是亲兄弟。

江东的基业打出名声是靠孙坚,孙氏家族能够在江东世家豪门立有一席之地,重要的奠基人是孙坚,他不但在江东地区官声很好,而且特别具有战斗力,典型的文物全才,特别是在镇压黄巾军农民起义和讨伐董卓上,孙坚出了大力,让天下诸侯对江东孙坚刮目相看,更是让孙氏家族在江东的士族阶层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孙坚死后,江东地区其实是一盘散沙,各个郡县依然是大小军阀割据,各有各的势力,孙策继承了孙坚的遗产其实并不多,与刘表之战种,兵马损失惨重,随后孙策只好投奔了袁术,给袁术打了一段时期的短工。

孙策最后脱离袁术回到江东后,凭借自己强悍的战斗力和与孙坚旧部的支持,逐步的剿灭了江东各郡的势力,江东郡县要么被灭,要么投降,此时的孙策在江东势力最大,声望最高,如果能够稳定的发展下去,孙策领导的江东是有足够的实力一争天下的。

孙策对待江东各个郡县的态度非常的粗暴,要么投降,要么血腥的镇压,这其中就有吴郡的都尉许贡,许贡被孙策杀后,他的门客一心要为许贡报仇,终于寻得了一次孙策外出打猎的机会,刺杀了当时的江东之主孙策。

孙策临死的时候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谁来继承他的大业,这是问题很严重,交给儿子孙绍,但是孙绍太小了,才四岁,他完全没有办法和能力来承接这么大个担子。

孙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自己的两个弟弟之一,孙权或者孙翊。孙策的这两个弟弟都很厉害,孙权17岁,孙翊16岁,都能独当一面,甚至16岁的孙翊都已经是太守了。

如果孙策要把自己打下的江东基业交给自己的儿子孙绍,别说当时的江东外部局势如何的严峻了,长江上游有世仇刘表虎视眈眈,长江以北有曹操灭袁术的余威向南,就是江东本地被孙策强力镇压的那些割据势力残余就一定认为是重新复出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孙策把位置交给孙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孙策旧部是否真心实意的辅助只有四岁的少宗主,那么整个东吴集团的权柄又掌握在谁的手中,张昭还是周瑜?东吴素来文武不合,搞得不好就会发生内讧。

孙氏政权需要一个成熟的,能够镇得住场面的宗主,这个人只能是孙策的弟弟之一,孙权聪慧而有谋略,有勇有谋,孙策对他的评价非常中肯: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而孙翊太像孙策了,孙策能够准确的看清楚孙权,肯定也知道自己和孙翊的短处,勇武有余,谋略不足,所以江东大业只能由孙权来继承。

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宗主位置,在内部权力过渡上非常的平稳,毕竟孙权自10岁就开始跟随孙坚东征西讨,见多识广,在内部人事上不但熟悉,甚至游刃有余,他迅速的稳定了部属人心,同时采取怀柔和镇压并举的政策,平定了江东地区的士族反抗情绪,甚至作出重大让步,得到了江东豪门的绝对支持,此时的江东局势才彻底的稳定下来。

孙权继承了兄长孙策的基业后,其实对孙策的儿子,自己的侄子孙绍并不好,甚至是有预谋的迫害他,在权力场里,是真正的没有亲情血缘的。


沉墨I方之城


孙策有记录的儿子叫孙绍,孙策死的时候只有26岁,就算孙策13岁结婚,14岁生长女,15岁生长子孙绍的话,孙绍在孙策临死前只有11岁,而当时的孙权已经19岁了。

和平年代或者大一统朝代,选一个幼子即位,再选几个辅政大臣辅佐,这没有问题,因为国内稳定,不需要君主立即亲政,比如汉昭帝刘弗陵即皇帝位时,只有8岁 ,后在霍光等人的辅佐下,仍然是一代明君。



但是战乱年代就不一样了,战乱年代需要君主立即掌握大权,亲自理政,因为原本就是乱世,江东政权虽然由孙坚、孙策打下了基础,但是内有山越随时叛乱,又有当地豪强不服孙家,更有刘表、曹操等外部势力随时介入,如果君主不能掌握大权,会有很多人偷窥权力。

