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聖嘆為何把阮小七評為水滸英雄中九個上上等人之一?

琴陶


眾所周知,在水滸的幾個版本中,有一種是金聖嘆腰斬招安之後的,只有七十一回的版本,另外,金聖嘆還把第一回改成了楔子。於是,百二十回的水滸傳,就這樣出現了一個七十回本。儘管金聖歎號稱這是古本,卻被很多學者推翻,但這個版本相當流通,影響也很大,主要在於金聖嘆的點評。

金聖嘆在點評梁山好漢時,極力抹黑宋江的同時,但對其他好漢的評價甚高,尤其是他還評出了九個上上人物,比如魯智深、林沖、吳用、武松、李逵等。

這九個上上人物中,有一個便是阮小七。阮小七未上梁山之前,不過是一個愛賭博的漢子,這樣的人怎麼能算是上上人物呢?

其實,金聖嘆自有他的道理,他也說得很清楚。

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寫得另是一樣氣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個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對之,齷齪都銷盡。——《第五才子書金聖嘆批水滸傳》

<strong>

也就是說,阮小七心直口快,從不刻意去隱瞞、掩飾什麼。如果你有一點藏著掖著,在阮小七跟前都會暴露。

來看看阮小七下面這幾件事,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件事,吳用請客。

晁蓋、吳用決定劫取生辰綱時,因為人手不夠,吳用想到了石碣村的阮氏三兄弟。當時,梁山泊已經被王倫等人佔據了,三阮賴以生存的漁業算是沒法做了,因為石碣村水域小,大魚都在梁山泊,他們沒法去。

所以,當吳用提出要十四五斤的大魚時,阮小二說四五斤的大魚也難。

當幾個人聚齊了要買酒肉吃飯時,阮小二說不能讓吳用花錢,但是他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因為三兄弟都沒錢,阮小五為了賭博,甚至只能拿老母親的簪子。

阮小七沒有像哥哥一樣,他直接要了吳用的錢,這就是阮小七的心直口快。更絕的是,阮小七買了酒肉後,還順便把自己欠的錢還了。這不是直是什麼?換做第二個人都不好意思這麼做,寧可自己賒賬借錢,也不會讓別人來花錢。

第二件事,偷換御酒。

張幹辦、李虞侯等人來梁山招安,但是招安的詔書上對梁山全是恐嚇之語,朝廷並非誠心招安阮小七就把御酒喝了,換上了水。阮小七這麼做,也是因為看不慣朝廷的使者,他這一舉動,和後來的李逵扯碎詔書是一樣的。

兩人都是有啥做啥,從不藏著掖著。

第三件事,假扮方臘。

宋江率領大軍打敗方臘,阮小七等人攻破了方臘的洞府,但是方臘已經逃跑了。在搜索過程中,阮小七發現了方臘的平天冠、袞龍袍等皇服。

在那個年代,一般人看到這玩意要麼報告,要麼燒燬,否則極容易引來殺身之禍。但是,阮小七看到後,卻直接穿上了,自己假扮成方臘。這也是因為他心直,因為覺得好玩,也是因為沒捉到方臘,所以藉此機會發洩一下,假扮方臘,使之出醜。

阮小七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其為人很真,好奇心加上發洩心裡。其實,一般人看到,也想穿上圖個好玩啊,但是宋江吳用考慮的要多,所以就不能這麼做了。

綜上可以發現,阮小七就是因為赤子之心,天真而不做作,有什麼就說什麼,想什麼就做什麼,從不考慮什麼,但是其餘人多少要顧及面子等問題,所以表現的不夠純真自我,只有阮小七是這樣。他賭博,也是因為生活無奈,沒有來錢的路子,只能借賭博來發洩了。

用今天的話來說,只想做好自己太難了,因為要應付人情來往,混在同事職場中,多少都有一些不真實的地方。如果能做個真正的自己,不需要去掩飾、遮藏什麼,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發自肺腑,真真切切,那你也會是個上上人物。

可惜,這樣的人幾乎沒有。


自說文史


金聖嘆為何把阮小七評為水滸英雄中九個上上等人之一?

我覺得原因如下:

金聖嘆對阮小七的評價肯定也是通過《水滸傳》的描寫後才形成的。

其一。在大刀關勝徵水泊梁山之時,張橫想偷襲關勝,結果被抓。張順不敢去救。當阮小七知道後,說道”我兄弟們同生同死,吉凶相救!你是他嫡親兄弟,卻怎麼地教他獨自去,被人捉了?你不去救,我弟兄三個自去救他!”張順說沒有宋江口令不敢動。阮小七又說:“若等將令來時,你哥哥吃他剁做泥了。”後來阮氏三兄弟跟張順一起去營救張橫,結果阮小七又把自己搭進去了。從這裡可以看出,阮小七重義。

其二。在梁山第一次招安之時,在活閻羅倒船偷御酒那一章,把阮小七不畏權貴、巧戲公差勾畫得淋漓盡致。從這裡可以看出阮小七不畏強權。

其三。在梁山好漢打下方臘之後,阮小七嬉穿龍袍,後被童貫參本,追奪阮小七本身的官誥復為庶民。阮小七見了,不但沒煩惱,反而心中也自歡喜,然後帶了老母,回還梁山泊石碣村,奉養老母,後壽至六十。從這裡可以看出際小七不為名利所揹負,淡泊自然。

