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長兄——劉演,自詡為漢高祖劉邦,號稱擎天之柱

劉演字伯升,南陽郡蔡陽縣人,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母長兄。劉演與劉秀雖為同胞兄弟,但性格迥異。他鋒芒外露,史書上記載"性剛毅,慷慨有大節。自王莽篡漢,常憤憤,懷復社稷之慮,不事家人居業,傾身破產,交結天下雄俊"。

劉演平日即以漢高祖自許,而將穩健的弟弟劉秀比作劉邦次兄劉仲。地皇三年(22年),劉演於十月合子弟賓客七八千人,在舂陵舉起了反莽的大旗,自稱柱天都部,即自喻為擎天之柱。

劉秀長兄——劉演,自詡為漢高祖劉邦,號稱擎天之柱

劉演與劉秀在南陽起事以後,面臨的軍事形勢十分嚴峻。如果起義軍行動稍有不慎,就有被消滅的危險。劉演知道僅靠自己這支隊伍單槍匹馬地發展,顯然是不行的,必須投到綠林軍中去,走共同發展的道路。

綠林軍也表示了聯合對敵的願望,雙方合軍一處,開始了共同對王莽官軍的作戰行動。他們聯軍進擊長聚,與官軍作戰。義軍併力西進,攻克唐子鄉(今湖北棗陽北),殺死湖陽(今河南唐河南)都尉。接著全軍奮力、北進,攻克棘陽(今河南南陽市南)。

劉秀長兄——劉演,自詡為漢高祖劉邦,號稱擎天之柱

公元23年,劉演將全軍分為六部,藉助黑夜的掩護,分進合擊,一舉奪取南陽官軍的後勤地。第二天早晨,劉演兄弟率兵自西南方向攻擊官軍,雙方拼死搏鬥,激戰早飯時,官軍士卒不敵,紛紛逃竄,義軍緊追不捨,逃散的官軍被逼至黃淳水邊,欲渡無橋,欲戰無力,被殺或溺水死亡者近兩萬餘人。這一勝利是劉氏兄弟與綠林軍聯合作戰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不僅消滅了王莽在南陽的精銳之師,而且奪得了大批軍器糧秣,更令綠林軍上下認識了劉演兄弟的卓越的軍事謀略與指揮才能。

綠林軍乘戰勝之威,揮師北進,兵鋒直指宛城。在這裡他們遇到了嚴尤和陳茂所指揮的官軍。嚴尤是王莽集團中頗具才幹的將領,到荊州後,招兵買馬,以原地方軍為基幹,很快組織起一支較有戰鬥力的部隊,在同綠林軍的戰鬥中取得了一些勝利。綠林軍在取得對甄阜、梁丘賜軍的勝利後,嚴尤、陳茂率兵趕來,準備在宛城附近與之進行大決戰。

劉秀長兄——劉演,自詡為漢高祖劉邦,號稱擎天之柱

劉演毫不畏懼,決心全力迎敵。他"陳兵誓眾,焚積聚,破釜甑,鼓行而前",以必死的決心,必勝的勇氣,伴著隆隆的戰鼓,督率全軍衝鋒。在淯陽(今河南南陽南)城下,與官軍展開激戰。起義軍以一當十愈戰愈勇,斬首3000具。義軍乘勝追擊,將宛城團團包圍。

劉演經此戰,自稱柱天大將軍,從此威名遠揚。王莽知道劉演的名字與事蹟後,公開懸賞:凡殺死劉演者,獎勵食邑5萬戶,黃金10萬斤,並賜上公的官位。同時還下令長安的官署及天下鄉亭的門側堂上,一律畫上劉演的圖像,每天令士卒射之,以發洩他的仇恨。後來,王莽還命人隨便抓個百姓,就說是劉演,遊街示眾後殺掉。說明劉演已是一個讓他寢食不安的人物了。

劉秀長兄——劉演,自詡為漢高祖劉邦,號稱擎天之柱

綠林軍在連續取得對官軍的勝利後,隊伍發展到了10多萬人。綠林軍將領出於私心,沒有擁立劉演為帝,而是擁立了同為漢室宗親、性格軟弱的劉玄為帝,以便於操控。劉玄便是更始帝,他即位後,畏懼劉演的軍事才能,便聯合綠林軍將領設下陰謀,誅殺了劉演。

可惜身為將軍的劉演沒有戰死沙場,而是死在自己人的手中。東漢建立後,劉秀於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追諡劉演為齊武公。 建武十七年(41年)進爵為齊武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