君本无罪,怀壁其君。这个“壁”也可以是权力和最高职位。



如果孙策传位给自已的儿子,而自已的儿子年纪又小,又不理政,只能由辅政大臣代劳,就会有很不怀好意的人对孙策儿子下手,以方便夺取江东权力,在那个位置上,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到时候全族灭门,都有可能。

孙策之所以没有传位给自已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已的弟弟孙权,有几个目的:

1、为了保全自已的家族。



年幼的儿子如果继承事业,又不能独自处理政事,将会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借口,所谓的主少国疑就是这样,到时候纂位者针对的就是自已的儿子,到时候孙策自已的整个家族都会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孙策为了保全自已的儿子和家族,而选择了放弃权力。

2、为了整个江东的基业。

江东的基业是从孙策的父亲孙坚开始打下基础的,经孙策发扬光大,到了孙策26岁临死前,当然还是希望将基本传承下去,因为孙家的江山原来就是靠武力打下来的,当然也害怕其他人用武力来夺取。



因此选择一个年长,能够自主处理政事的接班人,才是首选。

3、孙策选孙权,是看中孙权的举贤任能、保守江东的能力。

孙策不止孙权一个弟弟,但是最年长的弟弟就是孙权,除了孙权,孙策还有一个非常像孙策的弟弟叫孙翊,不是长得像,而是性格和处事风格像。



孙策是什么性格啊?

年轻好斗,争强好胜,武力爆表,很有拼搏精神,在孙策遇刺时,以张昭为首的文官们首先选择的接班人不是孙权,而是孙翊,理由就是孙翊最像孙策,一定会和孙策一样,继续开发江东,将江东的地盘继续扩大。

可是孙策拒绝了,对,你没看错,孙策不同意让孙翊接班,理由可以从孙策对孙权所说的话中得出。



孙策在临死前对孙权说:

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说得通俗点意思就是:打仗你孙权不如我孙策,治国我孙策不如你孙权。



换句话说,孙策寻找的接班人首选治国人才,孙策并不希望他选的接班人和他一样冲锋陷阵,和他一样四处杀人,最后和他一样被人刺杀,那样的话,江东的基业就无法传承下去。

孙策选孙权,就是为了改变自已去世后江东的战略,以稳妥治理代替向外扩张,因为孙策在临死前,也意识自已的征战,杀人过多,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自已的被刺身亡,这不是一个政权的长治久安,因此孙策选了孙权这样一个善于治国的弟弟来当继承人。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如果能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相信孙策也不会选择自己的弟弟孙权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俩点:一是孙绍太小;二是逢处乱世,江东内外不稳!

要知道孙策死的时候年仅26岁,生有一子二女,孙绍当时尚且年幼,不堪大任,简单的来说就是镇不住场子,要知道孙策以勇武著称,手下一批骄兵悍将可以说是以孙策的勇武为凝聚力的。要让这么一批人去臣服一个几岁的孩子,这是相当不靠谱的。更别说这会孙策的几个弟弟已经成年,像孙权,孙翊等都已经开始展露自己的才华,而且以孙策的认知来说,他是不太相信孙权愿意做周公的!

再说江东当时的政局,当时孙策刚刚一统江东不久,外有刘表隔江相持,内有江东士族蠢蠢欲动,这一切都是靠着孙策的个人威望在压制,可想而知,孙策之死,对江东将会带来多大的动荡,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局势动荡不安。庐江太守李术更是公开反叛,宗室内部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孙权登位之后,也是花费很长的时间,与江东士族达成了妥协,这才稳定了政局。

所以说,要说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位给了弟弟孙权,只能说孙策死的太早了,外忧内患的情况下,传位孙权是最好的选择!