金聖嘆本來就比較恨宋江這種天天想著招安投降的人,所以對於阮小七這種不畏強權、不貪名利的好漢,那肯定是非常佩服的。


星際時空門


眾所周知,《水滸傳》中阮氏三雄皆是讀者喜歡的人物。阮氏三雄都是性格豪爽,俠肝義膽、嫉惡如仇,愛好抱打不平之人,然而仔細分析三人又有各自不同的鮮明性格。金聖嘆讀批《水滸傳》時,對阮氏三雄做以下評論:"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寫得另是一樣氣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個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對之,齷齪都銷盡。阮小二、阮小五、張橫、張順,都是中上人物。",阮小二、阮小五我們暫且不提,那金聖嘆為何把阮小七評為水滸英雄中九個上上等人之一?根據我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阮小七做事從來不俗套世故,性格爽快,屬於金聖嘆理想憧憬的人物形象。阮小七則是最為心直口快的一個,按照吳用的話說“七郎只是性快”。做事爽快,常常有驚人的舉動。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寫得另是一樣氣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個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對之,齷齪都銷盡。

2.阮小七敢作敢為。直爽、義氣、水上功夫了得,符合做這種對於俠肝義膽英雄豪氣人物的定義。《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活閻羅倒船偷御酒 黑旋風扯詔謗徽宗》《梁山泊義士尊晁蓋鄆城縣月夜走劉唐》三個篇章中對於阮小七的語言描寫都毫無疑問體現了這各人物的特點。

3.阮小七的人物形象能夠體現傳統中國人忠義正直的本性。在傳統京劇劇目《打魚殺家》中,描繪阮小七隱姓埋名與女兒流落在太湖邊打魚為生,化名蕭恩的故事。後來與當地惡霸發生衝突,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父女兩人殺死惡霸後,駕船而去,不知所蹤。同理,在劇中有相關的唱詞可以體現人物心境和性格特點。主要如下,其一 :不喜官家不種田,不拜菩薩不羨仙。水底竄出活閻羅,自家頂上有晴天(自食其力)。其二:葉兒黃,自織漁網自養娘,人間富貴多腥髒,哪及魚兒蝦蟆香(公平正直)?其三:秋風涼,船自斜橫網自張,萬里湖泊平如鏡,日上三竿問兄長(忠厚仁義)。


遙敬業看職場


金聖嘆乃一代奇才,文化怪傑,他對於文學的貢獻,主要的都體現在了他的經典評價中。

雖然金大文人也是一個創作者,但我們今天能夠感受到的,還是他對於《水滸傳》的評述與考據,論證。

在金聖嘆腰斬的七十回本的《水滸傳》中,作者提前做了三個序,一個比一個深入,一個比一個精細,都是在闡述這部書的主旨定位和文學筆法,也通過外化人物的描述進而闡述他各人的核心思想內涵。

僅僅是創作方法,金聖嘆就給出了琳琅滿目的總結歸納,看起來光怪陸離不著邊際,實則提綱挈領切中要害,確實是一部專業到大神一級的神作──倒插法,夾敘法,草蛇灰線法,大落墨法,綿針刺泥法,背面撲粉法,弄引法,獺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極不省法,極省法,欲合故縱法,橫雲斷山法,鶯膠續絃法等等。只是可惜了他的思想終於限定了他的視野,好端端的百十回本愣是被腰斬成七十回本,也是對這部經典名著的無端戕害。

但今天重點討論的是《水滸傳》中的幾個上上人物,包括題主列及的阮小七,對於其他逐項就暫且擱置一旁不做深究。

在金聖嘆的點評中,有這麼幾個人是被他重點看好並評為上上人物的。計有:武松,魯達,李逵,林沖,吳用,花榮,楊志,關勝,還有就是這個阮小七,共計九個人。

金聖嘆以為,《水滸傳》起於石碣,亦應終於石碣,三阮兄弟恰恰起於石碣村,恰合了他的個人宿命極願。阮小二綽號立地太歲,乃生人也;活閻羅,乃死王也;中間夾了一個短命二郎,恰是這人間生命,由生入死,不過就是促急的活法,真個就是白駒過隙,滄海一粟。

人生七十為一大限,所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以七十年為大凡。這也是金聖嘆眼中的人間壽數之皈依,也可看作是金聖嘆本人對於生命的渴望與期待。

三個數中,二、五均小於七,而2+5又恰好等於七,這在金聖嘆看來,又是一個絕妙的人生比喻,暗合了人生幾度風流,幾度春秋。也說明這哥三個,小二、小五都有各自的人生短板,他們倆個人加起來才恰好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小七。所以,小七就是那個最完美的人設。

偏偏這個七,又靠近了他開出的七十回本藥方──他自己的邏輯推論,到受石碣英雄排座次,恰好完成了英雄的下凡輪迴,是一個人生大體驗,大褃節,凡此種種,都可以看成是施耐庵對於人生之體驗在金聖嘆個人心靈上的契合與重疊,這讓金聖嘆對於“七”這個數字格外感到親切和善,自然也就對這個七爺格外青眼相加。

還有一點,就是阮小七最後的結局雖然遭饞沒能進朝做官,但相比死於非命的兩個哥哥阮小二和軟小五,已然不知道好上了多少倍,又在剿完方臘的時候穿戴了草頭王的袞龍袍沖天冠,自然就加冕了人間真太歲的無冕之王,這也讓金聖嘆格外感到這個阮小七的真性情,真秉性,也是一條凜然不可犯的真漢子,真正的活出了人間帝王的風範和滋味。

這又是金聖嘆為之豔羨精絕的讚美。只是可惜了金大文人卻沒能得到這樣的人世輪迴關照,終於被官府拿住按律砍了頭顱,也給他自己罩上了悲情的悲劇面紗。


龍吟148119260


金聖嘆評價阮小七說:“一百八人中,阮小七定考上上,真要算做第一個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對之,齷齪都銷盡。”

翻譯過來,金聖嘆就是說阮小七這個小夥子非常實在,他心直口快,從來不藏著掖著。筆者感覺,阮小七在《水滸傳》中做的最“心直口快”的事,莫過於穿上方臘的龍袍騎著馬兜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