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這一重要指示,高度評價了中醫藥事業的歷史地位,充分肯定了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極大增強了廣大中醫藥工作者發展中醫藥事業的信心和動力,是新時代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根本遵循。

中醫藥事業的重要地位和發展前景

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寶庫中璀璨奪目的瑰寶之一,蘊含著中華民族對健康福祉的嚮往和追尋,凝聚了深邃的思想智慧和實踐智慧。在一定意義上,理解了中醫藥學,就能理解中華文明的精髓與奧義。歷史上,中醫藥學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作出了重大貢獻。幾千年來,中醫藥一直護佑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健康。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我國中醫藥事業取得顯著成就,為增進人民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未雨綢繆、防微杜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強調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治未病”的中醫治療理念是對這一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深刻反映。實際生活中,重大疾病治療是人民群眾的重要關切,在這方面,中醫藥有著豐厚積澱和獨特優勢。當前,中醫藥在攻克重大疾病的鬥爭中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獲得瞭如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聖捷爾吉癌症研究創新成就獎等人類醫學最高獎項。與此同時,中醫藥副作用小,療效好,價格相對便宜,用藥大多取材於天然草本,容易為群眾接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並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這一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衛生健康事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擘畫了中醫藥的發展戰略和前進方向。對中醫藥發展規律的把握,既要從中醫藥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提煉,又要從新中國70年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歷程中總結,還要從人類醫學發展規律中借鑑;應把中醫藥的精華原原本本地傳承下來,在醫療實踐中把中醫藥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既不能走樣,又不能故步自封,要深入領會守正和創新的辯證法;建立起有效溝通中醫藥學與現代科學的橋樑,運用不斷髮展的現代科學闡明中醫藥學的機理,把中醫藥科研、中醫藥產業進一步有機結合,形成整體優勢和集約化發展,進而形成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醫藥和西醫藥各有長處,兩者相互借鑑、協調發展,最終必將使廣大人民群眾受益,也更有利於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新時代中醫藥工作者的責任擔當

堅定文化自信。中醫藥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例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醫藥理論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仁者愛人”“以德立人”“以誠待人”“講信修睦”是中醫醫德和中藥行業道德的根本宗旨,“中和”“泰和”是中醫藥理論崇尚“和諧”的充分體現,“安不忘危”“治不忘亂”“居安思危”是中醫藥理論“治未病”所崇尚的上工之道。中醫藥哲學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是我們在新時代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文化底氣。

涵養人民情懷。健康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讓人民群眾過上健康生活,是中醫藥工作者的職責與擔當。傳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就要把中醫藥中那些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方面傳承下來、發掘出來、宣傳開來,這既是中醫藥事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又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需要,也是中醫藥工作者紮根人民、為人民服務的光榮使命。

勇於開拓創新。中醫藥是一門崇尚生命的科學。生生不息,關鍵在於推陳出新,勇於創新。中醫藥幾千年的發展歷史,既是傳承的歷史,又是創新的歷史,既是在中醫藥自身理論框架下不斷壯大豐富的歷史,又是積極消化吸收世界各國醫學發展優秀成果的歷史。在今天,大力推進中醫藥的現代化、產業化,促進中西醫結合,實現中醫藥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發展中醫藥產業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展中醫藥事業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廣大中醫藥工作者要保持戰略定力,立足幾千年來成功實踐積累的寶貴財富,走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發展路子,中醫藥事業一定會在新時代實現長足發展,中醫藥工作者一定會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獨特力量。(作者:谷曉紅,系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