枫叶0829


三国时期成鼎足之势的三大势力中,东吴可谓是最没有存在感的政权了。它割据江东后,便依靠着长江天险一直固守不出,仅有的几次较大规模军事行动也以草草收场告终。

于是,人们在感叹东吴的不思进取时,常常会指责只擅长治国理政的孙权,而怀念曾经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一手打下江东基业的"小霸王"孙策。

如果江东孙家是"兵圣"孙武后人的传说属实的话,那么或许孙武关于行军打仗的基因全部被孙坚、孙策继承了,而孙权则在治理国家和平衡各方势力等方面有着出众的才能。

孙策的英年早逝使得原本处于积极拓展态势的东吴只好放弃对外征讨,将精力放在稳定内政上,孙权继位后,他谨慎的态度和复杂的局势拉了江东发展的后腿。那么,孙策为何宁愿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孙权,却也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呢?

有的人主张,江东后来一直保持守成的姿态,就是因为其主公孙权过于小心谨慎,如果换一个领导人,那么情况或许会大不相同,比如,孙策临死前若是指定其子继位,江东的结局或许就不是偏安一隅,被轻易攻陷了。但是,孙策之所以不将江东大权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弟弟孙权,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孙策逝世时其子年纪尚小,贸然继位难以服众。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这两大当时最为强盛的势力在北方的官渡战场对峙,而南方刚刚取得江东的小霸王孙策正意气风发、锐意进取,面对大好局面,孙策整顿军队准备北上偷袭曹军。不过,孙策还没来得及整装完毕,便被前些日所杀的许贡的儿子和门客偷袭受伤。

因为伤势过重,孙策不久便撒手人寰,而这时,他才年仅二十五岁。

提到孙策的配偶,相信许多人都会想到倾国倾城的大乔,而孙策纳其为妾,是在建安四年(199)的十二月,这离孙策的去世仅有不到四个月,所以孙策的长子孙绍自然并非是大乔所生。那么,我们哪怕算孙策十六岁就生下了长子孙绍,那孙策去世时其子也只有九岁而已。

所以说,孙策不将江东交给儿子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当时长子孙绍还年幼,倘若是他继位,那么朝臣、宗室恐怕是不会对他心服口服的。毕竟,即使是孙权继位之初,朝中都有着"诸将宾客为礼尚简"的现象,当时,只有周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才使得人们渐渐对孙权尊敬了起来。当时江东刚刚平定,孙策自然会让更能服众的孙权继位。

第二个原因,便是孙权本人十分争气,有着不错的能力。

孙策刚刚打下江东时,孙权年仅十五岁,他最初是被派到地方上当县令来磨练自己,在此期间,他展现出了不凡的理政能力,也因此逐渐知名。据《江表传》记载,孙权"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

也正因为孙权如此优秀,每当孙策带着他参加与众臣众将的聚会时,都会笑着对他说:"此诸君,汝之将也。"言下之意,这些人迟早都是供你差遣的将领。孙策去世后,十八岁的孙权担当起了江东之主的重任,他逐渐在朝野中建立威信,并招贤纳士,为东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比之下,孙策的儿子就有些碌碌无为了。

因此,在笔者看来,孙策传位于孙权的第二大原因便是孙权确实有着治理好江东的能力,即使他不能让江东一统天下,但也不会是一个将东吴拱手相让的庸主。相比之下,孙策长子孙绍能力并不出众,也没有从小让孙策感到惊叹,基于此,孙策才放心大胆地将大业托付给了孙权。

原因之三,便是选择家族晚辈中更年长者继位是孙家的传统。江东孙氏的最初奠基人无疑是以勇烈著称的孙坚,他在汉末乱世中靠着勇猛得到了诸侯们的敬重,讨伐董卓时,他也是一马当先,将华雄诛杀。不过,因为起家时势力弱小,他只有投入了四世三公的袁术帐下,后来,袁术派他征讨刘表,他死于暗箭。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已经十七岁,但其余部还是被交给了年纪更大的侄子孙贲。可见,孙家并非是按照父死子继的规则传位的,当家主去世后,其位一般不是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在年纪更大的同宗子弟中择优传位。

可见,孙策不传位给儿子,而是给了弟弟孙权,不但有着自己的考虑、也是遵从了家族的惯例。


煮酒君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记得孙策死的时候应该是26岁吧?26岁什么概念?换成现在,也就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壮志青年。想想看,一个26岁的青年,就已经有了江东六郡,俨然成为了一方诸侯。

可是老天不长眼,天妒英才,让这个正值壮年的英雄,死得十分不值!他孙策不是病死,而是因为遭到仇人的伏击,之后伤重而死。真是天妒英才!

当然了,人死了,这家业还在,这江东六郡还在!可问题是谁来继承这份江东基业?孙策儿子,孙绍?恐怕不行,要知道孙策死的时候,孙绍才几岁?也就不到十岁的样子,让一个稚童掌管江东,统领江东文武,恐怕痴人说梦!当时的天下形势十分严峻,诸侯并起,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灭的诸侯是谁?正值关头,让一个娃娃统领江东,恐怕不行。



作为父亲的孙策,其实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临死前,将这个位子传给了他的弟弟孙权。也只有孙权才有资格和能力继承江东基业。

其实也不怪孙策不关心儿子,恰恰他是关心他儿子,儿子年幼,掌管江东的话,结果只能是江东基业和他孙家一同毁灭。孰轻孰重,孙策心里很清楚。只有让他弟弟继位,这江东的基业才能够保住,这些江东文武也能够安稳下来。


也只能说,孙策太早死了,若是晚个十年,他儿子孙绍就有能力继承江东基业,可惜事与愿违。


青史回声


孙策本身是遇刺而亡,可见当时吴地情形严峻程度,本土世家在孙策血腥镇压下并不安稳,境内的山越土著不断袭击汉民聚集地,在徐州与曹操发生碰撞,天险上游的荆州刘表是世敌。内忧外患之下,弱主不能保境安民,弟孙权则少有名,有勇有谋,虽无如自己这般小霸王之勇力,但也有丰富的随军征战、主政一方经历,孙策认定孙权可以解决当时的问题,偏安一隅、以待中原之变。大帝孙权也的确做到了,建立吴国成三足鼎立之势。

权力是一剂毒药,身强力壮的叔父是否有废侄子自立的可能,这都是可能要考虑的,传位后孙权对孙绍的刻薄也是毫无掩饰的,作为大哥的孙策应该是了解自己弟弟的。


言岂君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实际上不止是孙权,很多初立的政权,或者是原始部落,都是传弟不传子,这主要应该有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对敌人的需要。孙策去世较早,年仅26岁,东吴政权极其不稳,到赤壁之战前甚至很多人都想投降。当时连国家都没建立,孙策的官方身份也仅仅是个会稽太守,所以他和部下的交情,更多是一种意气相投,而缺乏一种严格的约束关系。而孙策的儿子孙绍肯定不到十岁,所以当然是无法驾驭部下的,更不要提对外作战了。所以孙策自己也说,主外你不如我,主内我不如你,他相信孙权能够守住基业。

第二是内部权力配置。其实也和上面这点有关,正因为东吴政权处于早创阶段,所以孙策和孙权的兄弟关系,更多应该视为合伙人,而不是后来的君臣上下级关系。而且孙策、孙权是同一个母亲,哪个儿子来做宗主,对于她来说并没有区别,她也没有理由反对。而且孙策开始就注意培养孙权,让他做了阳羡令。孙权虽然年纪轻轻,但却也参与了不少战争,赢得不少部下的支持,在政权中也是具有较大威信的。


林屋公子


孙策是军事家孙武的后人,父亲孙坚也是东汉末年的一方诸侯,但是在孙策17岁这年,随着父亲被杀,孙策开始开创自己的霸业。

毫不夸张的说,孙策能够一统江东开创霸业,完全凭借的是自己的能力,正当孙策初建霸业,意气风发之时却阴沟翻船,在外狩猎之时被刺身亡,这一年孙策年仅26岁。

正常情况下封建社会的子承父业是标准做法,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历史上的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孙等等。还有一种方式就更特殊了,就是让贤,实际上让贤大多是被迫的。

孙策死的时候虽然年仅26岁但是他却有一子两女,那么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孙绍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江东初定形势不稳,周边势力虎视眈眈,儿子尚且年幼,如此纷繁的情况下幼主很难稳定住局面,如果遇到权臣夺位,儿子孙绍很可能成为傀儡更有甚者性命不保啊。

除了儿子孙策只能将权力移交给兄弟,孙策共有四个弟弟,其中比较有竞争力的分别是孙权和孙翊,当时孙权十八岁,孙翊十六岁,其实年龄不是问题,孙策也是在十几岁就开始闯天下,孙权和孙翊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却各有特点。

三弟孙翊“骁悍果烈,有兄策风”,但是对于当下的形势而言光有勇力是无法图谋霸业的,所以孙翊虽然和孙策颇为相似但是并不是理想的继承人。

反观孙权,孙策对他的评价是“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相传孙权十岁出头就开始结贤纳才,十五岁及为县令,治理一方颇有心得。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唯有孙权能够稳定住局势,从以后的发展来看孙策临死前的安排还是非常正确的。


一点点历史


答:其一,孙权有合法继承权。在古代皇帝或是诸侯之间的传位和继位方式中,有两种方式,1、嫡长子继承制。2、兄终弟及。因此,当孙策把吴侯之位传给孙权,是符合法律的。只不过在古代的传位中,父终子及的记载多过兄终弟及罢了。

其二,侄弱叔强。孙权是一个雄心大略,不甘于人下的人。其在年幼的时候,就向他人展示自己优秀的才华,名传江东,受到他人追捧。

孙策是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4月)在丹徒狩猎时被许贡门客所伤,不久后突发身亡,年仅二十六岁。那一年孙权十八岁,孙翊十六岁,但孙策的儿子孙绍只有四岁。以当时江东初定的情况,就算孙绍继位,仍然需要孙权在旁听政。而以孙策了解孙权的为人来看,孙权绝对不会乖乖的遵从孙绍,让其长大的,只要孙策一逝世,孙绍保不准会成为孙权继位的工具。毕竟不是每一个叔叔都是周公旦。

因此,为了保住大乔和孙绍母子的平安,同时也为了消除孙权为了自己的野心从而杀害孙绍的戒心,避免宫闱内斗,便宜他人,从而把位置让给孙权。

其三,江东需要一位雄心大略的掌权者。孙策在生前对孙权的评价是“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而对孙翊的评价则是“骁悍果烈,有兄策风”。

相传孙权在十岁左右就开始展现非凡的政治才能,结贤纳才,十五岁就做了县令,对治理一方颇有心得,就连曹操听闻后也不得不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江东主要是靠孙策一首打下来的,可惜还没有更进一步的巩固江东就被暗杀了。所以,面对江东初定的这种政治环境,民心和江东世家在某种程度上还未真正的向孙家靠拢。这时的孙家是处在风浪口之上的,如果一个处理不当,孙家会被连根拔起。所以,这时的江东需要一个真正能镇得住这些人的掌权者。

因此,在当时的众多弟弟中,孙权就脱颖而出,成为了江东的新一任掌权者。而且,还有周瑜这个孙策的结拜义弟在旁辅佐,孙家和打下的江东就可以稳定和发展下去,孙策也可以放心的走了。

总而言之,孙权继位是孙策的选择,也是江东的选择,而这也造就了后面的三分天下!


韶华倾梦


首先,孙策可以肯定是想传位给儿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决定的。传位给孙权是政治局势所迫。首先是孙策遇刺属突发事件,孙策根本没有考虑传位问题,也就没有做政治上的安排。

其次孙策遇刺时,江东基业未稳,需要一名深谋远虑人继承,孙权是这样的人。

最后从保全妻儿上考虑。孙策遇刺时26岁,有儿子但很小,让儿子继承。对于有雄才大略的弟弟孙权,很有可能不服,引发争夺王位之争,妻儿很可能死于非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